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家長對孩子缺鈣都存在誤區,你中招了嗎?

家長們都怕孩子缺鈣,所以常常讓孩子吃這個那個來補鈣。

但你對孩子缺不缺鈣真的瞭解嗎?

兒科醫生常感嘆,來門診的家長,90%左右對孩子缺鈣都存在誤區。

90%的家長對孩子缺鈣都存在誤區,你中招了嗎?

誤區一:枕禿——鈣缺乏佝僂病確實會出現枕禿症狀,但枕禿不一定都是因為缺鈣。

90%的家長對孩子缺鈣都存在誤區,你中招了嗎?

枕禿大都會出現在6個月內的寶寶頭上,這個時期,寶寶每天幾乎都是仰臥,頭部與枕頭摩擦的機率高。

另一方面,寶寶頭部一出汗,覺得不舒服,就會使勁晃頭,導致枕禿。

其實,大部分的枕禿與缺鈣並無關係。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能獨立坐,睡覺時間減少且並不都是仰臥睡,枕禿現象就會慢慢消失。

誤區二:多汗、夜驚、睡覺哭鬧是缺鈣的一種症狀,但並不代表一定是孩子缺鈣。需要綜合考慮,排除其他原因。

90%的家長對孩子缺鈣都存在誤區,你中招了嗎?

愛出汗——嬰幼兒的活動較多,植物神經興奮性也比較高,入睡後2-3小時內頭部出汗是正常的。

入睡3小時後還大量出汗就要注意分析原因了。

在排除“室內溫度過高、穿的太多、蓋的太厚”等環境因素後,就該考慮是否是缺乏維生素D、缺鈣等導致的。

夜驚、睡覺哭鬧,如果是沒由來的突然出現,可能是寶寶真的病了,建議趕快去看醫生。

誤區三:生長痛其實並一定是缺鈣導致的,需要綜合分析。

90%的家長對孩子缺鈣都存在誤區,你中招了嗎?

孩子到了四五歲,有時候會說自己腿疼,很多父母就會認為是長得太快缺鈣了,需要補鈣。

其實,多數的生長痛跟孩子白天的運動量,以及神經肌肉韌帶方面有關。

並不一定都是缺鈣,需要綜合分析原因。

誤區四:新生兒出牙晚是因為缺鈣,這種說法並不嚴謹。

90%的家長對孩子缺鈣都存在誤區,你中招了嗎?

新生兒出牙晚與遺傳、疾病、缺乏營養和缺乏咀嚼鍛鍊等都有關,不一定就是缺鈣引起的。

如果孩子到12月齡牙齒還未長出,建議找專業的口腔科醫生進行診治。

誤區五:頭髮長得慢,頭髮黃是缺鈣引起的,這種說法也不完全正確。

90%的家長對孩子缺鈣都存在誤區,你中招了嗎?

缺鈣對兒童的頭髮生長會有影響,但缺鈣只是毛髮生長不好的原因之一,

其他微量元素或礦物質的缺乏也會影響頭髮生長。

兒童都必須補鈣嗎?

90%的家長對孩子缺鈣都存在誤區,你中招了嗎?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表》,人體對鈣的需求量因年齡的不同而各異。

對於嬰幼兒來說:

0-6個月的嬰兒,每日鈣攝入量需300-400毫克。

1-4歲的兒童,每日鈣攝入量需600-800毫克。

4-14歲的兒童,每日鈣攝入量需800-1000毫克。

兒童需不需要補鈣,要因個體差異而定。家長應注意孩子發育過程中是否出現缺鈣的症狀表現。

如果出現缺鈣的症狀表現,就要及時帶孩子看醫生,由專業的醫生來給予專業指導。

兒童補鈣過量,反而可能會導致身體浮腫、多汗、厭食、噁心、便秘、消化不良,嚴重的還容易引起高鈣尿症。

同時,還可能限制大腦發育,影響正常發育。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需要補鈣?

90%的家長對孩子缺鈣都存在誤區,你中招了嗎?

孩子需不需要補鈣,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考量。

1、從食物中攝入的鈣量是否足夠

包括奶量,母乳餵養等這些情況。我們要看孩子食物的攝入量,是否能夠滿足他生理對鈣的需求量。

2、是否出現了缺鈣症狀和體徵

如果我們發現孩子已經出現了缺鈣的臨床症狀或體徵(醫學上稱缺鈣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如:前囟門不閉合、雞胸、漏斗胸、手腳鐲徵、O/X型腿等。

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按照醫囑使用鈣量和維生素D製劑。

90%的家長對孩子缺鈣都存在誤區,你中招了嗎?

最後要強調的是,只要孩子的飲食量充足,營養均衡,適當補充維生素D是不容易缺鈣的。

補不補鈣最好根據孩子的飲食情況和兒科醫生的指導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