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我們”存在於另外一個宇宙中!——《量子論》的現實意義

“真正的我們”存在於另外一個宇宙中!——《量子論》的現實意義

2015年,像玄學一樣的《量子論》在澳大利亞被科學家通過實驗得到了實證,同年,令人不可思議的“量子糾纏”也得到了實驗的證實。

但是,快四年過去了,對於“《量子論》現實意義”的認識,卻還在路上迷茫,《量子論》的背後,到底蘊含著什麼現實意義呢?

……

其實,真正能夠幫助人類認識清楚“《量子論》現實意義”的完整答案,在中國的甲骨文中!

在冥冥之中,甲骨文與《量子論》好像存在著某種不解之緣——

1899年,甲骨文正式被發現,而在第二年的1900年,《量子力學》誕生了。

1926年,對甲骨文的整體解讀初步完成。第二年的1927年,非常著名的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召開,標誌著《量子力學》的成熟。

“真正的我們”存在於另外一個宇宙中!——《量子論》的現實意義

我們在《量子力學》的發展道路上,基本上,都能看到甲骨文研究發展的“神同步”,那麼,在這種“神同步”的背後,甲骨文在向我們傳達著什麼信息呢?

……

近年來,心智玩家破解了甲骨文中的“源頭‘甲骨文’”,在漢字的起源與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源頭‘甲骨文’”與甲骨文兩種字義的文字。

“源頭‘甲骨文’”是甲骨文的源頭,但是,“源頭‘甲骨文’”並不是常規字義的文字,而是用來向人類傳承“重疊結構世界”原理與“心智系統轉換”方法的特種符號系統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安陽出土的甲骨文,是“源頭‘甲骨文’”的衍生產物。

從2015年開始,心智玩家用“重疊結構世界”原理與“心智系統轉換”方法,解讀了儒家經典中的《大學》、《中庸》、《論語》,並發現了佛教的《心經》、《金剛經》、《楞嚴經》、《維摩詰所說經》,也都是基於“重疊結構世界”原理與“心智系統轉換”方法上的論述。

2018年,心智玩家用“源頭‘甲骨文’”字義直接解讀了天書般的《郭店楚簡·老子(甲本)》原文。

《郭店楚簡·老子(甲本)》所呈現出來的內容,完全不同於通行本《道德經》以及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德道經》,是非常完整的,關於人在“重疊結構世界”中,進行“心智系統轉換”練習的方法,以及老子自己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的心得。

通過這樣的解讀,我們發現在上古時代,中華先賢所認識到的世界,是一個非常複雜、龐大的“重疊結構世界”,而讓現代人類通過科學(science)方式認識到“重疊結構世界”的存在,這就是《量子論》肩負的歷史使命。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量子論》給人類帶來的現實意義就是:通過現代科學(Science)的方法,向人類揭示“重疊結構世界”的存在!

那麼,究竟什麼是“重疊結構世界”?為什麼要用“重疊”這個概念?以及人在“重疊結構世界”中,是一種什麼狀態?又是如何進行“心智系統轉換”的練習?我們將在這一系列的文章中,為大家進行解釋。

在這一篇中,我們將重點為大家介紹“重疊結構世界”的概念。

“真正的我們”存在於另外一個宇宙中!——《量子論》的現實意義

一、“重疊結構世界”的“重疊”是個什麼概念?

在基於《量子力學》所認識到的“平行宇宙”概念出現之前,在科學(Science)的範疇內,我們所認識到的宇宙空間,是牛頓經典力學所描述的“單一結構世界”,也就是我們人的感官能感覺到的“三維空間”。

在此之前,任何“多世界”、“多宇宙”的概念,在科學(Science)的面前,基本上都屬於胡思亂想。

在“平行宇宙”的概念出現以後,我們開始接受“多世界”、“多宇宙”的概念,在我們能感覺到“三維空間”宇宙以外,還存在著許多個與我們這個“三維空間”宇宙一樣的宇宙、世界。

因為這些宇宙、世界與我們這個“三維空間”宇宙、世界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所以,為了表示這種“多世界”、“多宇宙”之間沒有任何關聯,就用了幾何學中的“平行”概念來表示。

在“二維”平面中,“平行”是指兩條不相交的直線。所以,“平行宇宙”的含義就是:“多世界”、“多宇宙”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每個宇宙都是各自獨立的。

相對“平行宇宙”的這種概念,“重疊結構世界”中的“重疊”概念,就是表示:兩個物理屬性完全不同的宇宙、世界之間,存在著整體性的關聯

因此,“重疊結構世界”的意思是:兩個物理屬性完全不同的宇宙、世界之間,存在著整體性的關聯,並由這種關聯組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界”。

“真正的我們”存在於另外一個宇宙中!——《量子論》的現實意義

二、“重疊結構世界”是什麼樣的?

所謂“重疊結構世界”就是:

“完整的世界”由兩個物理屬性截然不同的真實世界,相互連接而成。其中,一個真實世界,人的感官能感覺到,我們把這個世界稱之為“顯性世界”,還有一個真實世界,人的感官無法感覺到,我們把這個世界稱之為“隱性世界”。

“隱性世界”是“重疊結構世界”的主體,在“顯性世界”中所有一切的主體都在“隱性世界”中;在“顯性世界”中所有一切運動、變化的動因、動機、動力也都在“隱性世界”中。

……

1、對於“重疊結構世界”,我們先借助“三維空間”、“四維空間”的概念來認識一下:

“顯性世界”就是“三維空間”,而“隱性世界”就是“四維空間”。

從佛教經典中的描述來看,如來以及如來所在的世界,並不是沒有形象,也是有形象的,只是如來的形象,是超越“三維空間”中釋迦摩尼的象形,是一種在“四維空間”中的形象,用“三維空間”的視覺去看如來,是看不到的,甚至用肉體大腦意識去想象如來的形象,也是無法想象的。

所以,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空”、“無(不是簡體字)”並不是表示“沒有”意思,而是表示在“四維空間”中的具象。

2、我們再從“平行宇宙”的概念,來認識一下“重疊結構世界”。

假設一:在“平行宇宙”中,所有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相同的,所發生的一切也都同步。

那麼,在這些宇宙中的“事物主體”就存在著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性:在這些宇宙中的“事物主體”,就在我們這個“顯性世界”中,其他宇宙中的事物,都以我們這個“顯性世界”為主,保持同步。

第二種可能性:各個宇宙中的事物各自擁有獨立的主體,在某種未知力量的作用下,也保持同步。

前一種可能性,參照“量子糾纏”原理可以解釋得通,我們這個宇宙是主體,其他所有的宇宙都與我們處在類似“量子糾纏”的狀態中。不過,這樣的“量子糾纏”是另外一種“量子糾纏”,“量子”可以跨越不同的宇宙發生“量子糾纏”,這與我們現在所說的“量子糾纏”並不是一回事。

後一種可能性,其實,並不是“平行宇宙”的關係,也是一種“重疊結構世界”的關係。就好比一臺有著很多屏幕的電腦主機,所謂的“平行宇宙”只是屏幕,在屏幕上放著相同的內容,看上去就像是“同步”的一樣。但是,在屏幕之外,卻有著電腦主機,電腦主機與屏幕之間,並不是“平行”關係,而是“重疊”關係,屏幕上內容的主體,都在電腦主機的程序中。

假設二:所有宇宙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不同的,那麼,在這些宇宙中的“事物主體”,各自都是自己的主體。

通過這兩個假設,我們發現,在“平行宇宙”中,“事物的主體”都存在於自己的“顯性世界”中。

“平行宇宙”的概念雖然給人帶來了“多世界”、“多宇宙”的概念,但是,其本質依然是“單一結構世界”。

但在“重疊結構世界”中,世界與世界之間是存在關聯的,而且,“隱性世界”是“重疊結構世界”的主體!

也就是說,在“顯性世界”中所有一切的主體都存在於“隱性世界”中;在“顯性世界”中所有一切的運動、變化的動因、動機、動力也存在於“隱性世界”中。

3、“重疊結構世界”的模型超出了我們基於感覺的生活經驗,所以,我們可以藉助“虛擬現實(VR)”的模型來理解。

現在的“虛擬現實電子遊戲”還處在相對比較初級的階段,所以,需要藉助一下我們的想象力,來想象一下:

我們正在玩一種“徹底沉浸式的虛擬現實遊戲”,“遊戲角色”在遊戲環境(顯性世界)中,“遊戲角色”的主體——遊戲玩家在現實世界(隱性世界)中。

因為這是一個“徹底沉浸式的虛擬現實遊戲”,所以“遊戲玩家”的感覺全部都被“遊戲角色”的感覺所覆蓋,“遊戲玩家”根本感覺不到自己,也感覺不到自己所處的現實環境。所以,“遊戲玩家”就有了一種無法克服的錯覺,把“遊戲角色”當做了自己,把“遊戲環境”當做了現實環境。

大家想象一下,自己在那樣一種“徹底沉浸式的虛擬現實遊戲”中的感受:

在遊戲中,“遊戲角色”的主體,是不是在遊戲之外的隱性世界(現實世界)中?“遊戲角色”在遊戲中所能做的一切,是不是都受到遊戲之外“程序”的限制?

這就是身處“重疊結構世界”中的體驗!

(這裡需要安靜感受幾分鐘)

“真正的我們”存在於另外一個宇宙中!——《量子論》的現實意義

三、《量子論》為什麼能揭示“重疊結構世界”的存在?

我們用“源頭‘甲骨文’”中的“重疊結構世界”原理來解釋一下《量子論》與《量子糾纏》,大家就會知道為什麼《量子論》與《量子糾纏》能揭示“重疊結構世界”的存在。

我們先來看一下“科學家觀察量子”這個模型。

在這個模型中,完整的“科學家”與完整的“量子”,都由“顯性世界”部分與“隱性世界”部分重疊而成,而“量子”與“科學家”都屬於“顯性世界”部分。

如果,我們把“科學家觀察量子”這個模型放到“徹底沉浸式的虛擬現實遊戲”中來看,“科學家”與“量子”都在虛擬現實的遊戲環境中,換言之,“科學家”與“量子”都不可能有“自由意志”,都受到了“程序”的限制。

等到下篇,我們將分享《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人》,大家就會知道“科學家”觀察“量子”時所用的意識,也只是作為“遊戲角色”的“科學家”的意識,這種意識並不是“遊戲玩家”的本身意識。

所以,在這種情景中,當作為“遊戲角色”的“科學家”,在“遊戲角色”意識的作用下,用觀察“波”的方法,去觀察“量子”。

這個時候,“科學家觀察量子”這個模型中所有運動、變化的發生,都在“程序”的設定內,所以,“量子”在“程序”的設定下,自然會表現出“波”的特性。而當“科學家”用觀察“粒子”的方法,去觀察“量子”的時候,“量子”在“程序”的設定下,自然也會表現出“粒子”的特性。

《量子論》的不確定性,其實在告訴我們,在“單一結構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確定的,可知的,只有在“重疊結構世界”中,才會發生“不確定性”。

《量子糾纏》也是同樣的道理,當作為“遊戲角色”的“科學家”,在“遊戲角色”意識的作用下,把任何兩個“量子”滿足量子糾纏條件的時候,處在隱性世界中的“程序”,自然就會讓這兩個“量子”表現出量子糾纏的狀態。

所以,如果用“單一結構世界”的思維,就會去思考在這兩個“量子”之間溝通的問題,於是就有了“超光速”的問題,其實,只要有“速”的存在,都不可能同步,總會有先後的問題。因此,歸根到底,只有在“重疊結構世界”中,才能發生“量子糾纏”,在“單一結構世界”中不可能發生“量子糾纏”。

《量子論》、《量子糾纏》讓我們認識到“重疊結構世界”的存在,而有《量子力學》所帶來的“虛擬現實技術”又讓我們能體驗到身處“重疊結構世界”的感受。

《量子論》就是讓人類認識“重疊結構世界”的鑰匙,而“源頭甲骨文”、《老子真經》以及中華傳統文化就是記載“重疊結構世界”的寶庫。

“真正的我們”存在於另外一個宇宙中!——《量子論》的現實意義

下一篇,我們將分享《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人》,請關注:心智玩家

用「源頭甲骨文」字義解讀《郭店楚簡·老子甲》的電子書:發現《老子真經》——從人類文明整體進程解讀《郭店楚簡·老子甲》(上篇)已經出版,上架書名:老子真經

有興趣的網友可在噹噹雲閱讀、kindle、掌閱、百度閱讀、京東讀書中搜“老子真經”。

“真正的我們”存在於另外一個宇宙中!——《量子論》的現實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