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火爆的人造肉:短命概念还是长期风口?


疯狂,“人造肉”概念大涨

蝴蝶在美国股市煽动翅膀,全世界的股市都可能迎来一场风暴。

5月1日,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翻译成中文:超越肉类)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股价暴涨163%,创出21世纪以来纳斯达克IPO首日最大涨幅。

Beyond Meat股价一度突破85美元,是其IPO定价的3倍以上。


突然火爆的人造肉:短命概念还是长期风口?


有着悠久跟风历史的A股,自然不会错过这一炒作机会。5月8日,人造肉概念股在下跌的市场中异军突起,成为所有板块中的涨幅第一名!


突然火爆的人造肉:短命概念还是长期风口?


个股上,以哈高科(600095.SH)为首的10家公司涨停!


突然火爆的人造肉:短命概念还是长期风口?


人造肉概念的大涨也让它的竞争对手——猪肉概念股大跌。

猪肉板块在5月8日以6.17%的跌幅高居所有板块跌幅榜第一名。


突然火爆的人造肉:短命概念还是长期风口?


Beyond Meat光环加身

目前,人造肉的大体思路有两个:一是从豆类、小麦等植物中提取蛋白,加工成和肉类纤维口感相近的“素肉”。很多人喜欢吃的辣条里面,有一个原料就是“素肉”。

第二个思路,就是从动物身上提取干细胞,在容器中加入氧气、糖和其他营养物质进行培育。这种人造肉也叫“培育肉”。

风靡美股的Beyond Meat是“素肉”还是“培育肉”呢?Beyond Meat的招股书显示,其“人造肉”的主要原料为豌豆蛋白,还强调其“人造肉”不含大豆。

Beyond Meat之所以大受追捧,因为它不仅只有概念。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公司,在2016年就开始出售“素肉汉堡”,目前已经卖出了数千万份。


突然火爆的人造肉:短命概念还是长期风口?

(超市货架上的Beyond Meat“素肉汉堡”)


产品如此火爆,Beyond Meat公司必然是门庭若市。

来看下Beyond Meat的个人投资者吧: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著名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和比兹·斯通,麦当劳前任CEO唐·汤普森。

A股“人造肉”公司有哪些?

前段时间,工业大麻概念席卷A股,上市公司只要跟“麻”沾边,别管什么炸麻花的、编麻袋的、捆麻绳的,通通大涨。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人造肉”概念被炒起来之后,我们来看下表相关公司的主营业务,什么大豆的、豆奶的、玉米的、小吃的,只要跟跟“素肉”沾边,就会被纳入到“人造肉”概念股里面。

突然火爆的人造肉:短命概念还是长期风口?

(制图:财经锐眼)


“五一”之后的股市,虽然以下跌为主,但人造肉概念股中的哈高科(600095.SH)、双塔食品(002418.SZ)凭借“三连板”的表现,成为了整个股市“最靓的崽”。

还记否?工业大麻火了之后,诸多上市公司怀着种种目的,纷纷蹭上热点,宣布涉足工业大麻领域。

于是交易所不断给这些公司发来问询,质疑其是否炒作股价。

“人造肉”概念引发股价大涨之后,相关概念公司却一反常态,纷纷撇清与“人造肉”的关系。

来伊份(603777.SH):公司大豆蛋白产品有五香味蛋白素肉、香辣味蛋白素肉等,上述产品主要原料为大豆拉丝蛋白、大豆蛋白,该类产品占公司在公司销售收入中占比很小;公司目前不种植大豆,也没有生产基地,公司蛋白素肉产品系委托加工;

公司不涉及“人造肉”概念,就美国 Beyond Meat 公司的相关产品和技术,目前无人才和技术方面的储备。

海欣食品(002702.SZ):公司仅使用少量大豆蛋白类原材料,不生产“人造肉”产品。公司主营业务构成包括速冻肉制品、速冻鱼肉制品和常温休闲鱼肉制品,无人造肉产品。

苏盐井神(603299.SZ):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从未涉及有关人造肉的任何相关业务。

双塔食品(002481.SZ):则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中表示,“公司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本公司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也不存在处于筹划阶段的和公司有关的重大事项。

哈高科(600095.SH):公司目前不种植大豆,也没有生产基地,豆片原料来自外部采购。根据Beyond Meat招股说明书,其产品主要原料为豌豆蛋白,且强调其产品不含大豆成分,请投资者注意区别。


突然火爆的人造肉:短命概念还是长期风口?



从这些公司的声明来看,确实还算诚实,比那些狂蹭“工业大麻”热点的公司要好很多。

大涨之后,走势分化

Beyond Meat公司之所以能连续大涨,一是有相关专利技术,二是确实实现了“人造肉”大规模量产。

而A股的这些所谓“人造肉”概念股,跟Beyond Meat这种真正的业内公司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可以说连行业的门槛都没摸到。

上市公司本来与炒作的概念没有关系,但依然被认定是相关股票,这让笔者想到了东方通信(600776.SH)。

东方通信虽然一再否认与5G业务有关,但依然被爆炒,原因无非就是游资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概念之后,需要给这个概念安上一个肉身,有了肉身,才能疯狂炒作。

如果说概念是灵魂,上市公司就是肉身。

对于游资来说,上市公司如果不发声,那再好不过,越是朦胧才越有利于炒作。如果上市公司站出来否认,那么在股市整体火爆的时候,资金可能根本不理会这些,就像东方通信一样,继续暴涨。但如果股市整体走弱,相关股票上涨的持续性就会非常差。

在经历了狂飙突进般的上涨之后,人造肉的总龙头,美国Beyond Meat 公司在5月8日尾盘大跌近9%。

5月9日,A股人造肉板块也出现了剧烈分化。截至收盘,双塔食品、哈高科、金健米业、丰乐种业涨停,但海欣食品、来伊份、维维股份跌停,天宝食品、爱普股份、东宝生物、京粮控股大跌超5%。

人造肉风险如何?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人造肉虽然是资本追逐的风口,但其中的风险也不得不防。

首先是口味不行。虽然比尔盖茨说过人造肉非常美味,但他可是人造肉公司的投资人,一定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中国的食品安全研究专家朱毅就直言,人造肉无法达到美味要求。

其次是价格高昂,在纽约的高端超市Whole Foods,两块Beyond Meat的人造肉饼标价5.99美元,几乎是同样的碎牛肉饼价格的两倍。

这对消费者意味着,花更多的钱,买的却不是真正的肉,这是不是有种收“智商税”的感觉?

如果不是“素肉”而是提取动物干细胞的“培育肉”,那么成本会更贵。

在实验室里,用胎牛血清培养的人造肉,每公斤的生产成本约为1万美元,是正常牛肉价格的1000倍以上。

对人造肉公司而言,不能忽视的风险是,人造肉到底能不能按真正的肉来卖?

目前美国已经有几个州正在考虑,如果Beyond Meat等人造肉公司的产品不含任何动物标签,那么他们作为肉类进行营销的行为将受到进一步限制。

这对人造肉公司的估值恐怕会产生巨大影响。如果官方认定人造肉就是肉类,那么相关公司就是科技公司的估值,如果官方认定人造肉不是肉类,那相关公司可能就是生产山寨产品公司的估值。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人造肉无论是观感还是心理适应程度,都是难以接受的。

在A股下跌压力比较明显的当下,人造肉才涨几天就出现严重分化,它恐怕比“工业大麻”要短命的多。

另:长期坚持原创不容易,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在看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在看,以示鼓励!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