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造船业还有能力自行建造大中型航母能力吗?

阳光雨露137499250


航母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突出表现,目前国际上拥有自主建造大中型航母的国家并不多,俄罗斯暂时还不在这个梯队,想要建造大中型航母之路任重道远。

自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至今没有建造过大型水面舰艇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苏联造船工业,俄罗斯出现了一个尴尬的现象,不要说自行建造大中型航母或者其他水面舰艇,就连排水量接近现代级驱逐舰的建造能力也丧失了;虽然继承了苏联海军大部分军力,但大量大型作战舰艇出勤率并不高,这与俄罗斯羸弱的经济、造船工业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引以为豪的航母除了退役就是赠送他国,排水量数万吨的核动力巡洋舰也难逃退役封存的命运,海军剩余作战舰艇总体出勤率并不高。

昔日仅此美国的海上第二大作战力量,曾在2011年斥巨资购买两艘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后受到来自美国和北约的压力,法国不得不中止了这项军贸,赔偿俄罗斯违约金,建造的这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转售埃及,这对于高傲的俄罗斯人说,是前所未有的欺辱。

回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发展历史,近30年来俄罗斯从未建造过一艘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其造船工业主要以护卫舰建造为主,无论是出口印度的塔尔瓦尔级,还是出口越南的猎豹级,都是典型的护卫舰,排水量也就4500吨左右;俄罗斯海军自身无论是最新的22350型远洋护卫舰11356型导弹护卫舰,还是20380型轻型护卫舰,从建造数量和建造速度上都显得差强人意,尤其是20380型首舰“完美”号从2006年开工建造,一直拖到2015年底才下水,截止2017年服役,一艘2000多吨的舰艇建造周期长达10年之久,“马拉松式”工程成为俄罗斯造船工业的最好写照。

迄今为止,俄罗斯建造的最大水面舰艇莫过于11711型大型坦克登陆舰,十四年磨一剑,11711型首舰“伊万·格林”号去年6月正式服役,该型舰排水量5000多吨,后续舰“瓦西里·特鲁申”号和“弗拉基米尔·安德烈耶夫”号也与上月开工建造。

其二,这一点从改装印度航母就可以看出来

2004年俄罗斯承诺将退役的基辅级“戈尔什科元帅”号航母免费赠送给印度,只需支付部分翻修费用,两国当年就敲定协议,印度想俄方支付9.74亿美元的航母改装费用,交付时间预定为2008年;对于一艘航母来说,整个费用还算合理,印度捡了个大便宜。

不过三年后事情出现转折,俄罗斯以成本提升为由,要求印度额外增加支付8.5亿美元的航母改建费用,“戈尔什科元帅”号的改建费用增至18.24亿美元,已经远远超过我国改建“瓦良格”号航母总体费用。

2009年2月,俄罗斯又将航母改装费用增至29亿美元,交付时间延伸至2012年。

2013年11月16日,俄罗斯正式向印度交付赠送航母。

除了在改装费用上,俄罗斯狠狠宰了印度一笔,免费拿“戈尔什科元帅”号进行练手;但整个航母改建工程进度确实不敢恭维,让世界大跌眼镜;整个工程周期将近10年,这也完全暴露出俄罗斯造船工业当前的技术状态。

改装一艘航母尚且如此艰难,全新设计、建造一艘大中型航母难上加难;前不久俄罗斯海军航母独苗“库兹涅佐夫”号返厂大修出现意外,未来很可能会提前退出现役;修都修不好,何谈建造新航母,任重道远。

虽然俄罗斯造船工业呈现复苏态势,大量水面舰艇正处于批量建造状态,但相较我国近年来的井喷式发展态势,这位昔日的老大哥明显屈居于后;俄罗斯虽有建造大型航母之志,无论经济能力还是造船工业水平,暂时都不具备,路漫漫其修远兮,需将上下求索。


鹰鸽分析


下图为23000E型航空母舰,是俄罗斯在2015年时推出的新航母概念方案,排水量达到10万吨级,采用核动力推进。然而过了4年这艘航空母舰已经逐步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算是“不了了之”。前段时间俄罗斯在“2027年国家武器装备发展规划”中列入7万吨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但是研发可能要在2023年完成,合同要再2025年才能完成,如果真的按照这个计划执行那么俄罗斯至少要在2030年才能看见这艘新的航空母舰。这个是时间表足以看出现阶段的俄罗斯并没有能力制造大型航空母舰。

苏联历史上一共诞生过7艘航空母舰(包括“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他们都是由位于列宁格勒(现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涅瓦设计局设计,也就是说俄罗斯目前是有实力设计大中型航空母舰的。但是能设计未必有这个实力建造,上述7艘苏联时期的航空母舰都是由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建造,这个船厂还建造了”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黑海造船厂被划归乌克兰所有,俄罗斯没有继承这个苏联时期唯一的航空母舰总装厂,这样就使得俄罗斯缺乏建造航空母舰最基本的条件。下图就是刚开始改造的”维克拉玛蒂亚“号,原”基辅“级四号舰。虽然俄罗斯还有其他比较著名的造船厂,然而他们都没有建造6万吨级航空母舰的经验,具备丰富和核潜艇建造经验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厂为印度改造4万吨级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从开工到交付长达8年时间,而当时计划改造周期为4年零4个月。

其实不难看出俄罗斯目前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能力其实有了很大的下滑,”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四号舰“纳希莫夫”号从2012年开始改造,原计划2018年完成,但是目前来看要到2022年。而近些年来俄海军发展的大型水面舰艇就只有5400吨的22350型护卫舰,其余的都是3000吨以下的甚至不到1000吨的轻型护卫舰。而所谓”领袖“级万吨驱逐舰也是一直在纸面上没有落实。所以俄罗斯目前的造船能力恐怕无力支持大型航空母舰的建造。

再一个就是经济实力,不管是大型航母还是中型航母都是”吞金巨兽“,发展航空母舰不仅仅只是一艘航母这么简单,更重要的舰载机和相关战斗群。按照俄罗斯的想法,建造7万吨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需要不低于40亿美元的相关费用,虽然俄罗斯有阻拦索和蒸汽弹射器的技术,但是要将相关生产线启动那么需要另外一笔资金。而且俄罗斯目前只要Mig-29K这一种舰载战斗机的生产线,而对于7万吨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来说仅仅使用三代的Mig-29K显得略有寒酸,是否还要启动五代战斗机或者三代重型战斗机的研制和生产线?还要恢复固定翼舰载机预警机的生产。总的来说,俄罗斯目前只能维持住不到50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而海陆空和战略火箭部队都急需大量的新装备,这种大型航母+舰载机+战斗群的总花费不会低于150亿美元,对俄罗斯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或者等到2025年后俄罗斯经济有所起色的时候真的会将这种级别的航空母舰投入生产,但是现在显然不行。下图为Yak-44舰载预警机

总的来说,以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和技术水平并不支持大中型航空母舰的建造,之前俄罗斯还从法国订购”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来充实自己的两栖部队。俄罗斯海军想要恢复红海军的雄风还是需要更扎实的功底。


雏菊西瓜Peterpan


尽管前苏联解体后,位于黑海的第61公社造船厂划归乌克兰,该造船厂是前苏联最主要的建造航空母舰、巡洋舰的基地,如瓦良格、基甫级航母、基洛夫级重型核巡洋舰、光荣级巡洋舰等举世闻名;俄罗斯尽管在在建造大型水面舰艇方面与乌克兰相差甚远,但得益于为中国建造的4艘现代级驱逐舰和印度建造的6艘克洛瓦级护卫舰与改装航空母舰,加上建造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与亚森级核动力攻击潜艇的成功经验,使俄北方造船厂与波罗的海造船厂基本具备了建造包括航母在内的大中型舰艇的能力;随着俄军接收核潜艇数量的增强,俄罗斯军队将主要资源向包括领袖级驱逐舰、22350型护卫舰倾斜,俄造船厂将陆续进入舰艇建造高峰。


鲲鹏173505672


不要这么说:人类都是有智慧的动物,人类智慧高于牲畜,不要把某些缺陷认为可以压迫对手的武器。互相尊重,学习自己不懂尚未掌握的智识技术才是聪明人应该做的伟业。学习别人别国优点,改正自己缺点,才能完善人生战胜对手。


红日肖叔


实在是不好意思,现在连修的能力都没有了


四月雪y


有的,只是经济实力不允许


👈box👉


答案是肯定有的 毕竟技术在哪,但是缺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