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老年代步车规范设计车型丶颜色、车速、功率等,能确实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怎么样?

ManTianFeiXue


问题描述中对车辆的规范已经比较全面,但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规范驾驶员。

老年代步车通行车辆本身并不存在严重问题,问题在于驾驶这种车辆的人是否能够遵守交通法规;如果能的话即使达到机动车标准也没有任何问题,人人平等老年代步车也可以享受路权,当然车速不达标高速公路是不可以使用的。

但如果做不到让车辆驾驶人学会遵守法规,即使是低速坦克车也只能起到保护驾驶人的作用而不能保证交通秩序的健康有序。

用两句话可以概括这一问题

  • 刀本无罪,罪在执刀人。

  • 车本无罪,罪在用车人。

在多部委联合引发《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时同步更新的数据相当有说服力,截止2018年老年代步车的保有量月300万台左右,在五年的野蛮增长中共计造成83万起交通事故导致1.8万人死亡,也就是说有27.66%的老年代步车出现过交通事故其中不乏严重交通事故。

这一比例比2.4亿台汽车与逐年递减的交通事故总量相比是要高一些的,而汽车是在持有驾驶证、车辆登记上牌后在严格的监管下才能出现逐渐递减,没有任何约束的老年代步车如果保有量继续增加结果会任何呢?

重点:在这些严重后果的交通事故中绝大部分都是无责方的机动车承担了对肇事老年代步车的赔偿,在交通事故处理不够公开的曾经造成了严重的冲突。老年代步车没有登记上牌的资质、也没有车险的保障,一旦出现事故即使是全责也不能和不会去承担责任,看似温和的车主瞬间会成为老赖。

从事故处理角度引申出的问题非常现实,而且基本否定了车辆的技术升级和类型统一,同时否定了对驾驶人的约束方式。

第一:购买使用老年代步车的家庭多为低收入群体,曾经销售的低速电动车价格低则几千多则1~2万;在要求车低速电动车进行五大总成的技术升级后,制造成本自然会升高很多,车价预计会在4万元左右。这种车已经超过了这部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再价格提升的基础上再去要求上牌投保更不现实。

第二:在购车和保险环节已经被基本否定后,要求很多知识水平仍有部分仅读过扫盲班的老人去以高成本报考驾驶证也不现实,这些老者要求的是天高任鸟飞,汽车、行人以及其他非机动车应该为其让行,因为年轻时为这个社会做出了贡献……

面对这部分群体想要使其规则化至少需要投入十倍不止的人力去引导,巨大的成本谁去承担呢?不论哪个机构去承担最终还要纳税人承担,届时引申出的问题会更多。

老年的消费观念是以节省为主,大价钱去买车用车是不现实的,但大批老人的出行问题也需要解决,只是解决的方式应该以公共交通为主,加开老年公交车专线、线路扩展到乡镇农村,能做到这些的话再加上老年代步车的限行,交通秩序自然会井然有序。约束不了就换一种方式解决,一刀切合理不一定合情,只有兼顾所有人的情和理才能平衡,只是还需要时间。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天和Auto


目前老年人需要有出行的交通工具,如果能规范当然是好,但想把这类车规范起来还是比较难的,因为老年代步车属于低速电动车,目前低速电动车驾驶者并不都是老年人,很多年轻人也在驾驶,很多人开着这类车在火车站及客运站拉客使用,老年代步车本身就是厂家为了销售量而起的名字。

如楼主所提出的问题,车型怎么规范,乘坐人数量是多少?乘坐一个人属于代步车,那乘坐四个人是不是又属于电动汽车了呢?尺寸又是多少合适?行驶机动车道还是非机动车道?行驶速度每小时是20公里还是50公里?如果有人认为80公里才满足出行要求呢?就怕规定每小时最高行驶速度后等,又会像新国标电动车一样,有人开始在网上乱喷了。

还有什么年龄可以驾驶这类车辆呢?是全民都可以买还是必须老年人才能驾驶呢?保障安全的前提是车辆质量合格,另外要有驾驶培训,购买保险,登机上牌,速度肯定不宜过快,非机动车道行驶,如果这样肯定很多人不会同意的。



目前国家层面已经对这类车定性,明确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升级一批。很多城市交管部门将这类车辆定义为拼装、组装车辆,不允许车辆上路行驶,所以个人认为很难规范,因为目前不是规范车辆外形及动力等问题,而是怎么推动国家相关部门制定车辆标准问题,其实也就是车辆身份问题,没有合法车辆身份,一切都是空谈。


01号特约评论员


“老年代步车”这个名称叫的好,应该为其正名!“什么以前没这个叫法”,那以前还没有“汽车”呢?人民需求就是最大的正名。

中国己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的比例越来越多。退休的老人就应该闷在家里养老吗?谁同意谁试试!老人腿脚不灵活了,开个代步车,方便了干各种有益的事情。

建议“老年代步车”厂家,专题进行研制,从颜色,车型,易操作,安全,结实,美观,电瓶高质量,续航能力强等方面认真考量,以推出既符合国家标准(2019年以前的标准不贴合实际,应重新颁布新标准)又深得老人们喜爱的“老年代步车”。


迎宾松6


题有问题,老年代步车?应该说低速迷你电动车还差不多!这车不是老人专属,年轻人可以开!

低速电动车,个人觉得它的定位,应该说摩托车升级,取代的是摩托车的位置,而不是和汽车竞争!既然是取代摩托车的个人代步工具,对它规定一个迷你的尺寸很要紧,比如长度2.4米,宽1.2,类似残疾人代步车那么大!迷你小巧的尺寸主要是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可以直接停放摩托车车位!并且规定好一个最大的尺寸,也能有效合理利用停车位,不会出行大车停不进小车位,或者小车停在大车位!

至于其他方面,个人觉得,规定一个基本的安全标准就可以了,比如刹车系统可靠性安全性,低速碰撞测试,加速性能的要求,抗侧翻能力,电池的安全性能等等!其他的什么颜色规格还是放开让企业灵活运用!

对车速功率加以限定,觉得是无意义的,难道意思车速快了不安全?如果这个理由成立,汽车也要限速,最高不超80!


温州小金


行了吧,看看新国标制订出来的电动车就一目了然啦。怎么能让人放心。连起码得安全瞭望镜,基本的车辆转向灯等都不具备,这叫车,你能做到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清爽畅通吗,你能做到公路上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彻底分流吗,是未知数。就像过去十几年前产品质量不好,找的是消费者,为什么不去处理根源?能不能少出点天大的笑话。你们代表着国家政府对于行政执法规则的制订和发展导向。作为老百姓都能明白的一些常识性道理,专家学着确堵耳旁听,高高在上。请全面切合实际的多为这个自己国家政府和人民考虑考虑。多出去晒晒阳光。会使你们更加健康!


下乡7061522653982


我举双手同意,说明终于有人重视老人的出行问题了而不是一味的封杀。其实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不光是养老金多少,包括他们的衣食住行。60-70岁的老龄人还可以自己解决衣食住行,也是减少社会的负担成本的一个方面。出行是很重要的一环,有了安全的代步车,他们就可以接送孩子,自己去医院,出游。何乐而不为?


碎嘴顽童


应该有规定,不能乱。叫老年人晚年有幸福感,制定统一的规定,车长宽!颜色没必要统一,本人认为车速最高六十为好,电池寿命、续航里程、驾车年龄都应有规定!我现在用的(车长2.8米,宽1.35米,高1.5米,最高时速50以内,在车流中有点慢)。


用户60467846962


老年人三轮电动車没必要统一规划,车型強求一致不合老年人需求,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能力,各有各的价值观,唯一要求要安全,方便操作,耐用,电池永用不衰,再加上外形设计大方而美观,足矣,足矣。


麻辣鶏丝


个人觉得不管什么车实名登记上牌严格管理就可以上路行驶!像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都没必要考取驾照!出问题按牌子找人谁的责任谁负责就可以了!那些叫嚷电动车电动三轮车是马路杀手的人就是无视每个人的路权!实际上出事故的汽车远比电动三轮车造成的人身伤害和损失大的多!大的多!为何没人叫嚷禁止汽车发展呢!从头到尾都是伪命题!


岁月143693503


老年代步车多半是老年人的代步工具,接送孩子上下学也用此车,比两轮电动车更安全,还可避风雨。老年人考驾照就免了不切实际,但接受交规培训还是必再的。只要走非机动车道就能减少交通亊故。禁不是办法,严格交通管理,严惩违规者才是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