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開放配送平臺:跳出餐飲外賣,探索新邊界

美團開放配送平臺:跳出餐飲外賣,探索新邊界

古典互聯網時代,《紅色警戒》是我這樣的80後曾經最愛玩的遊戲之一。如今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一家公司的打法像極了《紅色警戒》裡的超級玩家,當它建好基地以後,鞏固住大本營之餘,總是在不斷探索新的邊界,打開被無盡黑霧籠罩著的地圖,快速佔據戰略俯視要塞,獲得更高更寬的視野,以加快終局合圍之戰。這家公司就是美團。

美團開放配送平臺:跳出餐飲外賣,探索新邊界

5月6日,美團正式推出新品牌“美團配送”,並宣佈升級配送開放平臺,邀請產業鏈上下游更多相關企業加入平臺,整合各方資源,將平臺訂單共享給第三方運力,同時拓展除了餐飲之外的多類型商戶,共同打造更完整和強大的配送生態。這意味著,未來即使某個商家的外送訂單,消費者不是從美團下的,商家一樣可以使用美團配送服務。

此次美團正式推出新品牌“美團配送”,在我看來,正是美團在探索完餐飲、酒旅、打車、共享單車等邊界之後,綜合考慮內外環境,又一次將觸角向外伸張,尋找新的可能。

01

“超腦”即時配送系統成熟

靠餐飲外賣起家的美團配送,可不只是個跑腿的簡單事情。實際上,你在家或公司點的任何一份外賣,並不像你看到的,只是配送員到了餐廳拿了飯,騎著電動車送給你那麼簡單。

這背後,一樣需要高效的算法,需要合理的路徑規劃。因為,一個配送員很可能同時接到的不只一個訂單。如何快速地安排好所有訂單的配送順序和路徑,都要仰仗美團用海量數據訓練出的“超腦”即時配送系統。

美團於2015年就開始自建配送團隊,推出“專送”產品,滿足餐飲外賣高時效需求。2016年,美團整合眾包推出“快送”產品,提供多樣化產品選擇。2017年,美團拓展品類、豐富時效,重構產品推出“飛速達”、“光速達”等同城產品。2018年,美團第一代無人配送車“小袋”亮相。

美團高級副總裁兼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透露,美團外賣日完成訂單量已於4月20日超過2500萬單。美團配送在全國還發展了近萬家配送站點、前置倉實體網絡,服務於全國360多萬商家和4億多用戶,覆蓋2800餘座市縣,日活躍配送騎手超過60萬人。

在技術方面,據美團配送CTO孫致釗介紹,配送系統有將近300人的研發團隊,其中數據算法方面佔到30%以上。美團“超腦”即時配送系統,在高峰期每小時路徑規劃高達29億次,平均0.55毫秒為騎手規劃1次路線,平均配送時長目前已經縮短至30分鐘以內。

通過算法,可以實現訂單和運力的實時匹配,實現效率的最大化。孫致釗解釋說,比如一個騎手小哥手上有5個訂單,路徑規劃引擎可以在0.55秒鐘以內選出最優路徑,系統每天要承載760億次的路徑規劃。

“美團配送發展了4年的時間,我們認為現在的技術能力和運力網絡具備了開放的要求。” 美團配送總經理魏巍在採訪中表示,依託“超腦”即時配送系統的美團配送網絡和運力的日臻成熟和發達,具備跳出餐飲外賣等業務的條件,將充沛智能高效的配送能力向社會開放,使其成為即需即用的本地生活服務的基礎設施。

“我們並沒有改變世界,我們只是希望把世界送到你手中。”美團配送的slogan,多少也可以體現美團配送甘做“水電煤”等生活基礎設施的初衷。

02

大量商業場景存在即時配送痛點

長期起來,除餐飲外賣外,大量的商超、便利店、生鮮零售店、菜市場、寫字樓等商業場景一直都存在缺乏即時配送能力的痛點,而傳統的“四通一達”甚至順豐等快遞公司根本無法很好地承接這種即時外賣配送。

在美團外賣日完成訂單量峰值2500萬單中,有上百萬訂單為非餐品類,“消費者對於快速送達即時的需求,已經遠遠不止停留在餐飲外賣上。” 王莆中說。

尤其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時候,消費乏力,傳統商戶的生意更難做,更需要擴大消費半徑,挖掘新的潛在消費力,提升即時服務消費者的能力,用更好的服務體驗來吸引和留住用戶。

即時配送是一項具有高技術含量的複雜物流服務,各行各業的商品屬性和形態各異,又要保障半小時之內送達,不能靠人工去粗放解決,需要有一套標準化的服務體系,才能保證服務質量。

然而,這些傳統的B端商戶,卻在市場上找不到真正合適且性價比高的即時配送服務,不要說小商鋪,就算是大型連鎖商超,自己都沒有能力籌建成本高昂且專業的自有物流隊伍。想當年,凡客誠品自建如風達物流,最終都因不堪重負,難以為繼,無奈將其出售。所以,長期以來,即時配送對大多零散的傳統商戶來說,陷入找不到出路的窘境。

它們需要的是,像自來水、雲計算一樣的即需即用的高速度高質量高性價比的即時配送服務,而美團配送正好可以解決這些行業的痛點,幫助這些傳統B端業態更多更好地服務C端消費者。

美團開放配送平臺:跳出餐飲外賣,探索新邊界

在運力網絡方面,美團配送針對便利店、傳統商超、近場零售、寫字樓等不同場景,已經形成了4種運力網絡模式,分別為點對點網絡的“巡遊模式”、 星型網絡的“星系模式”、前置小倉+配送的“倉配一體模式”、配送+智能末端的“智能末端模式”。不同的運力網絡模式,結合“超腦”即時配送系統以及無人配送車等智能裝備,可以滿足不同的配送場景和不同商家的需求,提升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據介紹,美團配送開放平臺已經正式開放,家樂福、CFB集團、百果園、多點等已與美團配送達成合作。

舉個栗子。去年百果園全國的門店,包括果多美等百果園旗下子品牌門店,基本都在美團外賣平臺上上線,在美團的助力下,百果園全年銷售突破了12億,單日峰值突破了20萬單,線上生意佔比高達20-30%。今年百果園和美團將在整體數據、會員開放系統上做深度打通,百果園GMV預計將突破15億。

發軔於餐飲外賣,開枝散葉於各行各業,美團配送的物流能力外溢,賦能傳統產業,實際正是走在產業互聯網的征途之上,也是王興提出的供給側數字化革命的創造性實踐。

而這,在服務B端商戶和C端用戶的同時,也是一門自然而然的大生意,是互聯網新老巨頭們尋求新的增長點的不二法門。

03

產業互聯網的供給側數字化大生意

行業共識,互聯網人口紅利殆盡,各家公司增長見頂,要尋求突破,產業互聯網的2B轉型是騰訊、阿里巴巴、美團等新老巨頭的一致抉擇。一向善於獨立思考的王興在2016年就首先提出了互聯網“下半場”的概念。此後,他給“下半場”指明的方向是“供給側數字化”。

王興認為,供給側的數字化非常複雜,涉及很多方面,分產業鏈、價值鏈等部分。以美團做的餐廳行業為例,吃飯的人就是需求側,餐廳就是供給側,但是餐廳行業有很多鏈條,例如原材料採購、庫存管理、僱傭和管理餐飲服務人員、購買設備等,所以其數字化的進度相對較慢,需要逐步展開,才能把供給側逐步的數字化,將整個鏈條完整和打通。

在餐飲行業之外,大型連鎖商超、便利店、菜市場等商業場景裡,其數字化改革更加不易。但是,美團發現,最後一公里的物流配送,卻是這些商業場景裡亟待解決的問題。因為,一個實體的商超、便利店、菜市場,它們的輻射半徑都極其有限,如果想獲得更大的坪效,服務更多更遠的消費者,就必須藉助美團這樣的營銷工具搞網上下單,即時物流配送。

這正是美團推動非餐飲外賣行業數字化的重要切入點。一旦美團讓這些行業接入美團的營銷、配送,就可以從最初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服務它們,上下合圍,潛移默化,推動它們在全鏈條裡接入美團的多層次數字化服務。

美團開放配送平臺:跳出餐飲外賣,探索新邊界

此次美團推出的新配送品牌,瞄準的就是不斷增長的即時配送市場。艾瑞諮詢報告顯示,自2014年以來,即時配送行業高速增長,2017年年收入突破800億元,2018年保持超過30%增長率,訂單量超過120億件,活躍用戶超過3.6億人。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預計,到2020年,即時配送行業的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美團配送是美團在產業互聯網裡探索新的增長點,跳出餐飲外賣,幫助更多B端商戶完成供給側數字化轉型。

移動互聯網時代,只有超級平臺才能更具競爭力。美團如今在不斷延伸觸角,就像一片森林一樣,使勁延伸每棵樹的根莖,才能吸收到更多的養分,讓自己枝繁葉茂。

可以預見,心態開放,合作共贏,美團的超級平臺爆發力終將顯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