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一語成讖,朱元璋沒料到朱棣造反,清朝皇帝拿去當治國至理

向敬之

見過大世面的小人物葉伯巨,死於非命,也死於直言。

像喜歡直言的浙江集團代表人物劉伯溫,也因瞧不起朱元璋重用的楊憲、汪廣洋、胡惟庸,直言胡惟庸當丞相會彎道翻車,結果被胡惟庸矯詔毒死,朱元璋也沒有及時自辯清白。

朱元璋大權在握時,對淮西勳貴展開血腥的打擊,推行文官行政體系建設。然而,他是不希望有人質疑他的君王絕對權威的。

小人物一語成讖,朱元璋沒料到朱棣造反,清朝皇帝拿去當治國至理

民間收藏的朱元璋畫像(彩繪),相貌不俗,典型特徵,三庭比例懸殊,下巴很長,奇人之相。史學考證,與其真

葉伯巨的寧海老鄉、民間學者鄭士利,因為哥哥、時任湖廣按察使僉事鄭士元陷身“空印案”,借朱元璋下詔求直言時,上書批評朱元璋粗暴地處理空印案,導致許多無辜官員蒙冤受罰,甚至被處死:“自立國至今,未嘗有空印之律。有司相承,不知其罪。今一旦誅之,何以使受誅者無詞?朝廷求賢士,置庶位,得之甚難。位至郡守,皆數十年所成就。通達廉明之士,非如草菅然,可刈而復生也。陛下奈何以不足罪之罪,而壞足用之材乎?臣竊為陛下惜之。”(《明史·鄭士利傳》)朱元璋勃然大怒,判了鄭氏兄弟苦役。

葉伯巨也含蓄地批評了空印案的擴大化,按鄭士利所獲之罰,罪不當死。但是,朱元璋最恨他對分封藩王指手畫腳。

朱元璋不但這次封了十個藩王,而且在處死葉伯巨的幾年後命諸王就藩,還在後來陸續封了十五子為一字王。唯有洪武二十六年出生的第二十六子朱楠,因一月而殤,而沒來得及分封。

朱元璋確實有點蠻拼,拼命地生子,拼命地封王,封了兒子又封孫子做二字王,為的就是寄望他們屏藩皇帝,以便朱明天下江山永固。

朱元璋之所以弄封藩制,讓皇子們率領精兵分駐全國要塞,建立起由皇權直接控制的軍事體系,像燕、寧、遼等九大塞王均立國塞上,駐守在東北、北方和西方邊疆,經常奉命領兵出外作戰或巡閱邊睡。內地則有齊、魯、趙、周等十五王分佈於江、淮、河、漢、川等地區,“內資夾輔”。

這是朱元璋為捍衛家天下所進行政治和軍事戰略部署的產物。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一、鞏固北方邊防,重點防衛尚未徹底解決的元朝殘餘勢力;二、節制和削弱諸功臣將領的軍權,監視各地的文武官吏;三、運用強大親藩為屏衛,確保朱氏皇統的鞏固,強化專制皇權。

小人物一語成讖,朱元璋沒料到朱棣造反,清朝皇帝拿去當治國至理

永樂帝

雖然朱元璋在統治後期,意識到了約束驕兵悍將可以採取殺伐與清洗的方式迅速處理,但是,管理就藩而多有過失、不斷違紀的皇子們卻顯得不那麼容易。他反覆修改《皇明祖訓》強調皇子們不得“輕佻、亂我家法”,將皇子們的歲祿從原來的五萬石縮減至一萬石,將藩地的錢糧案件、大不敬罪案件收歸國家司法體系統一處理,甚至改變了過去皇子藩王可以隨時召喚御醫赴王府看病的慣例,努力控制皇子藩王們的特權。

但是,他將全國武裝力量的領導權,從過去的大將手中收回,又分解到紛紛就藩的皇子們手中,雖然及時維持了北部邊疆和內地城池的社會穩定與秩序新建,但大大地方便了皇子們做起了擁兵自重的藩國皇帝。

讓他沒想到的是,就在他死後不久,入承大統的建文帝朱允炆亟不可待地削藩,引發了封藩北平的燕王朱棣打著《皇明祖訓》的旗幟,向中央發起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此時,朱元璋剛死一年。

此時,葉伯巨死了二十二年。

《明史·葉伯巨》記載:葉伯巨上書時,曾對朋友說:“今天下惟三事可患耳,其二事易見而患遲,其一事難見而患速。縱無明詔,吾猶將言之,況求言乎。”清人修史,因此延伸,稱:“其意蓋謂分封也。然是時諸王止建籓號,未曾裂土,不盡如伯巨所言。迨洪武末年,燕王屢奉命出塞,勢始強。後因削奪稱兵,遂有天下,人乃以伯巨為先見雲。”

葉伯巨沒有提及朱棣會造反,畢竟他諫阻分封時,朱棣還是養在深宮的小皇子,雖有燕王之名還無燕王之實。

至於朱棣造反,那則是其羽翼豐滿,足以擁兵自重時。葉伯巨沒有看到,但其預言,卻讓清人笑話朱元璋之蠢。

不僅如此,明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同封藩制有關。明朝開國伊始建立的各大親王世系,世襲罔替,開枝散葉,盤根錯節,加重了民眾的沉重負擔,也成為了國家尾大不掉的巨大包袱和毒瘤。如神宗封愛子朱常洵為福王,要給四萬頃好田,河南補不了,就伸到鄰省劃撥。到了明末,要國家地方財政養活的明朝皇族,男性貴族不下十萬人。龐大的皇族,最大限度地吞噬著國家和百姓的血肉,哪還管國家興亡與百姓生死。

清朝皇帝以此作為血的教訓。皇子並非天生的王,即便封王沒有封疆,要想離開京師離開皇帝的視閾,不提前報批就是死罪。

小人物一語成讖,朱元璋沒料到朱棣造反,清朝皇帝拿去當治國至理

努爾哈赤

自努爾哈赤開始,對於自己的兄弟和兒子們,一律以軍功和嫡庶行賞賜,給予相應的俸祿,但不給藩地。皇太極稱帝后,施行漢人的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藩王不就藩地方,沒有爵土。皇子和皇帝的兄弟也不是天生的王,都必須留在京城,老老實實地領歲俸銀和祿米。像皇太極在位時,有兄弟如代善封禮親王、多爾袞封睿親王,其他兄弟為郡王、貝勒等,還有得更低的,如皇太極的十一弟巴布海只封了一個鎮國將軍。就連皇太極的親生兒子,除了老大豪格因軍功受封肅親王外,其他諸子只有皇子的身份,而無爵位和封地。當然,像代善、多爾袞和豪格這樣的和碩親王,有自己親率的旗,但那不是他們的封地。

皇太極的這種做法,直接影響了後繼之君。順治帝在位時,僅追封了幼殤的皇四子為榮親王,其他七子皆不給封爵。康熙皇帝繼位前,身份是皇子,他是大清皇帝中生育兒女最多者,但他分封諸子,除了皇二子因嫡出而被直接封為太子,其他諸子封爵一律按功勞大小來,被封親王者寥寥可數,而且沒有被直接封為親王的。雍正帝胤禛於康熙四十八年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前,是貝勒(歲俸銀兩千五百兩,祿米兩千五百斛),為康熙三十一年所封。他被封為貝勒和親王,完全是因政治表現和理政才幹爭取來的,而不是因為他是皇四子。像大家都知道的康熙帝十四子胤禎(胤禵),於康熙五十七年十月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喇布坦,稱大將軍王,並以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但實際上他的封爵只是宗室爵位中的第四等貝子(歲俸銀一千三百兩,祿米一千三百斛)。康熙帝去世後,胤禵被召回京師,隨即軟禁於景陵讀書,後因皇太后去世,被授於郡王虛銜,但後來又被革去王爵,降為固山貝子。

清朝的皇子並不是天生的王,這是最有別於明朝皇家的特質和進步。綜觀清代皇家王公貴族興衰史,宗親並沒成為國家財政真正的負擔。他們可以有自己的莊園,但他們不能像明朝皇子那要有自己成建制的護衛軍。

在皇權面前,血親是屏藩,也是妨礙。清朝設防太多,明朝顧忌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