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通货紧缩?什么引起了通货紧缩?

邹庆征


1、什么是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经济中货币供应量小于需求量,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导致货币升值、价格水平普通和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

2、通货紧缩的原因

  • 原因1:货币供给减少

  • 原因2:有效需求不足:表现为当实际利率较高时,资金存在银行变多,消费和投资就会出现大幅下降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进而物价持续下降

  • 原因3:供需机构不合理

  • 原因4:国际市场的冲击:表现为出口下降,外资流入减少,导致国内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3、通货紧缩影响

  • 实际利率提高,社会投资的成本上升,导致社会总投资减少。

  • 物价下跌使货币实际购买力不断提供,人民开始珍惜资金手上的现金,导致消费需求减少,经济衰退。

  • 价格水平降低会让企业收到损失,企业经营困难,失业率增加。


互金圈


对于大多数民众而言,我们最常听到和感受到的就是通货膨胀,而其“孪生兄弟”通货紧缩则少有人知。那么,什么是通货紧缩?是什么原因引发了通货紧缩呢?

一、什么是通货紧缩?

通缩和通胀虽然是同时产生的两个相对的概念,但是就经济实体而言,温和的通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通缩却不一样,一旦出现,就意味着衰退的来临。

通货膨胀的定义为全社会物价的普遍上涨,而相反的所谓通货紧缩,指的就是物价的普遍下跌。

虽然自古至今,经济学家们对通货紧缩的解释有“单要素”、“双要素”和“三要素”等等,但是只有一个是不变的,那就是物价的普遍下跌。

一旦物价下跌就意味着人们预期的改变,当你知道未来的物价会下跌的时候,你还会现在买一些必需品之外的东西吗?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即使买了也会很大程度上缩减买入的数量,这就导致全社会产品的供给过剩,企业产品卖不出去,第一个想法就是“降价”,而降价这个行为本身会压缩企业的盈利空间,且会进一步加大民众对于未来物品降价的预期,就会导致企业最终亏损倒闭,国内经济出现大面积的衰退。

这就是通货紧缩为人所不喜的地方,它的出现直接导致国内的需求不足,进而引发经济的衰退,且这种衰退,是央行很难改变的。

相对而言,通胀特别是温和的通胀则会导致内需的扩大,进而激发企业生产的动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什么引发了通货紧缩?

引发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一国货币数量的超发,同样的引发通货紧缩的也和货币有一定的关系。

当一国货币当局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时候,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减少,反映到货币市场上就是货币收益率的上升,也就是利率的上升;反映到商品市场上,就是流通中货币的减少,导致人们购买力的下降,进而引发需求的不足,从而导致物价的普遍下降。

除此之外,经济学理论上引发通货紧缩的原因还有:投资和消费预期的变化、经济周期的轮动、技术进步、汇率变动等等。

三、通货紧缩的危害

虽然上面我们也说了通货紧缩之所以为人所不喜,主要就是因为其导致了经济的衰退,详细来说,通货紧缩从两个方面导致了经济衰退。

1、限制了央行的政策实施空间

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央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空间。

根据“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来计算的话,如果货币当局想要通过降低实际利率来刺激经济的发展,就需要降低名义利率,但是实际上名义利率的最小值就是0%,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零利率”。这种方法日本就曾在广场协议之后的多年里一直采用,但是事实证明并没有什么用处,即使是“零利率”依旧未能阻止日本“失去的十年”的发生。

经济学中有一个专业名词,“流动性陷阱”,这个是凯恩斯提出来的,说的就是货币当局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拉动经济,但当利率下降到极低的水平甚至是“零利率”的时候,无论央行增加多少货币,人们都会储存起来而不是用来消费,也就是说此时货币政策几乎失效。

名义利率维持“零利率”,而通货紧缩率却维持在较高水平,这就导致实际利率依旧较高,从而无法有效刺激经济的发展。所以说,通货紧缩限制了央行发挥的空间。

2、加重了债务人的负担,增加了次贷发生的风险

通货膨胀的发生可以使得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也就会减少债务人实际的负担,相反的,通货紧缩则增加了债务人实际的负担。这个同样需要利用“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来进行解释。

通常,在我们签订借款合同的时候,其中的贷款利率往往是名义利率,而一旦通缩发生,则意味着实际利率的增加,还款时的金额的实际价值就会大于签订合同的名义本利和。

重要的是,通缩往往伴随着经济的衰退,而这会导致企业的还款能力的下降,在实际还款负担加重的情况下,盈利能力下降会导致次贷风险的增加,进而可能引发次贷危机,加快经济的衰退。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议,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关注我的头条号进行交流。


民众投顾


市场流通着10000个货币,市场上有100个面包,这些流通的货币用来交易这些面包,好了,每个面包100个货币。什么是通胀呢?流通的货币增加到了20000个,依然只有100个面包,那么每个面包是200个货币。什么是通缩呢?如果市场流动着5000个货币呢?那么一个面包50个货币。

首先我们要限定一下,我们所说的,是流通中的货币。人,不但会使用货币,还会储藏财富,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有一些货币是不会动的。古时候存金子,现在有人存银行,或者说,变为固定资产沉淀下来,比如房子。如果大家都想储蓄,那么这个意思是说,大家都想存银行,或者说,将钞票藏在床底下。可能是因为觉得钞票是个好东西,未来会越来越值钱。这种行为在金本位时期非常的普遍,所以历史上太平日子久了流通中的货币就不够了。这样就会出现紧缩。我们开头说了,流通中的货币减少,体现为物价下跌。大家都不拿出钱来了。

但是,如今大多数货币是信用货币,有人将纸币当做一张纸,他的确是一张纸,在发行的时候,体现在央行报表上面就是一项负债。当有纸币放在床底的人听说纸币会不停的变多,而资产总量也就是那么多,或者说,GDP的增长跟不上货币的增加,他们就会放弃储蓄的想法,把钱尽可能的拿出来消费,或者尽量的 借钱消费。因为钱将贬值,这样的话,未来要还的钱本质上没有那么多。比如05年贷款买房,那么到现在,还本付息之后依然是赚很多。

如果是一般通胀,大家还是好商量的,有些人犹豫,觉得未来货币不会贬值太多,有些人觉得货币一定会贬值,只有借债才可以发财。所以每隔多少年都要有一个轮回,大致上是十年一个轮回。大家先是以为钱一定会升值,然后由于一些现实问题,大家又开始认为钱一定会贬值。为什么要有这个过程?这就要说到委内瑞拉了,大家都知道委内瑞拉货币已经崩溃,不是说委内瑞拉政府一口气发了比草纸还多的货币,而是因为大家都不再储蓄,这样,本来应该储蓄的货币,如今都进入了流通领域,所以,直观感受就是钱太多了。

当货币会长期贬值的预期不断被强化,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所以才会有通胀和通缩交错的景象,比如美联储在08年进行了量化宽松,而在如今美联储要加息缩表回收货币,让市场相信紧缩要来了,美元会升值,这样,有一些货币会回流银行,重新变为储蓄,借债的会开始还债。流通中的货币就会变少,资产的价格就会下降。

自从放弃了金本位之后,所有的货币几乎都是发行扩张的,大家不用惊讶,而是要适应,而货币的信用大致上是和发行量挂钩的,发行的越多,购买力越差,货币信用就会下降。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即使货币发行量不变化,也还有储蓄这一个环节的问题。日元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升值,即使日本的国家政策是宽松宽松再宽松,但是日元一直在升值,这和其储蓄高有关,日本人储蓄了日元,导致了日元升值,客观上使得日本金融系统更加趋近于稳健。不过也牺牲了经济活性。

以上只是一些世界范围内的通理,储蓄导致紧缩,或者还债导致紧缩(国家回收货币也是还债的一种)。


凯恩斯


通货紧缩指的是主要物价指数(PPI、CPI)的持续下跌。虽然有所谓“好的”通货紧缩(主要由技术进步引发的总供给线外推造成)和“坏的”通货紧缩(主要由总需求萎缩引发)之分,但在更多的情况下,通货紧缩都对应于总需求的萎缩和经济的持续衰退。而且,通货紧缩要比通货膨胀更加难以对付,因为许多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尤其是货币政策通常会因经济中的各种“刚性”(如“流动性陷阱”)而失灵。

成因分析

1、 债务累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Fisher,1933)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的观察: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大量借贷投资,而当负面冲击来临时,这些债务就显得“过度”了。过度负债导致两个结果:其一,为偿还负债,企业拼命降价销售,去库存使得短期总供给线外推;其二,企业销售的现金流和新的负债不是用来投资,而是用来偿还债务本息,从而导致投资需求下降,总需求萎缩。

2、 资产价格下跌:根据日裔经济学家Richard C. Koo对日本1990年后十几年通货紧缩的分析,1990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崩溃使得企业的资产价格急剧下跌,此时,以这些资产作为抵押物的贷款就显得“过度”了。另一方面,尽管负债过度,但是,企业的产品依然有市场,企业依然有现金流。此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企业的行为模式从原先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转变为追求债务最小化。企业销售现金流完全用来偿还债务,以修复资产负债表。由于企业不再进行投资,整个经济陷入资产负债表式的衰退,物价尤其是反映企业产成品价格的PPI持续下跌

3、 外部传导: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部传导也是影响国内物价走势的重要因素。第一种外部传导机制来自于资金的跨境流动。第二种外部传导机制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以原油为例,国际原油价格从2014年7月份的100美元/桶左右急剧下跌到目前的40美元/桶左右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通货紧缩时期,我们也观察到类似的变化:1997年初油价为35美元/桶,到1999年初降到15美元/桶以下。

4、 人口老龄化:长期以来,学界和政策层只注意到人口老龄化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对物价的影响则很少关注。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与物价总水平的关系并不确定:它既可能产生通缩效应——如总人口规模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会导致总需求下降,也可能产生通胀效应——如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会导致经济长期总供给能力的下降。


爱投资官方


提起通货紧缩,我们可以和通货膨胀相对比,这样更容易理解一些。

通货膨胀就是市场上的钱太多,导致你手里的钱不值钱。相应的,通货紧缩可以理解为市场上的钱少了,你手里的钱更值钱了。

如果这么直观的理由,通货紧缩应该是好事情才对吧?事实上并非如此,适当的通货紧缩可以激发市场竞争,对市场是有利的,但过度通货紧缩对市场和经济的负面影响就会非常大,接下来我们就细致分析一下。

一、什么是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包括三方面:一是物价普遍持续下降;二是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

不过在通货紧缩方面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所以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只有这三个条件都具备才算通货紧缩,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只要具备前两个条件就算是通货紧缩。还有经济学家认为,只要具备第一个条件就算是通货紧缩。

物价普遍持续下降也是我等吃瓜群众最直观可以感受到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物价普遍持续下降就是通货紧缩。一定要注意一点,是普遍、持续下降,如果只是某一天,或者某个月下降,那是商场促销,不是通货紧缩。

二、通货紧缩的危害

就像本文刚开始说的,通货膨胀大家都知道对自己不是好事,因为自己手里的钱不值钱了,可通货紧缩自己手里的钱更值钱了,按说这应该是好事才对呀。本来10块钱一斤大米,现在降到8块钱,这得是多大的好事呀。从这个角度讲确实是有好处的,但通货紧缩的坏处危害更大,只是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处在通货膨胀中,通货紧缩的很少,研究通货紧缩的经济学家也不多。所以坤鹏论尽量用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说一下通货紧缩的危害。

1、加速经济衰退

我们还是举个例子吧,这样更容易理解一些。

物价下跌最直接的受害者是企业,原本企业生产一批产品可以卖1000万,其中500万用于还即将到期的银行贷款,另外500万用于原材料采购,但因为通货紧缩最终只卖了800万,还贷款的500万是不能少的,于是只能把用于采购原材料的500万减少成300万。虽然因为原材料价格也下降,但因为有生产周期,销售价格不断下降,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企业利润在不断减少,直到亏损,然后开始裁员。当大多数生产型企业都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就会有大量人员失业,本来你觉得原本10块钱的大米现在卖8块是好事情,可突然发现,自己原本一个月可以挣4000块钱的工作没有了,这8块钱的大米,反而买不起了,这就是通货紧缩引起的经济衰退。通货紧缩最直接的现象就是失业率上升,企业没钱扩张,没钱养活更多人,就只能裁员。

2、可能引发债务危机

通货紧缩对债务人的杀伤力是很强的,会使很多原本有能力还钱的人变的还不起钱,导致大面积债务危机。还是以例子说。

比如小王从银行贷款60万买房子,本来小王每个月收入8000块钱,还贷款是没问题的,但因为通货紧缩,小王所在的企业经营困难,结果小王被裁,失去收入的小王,显然还不起每个月的房贷月供,于是出现违约。

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企业和地方政府层面,比如某企业原计划要在三个月后向银行还5000万贷款,该企业原本每月纯利润是2000万,三个月后还贷款完全没有问题,但因为通货紧缩,企业利润下降,每个月只有1500万利润,那三个月后还贷款的时候就会有500万资金缺口。本来如果不是通货紧缩引起的利润下降,企业还可以从银行继续申请新的贷款用于企业资金周转,但当银行发现企业利润下降,还款有问题时就会减少或者不给企业贷款,这会导致企业现金流出问题,导致企业周转不灵,然后其他贷款还起来更费劲。

地方政府也一样,企业经营不好,税收就少,到期需要还贷款时也会出现还不上的情况。

3、导致社会财富缩水

这个更好理解吧?市场上流动的钱少了,分到每个人手里的钱同样也会减少。你是卖大米的,家里有5吨大米,一斤原本可以卖10块钱,你家里这些大米值5万块钱,但因为通货紧缩,现在大米只能卖8块一斤,你家里的5吨大米就值4万块钱,还没怎么着呢,手里的钱就少了20%。虽然你觉得手里的钱经花了,但整体的社会财富还是缩水了。

如果大家都是等比例缩水,那或者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手里的资产不一样,会有人缩水的多,有人缩水的少,从而导致极度不平衡,引发其他社会矛盾。

三、什么原因导致通货紧缩

了解了通货紧缩,也知道通货紧缩的危害以后,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通货紧缩。

1、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

这是最直接可以引起通货紧缩的原因。我们国家一直在执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以没可能遇到通货紧缩,但大家需要了解,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最直接引起通货紧缩的原因。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适当的多印一些钱,与此相对应,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少印些钱,通过政策手段减少货币在市场上的流通总量。

货币总量少了,那肯定就要通缩了。一般紧缩的财政政策会出现在通货膨胀特别严重的时候,也会导致GDP的滞涨,对国家影响较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执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时候并不多。

2、供给过剩

经济都是有周期性的,经济向好时,企业大量生产,当供给远多于需求时,就会导致价格下降,从而引发周期性通货紧缩。本来市场上只能消化掉5吨大米,你非种出10吨出来,剩下的5吨没人买呀,于是大家开始降价促销,所以大米的价格就会一降再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农产品丰收了,农民日子反而不好过的原因。供给过剩其实挺常见的,比如农村有一家养猪专业户挣到钱了,于是邻居纷纷效仿,开始养猪,结果导致供大于求,猪肉价格上不去,卖一斤猪网亏一斤的钱,不卖猪养在家里还花钱。供给过剩引起的通货紧缩对产品供应方的杀伤力更大一些。

当然供给过剩还有一种情况,比如技术革新,导致生产成本下降,同等成本情况下可以生产更多产品出来,但市场同样消化不了这么多产品,也会引起供给过剩的通货紧缩。那不革新技术了?当然更不行。所以这中间也需要有个平衡。

供给过剩的另外一种情况是,出口减少,本来生产10吨大米,5吨用于出口,5吨用于国内自己消费,结果出口的5吨都没卖出去,全转成内销了,直接导致国内产品供给过剩,然后大打价格战,导致价格下降。

3、金融体系引起的通货紧缩

政府印的货币,并不是直接站在大街上向每个过路的人发钱,而是通过金融体系将钱放出去,增加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量。但如果金融体系效率低,也会导致大量货币积压在金融体系内,金融体系外的其他地方并没有得到太多货币,也会导致通货紧缩。

比如政府把钱给银行了,但因为之前银行贷出去的钱坏账率太高,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导致银行惜贷,不敢往外放贷款,这样企业仍然拿不到钱,也会导致通货紧缩。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以外,还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导致通货紧缩。

可以看到,引起通货紧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过我们也不用特别担心,一则是因为全球目前通货紧缩的国家并不多,我们当然也没处在通货紧缩之中,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太有可能处于通货紧缩之中。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更大,所以还是考虑一下怎么应对通货膨胀吧。


坤鹏论


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上升,影响物价至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查看近期的美联储加息消息,北京时间周四凌晨3:00,美联储发布12月份货币政策会议声明,决定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由1.0%-1.25%上调到1.25%-1.50%。这符合市场预期,这也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

紧跟其后香港金管局加息,央行的公开加息,随着美联储加息全球央行或将开启“货币紧缩时代”。

政府就是通过利率这个变量来调节消费和投资从而调节一个国家的经济,怎么理解呢?

当利率提高,借钱成本也就相应提高,人们借钱少了市场上的货币也就少了,一旦消费支出少了经济也就降温了。

利率的高低无论从微观上的消费,还是宏观上的经济,对于资产大类变动的个人配置都有深远的影响,几乎每一个时代的大机会都与加息或者降息周期相关。

今年以来,银监会密集出台了多项监管文件,严格监管银行各项业务,清理金融杠杆。银行业被动清理影子银行,收紧表外业务。国家相关政策的收紧无疑也是造成今年资金荒的重要因素。

从去年开始不断被提及的“金融去杠杆”,让资金实现“脱虚向实”等,伴随着一系列政策,作用已经显现。其中,11月17日,“史上最严资管新规”让资金的弦更加紧绷了。

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要将此前野蛮生长的资管行业规范化,消除“刚性兑付”。刚性兑付可谓资管行业规模得以快速扩大的“利器”,它向投资者承诺了保本保收,金融机构负责“兜底”、垫付资金。一旦暴力除掉金融机构这项武器,对于国内投资观念尚不够成熟投资者来说,大量的投资将“自负盈亏”,这成为他们无法接受的结果,于是大量资金迅速从市场抽回的现象可能会伴随着资管新规的正式推行而造成资金的迅速流失。


环球老虎财经


谈到通货紧缩,咱必须要跟通货膨胀放在一起讲,这样有了对比,就更容易理解。举个简单的栗子:

假设市场上一共只有价值1000元的面包,而目前市场上的存量货币是2000元,那么,每个面包就能消化2元,即2元可以买一个面包;但是现在,银行关闭印钞机了,市场中的存量货币由于损耗、外流等因素变得越来越少,假设只剩下500元,那么,1000个面包只有500元可消化,即5毛钱就能买一个面包。这就是通货紧缩的基本原理。

那如果是通货膨胀的话,则意味着开动印钞机,存量货币增加了,变成了3000元,这样的话,每个面包就能卖到3块钱了。

但这只是简单的表象,其内在的逻辑很有意思。

在解释之前,我想说的是,什么引起了通货紧缩这个问题并不是非常准确,因为无论是通缩还是通胀,它都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没有什么必然的起因之说。就像为什么女票会生气?没有为什么,因为挺久没生气了。通缩也是一样,因为通胀了挺久,各领域都投资过热,市场通缩的“欲望”就会加强,等累积到一定程度,市场自然就会爆发或者外部因素(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驱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我们称为经济周期。

刚刚用简单的例子解释了微观层面的货币,下面我就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来说宏观层面。

启动和关闭印钞机都是由政府决定的,那它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经济过热,个别领域或行业有太多的资金涌入,就像当前国内的楼市一样。政府要踩刹车,于是首先想到的则是提高借贷成本(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给(少开几台印钞机)。但问题在于,这刹车需要点刹,不能急刹,否则就会引发通缩。

但国内与国外不一样,国内的内生性需求太旺盛了,踩了刹车,它还是会自动加速,而国外的话,一不小心就刹死了。

在国内,房子就是刚性需求,结婚就必须买房!有泡沫也得买!可是在国外,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日本(据报道,有接近一半的日本单身青年表示不想结婚,甚至不想谈恋爱),日本政府求着你买房,求着你结婚,还给你补贴。如果把这些楼市调控措施放在日本,那么好了:你不是提高贷款利率吗?行啊,咱这个房不买了!开发商之所以依然以高资金成本去拿地,还是因为最终能卖个好价钱,现在日本年轻人不买了,开发商说:那咱这个楼也不盖了,本来利息就高,盖出来还卖不出去,亏死了!这样一来,卖方和买方的需求一下子都没了,房子自然就会跌价。人们一看,哇!房价开始跌了,那咱开始存钱买房吧!于是大家减少消费,持币坐等跌价。今年跌了,别急,再等等,说不定明年还会跌,反正又不急用。这样的话,越跌越不买,越不买就越跌,陷入通缩的死循环。

如果换成整个经济基本面,原理也是一样的。总的来说,通缩就是一个循环,即经济过热——政府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压制需求——需求减少,企业裁员,减少生产规模,创新的动力也没了——商品供应减少,人们失业,消费减少,存量货币也在减少——需求减少,商品销量和价格同时下跌,越跌越不买(除刚性需求外,如食品)——越不买越跌——消费和投资急速减少,经济下滑——政府赶紧有开动印钞机,降低利率,刺激消费和生产——经济过热。

看到没,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通胀与通缩都在其中,今天着重一下通缩而已。

有人会问了,通缩除了政府的外部因素外,还会有其他因素吗?当然有,像美国在二战之后的几十年内,尽管经济和军事力量腾飞带动了国内巨大的需求,但是到了冷战后期,由于苏联解体,之前造的飞机大炮核弹好像没啥用了,加上日本和欧洲也在崛起,许多日欧廉价产品涌入美国,造成美国本土的产品没有什么市场,人们不愿买高价的美国货,销量下跌,企业也没有什么生产动力,从而引发了短暂的、小幅度经济通缩,典型的例子就是那时的丰田汽车占领美国的汽车市场。

总之,通缩虽然会导致商品价格下降,购买力相对提高,但对于整个经济体依然有负面影响。因此,温和型通胀是许多都希望看到的。


小白读财经


题主您好!通货紧缩是一个经济学方面的概念,指的是总体物价水平的持续性下降。而衡量总体物价水平的指标一般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一般来讲,这个指数持续三个月或半年下降,便可以判断为通货紧缩。

当发生通货紧缩时我们最直观的体会是什么呢?物价下跌,这看似是一件好事情,在我们手中的钱没变少的时候,我们可以买更多商品了,似乎我们应该欢呼雀跃,期待这样的情况早点发生。但实际上呢,商品价格下跌,生产者利润自然减少,有的企业会亏损,有的企业甚至会破产,传导到工薪阶层,那就意味着收入下降甚至是失去工作,伴随失去收入来源的物价下跌,怎样都是无法让人高兴起来的。

当发生通货紧缩时,危机会从制造业传导到金融行业,进一步造成全面的经济危机。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比如企业向银行贷款用于生产,政府向银行借款用于基建投资,当利润下降时,企业收入减少,政府税收减少,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企业与政府便会无力还贷,引发债务危机,使银行陷入困境,而在我国,银行时居于金融体系核心位置的,其对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

通货紧缩会带来这样恶劣的后果,我们自然是不希望通货紧缩发生的,希望将通货紧缩“扼杀”于萌芽状态。那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通货紧缩呢?引发通货紧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咱们逐条来看一下。

  1. 中央银行采取的紧缩的货币政策。当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市场上的货币量会减少,而当商品总量基本不变时,商品对应的货币自然也就减少了,这意味着商品价格的下跌。正因为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带来通货紧缩,所以新闻提到的我国的货币政策一般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或积极的货币政策。

  2. 社会总需求降低。这条原因包括政府削减支出,投资和消费预期变化等因素,当社会总需求降低时,商品和劳务的供求关系会失衡,供大于求,引起价格的下跌。

  3. 汇率制度。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币值高估,引发出口下降,企业经营困难,便会促使消费需求降低,进而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引发通货紧缩。这个现象可以在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香港看到,危机之后,东南亚受冲击的国家币值大幅贬值,而香港维持货币相对稳定,随后在香港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

  4. 生产力过剩。当生产力过剩,而市场上的总需求基本不变时,便会使供大于求,引发价格下跌。

  5. 债务累积。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大量贷款进行扩大再生产,当经济受到负面冲击时,这些债务会使企业承受很大的压力,导致企业降价销售,偿还债务,由于企业的销售收入用来偿还债务而不是投资,又会使投资需求降低,从而使社会总需求降低,进一步推动通货紧缩。

  6. 金融体系效率低。当金融机构不愿放贷或片面提升贷款利率,便会出现“信贷紧缩”,使社会总需求降低,引发通货紧缩。

以上是诱发通货紧缩的一些常见原因,如果您对相关方面感兴趣,欢迎关注我们,进一步探讨,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愉见财经


简单的说通货紧缩就是让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变少,而市场上的商品多一些。

如何让市场上的货币变少呢?国家的主要方式就是税收及国有机构创收。从而使流通货币变少。但是按目前的状况,国家在没有减少流通货币的同时还增大了流通的货币。也就是说,收上的税没抵账,却还得多印钞票。这就是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说通过减少货币的方向来引导通货紧缩那是不可能的。

再看看另外一个方向,那就是增加市场上的商品。也就是说加大商品的产量和增多商品的种类了。

增加商品种类,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科技创新。但是这是需要资金和时间才有可能达到完成的。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也不具备稳定性。所以短期内靠科技创新来实现增加商品很难。

那从另外一个方向看,那就是要增大产量了。是的,国家就是那么一直在鼓励和扶植的。但是不是说所有的商品都能够简单的增大产量的。最起码农业商品不行。那就是工业商品,生活商品还有虚拟商品喽。首先看工业商品,这几年的发展结果是产能过剩,质量低下。这不用提,大伙都知道都是哪些商品。其次看生活商品,那就是大伙的硬伤了,房子。看看我们国家,很多地方由原来的百亩良田一跃成为千座城市。最后看虚拟商品,作为商品,这是个新生的市场。国家也是大力扶持的。网络游戏,网购平台,网络交友等等,但也是良莠不齐啊。

纵观,商品的价格是否跌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农业产品,因为没有增收,所以价格不会跌;工业商品,相对的来说是跌了,如钢铁,但是与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大伙也就看不到好处了;生活商品,由于国家增大了赋税及很多方面商家的垄断,所以价格也是不会跌的,反而价格成攀升的趋势;虚拟商品,本来就是个新生商品,所以普通老百姓只会增加资金的输出。所以说,要看到通货紧缩,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谈。


叶訫骷


通货紧缩的表现: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产生原因:商品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严重失衡,商品供给大于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导致潜在的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结构错位较大,大量的潜在的产品供给得不到实现而沦为无效供给,造成商品价格水平较长时期处于低位徘徊的局面。

通货紧缩的影响,通货紧缩会加速经济衰退。由于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必然使人们对经济产生悲观情绪,持币观望,使消费和投资进一步萎缩,加速经济的衰退。物价的下降会使实际利率上升,企业不敢借款投资,债务人的负担加重,利润减少,严重时引起企业亏损和破产。由于企业经营的不景气,银行贷款难以及时回收,出现大量坏账,并难以找到赢利的好项目,经营也会出现困难,甚至面临“金融恐慌”和存款人的挤提风险,从而引起银行破产,使金融系统面临崩溃。


货紧缩应对措施:1、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刺激总需求;2、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3、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4、改变预期 ,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6、调控国家综合物价指数,只发行与国民数量相当的货币,后果货币无限升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