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的劳动制度是怎样安排的?是什么让工蜂恪尽职守的劳作?

我们知道,蜂群的一切工作都是工蜂来做的,每只工蜂出房不久长大了,就要开始一生的工作。每只工蜂都任劳任怨,各司其职,才能完成蜂群复杂的工作,蜂群才能正常繁衍下去。

工蜂由于工作的不同,我们可以划分为抚育蜂,清理蜂,守卫蜂,采集蜂,酿造蜂等等。那么这些工蜂的工作是不是终生制,工蜂只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责呢?蜂群协调一致的劳动制度是怎么样办到的?

蜂群的劳动制度是怎样安排的?是什么让工蜂恪尽职守的劳作?

其实蜂群与人类社会还是不一样的,工蜂的工作都是出于本能,并不是有意识的行为,工蜂辛勤工作也不是制度决定的,那是蜂王信息素和幼虫信息素控制的结果。工蜂上任下岗也没有谁来安排,一切都是按照蜂群需求来做。工蜂该做什么会按照日龄和需求自动转换,不会有终生不变的工作。

出房一星期左右的幼蜂,泌王浆和蜂蜡的功能最强,所以抚育幼虫和筑巢的工作由幼蜂来完成。等到幼蜂成年强壮了,可以胜任出巢采集的高强度工作,这些蜂就成为采集蜂,筑巢抚子的工作就由新出生的幼蜂完成。

至于多少日龄的幼蜂干抚子筑巢工作,多大的蜂该去采集也没有固定的日龄。如果产子量大抚育幼虫多,投入抚子的工蜂就多些,这时幼蜂抚子时间就要久点。如果没有幼蜂,那些成年蜂也不得不留下来抚子筑巢,竭力维持蜂群发展。当蜜源期来了,必须集中采集,幼蜂也会提前参加采集工作,夺取蜂蜜。

蜂群里的其他工作工蜂也会按照需求而改变。酿造蜂是幼蜂该干的,可进蜜多了,蜂群里一切工蜂都可能投入酿蜜工作,那些采集蜂白天采蜜,晚上还得忙于酿蜜。所以蜜源期的工蜂劳动强度大,会加速衰老死亡。如果没有大量的幼蜂补充,蜂群就会出现衰竭。

蜂群的劳动制度是怎样安排的?是什么让工蜂恪尽职守的劳作?

有的人会担心,工蜂为什么不去采集,为什么不造脾?巢门口为什么没有守卫蜂?……其实这些问题根本不需要我们多操心,工蜂该干什么?比我们应该清楚明白。当蜂群劳动蜂不足的时候,劳力没办法分配太均匀,有些工作就不能完成。

繁殖期,蜂群主要工作是抚子,到了蜜源期,如果蜂群还是弱小,没有劳力蜂投入采集时,蜜源花再好,工蜂也只能以抚子为重,放弃采集的。

如果蜂群没有扩巢的欲望,就不会造脾,我们不能以为,只要安础就会造脾,也别以为蜂群不断造脾才是发展期。造脾必须在蜜源充足,产子量加大的时候,工蜂才会愿意。能够造脾的时期是不多的,并不是我们想造就能造。

至于守卫蜂,也不是总会坚守巢门口的,当蜂群真的需要守卫时,守卫蜂才会恪尽职守。比如蜂群活动期白天发生盗蜂的机会多,蜂巢门口就要有守卫蜂挡住作盗蜂。晚上作盗蜂没有了,守卫蜂就会减少。如果晚上特别凉,守卫蜂在外面挨冻难熬,这时候守卫蜂也会进入蜂巢,蜂巢门口一个守卫蜂也没有也是正常的现象。

但是,如果晚上有敌害侵入,比如蟾蜍就是在晚上偷吃蜜蜂,这时守卫蜂就可能会增多。特别是意蜂对于敌害的侵入,会拼死搏斗,前赴后继的抵抗。蟾蜍靠近蜂巢口,吃守卫蜂是一口一个,毫不费力。蟾蜍不怕蜂蛰,这时的守卫蜂无论是怎样围攻蟾蜍是毫无用处的。可是意蜂很傻,用自己的身体挡蟾蜍入侵,源源不断的送死。这时候参与战斗的就不仅仅是守卫蜂的,蜂巢里所有的工蜂都会参与进来,前面死了后面的跟上,这就是工蜂的原则。

所以,养蜂人对蜂群里一些奇怪的现象也要有了解。不要以为工蜂就会死板的劳动,工蜂是按照日龄来工作,也要根据需求来工作,不同的蜂种性格不一样,擅长的工作也会不一样。必须要深刻了解,明智对待。

一个蜂群里,如果有蜂王,有幼虫,秩序是正常的,蜂王信息素和幼虫信息素就会让工蜂知道该干什么?根本用不着我们去操心的,保证蜂群有年轻优秀的蜂王,有正常的子脾,就用不着瞎操心。

蜂群的劳动制度是怎样安排的?是什么让工蜂恪尽职守的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