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认为中国哪些大学可评为前十名?

号外250


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争论的焦点是第八、第九、第十校是哪三所学校。每个关注高考教育的人,都会有自己心中的大学排名标准,也会列举出自己心中的前十名大学。大学的排名不能以自己对某所学校的感情、或自己了解的不全面的情况想当然的来排名,也不能以某些机构排名标准不清评比内容不全面的大学排名为依据。大学排名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依据,但目前很难确定这样的标准和依据。即使有,也需要一个权威机构来排名,并将这个排名的细节公布出来,做到公正客观科学全面,才能够让广大网友心服口服。

当前我国大学的排名,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作为依据相对合理,但是排名很难操作。第四轮学科评估,把各大学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权的一级学科评比出9个等级。当前许多人以各校拥有A+或A类学科数量作为排名依据,看似合理,其实也不尽然。同是A+学科,有的学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很大,有的学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较小,在学校实力排名时相提并论可能不合适。不过除了教育部的学科评估结果,当前我们还难找到更合适的、更容易操作的排名依据。下面以教育部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A类学科数量为依据,以A+学科得3分、A级学科得2分、A-学科得1分,累计总分的方式(得分相同以A+多的在前),排列出我认为前10名的大学。

第一名:北京大学,A+学科总数21个、A学科总数11个、A-学科3个,总分88分

第二名:清华大学,A+学科总数21个、A学科总数8个、A-学科8个,总分87分

第三名:中国科学院大学,A+学科总数18个、A学科总数6个、A-学科6个,总分72分

第四名:浙江大学,A+学科总数11个、A学科总数11个、A-学科17个,总分72分

第五名:上海交通大学,A+学科总数5个、A学科总数10个、A-学科10个,总分45分

第六名:复旦大学,A+学科总数5个、A学科总数8个、A-学科10个,总分41分

第七名:南京大学,A+学科总数3个、A学科总数11个、A-学科7个,总分36分

第八名:中国人民大学,A+学科总数9个、A学科总数2个、A-学科3个,总分34分

第九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学科总数7个、A学科总数2个、A-学科6个,总分31分

第十名:武汉大学,A+学科总数4个、A学科总数4个、A-学科11个,总分31分

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得分相对高一些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高考第一志愿


中国的实力强厚的顶尖大学并非只有前十啊,用前十来划分中国大学实力我觉得是毫无意义的,在大学中,学科精度是比较重要的,目前中国的大学正在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大学的整体性上不输外国名校,但是在学科精度上确实做的不够。

好多人喜欢将中国的重点大学捆绑在一起,简读,比如,清北,华五人,航开济等,这中读法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清北,华五人,航开济,他们的实力是可圈可点的。

对于校友会排名有部分人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我认为它将八星级高校划分的还是比较正确的。这些八星级高校的学科精度确实是最高的。

8星级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复旦大学:17个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涉及到人文社科,工学,医学和基础理论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所出政治家,国家干部最多的高校,其人文社科一直是其优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出新中国成立之后又一具有时代色彩的教育战略,成立伊始,便大师云集,基础理论学科,更是空前强大。

其实像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实力也是很强的,这里不多做介绍。


大学教育新鲜报


前十名啊,我是高校专业那些事我作为一个毕业十几年的成电老硕士来给大家分析分析。。。

先说结论:我个人觉得哈工大,西交,天大,东南,华科,武大,中农等具备这个实力。

本文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可以进入前十名的高校:

  1. 1981首批博士点排行
  2. 首批985签约时间
  3. 学科评估结果
  4. 办学经费
  5. 双一流建设学科数目
  6. 高考分数线。
  7. 国家三大奖。

前十名中位置最稳固无异议的几个高校:清北+华东五校+人大。



清华北大,这俩绝对的top2,没有任何争议,谁也争不过这两个院校,综合实力太强,国家从49年开始一直重金打造,保驾护航。。。早在70年前就是稳稳的top2。

1959年首批国家重点大学前两名。。。。

然后再最早的博士点授予中,清华北大独占鳌头,实力原超其他院校。已经是威震江湖,地位无法撼动了。属于江湖中的武当少林。。。

这两个门派高手如云,人才梯队合理,顶层达摩院里近百院士精盐武功,对入山门子弟要求苛刻,都在各省近千分之一。。


1981年首批博士点:

北京大学:45个

清华大学:31个

南大:24

。。。。。。

华东五校+人大。

这个实力也是公认的,别的院校几乎没有实力敢来挑战,前8名没有悬念,就差最后两个岗位的争夺了。这两个岗位竞争者有大约20个


然后是国科大哈工大西交大东南天大等十几个抢第十把交椅。

这几个到底实力如何,,后文一一分

下文分析

1981首批博士点数目排行,取前15名。

  1. 北大45,清华31
  2. 南大24,复旦23,上医21,北师大17,协和15,浙大14,西交大13,北医13,上海交大12,南开12,华东师大12,中科大11,北航11,武大11, 中山,吉大10,人大10,华中理工,天大9,,哈工大8。东南7。

举举报前十名资格的高校:西交大,南开,华东师大,北航,武大中山 ,华中科大,天大,哈工大,东南

首批985签约时间。

签约时间是说明这个高校的影响力和实际在行业内的重视程度。

进入备选名单的有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2017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A+学科排行。

进入备选名单: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

所有A类,可以再补充川大,天大,南开,西安交大,中山大学。

办学经费,高校实力强不强,完全靠钱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高校再讲情怀,再讲奉献,,,没用。

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工大。

老c9这俩老哥们经费怎么越来越少了。都落后于中山,华中科大,天大了。。。

双一流建设学科数目。

一流学科建设,这是纳入国家规划的。很有说服力。
北师大,东南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农,西交大,北航,哈工大都是有力竞争者。

老c9哈工大,西交大有点落后

各省高考分数线,这个很有说服力,除了个别专门院校外,对综合性大学比较参考价值很高。



北航分数最高。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都是分数非常高。

三大奖。

三大奖体现高校综合的理工实力,老牌工科院校占优势。哈工大,中农,北航,武大中山,都位居前列。

综合结果:进入榜单最多的是武汉大学,第二是中山大学。然后是西交大,哈工大。中农,东南,北航等。

这些高校都具备前十资格。和清北华五人大一块列入前十名。。。


高校专业那些事


早回答过了,

第一、第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位置不变。这两所学校各有优缺点、不相上下,类似于李白杜甫、泰山北斗,就再不要分一、二了。

第三到第七,自然是华五,但是这五所学校之间是有高低的。我的意见,第三,浙江大学;第四,上海交通大学;第五,复旦大学;第六,南京大学;第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其中,三、四、五位置有变化,原来是复旦、上交、浙大;但是这几年浙大、上交进步明显,综合规模大扩充、教学科研成果多,提到了复旦之前。六、七位置不变。

第八,中国人民大学。位置不变。文科第一,中国典型高精尖院校,跟中科大特色一样,北人南科、一文一理。

第九,武汉大学,华中第一。第十,中山大学,华南第一。亦位置不变。

至于特殊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共享第十一到第十三席位。西安交通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享第十四、第十五席位。

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更在他们后面了。共享前二十五(六)席位,因为有一所特殊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其中。

再后面是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中国农业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再后面是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李子迟到了


我认为目前可评为前十名的,分为三类:

第一类:无可争议的华东五校(中科大、浙大、南大、复旦、交大)+清北,无论是哪个世界大学排名,这7所学校的排名都是在国内最前列的。

第二类:一流建设学科的中国科学院大学

第三类:从科技兴国的角度,还是C9中的哈工大和西安交大,虽然这两个学校这几年的排名不是很好,受地域、自身发展等等原因录取分数不是很高。

如果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像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也完全有一争前十最后2名的实力,另外这三个相比来说地理位置也更占优势。武汉大学也曾经和浙大一样是民国四大国立高校之一。

清华大学我觉得从这几年的世界大学排名来看,同时加之北大出了那个事件,清华可以当之无愧的成为国内第一高校了。

北京大学仅次于清华位居国内第二。

华东五校各具特色,我觉得目前来说,没有哪个说一定能坐稳第三的位置。如果当初中科大没有从北京出走,这个位置一定是它的。浙江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是表现最好的;复旦大学是最受人们认可录取分数最高的;上海交大是这几个中就业薪酬最高的;中科大是培养人才最多的。相比来说,现在的南大反而稍逊一筹了。

至于哈工大和西安交大入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学校的师资很强大,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学校给国家培养的顶尖人才较其他学校更多。

西安交通大学,院士合计35人(双聘5人,合计40人),在全国排在第7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合计20人(共享院士18人,合计38人),在全国排在第9位。

另外我认为哈工大在发展方面深圳校区开始招收本科生,迈出了很大的一步,甚至可能成为哈工大以后发展中里程碑的一步。因为深圳不再受限于哈工大的地理位置,而且2018年招生分数很高,超过了本部。我还是很看好哈工大的崛起的。

西安交大在外扩等等方面,就稍微有些不够大胆,偏安一隅。

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代表中科院继续向清北发起的一次挑战,甚至前几年也招到了高考状元。它在北京也有地理优势,至于以后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让我们拭目以待。


煮酒论高考


我个人认为C9自然毫无疑问,至于第十名么,就和我们全国第三名和第五名一样,永远是一个迷。

按文科来看,我可以说是人民大学,按综合实力来看,我可以说是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航这种。但是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也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总的来看这排名我还是比较认可的,因为大多是世界上权威的排名体系,软科的排名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公正的,然后透过985的签署时间,也能看出来这个学校在全国的地位。

没必要太纠结吧,很多学校其实只能找到一个大致的区间,不同的排名各有侧重点,所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只是说C9/985/211这种就行了,再细也只会说顶尖985,末尾985这种,其实也只是一个定性的说法,具体到某一个名次又有什么意义呢。


建筑世家黄金屋


中国国内三大大学排行榜:软科、校友会、武书连。其中最垃圾、最不靠谱的就是武书连版本!在2019年版本中,浙江大学竟然超越北京大学排名第二,武汉大学竟能超过复旦、南京大学等传统名校排在第五,确实颠覆了大众的认知,说给鬼听都不会相信的。在这个榜单中,中科大仅排在14位,而她却有11个专业入选世界一流专业,基本都是国家需要的专业,武大只有10个专业入选,起码有一半是不太重要的专业,可人家武大却排在第五名,你说是不是最垃圾?!相比较而言,校友会排行榜稍微好一些,它起码回应了大众的不满。比如它虽然只把中科大排在了15位,但给了8星,世界一流大学(特色),勉强让人接受。校友会榜最大争议在于把中国人民大学名次排的过高。人大的优势在于文科,给国家培养了不少领导干部,被人称为第二党校,校友会把她排得这么高,可能是根据校友影响力来排的。软科是根据高校学术影响力来排名的,相对来说靠谱得多,也符合大众的认知。我个人觉得按高考录取分数线、再结合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进行排名可能是比较合理的。下面给出我心目中的十大名校:清北华五人+国科大+中山大学。最后说一点: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还是潜心搞科研吧!有时间先把芯片研制出来再来吹牛皮吧,整天搞这些浮躁的排名实在没有多大的意义。


枫沙湖畔一小鱼


大学排名前十:

第〇版:按CNB:1.武大和华科(无争议双霸)3.浙大4.中南5.吉大6.苏大7.南科大8.深大9.杭电10.蓝翔

第一版:按实力:1.清华和北大(无争议的双霸)3.复旦4.中科大5.上交6.浙大7.南大8.人大和中大10.哈工,西交和同济

第二版:按分数:1.北大和清华(无争议的双霸)3.复旦4.上交5.中科大6.南大7.浙大8.同济9.北航10.上财

第三版:按学生数:1.郑大2.吉大3.华科4.川大5.河南大6.山大7.武大8.中南9.武理工10.浙大

第四版:按毕业薪酬:1.清华2.北大3.北外4.上交5.外经贸大6.外交学院7.复旦8.浙大9.同济10.央财.

第五版:按教科研人员数:


sina62


第一清华,第二浙大,第三北大,第四上交,第五复旦,第六人大,第七南大,第八武大,第九哈工大,第十西交


异名磁极吸引


我心目中的前十名顺序:北大、清华、中科大、国防科大、南京大学、复旦、上交大、浙大、哈工大、中山。

后备十个顺序:外交学院、武大、西交大、南开、人大、北航、国科大、北外、南方科技大、东南/天大。

可能有些学校前后一个顺序我也有纠结,不过我心里的大学排序基本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