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来了!林则徐吹出的肥皂泡相继破灭,道光茫然不察,感觉良好

战争来了!林则徐吹出的肥皂泡相继破灭,道光茫然不察,感觉良好


先前妙笔生花的奏折,激动人心的胜仗,其内容之所以令民国小说家们点赞,是因为其本身就是“艺术加工”的。

大清的战斗力是啥水平,闭着眼都能想到,真是和英国舰队死磕?那会是啥后果?

这几场战争的真相,后面的篇章里会讲,这里只先说一句英国《泰晤士报》上的评论就知道:十六世纪与十九世纪的战争。

但一直以认真著称,从不虚报的林则徐,这次却也没了办法。

前面给道光皇帝认真分析,证明英国不会打,但想要道光皇帝安心,就必须要证明:咱打的过!

只有皇帝安了心,才能继续给予他全权,这次禁烟大业,才不会付之东流。这是林则徐的简单想法。

所以在几个月里,林则徐充分发挥文学天才,以妙笔生花的叙述和生动的艺术加工,为道光皇帝塑造了一个美好蓝图:洋人都乖乖听话了,中国再也没有鸦片了。

林则徐的苦心,好些后人也理解。有些讲林则徐的书里说到这段也辩论:吹牛虚报又有什么,那时大清上下谁不这样?相反林则徐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禁烟的苦心。

这话虽然没错,但支撑林则徐这个苦心的信念,却是错的离谱:英国政府不会为鸦片打仗。

正是这个信念支撑,他才坚决相信,不管义律耍什么花招,这绝不会是英国政府的意思,相反义律小小芝麻官,也担不起破坏中英贸易的职责,所以义律所有的死扛,都是在和他耍花招。自己只要坚持住,不上他的当,他早晚有就范的一天。

怀着这个错误的信念,林则徐继续苦苦支撑,也没忘了继续发挥艺术加工才能,给道光皇帝发捷报。五月中旬,林则徐发《磨刀外洋焚剿贩烟英船擒获汉奸折》:“五月初九日(6月8日)日,副将李贤和都司马辰、守备黄琮、卢大钺等人,分带兵勇四百余名,暗伏岛澳,并多雇素谙夷话线民,假装济敌办艇,作为内应,乘夜半月落时候,各队火船移近磨刀外洋英船聚泊的水面,占住上风,出其不意,火船闯入夹烧,各线民也在假办艇内,同时纵火,“将载有烟箱之夷船烧毁一只,另有夷船一只桅帆著火,弃椗驾逃,经夷众将将火扑救,先后延烧大小办艇十一只,又烧毁近岸蓬寮九座。其冲突窜逃各夷船,彼此撞碰,叫喊不绝,夷人带伤跳水,烧毙溺毙及被烟毒迷毙者,不计其数。”

战争来了!林则徐吹出的肥皂泡相继破灭,道光茫然不察,感觉良好


虽说捷报已经很多,这篇也没太出彩之处,但捷报这种事,道光皇帝是从来不嫌多的,所以照样又高兴了一把,表扬了一次: “所办可嘉之至!”

这是林则徐在道光年间,获得的最后一次表扬,最后一次。

因为道光皇帝收到林则徐奏报三天后,也就是7月20日,一场惊天霹雳,顿时震傻了大清全境:英国,开战了!

林则徐先前描绘的所有美好场面,三天以后,将会一个挨着一个,无情的打脸。

1840年7月20日,是一个整个中国近代史都要铭记的日子。

道光皇帝在收到林则徐捷报三天后,又收到了浙江巡抚乌尔恭额于7月8日发出的奏折,报告说英夷三四千人已登陆定海。

可以想象,看到这封奏折的时候,道光皇帝的心有多蒙圈。

道光皇帝不知道,其实事情比他看到的更严重,在他收到这封战报的时候,定海已经失陷了。

但已经知道的事情,就已经让道光皇帝头似炸雷:看了这么久捷报,突然来个晴天霹雳,确实很震惊。

不是英夷已经让林则徐恶治了吗?怎么又跑到定海撒野去了?

道光皇帝的大脑急速旋转着。

就是这节骨眼上,林则徐长期以来的劝说,终于起到了关键作用——关键的误导!

一定是这帮英国人,在广东被林则徐整治怕了,跑到定海闹事去了。道光皇帝很快做出这个结论。

如果说林则徐在一开始,就误判了英国的战略意图,那么道光皇帝这个结论,更是错上加错。

在战火开打的第一时间,却未能明白敌人的战争企图,也就直接导致清王朝再随后的局面里,一步错步步错,直至丧权辱国。

但不管真相如何,道光皇帝这下是松了一口气,提笔批复乌尔恭额。

道光皇帝大骂说:“广东严厉查办烟土,英夷大受打击,财路被断,必会窜入海口滋扰沿岸居民。这,是朕早有所料。朕多少次训诫有海口各省督抚提镇必须多加严密防范,绝不许夷船透漏驶入。乌尔恭额啊乌尔恭额,今日你居然给我奏报英夷俱已上岸围攻定海镇城池,朕览奏之余,实深痛恨。”

在道光皇帝的心里,区区几个鸦片贩子,早在广州被揍得头破血流,跑到定海却兴风作浪。简直是荒唐。

不过接下来道光皇帝也信心满满:“此等跳梁小丑,空逞其技,阻挠我天朝禁令,仍欲藉势售私,谅他能有何作为?!”

当然骂完了人,也得办事:“本日已降旨由余步云酌带弁兵前往剿办,不日可到。你乌尔恭额务当悉心筹画,将功赎罪,稍赎前愆,若再有半点疏忽,必当从重治罪。”

发完了批复,道光皇帝长出了一口气。

这里说下余步云,虽说在很多鸦片战争题材的电视剧里,这位也是个常出场的熟脸,且多是胆小如鼠的形象,但在真实历史上,这可是个传奇英雄,当年曾经血战西域,平定张格尔叛乱时屡建奇功,打那些俄罗斯燧发枪装备起来的张格尔叛军,都如砍瓜切菜。

道光皇帝想:林则徐临时训练的兵勇,都能把英国那群鸦片贩子揍的鬼哭狼嚎,这次朕把余步云用上了,对上这群鸦片贩子,还不是牛刀杀鸡?

战争来了!林则徐吹出的肥皂泡相继破灭,道光茫然不察,感觉良好


想到这个,道光心情就稍微好了些,以他给穆彰阿的话说,没准让自己一骂,乌尔恭额也能争口气,给自己送个捷报过来呢。

但没想到,四天以后,道光皇帝又挨了当头一棒:7月24日,他就收到了乌尔恭额于7月11日发出的奏折,告知定海已经失守,英夷进逼镇海。

道光皇帝这下也没脾气了:看来不是所有的封疆大吏,都是林则徐那样的超级战士啊!

但他还是很淡定,照样给乌尔恭额下圣旨,命令他戴罪立功。又叫闽浙总督邓廷桢派水师进剿,两江总督伊里布带上千兵勇做预备队。三管齐下,非要灭了这群英国毛贼不可。

以道光皇帝诏书里的话说:“此次英咭唎逆夷滋事,攻陷定海,现已调兵合剿,不难即时扑灭!”(《军机处上谕档》)

在道光看来,哪怕定海已经沦陷,这也不算大事。他的信心来源,其实还是林则徐那信誓旦旦的判断:英国政府绝不敢发动战争!

但这个信心,到8月1日的时候,却彻底动摇了。(以上为覃仕勇、张嵚长篇通俗历史书《风雷激荡七十年》节选,欲知上下文内容,请到专栏阅读全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