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职业扫码送气球


要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父母的陪伴和引导至关重要。

第一: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要陪孩子一起阅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陪孩子一起阅读,并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第二:朗读胜于默读,让孩子大声朗读,在朗读中形成语感,体悟文章情感。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拿着书本,读着读着就瞌睡了,读着读着就跑神了!其实这很正常,是人体对长时间单调乏味工作的自然抗拒。而大声朗读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大声朗读把文字变成了声音,并且伴之以节奏、韵律、形象、情感,使我们进入了一种美的艺术体验中。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大声朗读,在朗读中慢慢领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呀!

  第三:兴趣胜于一切,要根据孩子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书籍。

我们在给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要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才能让孩子对阅读有兴趣。

孩子阅读初期,父母要精心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随后是各类童话、传记、科普等拼音书。我更倾向于欧美的童话书,我觉得欧美的童话书很纯净,没有太多教育的痕迹,非常唯美,很有想象力。第三阶段是给孩子选择小说、散文、游记类的书籍。如果孩子选择用电子设备读书,听音频书籍,或者阅读网上的书籍都是应该是被接受的。

第四:信任胜过监管,父母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过多干涉。

在孩子阅读的时候父母不要过多干涉,只要结果是满意的就行。阅读收获的检验可以通过和孩子交流来进行。孩子缺乏耐心和兴趣持久力是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阅读时可能一会儿翻这本,一会儿翻那本。对此,我们不必苛求。通常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我们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阅读的过程虽然辛苦,但也是一种体验,在体验他人的生活的同时我们学会了享受。因此,我们除了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有其它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对此,我们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





苹果的宝宝们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不仅关乎孩子将来的语文成绩,更是塑造健全人格、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抓手。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把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本人是某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师,也是两位孩子的爸爸,下面我来谈谈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 阅读有温度,家长起表率

阅读不只是孩子的学习任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饿了要吃东西,渴了要喝水一样,应该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记得以前听过余世维的讲座,说他们外出旅游,要求孩子一定要带上书。路上堵车,余世维就高兴地跟孩子们说:机会来了,我们开始阅读吧。孩子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饥似渴,认真阅读起来。因此,我一直认为,阅读是给孩子的生命涂上温暖的底色,使他(她)用充满色彩的眼睛看待世界,使他(她)拥有五彩的画笔,勾勒美好的未来。而要做到这些,家长就应该放下手头事务,扔下手机,与孩子一起走进阅读的天地。

  • 阅读要评价,家长善考查

阅读是一件很个人的事,读什么?什么时候读?读后有怎样的感悟?似乎都是自个的事,与他人无关。但就孩子而言,尤其是小于10岁的孩子,家长应该适当“干预”。我认为,这种干预主要是家长要对孩子的阅读作出评价,如要求孩子复述故事,谈谈最令自己感动的情节或词语,就自己积累的词语再造一个句子。我常常陪孩子阅读,如“马小跳”系列,“棚车”系列,“福尔摩斯”系列等等,孩子读完了,家长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如“福尔摩斯”系列,我常常让女儿积累词语,并再造新句子。女儿在现实生活中能活学活用积累的词语,阅读的兴趣大增。

  • 阅读要指导,家长善选择

阅读是分年龄度的,不同年龄应有不同的读物。作为家长,应循序渐进,给孩子推荐合适他们的读物,如此,孩子才能培养阅读的浓厚兴趣。我女儿现在读小学四年级,我除了推荐趣味性较强的如“福尔摩斯”系列,本学期还让她读了《草房子》《图说中国节》等作品,培养她的人文情怀和对中华民俗的热爱,效果比较好。

阅读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家长不是局外人,而是不可或缺的教练。用心推荐好书,及时跟进阅读进度,合理评价阅读效果,相信有了家长的参与,孩子的阅读一定是有趣而高效的。


周老师教语文


对于学龄前(3-6岁)甚至2-3岁的宝宝,培养阅读兴趣可以参考一下方法,这也是我的一篇“高质量亲子阅读”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相信每一位热爱亲子阅读的妈妈听到这句话,都会有所动容。

对于每一个发自内心热爱阅读和拥有陪伴欲望的父母来说,亲子阅读都是一段非常美妙的时光。

今天,我们不讲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而是分享一些如何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更科学、更高质量的方法,让孩子们能够从亲子阅读中收获更多。

下面为大家分享高质量亲子阅读的八种方式。

1、 预读,找好角度,找好点。

我建议在亲子共读开始前,父母最好把书先看一遍,一方面,找到讲故事的角度,另一方面也找到可以给予孩子启发的点。以《大卫不可以》系列绘本为例,最开始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本书不能给孩子看。因为里面讲一个叫做大卫的小男孩干的坏事,我怕给孩子带去不好的影响,比如把那些坏事全学了。不过后来有位家长启发了我,就是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去问一下孩子,这些行为他认为对不对,这样就会让孩子去判断而不是去学习。

所以说,在读绘本尤其是一些特别的绘本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先看一遍,心里有谱应该怎么讲,以及讲完之后怎么和孩子聊。这样才会给孩子更好的启发。

有心的父母甚至会去网上了解这本书背后的故事、作者的故事,在讲故事前做足功课,真的很好。

2、表演式阅读,让阅读更好玩

我在阅读的时候喜欢带点表演的风格,比如读到大灰狼或者老爷爷、魔鬼说的话时,我会变换声调,模仿他们的声音。或者在对话的是,用两种不同的声音读,这样绘本阅读就会变得很好玩,让小朋友很期待讲故事,觉得讲故事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有的父母讲故事,平铺直叙、缺乏抑扬顿挫,久而久之,可能会破坏了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3、改编故事结尾甚至改编整个故事,激发孩子创造力。

我家儿子今年4岁半,我记得他很喜欢听一个叫做《猜猜谁会赢》的动物故事音频。在这个音频中,爸爸会讲2个动物对战,最终会有一个动物赢得了胜利。而音频中的孩子会在节目的结尾对故事进行改编,让故事换一个结局。我觉得这样特别好,改编结尾会锻炼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让孩子像一个小作家一样去创作,让他知道结局并非一成不变,还有更多的可能。

其实,不仅结尾可以改编,整个故事都可以改编,我们可以在讲故事后对孩子进行引导。

人人都知道“3只小猪和大灰狼的故事”,有一本书叫做《3只小猪的真实故事》,就是对这原故事的一种改编,很有意思。这样的改编,相信在父母的引导下,孩子也会做到。

4、做好阅读记录,给孩子以成就感

家长可以每周、每月为孩子读过的绘本做一个阅读记录,可以在网上把绘本的封面找到,然后打印出来做到一个专门的本子里面。然后在一周或者一个月的结尾和孩子翻翻阅读记录,既有助于回忆绘本的故事,还能带给孩子阅读的成就感。

5、内容之外,封面、扉页、封底的介绍别错过。

除了故事内容,我建议爸妈们把封面、封底、扉页的文字都看一遍,看哪些是可以阅读给孩子们听的。有的绘本还会有讲读说明,家长一定要提前看一下。我发现,有的绘本会有作者的介绍,包括作者的一生、为什么会成为绘本家或者关于该本绘本的创作背景和灵感,这些内容可以在孩子心中埋下关于职业、关于创作的种子。

6、读后讨论,不能错过的亲子探讨时间

阅读后,很多家长会把书拿开或者马上换另一本书。其实,此时是亲子讨论的大好时机。我们可以针对书里面的内容,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比如,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你最喜欢书里的哪一部分,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比如,读那本著名的《爸爸,我要月亮》之后,可以问:为什么月亮会越变越小、越变越大?月亮真的可以摘得到吗?不过,通常有些问题是孩子没办法回答、甚至父母都没办法回答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要做好功课,既能够去解答孩子的问题,又提升了孩子的知识面。

7、让孩子给父母或者给小朋友读自己喜欢的书

讲故事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每次由父母来读,有没有想过让孩子来读他喜欢或者熟悉的书。在孩子自己讲之前,我们可以先和孩子一起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尾”,或者按照故事必须具备的几个要素“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发生、结果如何”对故事进行复述,通过这样的架构和逻辑,加深孩子对故事逻辑的记忆,进而尝试自己讲故事。

不过,讲故事比较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并且有的孩子不愿意讲,就喜欢听(比如我的孩子就是这样),这就需要家长们想办法去引导。比如,小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引导他给小伙伴分享他喜欢的书,这个方法我试过,比较管用。

8、读好,多在读书之外下功夫。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除了刚才所讲的,预读、在网上查找书本的背景等之外,我们可以尝试去做更多。比如,收集孩子年龄段应该读的经典书目,然后通过购买、借阅甚至在网上寻找音频、文章、ppt资源让孩子的阅读量更多。毕竟,天下好的绘本那么多,父母是买不完的。又比如,多在音频平台看别的父母或者著名的儿童绘本阅读者是怎么讲绘本的,这样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讲读绘本的能力。

很多父母在亲子阅读时,无意中让阅读不仅没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带来不好的影响。

低质量亲子阅读的4大表现:

1、阅读速度过快,让孩子阅读走马观花

有的父母阅读过快,但自己却没有意识到。阅读过快会产生怎样不好的影响呢?会让孩子来不及欣赏绘本的画面和内容,而语速缓慢、适宜,就能让阅读过程变得很舒适。

如果不知道语速是否合适,我建议家长在下次阅读时,可以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阅读速度是快、还是慢。

曾经我也是一个阅读速度很快的妈妈,但我自己并不知道,直到有几次在绘本馆给孩子讲故事,其他妈妈告诉我我才知道,后来我就非常注意把阅读的速度降下来。

2、将阅读当做任务,读完也就结束了

很多父母认同阅读的重要性,但在心理上却把阅读当成任务,虽然也愿意给孩子一本接着一本的读,但没有任何引导、交流、总结,孩子也只能囫囵吞枣。这种“只读书、不消化”的亲子阅读,让孩子总感到意犹未尽,像缺了一点什么,其实缺的是父母的用心,这样也是非常不利于孩子阅读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

3、一边讲一边指读,降低绘本的整体感受

绘本之所以叫绘本,也是因为它是以画面为主。但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尽快识字,在阅读时喜欢指着文字阅读,殊不知,这样的阅读提高的仅是孩子对文字的注意力,却让孩子降低了对画面和情节的感知,最终降低了孩子对绘本的整体感受。我认为,3岁以后,可以指读封面,绘本逐字指读真的不建议。

4、边读、边评、边说教,让阅读感受支离破碎

阅读时,有的家长喜欢边读边评论、甚至边说教。比如读到故事主人公做了不当的行为时,就说我们可不能这么做哦;或者说,我觉得他做得不对。这就好像突然插播广告或者突然跑出一个人来评论故事情节,非常不利于保持绘本阅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有些书,比如文字很少的书,可以一边读,一边进行适当的询问互动,引导孩子去思考、回答。如果希望向孩子传递故事的教育意义,可以在阅读完成后进行。但切不可过于说教,让孩子感觉父母阅读的目的特别功利。

相信以上几种低质量阅读的方式,不少父母都曾经有过。


我们希望孩子能够通过阅读,收获对美的鉴赏力、对故事的理解力、对世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收获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那么,父母们就必须用正确、科学的方式展开亲子阅读。

每个父母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都会找到更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甚至会开发出独特的绘本阅读方法,欢迎您与我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