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接班人最後角逐,太子曾幾次更替,臺灣三巨頭僅郭臺銘在掙扎

文 | AI財經社 牛耕

編 | 鹿鳴

鴻海萬億市值帝國誰來接棒?郭臺銘已選出最後名單。

5月10日,鴻海召開董事會,通過新一屆董事候選人名單,包括郭臺銘、呂芳銘、劉揚偉、李傑、盧松青、戴正吳,以及獨立董事候選人王國城、郭大維和龔國權。此前郭臺銘明確表示:10號誰進入董事會,誰就有可能當鴻海新董事長。

外界認為,接班呼聲最高的是戴正吳、呂芳銘、盧松青和黃秋蓮四人。但郭臺銘再次放出煙霧彈稱:“被我罵的越兇,越有可能是接班人,接班人肯定不是跟我創業的這群人,年齡太近,我一定要年齡跟我差20歲的。”

在郭臺銘身後,鴻海集團是臺灣最大企業,擁有上市公司臺灣16家、香港4家、大陸2家、日本1家,全球用工人數達140萬人。集團核心企業鴻海精密,在2018年底市值一度超過10000萬億新臺幣,僅2018年營收5.29萬億新臺幣,就佔全球電子製造業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對鴻海帝國,郭臺銘曾無比留戀:它擁有自己的消防隊、醫院、餐廳、銀行、雜貨店和網吧。每天早上,郭臺銘喜歡在員工專用的游泳池游上幾圈,園區內500多個大屏幕電視則滾動播放富士康電視臺(Foxconn TV)自己製作的公司新聞。工作16小時後,郭臺銘仍要坐上一輛高爾夫車,在園區內巡視,檢查生產線的運轉情況。

在臺灣地區,臺塑集團王永慶已由7人決策小組接班,臺積電張仲謀也交棒給兩位人士,只有鴻海的接班計劃幾次中斷。如今郭臺銘受到政治使命感召,決定將鴻海大權逐步交接給候選者。

鴻海接班人最後角逐,太子曾幾次更替,臺灣三巨頭僅郭臺銘在掙扎

郭臺銘的漫漫接班路

在鴻海內部,郭臺銘會要求經理背誦一本《郭臺銘語錄》小冊子。其中一條寫到:“對任何組織而言,最重要的是領導層,而非管理層。”他認為只要選對領導,公司就會好,至於如何管理,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事。

外界形容郭臺銘“以軍閥鐵腕管理鴻海精密”。據傳他右手腕上帶著一串念珠,這是他從成吉思汗廟中得來的。郭臺銘十分推崇這位13世紀的蒙古征服者,認為一位強有力的領導當如是。

儘管他本人渴望一位強有力的管理者,但鴻海有自己的難題。相較於臺積電的張仲謀,10年前開始栽培接班人,郭臺銘從未選出一個清晰的人選;相比臺積電主攻晶圓代工,業務聚焦,鴻海的事業群橫向跨界廣泛,又要在垂直領域有整合能力。

外界一度認為他說的是郭臺成。他是郭臺銘小11歲的胞弟,雖只有華夏工專學歷,一度被郭臺銘調到美國公司歷練英文和國際視野,然後自行求職廣達電腦。進入鴻海後,郭臺成先後主持在蘇格蘭、愛爾蘭、美國多地建廠,最終成為鴻海在大陸的總指揮。

據臺灣地區媒體調查,半數員工認為郭臺成將出線。他被稱為鴻海內“沒有聲音”的人,外形與郭臺銘相仿,卻謙虛低調飽受同行好評。但2007年7月,郭臺成因白血病在北京逝世。郭臺銘一路守靈陪郭臺成遺體回到臺北,他回憶起兒時常揹著郭臺成去打彈珠,神情十分低落。

鴻海接班人最後角逐,太子曾幾次更替,臺灣三巨頭僅郭臺銘在掙扎

從此之後外界更加篤信“郭臺銘找不到下一個郭臺銘”。2008年鴻海年終尾牙上,郭臺銘宣佈,接班將由九大“聯邦制”事業群仿照臺塑的“經營委員會”完成,由職業經理人、繼承人股東共同管理資本,由職業經理人專管公司實際業務。最終的掌權者很可能由決策班子裡的人選出。

這讓外界目光聚焦在鴻海內部的經理人上。當時鴻海經理人分成三派:第一派是網絡連接產品事業部的遊象富、盧松青,消費性電子產品事業部的戴正吳、精密模具事業部總經理徐牧基。這四位皆為鴻海二十年以上的老臣,競爭力不相上下,以盧松青、戴正吳最盛。但他們年歲稍長,作為接班人時日無多。

第二派是2001年郭臺銘初次提到將退休後出頭的新秀,包括顯像產品事業部的蔣浩良、機電整合組件產品事業部的鐘依文、資訊系統整合與服務產品事業部的簡宜彬。這批人更具國際經驗,如蔣浩良曾勾連鴻海和蘋果的合作,鍾依文在美國輔佐過郭臺成,簡宜彬則貫徹了郭臺銘“快速模組製造服務”的經營策略。這些人中簡宜彬聲望最盛。

第三派是從外部企業投奔鴻海的“空降部隊”,包括機光電產品事業部的黃震智、劉燈桂,網絡系統整合事業部的李光陸、呂芳銘,網絡連接產品事業部的程天縱等人。

誰會在這場漫長的競爭中勝出,最終接班郭臺銘執掌鴻海,由此開啟了長達十餘年的猜測,直到2019年最終落幕。

長子郭守正無望接班

對兒子郭守正,郭臺銘是歉疚又充滿期待的。郭臺銘曾明確對媒體表示:“我很快就要退休了,但長子郭守正和侄子、侄女絕對不會接事業。”郭守正在鴻海子公司三創數位,做著郭臺銘最嚮往的文創、渠道和慈善工作,但距離製造業甚遠,也並未在鴻海集團擔任董事。他也對媒體說,自己接班“想都不敢想”。

郭守正經歷過父輩創業最艱難的年代。1973年,郭臺銘拿母親給他結婚的20萬新臺幣創辦鴻海,生產黑白電視機的塑料旋鈕。80年代初期,他轉向個人電腦的接口線。為了在美國、日本尋找客戶,他操著蹩腳的英語和日語,駕車穿梭在美國城市間,連Denny's連鎖餐廳的菜單都倒背如流。隨他舉家遷到美國的妻子二人也度日維艱。

郭臺銘回憶過,自己很少有機會和幼子獨處。第一任妻子林淑如在世時,有一天郭臺銘難得回家,聽到郭守正在嚎啕大哭。他問林淑如發生什麼事,妻子告訴他:兒子肚子餓,你好久沒拿錢回家了,只好給兒子喝稀飯。後來兒子申請大學,林淑如也事後才告知郭臺銘。“過去沒花什麼時間陪大兒子、大女兒成長,但那也是不可能彌補的了。”

或許是出於歉疚,2004年郭守正結婚時,郭臺銘斥資上百萬新臺幣在臺灣圓山飯店設宴,並送給兒子價值八千五百萬新臺幣的“信義富邦”豪宅。郭臺銘十分推崇臺灣經營之神、臺塑集團創始人王永慶,他也帶兒子去拜訪,王永慶送給兒子兩個字:信用。在媒體解讀中,這一舉動對郭守正的地位意義非凡。

鴻海接班人最後角逐,太子曾幾次更替,臺灣三巨頭僅郭臺銘在掙扎

郭臺銘攜長子郭守正參加王永慶葬禮

郭臺銘也讓郭守正從鴻海基層開始歷練,在生產線當作業員。員工安排小組長職位給他,郭臺銘立即將兒子職位撤銷。郭守正結婚後,一度和妻子創辦公司首映文創、山水國際等,製作《葉問2》《奇蹟的夏天》等影片。

但隨後郭守正迴歸鴻海,讓郭臺銘的安排撲簌迷離。2013年初,郭守正相繼出席臺北市政府與鴻海集團共同開發的臺北資訊園區案奠基禮、上樑典禮。郭臺銘也表示:這些年輕人都有共通的毛病,集團正在執行分權分利的方法,集團大到一個程度,就會走向聯邦體制。這似乎預示郭守正也會有一席之地。

美國通盧松青vs日本通戴正吳

盧松青是最近十年鴻海“接班人候選”中最常提及的人物。他父親是厚生橡膠董事,在郭臺銘早年資金困難時慷慨相助,有恩於鴻海。盧松青從美國伊利諾大學畢業後,在鴻海成立的第三年加入,在集團內打拼數十年。

對鴻海這一“全球製造中心”,與國際大公司建立合作十分緊要。郭臺銘最早的接班機會也提到,“接班人要有國際運作經驗”。盧松青也十分相符,曾幫鴻海與英特爾建立合作,拿下中央處理器的連接器業務。

據臺灣媒體報道,盧松青說一口流利英文,偏向美式管理,與動輒罰站高管的郭臺銘、郭臺成兄弟反差鮮明。這為他在公司內培養了一批死忠部下,全力跟隨他。

盧松青被郭臺銘罵時笑臉相迎,會說董事長說得對。然而迥異於郭臺銘就事論事,盧松青被鴻海內部員工認為更難推心置腹地相處。

2013年的鴻海股東大會上,郭臺銘說到要“增加年輕一代一展長才的機會”時,就拿盧松青距離。他對鴻海一整套業務、生產、採購流程都很熟悉,對數字敏感,邏輯能力強。路透社曾預言,盧松青是最有望接班的人。

與盧松青並列被提起的,是同屬老臣的戴正吳。他在鴻海精密剛上市時代表公司發言,地位可見一斑。他領導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事業部,曾拿下索尼PS系列遊戲機訂單,承接個人電腦銷量停滯後的趨勢。在郭臺成在世時,媒體常將戴正吳和盧松青、郭臺成並列提起,認為鴻海接班人將在這三人中產生。

鴻海“錢媽媽”有望塑造現代企業

近年來集團CFO黃秋蓮也被納入接班人候選。她有鴻海“錢媽媽”之稱,據臺灣地區媒體稱,外資分析師對她推崇備至,“如果要找一個懂鴻海、自己人,且遵循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女兒伊萬卡模式的”,非黃秋蓮莫屬。

外界關注與黃秋蓮的地位有關。她跟隨郭臺銘30餘年,在鴻海早期出資入股支持,隨後擔任鴻海會計。鴻海每一次重大投資案,郭臺銘都會帶著黃秋蓮,增資投資都需她親自審批。甚至郭臺銘的個人資產打理,也交由黃秋蓮掌管。

在鴻海國際事務上,黃秋蓮也參與頗深:從投資日本夏普、歐洲諾基亞,到投資印度手機,甚至到近年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競選製造美國國旗,都是由黃秋蓮幫忙調度資金。在郭臺銘決定去美國建廠後,一筆2億新臺幣的投資也由黃秋蓮談成。

在臺灣地區企業接班問題上,臺積電張仲謀退休後,指定的董事長劉德音和總裁魏哲家就疑似內鬥,引發內部生產管理混亂不堪。

郭臺銘退休後,鴻海同樣需要一位“說話管事”的領導者。相比業務線上的盧松青、戴正吳等人,掌管財權的黃秋蓮地位十分特殊。有臺灣分析師稱:“郭臺銘需要一個最懂鴻海、講話不怕沒人不聽的接班人。”郭臺銘說過,“黃秋蓮沒批,我看都不看。”

值得一提的是,黃秋蓮的丈夫遊象富在網絡連接產品事業部內與盧松青平起平坐,也為黃秋蓮贏得了外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