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寸金莲”到时尚鞋服 老美华致敬天下母亲

“女孩子要有一双好鞋,因为这双鞋能带她到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

“男人要有一双好鞋,四平八稳走四方”

中国人对于鞋的感情深厚而独特,在物质贫瘠的时代,母亲送孩子一双鞋,女子送心上人一双亲手缝制的布鞋,这都是情深义厚的表达。

所以,鞋之于中国人,有不可言说的情愫。

天津老美华,从最早的“三寸金莲”绣花鞋开始,书写了一个百年鞋店的传奇。

津门最美非遗|从“三寸金莲”到时尚鞋服 老美华致敬天下母亲

老美华名字的由来

老美华鞋店的创始人庞鹤年先生,是天津宜兴阜人。1911年的初冬季节,庞鹤年学徒出师后,受到父辈的支持,开始在南市“三不管”至牌楼一段的路上溜达寻找商机,在百般考量之后,买下了老南市口的一块风水宝地,做起了鞋子的生意,开张纳客。为了表示对姑姑庞美华的孝顺之心,将店铺的字号定为“老美华”。

津门最美非遗|从“三寸金莲”到时尚鞋服 老美华致敬天下母亲

专门为小脚女人做鞋

庞鹤年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市场调查,他看到,当时有各种鞋店,但唯独没有为缠足妇女经营小脚鞋的鞋店,他决定要为缠足妇女开家专营坤鞋,缎鞋,绣花鞋及缠足鞋的鞋店。用现代营销术语来说,这就叫市场细分,区隔客群。

津门最美非遗|从“三寸金莲”到时尚鞋服 老美华致敬天下母亲

“三寸金莲”的坤尖鞋

当时在老美华店铺周围有群英戏院、大舞台、燕乐、中华曲苑等等娱乐场所,老美华就瞄准了这些服务对象,定期上门量尺寸订做鞋,并且送货上门。技术难度最大的就是被称之为“三寸金莲”的坤尖鞋。制作这种坤尖鞋,缝制尖头的前三针是至关重要的,绷楦的前三针,是个技术要点。

津门最美非遗|从“三寸金莲”到时尚鞋服 老美华致敬天下母亲

当时新娘出嫁时,都要选上一双红色缎面坤尖绣花鞋,社会上名流商贾家的小姐和夫人都争相到老美华选购各种坤鞋,一些著名的老艺人上台演出的彩鞋(演出鞋),也是老美华的,可以说“老美华”当时在天津堪比现在的世界一流大品牌,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津门最美非遗|从“三寸金莲”到时尚鞋服 老美华致敬天下母亲

待客之道

老美华对店铺伙计的服务非常严格,店员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姿要端正,前不靠货柜,后不倚货架。

伙计们的肩上搭着马尾做的掸子,在售货过程中,无论上高或弯腰掸子都一动不动。外貌形象上要做到一周一理发,两天一刮胡子,三天一洗大褂,店员们个个都精气神十足,待客更是主动热情。

津门最美非遗|从“三寸金莲”到时尚鞋服 老美华致敬天下母亲

上万个邮寄故事

多年来,老美华鞋店始终提供“留、邮、送、订、代、访、退、换、修”九字便民措施。

“一位解放军战士来信求购一双小脚鞋,我们首先给他回了一封信,让他把母亲的脚样及鞋款寄过来;之后到邮局取鞋样和汇款,再到楼下买鞋,买一尺半包装布,把包裹缝上、写好地址、寄出;再写一封信告诉他:您寄来50元钱,鞋35元,邮费3.5元,剩钱寄回”。这样的服务看似简单,却成就了老美华的信用和口碑。

津门最美非遗|从“三寸金莲”到时尚鞋服 老美华致敬天下母亲

中华老字号的传承

2006年,老美华鞋店获“中华老字号”称号,2011年,老美华的传统手工制鞋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传统鞋、现代鞋、坤尖鞋、连袖男装、津派旗袍,老美华与时俱进,传承也创新,“助天下儿女尽孝心”是老美华的使命。

最舒服、最耐实、天津人最爱穿的布鞋,一直都是—老美华。

文稿/采芹

图片/老美华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