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金減少暗合產業發展趨勢 “走出去”不失為高質量發展的最佳方案

自3月初以來,11家上市黃金礦山企業陸續發佈了2018年年報,披露了其在過去一年中生產經營等各方面情況。從各家企業年報披露的數據不難看出,去年礦產金的生產情況並不理想,多家企業比上年有所減少。這暗合了我國去年黃金產量下降的大趨勢。安全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固然對黃金生產有所影響,但對資源拓展的力度不夠,也是減產的重要因素。

不久前,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永濤在《全球黃金年鑑2019》(中文版)首發式上曾表示,在全國礦產金產量大幅下降的前提下,我國大型黃金企業集團產量呈增長態勢。中國黃金、山東黃金、紫金礦業、山東招金等12家大型黃金企業集團的黃金產量佔比提升至55.08%,礦產金佔比提升至 44.55%。這無疑說明了我國黃金產業集中度的提高,也是我國黃金礦山企業開啟高質量發展模式的階段性成果。而當前這種暫時性的產量下降,可以說是為了含金量更高的高質量增長。


產金減少暗合產業發展趨勢 “走出去”不失為高質量發展的最佳方案


產金減少暗合產業發展趨勢 “走出去”不失為高質量發展的最佳方案


產金減少暗合產業發展趨勢 “走出去”不失為高質量發展的最佳方案

▲11家黃金礦山企業2018年年報部分數據

近期,各大黃金企業集團的年度報告陸續出爐。從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除紫金礦業、靈寶黃金等利潤保持穩定增長外,大部分上市公司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可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018年,紫金礦業實現逆勢增長的主要原因在於“走出去”的持續發力。紫金礦業境外項目礦產金佔公司礦產金總量超過52.26%,礦產銅佔公司礦產銅總量24.19%,礦產鋅佔公司礦產鋅總量35.94%;山東黃金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募集資金52.46億港元,完成“A+H”兩地資本市場佈局,同時緊盯金、銅、鋅(鉛)、銀等礦種,積極推進非洲、南美等地區優質項目併購。赤峰黃金、西部黃金等均因資源瓶頸,導致黃金產量下降。

儘管很多黃金企業在國內加大了探礦增儲力度,例如2018年招金礦業新增金金屬量52.12噸,中金黃金新增金資源儲量23.6噸、銅資源儲量0.53萬噸,西部黃金新增金金屬量738千克。但是總體來看,資源品位下降、儲量減少已成事實。

在不久前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開幕式上說,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也為中國開放發展開闢了新天地。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先行產業,黃金企業的“走出去”不僅是必由之路,更是高質量發展之路。

紫金礦業近年來“走出去”勢頭迅猛,並因此取得了豐厚回報。山東黃金在與巴里克黃金公司合作後,“走出去”步伐逐漸加快,國際化水平持續提升。他們通過積極“走出去”讓企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空間,使企業在國內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實現了逆勢發展。

“一帶一路”區域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在國內資源質量下降、安全環保風暴嚴峻的形勢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礦業併購,毫無疑問是當下的最優選擇。赤峰黃金2018年雖然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虧損1.33億元,為2012年重大資產重組以來首次出現虧損,但仍然在年報中表示樂觀,指出整體發展勢頭良好,原因就在於2018年收購老撾最大的有色金屬礦山——塞班銅金礦。

“走出去”帶來的不僅僅是巨大的黃金資源和廣闊的黃金市場,還有先進的技術與理念。年報顯示,中金國際、湖南黃金、山東黃金、招金礦業等紛紛在加大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力度,以求利用科技打破發展瓶頸或延伸產業鏈。招金礦業緊盯技術瓶頸問題,全年實施科技創新項目43項,完成投資1.18億元;湖南黃金積極研究和推進產業鏈延伸,包括全力推進100噸黃金精煉加貿項目工程建設,有序推進“辰州福1875”金條和金飾品營銷工作,1000噸/年塑料母粒生產線建成投產等。

科學技術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走出去”使我國黃金企業有了更多的與國外先進黃金企業交流的機會,可以從國外引進先進的技術工藝、管理模式與理念,或者與國外科研、技術轉移機構進行合作,推進本企業的技術水平的提升。這有助於我國黃金企業應對國內嚴峻的礦業形勢,推動企業的轉型升級,同時對於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黃金企業具有重要意義。

不久前發佈的《全球黃金年鑑2019》(中文版)顯示,2019年全球黃金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在全球黃金行業整體向好的形勢下,“走出去”不失為推進我國黃金企業高質量快速發展的最佳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