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大批教授离职,人才留不住,学校颓势该如何挽回?

柔沢十


单纯的讨论“教授离职事件”有些片面了,人才留不住、学校颓势虽然有学校环境的原因,但我们更应该关注问题背后的事情,跳槽也好,离职也罢,其实都是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生活。

教授离职、跳槽其实不是南京大学的个例,很多大学教师的待遇虽然还不错,但与社会或其他高校相比,还是差很多。尤其是那些有头衔,真正有能力的老师,虽然谈诗和远方很美丽,但眼前的苟且已经让自己无法生存,如果换个工作环境就能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提升一个档次,让自己不再为生存发愁,甚至能让自己即拥有“诗和远方”,又能解决“苟且之急”,试问如果过换做是你该如何抉择?

海外高校和北上的学校待遇虽然高,但也没有高到那种离谱的地步,与其说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因为薪资,不如说是为了平台。这类专精人才可以说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他们有能力、有学识、甚至是有实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更加成功。但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相较于一些搞笑,海外、北上广的学校发展机会会大一些。只要是人都有欲望,人活着就是一个追求名利的过程,如果我们站在某一类人的前端时,那我们要做的就是融入更高一级的交际圈,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这需要从家庭地位、社会地位来综合判断,成就感、自豪感、认同感等等。

至于南大是否尊重人才,校内气氛是否压抑,却不能只看人才流失情况来判定。近些年来一些“抱着铁饭碗”,有一份“别人眼里非常体面工作”的人纷纷跳槽,行外人也是各种猜测,比如央视主持人辞职。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尊重人才与校内气氛是两回事,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从本质上讲,导致人才流失的问题是多元化的,而校内气氛也不是我们外人说改能改的,毕竟北京、资历都在那了,平台不行再有能力也发挥不出来。能力再好得不到重视也没有发挥的余地不是?

更重要的是,一个学校的的师资力量能客观的体现出学校的教学质量,从本质上讲一个学校如果没有金牌老师撑台面,那么在整个高校里都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但各位有没有想过,这些老师为什么跳槽?为什么改换门庭?

有些问题真的不能说的太透,房价、物价、薪资待遇,28定律说的一点没错。说的再直白些,老师其实也是一种职业,在不道德绑架的情况下,谁给的钱多、谁给的待遇好就去哪里也没什么可指责的,至于想要解决,那就提高待遇好了。(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职场找老王


说实话,大学教师工资的确不高。这是事实。大学副教授月薪不足万元。可是有技术的农民工人,有的也越过万元。退休后的退休金多在6千元左右,正教授也不过7千多元,1一3级最多上万元,与有些地方的中学教师差不多。我常非高校教师,但我至少有十个同学是。如果是理科硕士或博士,在某些科技企业工作,月薪至少几万。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一个教了20年书的教授,月资远不如刚出校门一两年的学生高,你说他们会有什么感想?一个领导者用高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并身体力行,你可称为圣贤,如用这个标准左要求社会上所有人,不仅不能实现,更不人性也不道德。要以社会道德高标准宣传社会,教化群众,但要以社会道德的中间标准去制定各种政策法规,让有能力有社会贡献的人获取应有回报,这是政府的责任,对国家发展进步有百利而无害。国家的分配制度不合理,体制僵死,应当废止!


用户9732067062440


南京大学其实也在挖别人,南京大学曾经差点将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某著名教授挖走,后来学校出面将人留了下来。不过和挖别人相比,南京大学被人挖走的教授数量对于一个老牌强校来说是触目惊心的,出走的老师基本上都是精英人物,或者是某领域的权威人物。

笔者是文科出身,知道一些情况。浙江大学挖南京大学文科人才挖得比较厉害。我们知道,浙江大学虽然历经高校合并,但其文科实力并不显眼,为了提高这所综合院校的实力和名气,财大气粗的浙江大学四处挖人也就在所难免。浙江大学挖人出手稳准狠,一挖就是人家的心头肉。比如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长江学者,社会学领域的大佬,被浙江大学挖走了。


学者在高校之间的流动应该说是一种正常情况,但这种肆无忌惮的挖人模式的确会加重高校发展之中的浮躁。 题主说南大在尊重人才这方面实在是太差了,笔者不敢苟同,别的学校既然要来南京大学挖人,待遇肯定是要比南京大学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一个高校的教师薪资水平是需要统筹学校整体来考虑的,南京大学对一些教授在待遇上比不上浙江大学等高校这并不意味着不尊重人才。教授出走的原因各异,南京大学当政者还是要通盘考量,一方面提高全校教师整体的薪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设立杰出学者之类的项目留住学校的顶尖人才。还有,多找老师们谈话,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真实处境,注重内部挖潜。南京大学是一个老牌名校,底蕴深厚,对自己要有信心。


文史工作坊


近来,南京大学教授学术论文造假、大批教授纷纷离职,让南京大学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南京大学211和985工程大学,绝大多数专业在全国都是最顶尖的。其在国内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都是可圈可点的。在这样水平的高校中,竟然会出现大批教授离职,人才留不住的现象,的确让人感到有些诧异。难道南京大学对待人才的态度或者方式有所改变,不能向以前那样尊重和礼遇人才了吗?

如果南京大学还想一如既往的名列国内高水平院校的话,必须要改善当前人才留不住的颓势,让更多的教授愿意继续留在南京大学教书育人,将南京大学当成自己奋斗事业的主战场。对于如何留住人才,改变当前的困难处境,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提高教授的工资福利待遇是关键。虽然我们在强调教师从事教育事业时,更多的是说教师应该有奉献精神,但教师毕竟也是人,也是在市场经济下存活的社会主体,他们也需要更好的物质生活。而较高的工资福利待遇才是对教授们辛勤付出的肯定与礼遇,在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中,对于教授的工资待遇都是非常高的,他们在礼遇教授方面也是非常舍得下本钱的。

保障教授们科研项目支持是重点。如果高校教师达到教授级别,他们更多关注的往往就是科研项目,以及自己在现有的科研环境下,能否满足自己科研项目的需求,能否在现有的科研环境下创造出自己理想的科研成果。因此,为高校教授提供更高水平的实验室、实验器材等科研必备基础设施,也是其中别不可少的选项。

营造良好的学术竞争氛围是基础。高等院校的水平高不高,与其校园文化、学术竞争氛围等具有相当大的关系。如果让教授、教师们长期处于比较压抑的状态下,或者没能为他们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长此以往,他们对于高校的环境就会产生厌倦情绪,最终也就会选择里看,寻求更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


东爱雨小公


南京大学最近二十年的发展,明显缺少活力和魄力,给人一种原地踏步不思进取的感觉,大量的人才流失,因为领导的问题错失最佳合并时机,医学和工科依然十分薄弱,以至于现在成了华东五校之末,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句浮躁的环境可以安慰的,必然有其自身领导组织能力和策略的问题。而其同一档次的华东五校其他四位,却都在近十多年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越来越强势。甚至同城的东南大学最近几年也是发展的很好,所以并不是区位的问题,而是南大自身的问题,对人才长期不够重视,缺少自我改革的魄力和决心。

自从当年错失了合并南京医科大学之后,就一蹶不振,越来越颓废,以至于招生分数逐年下滑,大量的教师和管理人才流失,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学校不作为,给外界的印象也在下滑,就更难招收到顶尖的生源,现在就是在吃老本。

个人建议,要不惜一切代价合并南京医科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是惜不一切代价,比如合并后给予高度自治权力,可以让出主要校领导名额(学学中南大学),这样才能补齐医学和工科短板,这两项学科指标在高校评比中占有很大的分额,加强最优秀人才的支持和引进。只有这样,南京大学才能够重回前五。

当然,目前来看,错失了2000年左右大合并浪潮,现在再想合并这已经是难上加难了,但是不代表完全没有希望。

有人说,合并就好了吗,合并就是清华北大了吗,好吧,清华美院,北大医学部也是合并来的。医学,工学,农学这三项不仅在评比中占有很大的分额,而且是高校重要的资金支持来源,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搞好大学教育就是一句空话。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十来年,各大名校都在发展医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的原因。有人说学学中科大,中科大就没有合并,我想说中科大也在合并,也在发展医学。复旦,交大,浙大,哪个不是合并,这是趋势这是必然。

还有人说,国外的好大学都不是靠合并的,我想说,世界顶尖的大学,基本上医学院这都是顶尖的。再说了,国情不一样,政策不一样,发展基础,发展时间不一样,国外的路也不是唯一的路。

合并不是目的,也不是唯一办法,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育浪费,集中力量,能够增强大学面对世界新格局新变化的创新能力,合并后的高校有发展好的,也有发展不好的,后并后同样需要自强不息。

最后,希望南京大学越来越好。


Senkosy


南京大学大批教授离职应该与404教授梁莹的学术不端有很大关系,也有环境与待遇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想挽回这一局面,应该净化高校的学术环境,提高待遇。

南京大学有大批教授离职,很多人出去创业了,也有去了北上广等大城市的高校任职,还有出国的。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不仅仅是南京大学,其他的高校也都有这样的现象发生。究其原因,肯定是待遇与环境的问题。



南京这种二线城市,比起北上广等大城市来说,生活环境、社会文明程度以及教授待遇,都有很大的差距。

都说人往高处走,有一些教授不甘心就在南京大学这种不怎么出名的高校埋没自己的才华,想去更好的环境中去,便跳槽到更好的高校去任职了。

现在创业环境也很好,有一些教授不甘心一辈子就停留在三尺讲台上,便辞职去下海经商,只能说人各有志吧。




南京大学的教授离职情况比较明显,应该与之前本校的404教授梁莹的学术不端有一定关系。

当时,梁莹被查出来以后,说“按照这样查下去,南京大学的很多学者都有一定问题”。估计有一些离职的教授,是怕自己被查出来吧,赶紧出去躲避风头,否则,可能会大祸临头。



像南京大学这样的高校想要挽留留住人才,必须要净化校园环境,坚决打击学术不端的现象。同时要提高教授待遇,给他们好的生活保障,才能让这些教授心甘情愿奉献一辈子。


R杂谈


这个问题我想回答一下,不邀自来!

首先,国内高校人才流失整体呈现“孔雀东南飞”的态势。

受到影响的高校也远不止南京大学一家,我个人认为,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成立于1945年。但它真正开始在中国高教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在1949年以后。1954年,兰州大学成为14所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之一;1960年,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当时在西北地区是唯一的一所。

我们先来看一下兰州大学近几年人才流失情况。

正如很多人评论所说:“兰州大学流失的人才可以组建一所兰大了。”

现在再来说下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两所高校比较相似,南大擅长文理,科大擅长理科,也因为位置原因,有着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失,导致部分学科排名出现下滑。

先来看一下南京大学人才流失情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国内高校的人才输出重点高校,每年都会有几位学术大拿主动或被动地调动。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科大在过去三年里流失了6位院士,流入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深圳大学等。还有很多教授都去了华南华东地区。

虽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向全球顶尖高校输送了几千名知名教授,为金字塔顶端的前沿科学研究贡献甚多,但近几年的人才流失现象的加剧,对其自身的名气和发展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人才流入情况:青年千人作为人才引进的主要方式之一,我们看看各个高校的表现。(数据截止2017年)兰州大学位于55名,合计7人。

兰州大学人才流失最多,却没有在人才流入的时候得到补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流失,但是近几年也引进了很多青年千人,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换血,南京大学引进的青年千人也不少, 但是很难补偿其流失人才,所以整体上会呈现衰落的态势。人才流失严重的当然也包括东北的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的西安交通大学等。

总之 ,人才流入不能补偿掉流失的人才,那么整体就是在倒退。


另一个视角看世界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菜鸟!*^O^*

南京大学的人才流失有我大甘肃的兰州大学人才流失严重?恐怕没有,兰州大学流失的人才都可以再建一所兰州大学了。作为一名甘肃人,为我省唯一的一所985高校而感到惋惜。好了,谈谈南京大学人才流失情况吧。与其说是流失,还不如说是流动好一些。兰大那才叫人才流失。


这是菜鸟搜集的一个南京大学近五年的人才流失情况的资料。有头衔的人才多吗?不多。一所高校的师资力量就是由几个巅峰的人才撑起来的。原本就不多的顶尖人才被挖走,可能就会导致一个学科,或者是某一个专业由强直接转成弱势,这是很正常的。

东南沿海地区可能还好一些。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人才大都“孔雀东南飞”,西部高校的人才缺失是断崖式的下降。人才留不住,待遇提不高,职称升不了,那还留着干嘛,往有待遇,有职称的地方流动就成为了一个大趋势。

有多少人是在凭信念支撑着。再有信念也架不住衣服兜空空如也。精神很富足的同时,物质却很贫乏。或者是物质很富足了,但还有更有诱惑的物质条件,那么,大部分人都会趋之若鹜,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想留住人才,恐怕先得提高其薪资待遇,满足承诺的种种要求,恐怕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抑制住人才的流失情况。“人往高处走”,这是恒古不变的定律,没有一定的诱惑在里面,想留住人才,恐怕还是比较困难的。舍不得用财富换知识,那恐怕只会越走越多。高尚的情操,架不住腹中空空。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哪怕知道,可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菜鸟大师兄


人员流失并不是南大独有的现象,可以说我国的高校都有人员流失的情况,就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无例外。人员之间的流动是正常的现象,也不存在说南大有大批教授离职,离开了这些教授南大就过不下去了。

南京大学近五年来确实存在着较大的人员流动,从14年到17年之间有十位教授从南京大学流出去,流入的学校不一定就比南大好。同时有流出也就有引进,虽然流失了十个教授,但是也引进了四个教授进行补充。

关于人员流动的问题,南大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关于人事的变动是上级直接任命调动的,并不是说教授想要走就走,也不是说高校不愿意放人就可以不走的。特别是高校教授这种级别的人才,所有的调动都是在国家级的层面进行的。

尽管输出了不少人,在引进人才方面,南京大学也没消停,别以为南京大学就不会挖墙脚,只不过能被南京大学盯上的人确实不多。据我所知,南京大学就一度在给中科大松土,想挖走中科大量子信息技术领域某D姓老师,连中科大都不放过,太不地道啦!


不过话说回来,人才之间的流动也有利于高校之间的交流。试想一下,假如各个高校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没有学术和科研上的交流,这对于高校的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可以促进交流,相互吸取经验,共同进步。

南大作为一所百年高校,有底蕴在还怕吸引不来人才吗?人员的流动只是正常现象而已,何必要上纲上线呢?有这时间还不如睡觉去呢。


大三老学长


一、决策层的问题。一些国企私企都有,一个管理人员月5000,同行业外面6000-8000,向上面反应想加薪到6000,领导觉得你不听话,同意你辞职,然后再用7000招人,招到的人还是干那么多活,还要熟悉业务,但是反正没多几个钱,领导一定要“争口气”,所以很无奈。二、就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北上广资源多,经济好,所以无论哪个行业的工资都要高,有能耐就不愁赚钱,北上广大学的普通教师的工资和社会资源好过偏远地区大学的领导,就像北京家庭的厕所比三四线城市的三室一厅还要贵,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没办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