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斤短两再度恶化,八两秤是行规老板说的理直气壮

缺斤短两在改革开放之初时有过一段时间泛滥的,那个时候人们生活还远不够富足,所以对斤两的计较是很普遍的,很多人上街都会随身带着自己的秤,生怕少了斤两,在一些老的影视作品里还能见到拎着弹簧秤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镜头,这几乎是那个时期菜场的标准演绎。

缺斤短两再度恶化,八两秤是行规老板说的理直气壮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缺斤短两在官方干预,买方监督,卖方诚信等多方努力之下,隔绝了各种因素条件,可以说已经杜绝了,但是这几年斤两问题再度引起关注,甚至有些已经是引为行规,即使被发现了吐槽,老板依然是理直气壮,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都应该知道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的机制,但是竞争有好和坏两个导向,如果大家以品质优先,那么所有产品必将更趋向高质量,但是如果大家都是选择价格比较低的商品,那商品的价格就会断崖式的下跌,知道跌出成本价就开始在工料上做文章,再低无可低,斤两上出问题也就难免。八两秤是行规如果真的是行规真没必要指责什么,一样的质量足称肯定卖不过八两的,而且国人大多还有不秤高不掏钱的习惯,怎么竞争?你想给客人解释?他们可没时间听,他们只看到另外一面围满了人,你这里冷冷清清,早就加入抢购大军了,不用八两秤就是被淘汰的情况下你会怎么选?

缺斤短两再度恶化,八两秤是行规老板说的理直气壮

其实八两秤如果真的变成行规,对于消费者并没有什么实质伤害,就像国外按照千克计算,而国内是按斤也就是是五百克计算,统一是八两秤当然就是每四百克的价格喽,单位不一样而已,只不过人们还在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五百克的价格就是了,当然我们怕的是又有突破行规私自降秤的人,这种人才是真的害群之马。其实恢复成足秤也是可以的,但是靠一个市场怕是很难办到,毕竟只认低价的人在别的市场还能买到“便宜”的同类产品啊。

缺斤少两被逼成行业规范也并非无法挽回,首先就是政府加强监管,要求保证斤两充足。其次是群众监督,人人带秤,或者多去公平秤核实。当然恢复足秤价格自然会随着变动,大家就不要有什么抱怨了。

缺斤短两再度恶化,八两秤是行规老板说的理直气壮

有些行业的秤是存在很大猫腻的,怕是不止八两秤,比如活禽屠宰,活鱼宰杀,特殊的行业有特殊的情况,甚至会有不让宰杀就不卖的情况,其实这也大可不必,都是因为钱闹的,足秤以后按斤或者按只收取手工费就好啦,赚钱赚在明处,只要行业统一就没有问题,实际的花费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会减少,只能算落个明白钱花在哪而已,经营者也不用提心吊胆,看到穿制服的都不敢抬头。

市场经济的双刃剑首先割伤了经营者,而后是消费者,最终苦果还是国家来吃,也该下手整治了,市场规范本来就该常抓不懈,不是表面繁荣就代表一起安好,不能再让恶性循环再继续下去了。当心国之根本啊!

缺斤短两再度恶化,八两秤是行规老板说的理直气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