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改革还要等多久?

烟花易冷


哎,不但老师,还有其它事业单位,取消高级职称,保留中级,改用其它的方式提升职工工资,是比较明智的。在基层,都清楚高级职称是不公平的,只要在基层待过。上边不了解情况,觉得高级职称可以让优秀人才出来,用职称来刺激,其效果非常不好,评上高级,一劳永逸,据我了解,此后就没学习的,这是什么人才?再说评上的,水平都一般,因为论文靠买,没见过一个自己来写论文的。评审则靠关系,能出来优秀人才,那才是奇怪了,只能活跃了投机取巧的那帮人。而高级工资却比其它职工高1000多,严重打击了其它职工的积极性,损害了公平的原则,破坏了和谐的环境。单位里出现高级职工一般都是领导,领导是专业人才吗?领导就是领导,他们不可能在专业上下工夫的。之所以建议保留中级,因为中级工资提高不多,并没有和其它职工工资拉开差距,中级确实比初级水平能高点。


15053988290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设置的比例问题,而是怎样惩治靠不正当手段获取职称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应当缝缝补补,而应该动真刀子,下大力气。一切问题就集中在一个地方,就是职称与工资收入是挂钩的。一旦与利益挂钩,腐败不正之风就必然随之而来。现阶段,应该大力提高教龄工资,缩小职称工资差距。一方面,实行教师职称自然晋级,凡年度考核合格者,到达年限自然晋级; 另一方面,教师职称可上可下,凡有违纪的,工作不努力的,吃空饷的等等可以撤销或降低职称待遇。变职称工资为职称补贴,解决一张证一辈子的顽疾。这样,年轻教师才有干劲,中年教师才不敢懈怠,即将退休的老师也不敢放松。因为他的退休金要与他长期所从事的教育成果挂钩,特别是与他退休前的工作挂钩。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一线教师的积极性,真正把教育搞上去。


晴空149236301


高校职称改革已经开始了,由各高校自主评审和使用,政府教育部门和职改部门采取备案和监督的形式出现。本人认为有利也有弊:

一是职称的“含金量”。是自己评审,自己聘用。几十年辛辛苦苦聘上的职称到其他单位可能会成一张废纸。原来主管教育单位和积改部门发的“通用粮票”变成了“地方粮票”,尤其是高职到高专、高专到本科、省属高校到部属高校、普通高校到重点高校,不一定认可,存在重新评定。

二是标准虽然明确不能低于原国家标准和要求,但各高校会增加或降低的情况。这样会增加职称评审的难度。

三是不利于人才流动,调动不了高称职人员终身从教的热情和积极性。

解决办法:

一是不断学习提升能力。我接触中培训部门的培训师从来不需要职称,他们完全靠自身在行业的影响力来工作和生存。比如我们高校的教师,要是教学教改能力强,学生满意度高,职称的影响就会降低。

二是守住良心初心,忠诚教育,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学生。妥善应对民办高校趋利各种行为,把教会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做为终身追求。教书育人,做好自己。

三是放平心态,坚持勇于争取和水到渠成看待职称,就不会再纠结何时职称改革了。

仅是我的一点想法,欢迎批评指正。


智者微语


全面取缔职称工资,让职称腐败永远灭绝!老师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应该是每位教师的生活成本收入,如果成本收入都不能保证,在教学中,如何能让广大教师安心从事教书育人的光辉事业?建议实行基础工资加工龄工资组成教师工资,这样更合理!让从事教书育人事业时间越长的教师工资越高,让所有人都羡慕长期从教在一线的老教师这份职业,学校校长与学校中层领导以及主管部门脱离教师工资发放系列,让这部分不再与一线教师抢碗里的饭,可以实行公务员或近似公务员级别工资!对于非常出色,贡献巨大的人员,另外实行津贴补助,每年更新,不能让这些人一当评上,就一劳永逸!


山洪粮站


我教了一辈子的书,给国家培养了上千人的社会栋梁,各行业都有我的学生,对得住我自已的良心。我一向倡导“以读为本,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也有受国家教育学会中语会认可的教学成果即《阅读教学的一点尝试》,还有省教育学会教科研结题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即《开设阅读指导课研究与实验》。可我并不在乎职称,而在乎教育教学工作是否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对得起拿几文工资付出的劳动与级别相称。人一旦入行了就在乎是否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不必要什么外在的东西装饰自已,现在职称泛滥,只是中专生的小学教师评了副高就自以为是,屁颠屁颠的在学生家长面前、老百姓中号称教授、副教授显摆,发挥不出什么作用。我认为是该取消职称的时候了,按业绩、承担教学任务的多少与教龄长短来鼓励教师晋级多好、多实惠、多靠谱、多合民心,多顺民意。坚决支持取消教师职称评定,充分发挥广大教师潜力与作用,让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更上新的台阶。

我教了一辈子的书,给国家培养了上千人的社会栋梁,各行业都有我的学生,对得住我自已的良心。我一向倡导“以读为本,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也有受国家教育学会中语会认可的教学成果即《阅读教学的一点尝试》,还有省教育学会教科研结题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即《开设阅读指导课研究与实验》。可我并不在乎职称,而在乎教育教学工作是否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对得起拿几文工资付出的劳动与级别相称。人一旦入行了就在乎是否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不必要什么外在的东西装饰自已,现在职称泛滥,只是中专生的小学教师评了副高就自以为是,屁颠屁颠的在学生家长面前、老百姓中号称教授、副教授显摆,发挥不出什么作用。我认为是该取消职称的时候了,按业绩、承担教学任务的多少与教龄长短来鼓励教师晋级多好、多实惠、多靠谱、多合民心,多顺民意。坚决支持取消教师职称评定,充分发挥广大教师潜力与作用,让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更上新的台阶。

我教了一辈子的书,给国家培养了上千人的社会栋梁,各行业都有我的学生,对得住我自已的良心。我一向倡导“以读为本,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也有受国家教育学会中语会认可的教学成果即《阅读教学的一点尝试》,还有省教育学会教科研结题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即《开设阅读指导课研究与实验》。可我并不在乎职称,而在乎教育教学工作是否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对得起拿几文工资付出的劳动与级别相称。人一旦入行了就在乎是否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不必要什么外在的东西装饰自已,现在职称泛滥,只是中专生的小学教师评了副高就自以为是,屁颠屁颠的在学生家长面前、老百姓中号称教授、副教授显摆,发挥不出什么作用。我认为是该取消职称的时候了,按业绩、承担教学任务的多少与教龄长短来鼓励教师晋级多好、多实惠、多靠谱、多合民心,多顺民意。坚决支持取消教师职称评定,充分发挥广大教师潜力与作用,让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更上新的台阶。


愣菲撒脩


题主的问题本身就问得有问题,为什么?

第一,教师职称评定停了几年之后,早两年不是已经改革好了吗?你为什么还问要等多久呢?你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你想改成什么模、革成什么样?



第二,教师职称改革永远在路上,摸着石头过河,一摸就几年,走几步,完善一下,再摸下一块石头,再几年,再完善一下,依次类推,在改革中前进,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就像我们的高考改革一样,变来变去,都是想为学生减负,希望变得更加合理和完善,至于最后能不能达到理想目标那是另一回事了。



第三,名人不说暗话,题主你是希望教师职称改革改到最后和公务员一样,奢望以后不用评职称,只按照教龄自动套上去,是吗?呵呵,我想告诉你,如果你想等这个时间表的话,那我就要送你八个字——幼稚天真、猴年马月。

总之,老师们醒醒吧,别睡太深了,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无限美好,希望就在田野上。想评高级的人,对着条条框框,使劲去靠,靠到满足每一个条件为止,不够条件就创造条件,在微信公众平台,搞个“###名师工作室”,地面不行来个空中立体360°扫描,效果绝对好,不信?你试试。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我们有足够的耐性相信,教师职称改革一定会从“摸着石头过河”变成“迈开双腿漫步”,变得越来越完善和完美。大家摆好心态,搞好身体,少生点气,多活几年,比什么都强,比什么都值。

——END——回答拙劣,欢迎批评斧正——


每个人都要成长,成长离不开教育——上山亩教育,一个专注教育的号,与您共同探讨教育话题。


上山亩教育


自实施教师职称制度以来,职称改革就一直在进行中,但我猜测题主这么问是指什么时候能取消职称或让工资与职称脱钩。对此,我可以大胆预测,这样的职称改革在短期内不会出现。


在教师的职称制度改革中有突出变化的个人认为有三次,一次是从占岗申报到社会化再到占岗申报,占岗申报是指哪一级职称有空的岗位数才允许申报,社会化是指教师符合哪一级职称的条件就可申报,只是需要有岗才能聘任,聘任后才能享受对应的职称工资。第二次是实行岗位等次的动态管理,每一个职称中设立三个岗位等次,职称体系确定为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四个级别,12个等次。第三次就是中小学职称并轨。

最新的职称改革是2016年,国家已经花了大力气,从试点到全面推进,经过了多少论证,怎么可能在短时期有大的变化?

不论职称怎样改革,但近年来部分教师对职称的声讨却从未停止,甚至愈演愈烈。个人虽然也认为现行职称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条件过于教条,材料过去复杂,评审中有人为因素,岗位动态管理不动态等等,但这都不是教师有意见的主要因素,只要是岗位有限,不能满足所有人符合条件就可评聘,只要是职称与工资挂钩拉开了收入距离,对职称的诟病就不会停止。


这些诟病都与职称制度的设计本身无关,等级差距管理可以说是在任何一个行业都通用的管理模式,没有等级,不拉开差距怎么去激励员工,怎么去体现工作差异?职称应该是对教师等级差距管理的主要方式,即使没有职称,也一定有另一个制度要制造出等级差距。到时也一定会有新的吐槽。

所以个人认为,国家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大动作,只会不断地去完善现有的职称制度和工资结构,像今年许多省份对农村30年教师倾斜的不占岗申报职称的政策等,以后可能也会从保障评审公正性,让职称条件更科学等方面作出改进。同时,我们每一位老师也要理性地看待职称问题。


更多教育观点、教学经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敬请关注“轻风教育”。


轻风教育


职称改革不是一直在进行吗?最新的进展(成果)当然是:"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单独评审"制度的落地实施。

"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单独评审"是独立于原有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体系之外的存在,它主要是针对基层(农村)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难的问题而采取的新举措,这一职称制度的特点是:

1、只针对农村教师和基层(县区级以下)教师,主要倾向于老教师,可通过考核认定的方式评审,不需要有论文、优秀和各种获奖证书、荣誉证书;

2、教师获评高级职称后,可立即享受高级教师待遇,但一旦调离农村(基层)教师工作岗位,相关待遇也随之取消;

3、女教师获评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后,不享受延迟5年退休的政策;

4、农村(基层)教师只需满足"教龄满25年"、"在中级职称岗位满15年"即可参评,在此基础上,向临近退休的老教师倾斜。

目前,在我们这里,"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单独评审"工作已全面展开,上个月上报的材料,过几天参评人员统一说课,估计评审结果很快就能出来。

个人感觉,"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单独评审"跟外地网友所说的"满30年教龄的中小学教师直接认定高级职称"差不多。

不知道这一制度的实施算不算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重大进展呢?



我爱语文


我还是去转管理岗算了


驻村工作队长


校长拿公款搞关系,争荣誉抢利益,高职称不教书,52岁就退了,职称工资和薪级工资挫伤教师们的积极性,真是害死了中国教育。只有校长和公务员差不多了。我校一个C老师,二十多年前他老婆被隔壁一个老师强奸,心里痛苦。两级领导帮他破格搞成高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