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守護荊州18年相安無事,關羽僅7年而亡,為何還被後人吹捧?

初平二年(191年),劉表

被封為荊州刺史,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卒,其間劉表守護荊州18年

建安十九年(214年),關羽奉命鎮守荊州,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關羽敗走麥城,死於東吳之手,其間關羽鎮守荊州7年

劉表守護荊州18年相安無事,關羽僅7年而亡,為何還被後人吹捧?

由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劉表守護荊州18年,期間雖有波折,但好歹也是保境安民,有諸多功勞,而關羽鎮守荊州只有7年,就被呂蒙白衣渡江,命喪東吳之手,可見,被人稱之為“守戶之犬”的劉表,也比“武神”關羽強多了,既然關羽是個“戰五渣”,為何還被後人吹捧?

《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把關羽荊州之敗的原因歸咎為大意,因為呂蒙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扮作商人白衣渡江,使得沒有防備的關羽被呂蒙鑽了空子,這才導致了最後的荊州之敗。

其實很多人犯錯都會這樣說,咦!這道題大意了,本來仔細點就不會錯了。靠,這件事情大意了,本來小心點不會到這個地步的。可是這些都只是掩飾自己的藉口而已,關羽錯失荊州的原因,其實另有蹊蹺。

翻開《三國志》,看關羽傳關於失去荊州這段記載,就會發現,是因為鎮守江陵的糜芳以及鎮守公安的傅士仁投降東吳,斷了關羽的後路,這才導致了關羽的敗亡。

有人說,關羽因為被自己人背叛而失敗,所以這不是個人能力的問題,只是運氣不好而已,這點筆者不敢苟同,因為萬事總是有因果關係的,而糜芳身為劉備的小舅子,身份地位也不算低吧,放著蜀國的榮華富貴不要,前去投奔吳國重新開始未知的命運,如果糜芳不是傻子,就是裡面一定有蹊蹺之處。

眾人都知,關羽本領很大,所以恃才放曠,不把天下人放在眼裡,黃忠因功被封為後將軍,關羽罵道:“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而孫權前來提親之時,關羽也是大罵:“虎女豈能嫁犬子。”

黃忠雖是區區一老兵,也有推鋒而進,陣斬夏侯淵之功勳;孫權雖是坐享江東六郡八十一州,也讓曹操誇讚:“獅兒難以爭鋒!”可是,被劉備當寶的老將黃忠,被曹操視為一生之敵的孫權,在傲氣沖天的關羽眼裡,卻如此不堪。

關羽的一生,可以概括為兩個看不起,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而糜芳只是一介草包,靠著裙帶關係弄了個官當,自身並沒有什麼才能,又在關羽在前方作戰之時,延誤軍機,糧草運送不及時。

這樣一個傢伙,人人得而罵之,更何況是暴脾氣的關羽呢?結果這一罵,就罵出了毛病,糜芳和傅士仁深怕關羽找他們秋後算賬,於是背地裡投靠了孫權。

劉表守護荊州18年相安無事,關羽僅7年而亡,為何還被後人吹捧?

關羽,卒。

這裡面可以概括出關羽的幾個缺點,第一性子太傲,不利於搞好與周邊人的關係,像關羽能力這麼強的人都因此折戟沉沙,讀者朋友們一定要引以為戒。

第二御下無方,做事毛躁,糜芳延誤軍機,如果按律當斬,事後直接處置就好了,為什麼要在兩軍大戰的關鍵時刻,放出風聲,給糜芳反應的時間呢?是怕他們不會背叛蜀國嗎?結果被糜竺反戈一擊,光復漢室的夢想,又拉大了距離。

另外,關羽一生除了荊州之敗的汙點之外,在下邳投靠曹操,並且明知道劉備和袁紹交情很好,卻幫助曹操誅殺顏良、文丑二將,不知道讀者朋友們該如何評價這件事情?

關羽身為劉備結義之兄弟,被劉備託付守護下邳城的重任,卻在曹操大軍壓境之時,沒有“城在人在”的覺悟,舉手投降,雖是人之常情,可也令人感到疑惑。

後來在曹營被委以重任,曹操對關羽也禮遇甚厚,可是關羽在誅殺顏良、文丑二人之後,卻立馬離開曹操,前去北地尋找劉備,最後在荊州與劉備相遇。

後人以關羽抵住曹操的誘惑,千里尋找大哥劉備的下落,而對關羽大家誇讚,認為這是兄弟之義的最高境界,也是為人臣子的最高典範。

只能說,大家都是選擇性記憶,關羽沒有為劉備守住下邳城,已是不義,臨陣變節,又是不忠,可是後人卻誇讚關羽為忠義的楷模,實在是匪夷所思。

其實古代忠義的定義非常模糊,還有忠臣、良臣的分別也實在令人困惑,陳平背叛項羽投靠劉邦名留青史,如果諸葛亮背叛蜀國投靠曹魏,結局會如何?

劉表守護荊州18年相安無事,關羽僅7年而亡,為何還被後人吹捧?

我細細思之,覺得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大家同情弱者,陳平不跟隨強大的西楚霸王,卻去投靠弱小的劉邦,眾人不會去指責陳平,反而會誇讚他知難而上,是個人物。

而劉備死後的蜀國,魏國一口唾沫就能淹死它,如果諸葛亮這時候離開蜀國,天知道大家會如何罵諸葛亮,而關羽離開強大的魏國,千里迢迢尋找落魄的劉備,才會被眾人誇讚,而關羽也因為這“忠義”被後人吹捧。

就是不知道當年下邳城即將失守之時,關羽就算不能抵抗曹操的精銳之眾,為什麼不能自己一個人逃跑呢?偏偏要投靠曹操,做那等有失臣節的事情,另外,既然能投降曹操一次,為何不能再次投降孫權,反要做那刀下無辜的亡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