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此乃苏轼诗人杰作,你如何理解呢?

8613907401954


从苏东坡的中秋词看他的儒道佛兼修的人生哲学!

苏东坡是宋词豪放词的开山人物,他开辟了宋词的全新境界。老实说,宋词没有苏东坡的开拓,也许也就是文人雅士和歌女们私人聚会时的卿卿我我而已,它顶多会更加红粉一些。而苏东坡一扫宋词婉约颓废萎靡的词风,把宋词带入了广阔的天地。在苏东坡这里,没有什么不可以入词,在词中也没有什么情感不可以抒发。也就是说,宋词在苏东坡的手里,成为真正我手写我心的利器,而不是莺歌燕舞虚情假意的载体。

谈到苏东坡的词,明月几时有这首中秋词,代表了苏东坡词的最高水平。有人认为,苏东坡的词充满了粗豪之气,不那么雅致,而这首词,却在豪迈清雄中透着虚幻空灵的色彩。所以清朝有词论家说,这首词的前半段充满了仙气,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特别之处。

如果按照中国哲学的划分来说,这首词的前半段充满了道家哲学的放达、超越之情。苏东坡在这首词的上半段为了我们描绘了一副仙乐飘飘遗世独立的道家仙人的形象。这种形象,读者朋友在屈原那里见过,在庄子那里见过,在李白那里见过,在道教的游仙诗中见过,这也充分说明,苏东坡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事实上,没有道家思想的拯救,苏东坡也许就不是苏东坡了,他也许早已经颓废甚至自杀了。正是有道家的超脱思想的影响,才能让苏东坡在宋代党争的凄风冷雨中,挺立了自我,活出了真我的精彩。

好,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词。在说这首词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这首词的背景。这就是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的文学评论的原则。

这首词是一首中秋词,是苏东坡在山东做官时,在中秋之夜清辉遍地的晚上,写给自己的弟弟苏辙的。按照一般诗人的写法,无非是写思念,写自己的茕茕孓立的孤独,而苏东坡却别开生面,从对月亮的追问,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哲理性思考写起。在这首词中,我们看到了苏东坡的诗歌的传承,他的诗歌里有屈原、庄子、陶渊明和李白的影子。同样,在对月亮的追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苏东坡的哲学家的气质。屈原不是有天问吗,李白不是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思考吗?所以,苏东坡像他们一样,把对弟弟的思念,写成了带着哲学的思考。

一篇作品能否达到杰出的水平,能否真正打动人心,其关键是,是否有人类共通的意识,也就是说,是否能达到人类的集体无意识的深处,而这首词,真正地进入了人类意识的深部——一种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思考,一种对如何解决人的悲欢离合的思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词的上半段是写关于对月亮的追问和思考。他借着对月亮的追问,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清冷高旷的境界。这种境界并非人间所有,只能是在遥远的天上,这不由得让人产生游仙之感。但苏东坡从来都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人,他热爱生活,否则他就不会那么幽默,就不会那么好吃,甚至还发明了好多香气氤氲到现在的美食。他是一个地上的仙,而不是天上的仙。也就是说,苏东坡是热爱生活的现实主义者,只有在遭受打击和挫折的时候,才会偶尔想起道家的隐士生活。但是苏东坡从来都不会躲起来过隐居的生活,否则“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将成为现实,事实上,苏东坡绝对不会逃跑于这个他所深爱的滚滚红尘。

在这首词中,他就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天上虽好,毕竟清冷,地上虽然孤独,但是充满了人情味充满了人间的温度。再说了,到了天上,哪还有思念弟弟这样的红尘俗世的情感呢?所以,这首词的上半段,苏东坡看到月亮,心里面动了道家的游仙之思,但他马上就清醒下来,还是在人间好。也就是说,在苏东坡的心里,道家思想只是他暂时的寄托——每当他遭受挫折的时候,就把老子和庄子端出来倾诉一下,然后迅速转换身份,回到自己的“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自信中去。

词的下半段属于写实,写自己的思念之情。但是苏东坡又跳开了一步——他比别的词人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境界和立意。苏东坡告诉自己,也告诉人类,悲欢离合这种事情,从来都是自然而然的现象,从来都没有什么永远圆满的东西。在这个无常的世界上,残缺才是常态,而圆满无非一瞬而已。而天地一指,人生一马,哪有什么一直如意的事情,就像月月缺是常态,花儿残败是常态,人的离别也是常态。这其实是来自庄子的齐物论的思想,既然残缺是常态,那我们就要正视人生的悲欢离合,正视人生的孤独。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正是离别,正是孤独,才能真正凸显感情的珍贵。

在这首词的最后,苏东坡又仿佛化身为西天的佛祖,有着救世的慈悲意识。他祝福自己和弟弟,也祝福天下人,永远团圆。所谓团圆并非身体在一起,而是精神在一起。不要去管在不在一起,无论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只要能在这一个月圆的时刻,共同欣赏天上的那一轮圆月,就好了!

所以,苏东坡的这首词,体现了他道家的超脱意识,体现了他儒家的积极进取的人生精神,还有佛祖般的慈悲精神。儒道佛三家的融合,让这首词成为千古绝唱,也让苏东坡成为远远超过同时代的伟大的词人!


好玩的国学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端起酒杯问天,明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不知天上的宫殿,今晚又处在哪一年,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又担心那里宫殿位置太高,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起身舞蹈,影子在月光下摆动,境界超凡脱谷,哪里像在人间,月光转过楼阁,。央入门窗,照见失眠的我。明月不应对人怀恨,那又为什么要我和弟弟分隔两地其间,经常变圆,引人伤怀,人总会经历悲伤、快乐、分离、相聚,月亮也会经历阴天、晴天、变圆、变缺,这种事情,自古以来难以十全十美。只希望亲人平安,即使远隔千里,也可以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这是一首月夜独酌,怀念兄弟之作。


陈年往事1222


1076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时值八月十五中秋夜,苏轼先生饮酒赏月庆祝佳节,酒意正浓时,忽然想起了自己可爱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也是他的诗词创作佳友,思念之情和灵感交织突现,词兴大发,写下了流传后世的不朽名篇《水调歌头》。此后,咏赞中秋的诗词之作,只能是千年老二,望苏兴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个问题问得很有科幻片的感觉,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特别是和弟弟苏子由一起,完成这个心愿。

以上两句,为全词定下了基调,也做好了意境的铺垫。借望月怀人,表达了对弟弟的无限怀念,不缺酒,就缺你的陪伴,另外还有你的名作佳篇。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多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可以给他精确的答案。乘风入月,当时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我们国家的“天宫二号”早已史无前例地走到了月球的背面,令世界惊叹!假若苏轼重生,一定会欣喜若狂的。

即便到了今天日新月异、人工智能的时代,我们再来品读苏轼的词,仍然不能不由衷佩服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平民之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这里话中有话,表面的意思是给一些人看的,里面的另一层意思是在发信号给另一班人知悉。通报他现在的情况和表明他的立场。

明月是什么时侯开始出现的呢?我端起这杯美酒来敬你,请青天大老爷(神宗)告知我。

(隐语:神宗皇帝啊,天地明月清朗天下百姓哪个朝代的贤明皇帝做到了,你难道不想做个贤君吗?还天下百姓一个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现在应该记哪一年了!

(隐语:自我被贬之后,现在已经过了这么久了,朝庭中现在的状况究竟怎么样了呀!和我同道的那些人也不知道现在怎么个状况?)

我想要借一股清风返回到天上,可是我担心返回去用那美玉砌成的楼宇再也经受不住那高耸九重天的寒冷。

(隐语:我想神宗皇帝如是贤君的话自然会求贤若渴拜士我回朝中去,可是我还是担扰朝中分分钟又风云突变,到时候九五之尊又不知其态度被人再左右而又会再次遭到冷落,还会再带来一班忠臣被荼毒的下场,如果是那样的话,那是我东坡之罪啊!)

我现在轻舞着鉴赏着月下的清影,琢磨着回归宫中生活怎比得上在民间真实生活。

(隐语:现在地上的一个人影是孤独的,但是也明摆着告诉你这个人是清高的,是士可杀不可辱的。那天下百姓的生存才是根本,民生才是重中之重,朝中不能脱离了民间的真实民生啊!皇帝要是能体会到人民的实际生活那才是真的好。)

结语:中秋一过,离过大年也不会太久了,我苏轼今年四十了,皇上今年己五十了,可是岁月不等人啊!希望能等来朗朗青天而不会是让我苦等的!

苏轼补丁安装:(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华莲生


华莲生


大诗人中秋醉了问的?

今初夏夜刚好醉意点酒来答哈!

明月/几时有 ,

(中秋之夜天上月亮🌙这么优美明亮,什么时间有的啊?不知道啊!😄)

把酒/问青天

(看来大诗人今晚不喝酒也不敢问😊 手中有酒再喝几大口壮壮胆问问。青天家的应该知道什么时间生日。)

不知/天上宫阙,

(酒喝的有点的懵懵了,仔细想了想上天宫阙那么大 在那呢 ,我怎么去找到路问啊,怎么识路不知道啊!😕)

今昔/是何年。

(看来是真喝的有点多了,现在是什么年号了,不然真问清了我也算不出多少年啊😯)

我欲/乘风/归去,

(可能大诗人喝酒的这个中秋风不小,管它呢,我乘着清风上去先问问得了😊)

又恐/琼楼/玉宇,

(双脚还没离开地皮,一想宫阙玉宇那么高心里发怵。😨)

高处/不胜寒。

(还是大诗人厉害,给自己找个理由,那么高肯定寒冷,我不去了😔)

起舞/弄清影,

(拿着酒杯在月亮🌙前跳起了云裳舞,)

何似/在人间。

(还是现在我这里好啊,有酒有情调的,我不去哪里挨冻了😄)




山觉435


中秋之夜,把酒问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引出下文诗人想到天上一探究竟。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乘着风上天看看,想来那些琼玉做成的宫殿也是冷冰冰的,况且还是在高处。

还是享受这人间烟火气吧,对月起舞,舞乱月影,人间多好,不羡慕天上了。

我觉得其实诗人想说当下就很好,身居高位也有无奈。

只是在中秋之夜想起了弟弟苏子由,想到睡不着觉,只能看着月影不断移动。

不过人长久就好,可以共享一轮明月也是幸福的。

诗人的旷达可以体会到吧,这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好风读诗书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明月什么时间有?

这个问题不用说苏轼这个大才子,即使是当时的蓬头小童也知道。用得着问青天么?

我们所处的今天,在月亮上是属于什么年月?

这个问题不用说苏轼只是文学家,即使人类文明又发展近千年时间,也就是说即使是现代专业研究天文的科学家们,也难回答这个问题吧!

所以,这些都不是问题,也不用细究和回答。这只是一种文学形式~~~修辞方法叫设问!

苏轼是用这种设问的方式,来表达当时寂寞和无奈,借以引起下文,并借此情以便发挥!

~~~仅此而已!OK


郊野诗词拾遗


谢8613907401954邀请!其实回答过一个关于此词的悟空问答,只怕老生常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开篇引月向天而问,“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中秋之夜,东坡醉而想念胞弟子由,词中仿佛不知与他阔隔几年?其实构思奇巧。真不知吗?不,他怎不知,只是籍此感怀身世,伏笔留下悬念借以抒发自己痛苦的心境。你听——“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此刻,他似感慨万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仿佛东坡走入诗画中,遗世而独立,任月之阴晴圆缺,仿佛真的远离是非人间。

但是,上阕看似浪漫,词中却隐藏着作者矛盾的心——想念亲人。

下阙"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由虚入实摇曳转境,"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字句又突显旷达超尘。眷恋间借月衬托别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全词清空却又意趣横生。人评其词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全词如下,君细赏之: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情景交融,构思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不可多得的咏月怀人之词,也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水寒雅芙随笔




水寒雅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此乃苏老先生的神来之笔!

结合词前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你就很容易理解苏东坡写这首词时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风和景明,月圆花好,我们很开心,那就喝酒!酒微醺之时,有想起了远方亲爱的弟弟…………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反正我特喜欢这首词!😎


木南楠张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个是这首词前作者写得小序,可以帮读者去理解作者写这首词时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做太守任上所做,还有那首人尽皆知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那个时候的名篇。苏轼受到儒释道精神的影响颇深,所以哪怕是在不断遭贬,人生际遇坎坷的时候还能一样的旷达,超然物外,实在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苏轼苏辙兄弟俩感情也是非常深厚的,这个从他入狱后感觉可能不久人世写给弟弟的诗中也能看到(……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所以明白了这些,就能够知道了,这是在丙辰年中秋过节密州太守任上,作者通宵饮酒赏月,每逢佳节倍思亲嘛,很自然的就想起了同样是宦海沉浮的弟弟,明月当头,思亲情切,结合自身漂泊不定的仕途,才写下这首千古名词。作者的思绪从现实的人间转移到虚幻的天上,又从天上再次回到人间的兄弟之情上来:哪怕是现实中没有办法见面的亲兄弟也就明月传情让彼此各自珍重。这首词写得感情真挚又很复杂,不仅仅是亲情在内,比如“……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暗含了官场和做人一样的境遇: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苏轼正因为自己才气冲天又不懂收敛,受罪颇多。总之,这首词很耐人寻味,写得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