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固军旧院看看几处地名的由来就足以佐证名不虚传。

固 军

固军位于万源东南面的中河左岸,与宣汉的石铁、河坝、成虎、樊哙等乡镇接壤,是周围数百里之内不可多得的水码头,山民们多从这里乘船走向达州,重庆,武汉、上海等地去见大世面。秦末,刘邦作汉中王时,派樊哙入川拓展地域,招兵买马,常驻前河中游一险要之处。那个地方的人后来纪念樊哙,就将其地取名樊哙,就是现在宣汉的樊哙镇。镇后山有个将军坪,也是因樊哙操练兵马而得名。其间,刘帮亲往察看,问樊哙:“你的后方如何?”他说的后方就是指中河中游处。樊哙哈哈大笑道:“我那个地方固若金汤!”待后,刘邦回程,路过一看,果如樊哙所说,欣然赐名:固军。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上连经常出土新石器时期石斧、刮削器的井溪,下接宣汉国家级文物遗址的罗家坝,是当年巴人生息繁衍的好地方。公元347年就开始建县以上机构,先后建立东关县、并州、南晋郡、永昌郡、宣汉县和南并州,管辖今万源、城口全境及宣汉部分地区,直到627年,整整280年。1929年,固军人李家俊领导爆发了震惊全川的川东固军坝起义。

万源固军旧院看看几处地名的由来就足以佐证名不虚传。


旧 院

旧院也在万源的东南面,南邻固军坝,北望八台山,东沐龙潭河,西奔高速路。这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大坝子,有中河支流黄溪河水饱灌的良田万亩。要说建城池,天然是个好地方。公元935年,五代十国的后蜀因旧院、井溪到宣汉渡口直上城口明通有盐井16口,犹以明通附近的明井、通井最有名,故在旧院这个地方设与县同级的明通院,用以“催科赋税”。967年,宋太祖时省设在万源曾家的宣汉县后,这片险峻且辽阔的大巴山就统归设在旧院的明通院管辖。1102年,宋徽宗时升明通院为明通县,管辖今万源、城口全境及宣汉、通江的部分地区。1285年,元至元二十二年同时废设在今宣汉普光的东乡县和今万源旧院的明通县,旧院建院、县结束,整整350年。后人因这里曾经建个明通院和明通县,就称为“旧院坝”或“旧县坝”。民间也有叫“旧乡坝”的,那是习惯性地把“县”叫成“乡”了。至于明通二字仍还给原来明井、通井那个地方,就是今重庆城口县明通镇。明朝期间,县址在今太平镇的太平县为加强对城口地域的管辖,便在旧院设明通巡检司,专门管理今城口县域的事务。1929年,李家俊、文强领导的川东固军坝起义在旧院龙潭河建立由李家俊为主席的县农会和由文强为书记的四县(万源、宣汉、城口、开县)行动委员会,直属中共四川省委领导。从旧院得名开始就有名的“旧院黑鸡”,被称为世界稀有、中国唯有、万源独有、旧院仅有的优良品种。

万 源

万源是指万源城区的太平镇,地处花萼南麓、后河上游。后河水弯弯绕绕,连接老城、河西两坝,构成一幅阴阳和谐图。这里,上有观音峡关门,下有石冠寺锁口,正好处于有名的“秦川锁钥”之中。早在1400多年前,即公元547年,梁末移设在今达州通川区的宣汉县到这里,就开始建县,历经宣汉县、和昌郡、宣汉县、太平县、太平厅、太平县、万源县、万源市,计建县、郡、厅、市544年。1914年,民国三年袁世凯总统以“县东北有万顷池,邻邑之水多源于此”为由,亲批将太平县更名为万源县。万源即万水之源,万水之源的地方就是万顷池,万源的万顷池与上海的黄浦江一样天下有名,因为那个两千多年前治理黄浦江的春申君黄歇,就是万源万顷池人,这是一千多年的经史典籍把万顷池和春申君与明通县、太平县、万源县连在一起记载得非常清楚、别人外地无法与争的事实。1934年,中共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与万源人民一道,在这里打了一场红军战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频繁、战绩最辉煌、意义最深远的万源保卫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