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

蘇霍姆林斯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長期的基層學校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並隨時將這些經驗用辯證唯物主義和現代心理學的理論加以提煉,形成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對教育的許多方面都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人們對他的鼓勵成功教育、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等教育思想非常關注,但對其中所蘊含的賞識教育的思想卻認識不多。近來重讀蘇霍姆林斯基的一些著作,產生了許多新的感想。小編認為蘇霍姆林斯基的賞識教育思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以體現:

♥情感和諧的師生觀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在滿足生理與安全需要後,都希望能尋求一個自己所歸屬的群體,並在這個群體中獲得尊重、關心、愛護和幫助。因此,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作為人師,除了關心愛護學生外,還應該學會尊重、賞識學生,如同賞識自己的職業一樣,讓學生沐浴在賞識的陽光下。這種賞識表現在具體的教學中,首先就是要協同師生情感。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心理意義上的教學是人的心靈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在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過程中,教師要善於發揮“情感效應”的作用,教師對學生的真摯深厚的情感,是開啟學生智力和美好心靈的鑰匙,是激發學生追求真理的動力,更是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的關鍵。教師積極的教學情感,可以使教學活動別開生面,生機盎然。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教師不去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這種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那麼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甚至最勤奮的學生,儘管他有意識地集中自己的努力去識記教材,他也會很快地‘越出軌道’,喪失理解因果聯繫的能力。”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師生之間在期望、目標、觀點上出現的一些不合諧的音符采取一種積極、寬容的態度對待和處理。教師要允許學生存在個性差異,並應當主動地發現學生的“善良本性”,致力於挖掘他的(哪怕是極細小的)優點和特點。蘇霍姆林斯基強調,教師對學生的讚賞若能與學生的意願、興趣及心理特徵相吻合,則可能使學生優良的一面在學生的精神面貌和行為中處於主導地位,更重要的是,一些不良行為或特徵則會隨之被淡化和減弱。因此,教師學會了解不同時期學生的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讓教師在“移情”之中真正懂得欣賞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同時,教師應改變過去那種“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絕對權威”的作風,如果想做到真正地賞識學生的個性與特點,就應該允許學生說“不”,甚至鼓勵他們說“不”,讓其充分地“表白”和“暴露”自我,並以此為契機,激發他們的“靈感”,開發其特長和潛能,促使個性自由地發展,這樣才能培養出我們今天素質教育中所強調的“具有獨立人格、自我完善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真誠與審美的道德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培養人的時候,不要忽視:“人的所有方面和特徵的和諧,都是由某種主導的東西所決定的……在這個和諧中起決定作用的、主導的成分就是道德。”“道德是照亮全面發展的一切方面的共源。”就個體發展而言,德、智、體密不可分,但“德”是體現個體精神面貌的決定因素,“德”決定著人的發展方向、動力,調節著“才”的運用。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青年學生正處於人生成長髮展的關鍵時期,要通過積極的正面教育,努力發掘其人格中每一個閃光點,對其善的行為多加讚賞,觸發其處於潛意識狀態的道德情感,從而達到“揚善抑惡”的目的,促進其道德品質的發展。

我們要鼓勵學生勇於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對那些能說出有獨立精神體驗和個性的話的學生,我們應該給予肯定與讚賞。教師應該懂得珍惜和呵護學生那種純真的感情,因為那是學生道德情感的萌芽。在蘇霍姆林斯基眼中,不論自己的學生日後是成為將軍、教授、市長,還是集體農莊的拖拉機手,只要具有美的心靈,那麼這個學生就是值得我們欣賞與尊敬的,教師付出的道德教育操勞所得到的價值也是等價的。

蘇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是真正面向全體的學生並且瞄準“人”這一目標的,因此他特別注重學生的特性。他說:“我們不僅要把每個兒童培養成心靈手巧的勞動者,而且要給予他有個人特性的、互不雷同的創造的幸福,世上有多少人,就存在多少條通往共產主義幸福的道路,因為每一條道路必定要通過每個人獨特的天賦、才能和才華”。因此他提議,教師們不要只是將學生培養成只知服從社會道德準則、循規蹈矩的公民,更要注重培養豐富多彩的“人”,要懂得欣賞學生各種不同的個性,抓住學生個性行為下的優良品質和美好心靈。一位平時比較調皮、愛遲到的學生,可能他的正義感非常強,樂於助人。只有善於抓住學生好的一面,給予及時的讚賞,才能更好地促使學生美好的道德萌芽真正地成長、成熟。

蘇霍姆林斯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

在德育中對“美”的關注與推崇是蘇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的鮮明特色,同時也更加豐富地體現了他的賞識教育的思想。他說:“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滿、體魄健全的強大源泉”。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人之所以成為人,不只是他製作了第一件勞動工具,而且還因為他能感受美、理解美、創造美,而這種美涉及的可謂是人生活的全部,因而“審美教育涉及正在成長的人的精神生活的一切領域”。即然美同人思想面貌的形成、道德標準的形成密不可分,那麼,讓學生充分感受美是德育的良好途徑。來自理性的、感性的、現實的、理想的、科學的、藝術的、大自然的、人類社會的、勞動的、休閒的、智育的、體育的……等領域的美都能對學生的道德起到陶冶和充實的作用,達到實實在在的德育效果。因此,蘇霍姆林斯基並不贊同精英教育,特別在道德教育中,他認為每一位學生都是美的,在他們精神世界中都有美好的願望與追求。只要通過教師的發掘與賞識,使學生能感受到自身和身邊的美——首先是人性的、心靈的,還有科學的、自然的、人群的、自身的、家庭的、社會的……學生就會更加理解美、珍愛美,最終能創造美,從而構建美滿人生,創造美好的道德世界。

♥充滿愛心的成功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是最能深刻體現其賞識教育思想的。賞識教育的思想貫穿於他的整個成功教育思想之中,教師的賞識是實現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它可以集中表現在下面兩個方面:

首先,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蘇霍姆林斯基把老師熱愛學生視為“教育的奧秘”,他的座右銘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他認為師愛是教師發自內心的對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信任、期望、賞識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當學生感悟到這種師愛後,便會激發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他提出:“如果每個兒童的喜悅和苦惱都敲打著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懷和擔心,那你就勇敢地選擇崇高的教師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創造的喜悅。”正因為愛,所以會有創造的喜悅,正因為有創造的喜悅,所以對教育、對學生更加充滿愛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這種愛與創造永無止境的良性循環。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如果教師發自內心地向學生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語言去打動他們、感化他們、啟發他們、誘導他們,讓他們增強信心和勇氣,讓他們認識到問題的根源,奮起直追,痛改前非,最終他們也會成為生活和學習的強者。

其次,重視學生自信心的激發與培養。成功教育很重視學生自信心的培養,甚至有人提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這些思想,源遠流長,為許多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所論述,蘇霍姆林斯基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他在30多年間,對3700多名學生進行了個別觀察,記錄研究,他得出的結論是:“一個人不可能沒有任何天賦和才能,以至於沒有可能在生活中表現自己”。教師的任務,就是要善於在每個學生身上發現他的天賦和才能,為他提供發展的條件,竭力做到使每個學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從而感到快樂,從中樹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並不低人一等,而是一個精神豐富的人。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個著名口號是“要讓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他認為只要教師善於運用這種教育,就有可能挽救一大批“差生”,他對教師們說:“我想告訴你,年輕的朋友,一個極其簡單而又極其複雜的秘訣……這個秘訣就是:只有教師關心學生的人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來說,就在於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我是一個勤奮的祖國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兒女,是一個有著崇高的志趣、激情和不斷取得進步的完善的人。”蘇霍姆林斯基堅信,教育者要有效地進行教育工作,首先必須尊重和欣賞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樹立自豪感和自信心,這是一條重要的教育規律,這也是成功教育思想的一條重要原則。

在我們當前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教育界人士提出要讓兒童接受挫折教育,讓學生脆弱的心理在生活的風雨中經受磨練、錘打。我們認為不能操之過急,不能一步到位,要有個過程,而且要講究策略和方法。實際上,對中小學學生,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者,特別需要的不是失敗,而是別人的肯定、老師的賞識和成功的體驗,通過這些,才能促使他們產生一種內驅力,促進他們成就動機的發展,促進他們發現自己,看到自己潛在的力量和優點,從而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成功。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所告誡教師們的那樣:“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

蘇霍姆林斯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