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蘇聯為何要搶在美國之前,拿下德國首都柏林?

談文論史


實際上,也沒啥可搶的,西線盟軍早就放出了一副“柏林放開了讓蘇軍可勁打”的姿態。

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後,雖然當時的英軍躍躍欲試的想參與柏林戰役,但最終美軍出於傷亡和消耗蘇聯元氣等方面考慮,還是放慢了行軍速度,把攻克柏林的榮耀讓給了殺紅了眼的蘇軍。美軍這邊看來,實實在在攥手裡的利益才更重要,損兵折將的追去所謂的“象徵性意義”,實在沒多大勁。

蘇聯這邊呢,圖的就是這種“象徵性的榮耀”,在打進德國境內後,從上到下,早已經做好了不惜一切代價攻入柏林的決心。

(下圖,1945年,佔領德國的四國軍隊曾舉行過一場盛大閱兵。這次閱兵是唯一一次二戰名將齊聚一堂的時刻。包括蘇聯的朱可夫、英國的蒙哥馬利、美國的艾森豪威爾和巴頓......此時的蘇聯在柏林,顯然是一副“主人”的姿態)
實際上,柏林戰役(4月16日-5月2日)的政治意義遠高於軍事意義。在蘇聯方面看來,做為納粹的政治中心,柏林是一定要摧毀的邪惡堡壘,是復仇的最高境界,絕對不能丟棄,也絕對不可分享。只有把紅旗插遍柏林,才能真正體現出自己在二戰中無可爭議的主角形象。


此外,攻下柏林也能很好的威懾英美。蘇聯這邊早就考慮到,共同的敵人垮掉後,在戰後的格局和勢力範圍方面,自己必須得掌握話語權。因此,得秀秀肌肉,證明自己不好惹。

事實證明,蘇聯靠著攻入柏林建立了巨大的威望,無可爭議的成為了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與精神領袖。

同時,因為在柏林戰役中的巨大貢獻和傷亡,在戰後的分區佔領、東西德國的建立、三次柏林危機方面,蘇聯的態度都非常強硬。試想,如果柏林是盟軍打下的,即便有規定的分區佔領柏林的《雅爾塔協議》在前,戰後的實施過程中,蘇聯一對三(美英法),非常有可能吃虧,腰板也不會這麼硬。這個可以對比亞洲戰場,戰後出於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巨大犧牲和貢獻,美國對日本全權佔領,並主持了戰後對日改造,把日本直接劃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對此,蘇聯從未提出過任何異議。試想,如果蘇軍攻克了東京,那麼日本也有可能給一份為二了。

此外,當時蘇聯也考慮到,此時的納粹已經把家底都轉移到了柏林,其中包括諸多領先世界的新武器,尤其是與火箭研究相關的內容,絕對是毛熊夢寐以求的。

不過,跟美國比,蘇聯直接搬東西的方法還是比較土;美國呢,除了搬運了大量的技術資料和設備以外,更看重的是科技的源頭——智力資源。

早在二戰前期,美國就啟動了“回形針”計劃,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到處蒐羅德國科學家,威脅、利誘,甚至綁架,用盡了手段,哪怕戰犯,也給你洗白了。比如,喬格•裡克希,二戰期間負責納粹德國佩內明德火箭基地的運營管理,曾在1天之內下令處決了50多名猶太勞工。戰後,不但沒算成戰犯被追責,還給大大方方的請到了美國,在美陸軍航空隊擔任要職,獲得殊榮無數。

(下圖,“回形針計劃”中,赴美的德國科學家)其中,最有名的是德國“火箭之父”黨衛軍少校、黨衛軍二級突擊大隊大隊長——馮.布勞恩。二戰後期被美國花大價錢請走,不但沒受到審判,還主持了土星五號等大工程,成了美國航天之父和阿波羅登月設計師,被看做美利堅的“民族英雄”,最後以美國航天局(NASA)副局長德身份退休。


(上圖,與肯尼迪總統相談甚歡的馮.布勞恩局長)

對於“美利堅民族英雄”布勞恩的納粹黨元,黨衛軍軍官身份,美國一直守口如瓶,直到1985年才曝光。但此時,馮·布勞恩早就已經去世七八年了,所謂的追責也就不了了之了。

實際上,蘇聯也曾想直接綁人過去,無奈之前那些年,自身都難保,所以行動的遲,只趕上了個“晚集”。只好把能搬的搬走,能拆的拆走,統統運回去,配著圖紙,自己慢慢研究了。

不過,這也起了巨大作用。事實證明,蘇聯的逆向工程是很厲害的,戰後初期,蘇軍在戰機、遠程火炮、潛艇等很多方面的發展中,都能看出德國技術的影子。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這個提問是錯誤的,從1945年2月開始計算,美國軍隊就沒有想過搶先進入柏林,從馬歇爾到艾森豪威爾都完全站在純軍事角度,命令突破齊格菲防線的美軍轉向東南掃蕩。因為根據《雅爾塔協定》的條款,柏林地區就應該由蘇軍攻佔,蘇聯紅軍真正擔心的,是仍然有非分之想的丘吉爾和他的英國軍隊。



(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

1945年2月在蘇聯舉行的雅爾塔會議,美英蘇三國首腦對戰後德國的處理以及歐洲勢力劃分,已經達成共識並簽署協定,其中柏林及其以東90英里的地域由蘇軍攻擊並佔領。也就是說,即便美軍搶先攻進柏林,最後也得退出來大部分交給蘇聯,如此吃力不討好的髒活累活,不是美國人所追求的風格。

到1945年4月,美英盟軍突破德國西部壁壘時,距離柏林仍有250英里,而蘇聯紅軍已迫近奧得河防線,此地距離柏林市中心僅有30多英里(一英里大約1.6公里)。除非盟軍坦克汽車插上翅膀,除非朱可夫一個月仍不能突破奧得河,否則盟軍無論如何也不能趕在蘇軍之前進入柏林。



(艾克與丘吉爾)

柏林是納粹德國的首都,是希特勒最後負隅頑抗的地點,艾森豪威爾估計如果美軍強攻柏林西線,至少要付出10萬人左右的傷亡(蘇軍柏林戰役最後傷亡30餘萬),這也是件非常划不來的事情。艾森豪威爾和布萊德雷一致認為,戰爭就是戰爭,必須以消滅德軍殘餘力量為首要目標,而不是關心“戰後政治力量的組合”。

同時美軍接到情報,納粹正在德國南部和奧地利的阿爾卑斯山區建立了“民族堡壘”,大批軍政要員和殘餘黨衛軍正向那裡集中,山脈裡建有大量兵工廠和糧彈儲備。盟軍最高統帥部情報部的報告更加嚇人:“德國人在那裡有新式的秘密武器,準備建立青年地下軍,以便把德國從佔領者手中解放出來”(戰後證明這些都是謠言)。



(艾克與丘吉爾和蒙哥馬利)

真正心懷鬼胎的其實是丘吉爾和英國第12集團軍群總司令蒙哥馬利,丘吉爾是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極度仇視者,而蒙哥馬利率領的英軍主力恰好在盟軍戰線的北端,攻擊方向正對準柏林。同時按照蘇軍的判斷,西線美英盟軍此時擁有91個滿編師,而當面德軍雖然有70個師的番號,但戰鬥力僅相當於正常狀態下的26個師,因此美英軍隊的阻力很小。

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使丘吉爾力主與蘇軍搶時間攻取柏林,在勸說艾森豪威爾未果的情況下,他於4月1日直接致信羅斯福總統,大談佔領柏林的軍事和政治好處:“沒有什麼比柏林的陷落更能給實施抵抗的德國人造成心理上的絕望影響,那將是德國戰敗的最高象徵。。。從政治觀點出發,如果柏林唾手可得,我們就應該佔領它”。



(希特勒垂死掙扎)

羅斯福和馬歇爾堅定地支持了艾森豪威爾的權威,並且調走了原隸屬於蒙哥馬利指揮的的美國第9集團軍,同時回覆丘吉爾:“美國堅持維護盟軍最高統帥是人所共知的一條軍事原則的體現”,可憐丘吉爾已經沒有資本跟美國人唱對臺戲,唯一的希望是蘇軍長時間受阻於奧德河沿線,再給他發難的藉口和理由。

此時蝟集在柏林東部戰線的德軍仍有100餘萬,試圖阻擋蘇軍三個方面軍250萬大軍(作戰部隊226萬)的進攻,為了防止希特勒抽兵東調徹底敞開西線,蘇軍必須儘快突進柏林郊區。經過殘酷的血戰,1945年4月18日朱可夫終於突破德軍的奧德河——尼斯河防禦體系,兩天後坦克部隊從三面進抵柏林城下,丘吉爾最後的希望破滅了。



(艾森豪威爾和巴頓)

對斯大林和蘇聯紅軍來說,攻佔已經劃為蘇聯勢力範圍的柏林,給衛國戰爭劃上圓滿的句號,已經是涉及到國家和軍隊尊嚴的問題,即使付出再大的犧牲也在所不惜。

4月25日,美國第1集團軍第69師的偵察部隊在小城托爾高與蘇軍會師,將奄奄一息的納粹德國攔腰截成南北兩部分,此地位於柏林南部120公里處的易北河畔,史稱“易北河會師”。

(美蘇易北河會師)


度度狼gg


結束戰爭的方式不是用巨大的傷亡殺死全部敵對力量,而是擒賊擒王解決獨裁者等戰爭發起者。柏林是最大目標,如果英美兩國來得及靠近柏林,聯合作戰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蘇軍推進至柏林郊外不等英美盟軍隨即調動百萬兵力圍攻柏林也表現出不尋常的盟友作風。這是為什麼呢?請耐心看我分析。

蘇軍進攻德國法西斯意志本就比英美等盟軍更加堅定,加上共產主義的領導反法西斯戰爭必會非常激進(蘇維埃永不後退),即便付出巨大傷亡也要儘可能達成作戰目標。衛國戰爭及佔領區遊擊期間大量蘇聯民眾被納粹屠殺,還包括普通的強迫勞動、實行奴化教育等行徑。對斯拉夫民族犯下了極大的罪行,由此蘇聯紅軍要見證罪犯的滅亡,宣洩仇恨就需要親自動手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這是蘇聯紅軍搶在盟軍之前進攻柏林不帶任何利益效果的因素。

“雅爾塔會議”中三大巨頭為什麼有丘吉爾!通俗說法就是蘇聯和美國兩大國都意識到戰後的衝突(也有可能是分贓不均的矛盾)因此需要一個調停人,不過最後的利益還需功勞來衡量,比如說科學家及其技術。美國尚未在日本投擲原子彈之前就能通過驚人的生產力支持多國軍隊,很多軍用物資用於支援蘇聯,如果兩國有矛盾蘇聯必會處於下風。興許德國的科學技術能夠改變這一結果。雖說柏林最終處置結果會依照《雅爾塔協定》執行,科學家不能殺死或提前帶走,那麼圖紙則是死的美國來之前就可以帶走不少。(圖紙毀於戰火你信不信?不過大量科學家死於戰火則有些牽強)

《雅爾塔協定》中聯合國成立,這是戰後世界各國的行動準則,如果蘇聯能夠攻下柏林則國際地位會進一步提高,也能順應解放全人類的理想,更好的傳播社會主義。(當然現今我們改革開放已經不能提這個問題了,就此作罷。)這對於可能的兩國對抗有一定好處。

雖說蘇軍逼近柏林,納粹已經是窮途末路,但是如果讓其組織起一定力量反攻,則蘇軍傷亡會更大,這裡任何決策者都應該知道不必要的犧牲不會為自己帶來榮譽。蘇聯高層的命令無論如何都是一鼓作氣,以最快的速度摧毀敵人的指揮中樞。

誰先入柏林不是商量好的,《雅爾塔協定》沒有這項規定,只有德國四國分管,柏林兩區分管。蘇聯軍隊的速度是快,不過屬於合理範圍。蘇聯紅軍與英美盟軍的會師不足以要把少部分的英美軍隊交於蘇聯指揮,而且有人指出:美軍推測進攻柏林要損失不少軍隊,因此在東進之時放慢了推進速度,有意讓蘇聯去做這種犧牲。

如果蘇聯當初沒有獨自攻下柏林,選擇等待美軍,屆時分得的勝利果實就會少很多。蘇聯有足夠的兵力結束戰爭,也不是高層決定的,下級軍人的理想要純潔很多,結束戰爭的理由要麼復仇要麼回家。


客觀評論的愛國者7


1945年4月,蘇聯朱可夫元帥率領200多萬軍隊兵臨德國首都柏林城下。經過一番鏖戰以後,蘇聯軍隊佔領了柏林。其實美國軍隊完全有機會搶在蘇聯之前佔領柏林,可是美國沒有這麼做。一方面蘇聯強烈要求自己來進攻柏林,另一方面美國也不願意承擔太大的犧牲。

一、蘇聯希望用攻佔柏林來證明自己
不得不說,蘇聯希望得到攻克柏林的榮耀,因為蘇聯為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傷亡。1941年6月,希特勒集結550多萬軍隊,從三個方向進攻蘇聯。蘇聯當時在戰備水平上嚴重不足,因此在開戰的初期損失慘重。1941年冬天,德國軍隊甚至兵臨莫斯科郊區,不過最終被蘇軍成功擊退。蘇聯畢竟是一個大國,在經歷最初的慌亂之後,蘇聯也開始穩定下來。蘇聯將自己的機關和軍工廠都轉移到了後方,同時徵召大量的青年入伍。與此同時,美英兩國也對蘇聯提供了大量的支援。在這樣的局面下,蘇聯逐步穩住陣腳,而且開始局部反擊。尤其是斯大林格勒和庫爾斯克這兩次大決戰,德國軍隊損失慘重,蘇聯轉入了戰略進攻階段。在1944年夏天,美英聯軍在諾曼底登陸。

美英軍隊在歐洲西海岸登陸之後,德國面臨著兩線作戰的局面。截止1945年年初,美英軍隊已經從西面攻入德國境內。蘇聯軍隊已經佔領了波蘭,即將攻入德國本土,德國的失敗僅僅是時間問題。其實從各方軍隊的推進速度來說,美英軍隊的速度更快。當時,美國軍隊完全有機會在蘇聯軍隊到來之前,一鼓作氣拿下德國首都柏林。但是美國軍隊暫時停止了推進,因為進攻柏林的任務交給了蘇聯。其實這是蘇聯要求的,蘇德戰爭打了將近4年,蘇聯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因此,柏林必須由蘇聯軍隊來攻克。其實這個道理,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蘇聯要求進攻柏林,是為了一種榮譽或者戰爭結束的標誌。

二、美國也不想付出巨大的傷亡

其實,美國沒有進攻柏林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自身傷亡的問題。柏林周圍集結了100餘萬德國殘餘部隊,面對這麼多的軍隊,即使美軍拿下了柏林,也會付出巨大的傷亡。美軍將領巴頓要求進攻柏林,而他的上級艾森豪威爾不同意。當時在雅爾塔會議中,已經制定了分區佔領德國的計劃。因此,美軍早晚都可以進入柏林,根本沒有必要急於一時。更何況,如果傷亡過大,國內是不會答應的。出於各方面的原因,美軍沒有繼續推進,而蘇聯軍隊正在進攻之中。1945年4月,蘇聯200多萬軍隊包圍了柏林,隨後便開始了反覆鏖戰。在這次戰役中,蘇聯傷亡20多萬軍隊,確實算傷亡慘重。在蘇軍進攻總理府時,希特勒在地下室自殺。隨後,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二戰歐洲戰場的戰事結束。


在佔領柏林之後,蘇軍幹了“很多事情。”德國在軍事科技方面十分領先,蘇軍佔領柏林之後,將很多正在研發中的武器都運回了蘇聯。在40年代後期,蘇聯在戰機、遠程火炮、潛艇等很多方面的發展中,都有德國武器的技術。其實,美國也一樣。不過美國沒有搬運武器,而且搬運了大量的技術資料以及科學家。到了這年的7月份,美英蘇三國領導人遭德國小鎮波茨坦舉行會議。這次會議主要商議聯合對日本作戰,還有就是亞洲的勢力劃分問題。也就是在這次會議期間,美國第一枚原子彈試爆成功。美國新任總統杜魯門在各國領導面前炫耀了一把,先後在回國的途中,命令對日本實施核打擊。


東風破30


蘇聯這麼做無非是打腫臉充胖子,向全世界表明蘇聯多麼的牛掰,同樣作為盟軍的統帥艾森豪威爾就很務實,把進攻柏林這個既風光又損失不小的戰役讓給了蘇聯,蘇聯雖然攻下了柏林,不過對於沒有補給的德軍殘兵們,蘇聯依然損失慘重,可見這個胖子當的冤大頭啊同時也體現出了英美法聯軍愛護士兵,以人為本的的思想,這也是為什麼艾森豪威爾後來成為了總統而可憐的朱可夫成為了內鬥犧牲品!蘇聯傷亡更是慘重,可以說是慘贏!


小寶4857


這個題主《談文論史》為何這麼擅長提問偽命題,明明地球人都知道蘇聯開始大反擊後如何步步緊逼柏林,美國什麼時候才登陸作戰這個歷史。題主卻偏偏要拋開歷史,反相提出不符合事實的問題,是故意為了引導水軍“黑”某國嗎????


一天打魚一天曬網


因為二千萬蘇聯人死於法西斯德國發動的侵略戰爭。復仇!如同熊熊烈火燃燒在每一個蘇聯人的心中。攻克柏林活捉希特勒就是當時蘇聯復仇的終極目標。


手機用戶7906755956


是在美國之後進入柏林的,美國把德國的科學家幾乎全部帶到美國,蘇聯就只能把圖紙帶回國,人重要還是圖紙重要?不言而喻!


護衛艦11


盟軍珍惜自己士兵的生命所以讓蘇聯進攻柏林!


04791222


沒什麼搶先不搶先的,德國侵略蘇聯,蘇聯要復仇,並且有能力!美國沒能力打下德國而已!蘇聯打下德國後,分了一些地方給了美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