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风气开放吗?

用户3311810449435


开放是一个相对来说的形容词,通常情况下的词性,是为了形容一种状态。但如果没有比较,自然无法得出宋朝风气是否开放的结论。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去买菜,昨日蔬菜价格是1元1斤,而今日是5毛一斤,那么通过相互比较,我们就可得出今日菜价比昨日更为便宜的结论。

所以要想弄清楚宋朝是否开放的问题,就得采用“对比参照法”,要先提出一个可供参照的朝代,我个人认为,可以将宋朝与明朝相对比,以此来得出宋朝是否开放的结论。

首先,以宋朝时的“城防”为例。

在网上,大家随意点开一张《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如果仔细观察汴梁城的城门,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

在汴梁城的城门上,竟没有一兵一卒在把守,而城门下也没有守城将士,有的只是一个无聊的男人,站在城楼上,扶着栏杆,俯瞰整座汴梁城的繁荣景象。

(注:汴梁,北宋都城,古称“东京,汴京“)

(图中红框:张望城内景象的男人)

虽然这是很小的一个小细节,却体现出了宋朝时的城市安保之开放,几乎达到了“不设城防”的状态。

这在其他朝代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如唐朝,元朝,明朝,均在城门处设置城防重兵,如我们拿来做对比的“明朝”,在进城以前,要经过数道安检:

第一道,要先经过城门外约二十米处的“栅栏”。

(明·仇英本《清明上河图》图中红框:城外栅栏)

第二道,进入栅栏以后,再进一道城门,但城门与城市相连的地方,另有一座“瓮城”,其中守有重兵,要检验每一位入城百姓的“文引”,若无入城文引,则立即被官兵扣押,擒拿送官,出城亦然。

《弘治会典》:凡军民无文引,及内官、内使来历不明、有藏匿寺庙者,必须擒拿送官。

《弘治会典》:凡军民人等往来,但出百里者,即验文引。

(明·仇英本《清明上河图》图中红框:瓮城)

第二段记载说的也是非常明确,要想出城远行,不管是“军”,还是“民”,均要出示“出城文引”,如若不能提供文引,则无法证明自身来历,反之,外地百姓要进城,也需要出示“进城文引”,而这些文引,则要在出城或进城前几天,到当地所在户籍处找官员申请,官员开出文引,就相当于现在的“证明信”,证明你籍贯哪里,外出何为,去往何地。

而在回到户籍所在地以后,更要再找官员核销文引,以证明确实外出后又返回原地。

《蒹葭堂杂著摘抄》:回籍之日,付本府长史司,验引发落。

(注:长史司,全称为“王府长史司”,为明朝官职名称,掌管王府政令、路通文引,请名、请封、请婚等事,是府官,也是国官。如果是府官,则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户籍科。)

以上内容,便是明朝“路引制”的一部分。

大家可以试想这一系列的安保措施之繁琐,打比方某位明朝百姓想去南京旅游,得先去一趟官府申请文引,而且这文引还要经过数天时间才能批办下来,批办以后去到想去的城市,又得先过栅栏,再过瓮城,经过两道关卡盘问,又得再过瓮城之后的城防安检,而在去往南京的过程中,如果通城文引无意丢失,那可就会被扣押,接着就擒拿送官,要再有些头脑糊涂嘴也笨的倒霉蛋,连自己的出身来历也说不清楚,那就会被当成危险分子,分分钟就会牢狱伺候。

由此可见,明朝时期的城防之森严,入城出城之繁琐,当属历代最严密的城防之一,更为严密的,还有后来的清朝,尤其是清朝逐步衰落,天下叛乱四起的时期,比之明朝甚至更为严密。

言归正传,咱们再说回明朝城防体系的第三道日常安防:

第三道,过了瓮城,迎面第一座建筑,就是“城防单位”,不仅有重兵持刀把守,还在门前陈列有一排兵器,刀枪棍棒简直一应俱全,俱是用来威慑心怀不轨者,警醒他们切勿动犯罪的邪念。

(明·仇英本《清明上河图》图中红圈:城防机关)

过了如上所述的三道安保关卡以后,才算真正入得城池,而入得城池以后,也要带好文引,不然在街上遇到守巡的官兵,会接受盘问,若无文引,则一样会被擒拿至官府,同时如果是流浪人员,更不可无故躲入寺庙之中,否则便会交由司法严办。

《明太祖实录·卷八三》:常州府吕城巡检司,盘获民无路引者,送法司论罪。

凡不应给路引之人而给引,若冒名告给引,及以所给引转与他人者,并杖八十。

于此,便可通过明代时的城防之森严,对比看出宋朝城防之“不严”,甚至达到“疏不设防”的地步。

但如果就此确定宋朝就一定比明朝开放,似乎还欠缺一些严谨,那就让我们来深挖宋朝时期这一不设城防的特征背后,所蕴含的特殊含义,以及所体现出的时代特点。

其实仔细考究起来,为何宋朝时的都城汴梁会不设防,史学界普遍有两种观点,即“正反观点”:

正面观点认为,不设城防,体现出宋朝文化繁荣大背景下所兼具的城市开放性,另外由于当时的宋人平均文化水平很高,人均素质也很高,所以犯罪率相较而言也低,这从正面体现出宋朝崇尚自由的整体氛围,也体现出了宋朝统治者的开明。

而反方却提出另一种有依据的假设,因为《清明上河图》的成画时间为北宋宋徽宗时期,当时崇文弱武,军事实力比之前朝逐渐式弱,尤其是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以后,经济文化虽繁荣,社会整体风气虽开放,但军事发展意识却并不十分强烈,由此体现出薄弱的防范意识,而这种大局意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画中的“城楼不设防”。

(《清明上河图》繁华街景)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即反方观点,因为汴梁不是别的地方,那可是宋朝都城,是重中之重的政治中心,几乎全国最重要的机关总部皆在此处,人口密度大,流动也大,每日往来城中的各地百姓商贾何止千万?

所以如此大的一座城市,又是国都,仅凭“维护城市安全”这一项来看,就非常有设立城防的必要性,检查通关文引此类措施,一是能确保进出百姓的身份,二就是能将犯罪率降到最低,但宋朝时期的汴梁却不设防,这不禁让人感觉,整体的防范意识确实略显薄弱。

(《清明上河图》百姓往来络绎)

但如果站在客观的角度,同时看待这两种观点,互相比较下来,再加上宋朝统治者的开明与崇尚自由,对都城汴梁“不设城防”,倒也不失为一种带有开放性质的积极之举。

为何说不设城防,又能体现出北宋时期在城市管制方面的积极态度呢?

原因正是北宋前期,尤为重视商业发展与文化交流,城门不设防,可以更加方便百姓与外来商贾的进出,为朝廷省下很多手续以及事务的同时,还能提高办事效率,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与所要办理文引之类手续的流程,如此来看,不设城防就会显得顺理成章许多。

总结来说,具体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方便百姓进出,节省办事流程与时间,就能提高效率,更不用为了远行而耗费时间去申请文引,这样做的好处,除了方便百姓,更能为朝廷节省新设机关的维护费用,因为要批复手续,就得靠官员,再多设立一种机关,肯定就要多支出,而天下之大,每座城都得设立相应机关,一年算下来,仅是全部官员的俸禄以及机关单位的维护管理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第二、朝中省去许多事务,如果第一点是节省支出,那么对于庞大的国家机器本身而言,不设立城防,乃至不增加通行文引的办理流程,就可以免去诸多麻烦,不会为行政体系增加过多的负担,一方面是节省财力与人手,另一方面也能减轻行政机关的压力,试想如果按照明朝的法子,守巡官兵查验文引,一旦外地来者拿不出,这可就成了要送官审办的严苛事件,一整套事件办理下来,等到查明身份,中间又要劳费不少人力,百姓本身要办的事儿因此耽搁不说,官府也要增加诸多事务,这就相当于设立一项举措,同时也要考虑连带的突发事件的应对,而设立更多举措以及机构,以此才能维持整个体系的正常运作。

(示意图:宋朝行政体系)

比如我们坐火车,光有卖票的不行,你还得有退票的地方,而有退票的地方,也得有人,你想退票,还得带着身份证等相关证明文件,虽然退票很快,但退完的票由于之前你买过了,不管是网上还是当地火车站,都是最后一张,那么就会影响到也想坐这趟火车的人,同时还负责退票的工作人员还要再把订票状态从“无票”改成“有票”,这一过程,实际上就增加了人力成本与事件成本,且降低了办事效率,把个人的这一行为,放大到整个国家层面来看,那就是非同小可的大问题了。

所以制定一种新的举措,设立一种新的机关或者机构,所要考虑的方面不止一种,而是要将整个体系考虑在内,不然设立不当,极易给国家的正常运转增添负担。

从这个角度来说,“疏不设防”这一点,其实正反皆对,如此看来也不矛盾,因为本身这件事有利也有弊,利在于,方便百姓通行,节约修建城防,管理城防的所需费用,而弊端则是体现出北宋时期太过于崇尚自由的文化氛围,以及对军事实力的不重视,这种不重视千百年来争论不休,以小见大,以点看面,大多数意见皆认为不重军事,成了北宋后来灭亡的关键原因之一。

另外补充一点,宋朝汴京不设城防,没有所谓的“路引制”,导致宋朝汴梁城内聚集大批乞丐,而寻常百姓过街,乞丐也会沿街乞讨,致使鱼龙混杂,经常会出现乞丐拦路乞讨的情况,这也是由于经济繁荣而导致贫富差距过大的体现,同时拦路行乞这种本该同情的行为,在描绘北宋繁荣气象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我想,这或许也能成为证明宋朝社会风气开放的一例佐证,毕竟如果大宋朝廷对城市人口严加管制,如效仿明朝初期严格的户籍制度,那么我们也就很难在《清明上河图》中看到如此之多的乞丐了,基本上有伤风化的现象,都会被阻隔于都城之外。

(红框内:讨钱乞丐)

总结来说,通过不设城防的一面,我们也能看出北宋时期对于整个城市安全管理的松弛,或者说是惠民,这一点从宋朝废除宵禁,或者放松宵禁制度上就能看出。

由于北宋统治者着重发展经济的大局意识,包括宋太祖本人在开国之初定下的基调,对于城市内部的安防,也是能放松就放松,从侧面证明出这种意识并非对待军事的薄弱,相反正是从大力发展经济的角度来考量,才有意放开城市安全管制,从而也让我们能通过这种实质性的举措,从后人的角度,了解到宋朝时期的开放性。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太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而翻开《东京梦梁录》,更可看出,宋太祖取消了中国历史上存在千年之久的宵禁后,的确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可见当时的夜市之热闹,直到“三更”才尽,而不过两个时辰,到了五更接着再开张,照样与白天一样热闹,“通晓不绝”,甚至就连冬天下大雪时,亦如此。

(《清明上河图》繁华夜市灯牌)

所以我个人认为,要说北宋时期的当局狂妄自大,算是万万谈不上,若说足够自信,当然也是模棱两可,但这种自信,是建立在使经济繁荣的基础上,为了经济繁荣,北宋的皇帝们,选择性的取消了一些在他们眼里可能看似累赘的措施,从而惠及于民,使百姓得到实际的便利,倒也算是一种开明前卫的思想,并以此展现出大宋统治者的开放而又包容的治国理念,使我们后人能在解读过往的历史时,了解到宋朝独一无二的开放性,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赞同上文所说的正方观点。

然而还是那句老话,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从根本上放松城防,并将这种开放的理念过度舒张,乃至延伸到国家机器的方方面面,的确也体现出对待军事力量的不重视,从而为后来的北宋早早灭亡埋下了隐患。

(宋徽、钦二帝被俘)

而这本身也是一个矛盾的问题,假如设立城防,每座城池又得多花费银子来修筑城防设施,以及设立各种城防机关与机构,增添各类城防人力,那么对于北宋之初,尤其是刚刚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国家才刚刚完成南北统一,经济刚刚开始逐步复苏的发展时期,更是为天下百姓增添了负担,毕竟朝廷需要的各项经费,主要还是来源于赋税。

而赋税,自然是来之于民,正如当年劝诫宋仁宗不要修筑大型城壕,以免劳民伤财的范祖禹所言:


太祖因之建都于此,百三十年无山川之险可恃。

所恃者,在修德,在用人。

在得民心。



——————

——————

参考文献:

明代的路引--《集邮博览》2002年01期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明·仇英本《清明上河图》

《弘治会典》:凡军民人等往来,但出百里者,即验文引。凡军民无文引,及内官、内使来历不明、有藏匿寺庙者,必须擒拿送官。

《蒹葭堂杂著摘抄》:回籍之日,付本府长史司,验引发落。

《明太祖实录·卷八三》:常州府吕城巡检司,盘获民无路引者,送法司论罪。

凡不应给路引之人而给引,若冒名告给引,及以所给引转与他人者,并杖八十。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太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东京梦华录》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名臣奏议·卷三一六》:太祖因之建都于此,百二十年无山川之险可恃,所恃者,在修德,在用人,在得民心。


钱品聚


很开放!宋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政治最开明、经济最富庶、文人地位最高、人民最具幸福感的朝代。这么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怎么会不开放呢?

曾经有人问我,如果穿越你会去哪个朝代,我毫不犹豫选择了宋。一方面是因为喜欢宋词,另一方面,宋朝其实是与我们心理距离最接近的时代,为什么这么说,我讲几点刚好来回答问题。

一是人民自由

在宋代,人们其实是相对自由的,大家都说唐朝是很开放的,但他们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一般人其实很难迁徙,跟别说出去瞎玩。而宋代则不同,允许人口流动,并且还有言论自由以及结社自由。先说言论自由,你可以随意讽刺甚至写诗嘲笑皇帝和王公大臣,且不会有人处罚你。有宋一代,文人几乎没有被处死的。结社自由说白就是现在的开办社团合法,在宋朝,人们根据个人喜好可以组建足球俱乐部,还有妓女组建诗社等,都是常见的,有没有觉得跟现在很像。

二是女性问题

女性地位较高,注重男女平等,妇女并不全是男子的附庸,一个社会文明的开放程度很大程度上看女性地位就可以提现。举个例子,有诗云,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形容的就是女子与丈夫在街上行走手拉手,这在很多朝代不能忍受的。

再就是青楼女子这个群体。在宋代去红灯区是合法的,如果你去了宋,看到一些酒家门前的红栀子登上盖着灯罩,表明这家店有特殊服务。并且相对于唐朝,她们的命运和地位也是颇高的,至少不会被随意杀害虐待,文化素质也较高,比如柳永的词则都是通过妓女传播,成为宋代第一网红。

三是管理制度

需要说明的是,宋代经济空前发展,有一套先进的管理体制,无论是城市运营,据统计,宋朝的城市化为20%,高于任何其他朝代。城市里有完善排水系统,甚至还有消防队灭火,这里就要提到元宵节灯会,在辛弃疾和欧阳修的诗词里可以看到一些繁华的描述。全城放烟火,防火就必不可少。还有在打官司的时,也不是电视剧里那样的需要给官员下跪,而是平等诉讼,可见人权也有一定保障。


关于宋朝的趣事太多,推荐去看清明上河图,很多有意思的画面。举个例子,有一细节,一对夫妻在卖花,小娘子把手搁在丈夫肩上,动作亲昵,这时候两顶轿子路过,前面的轿夫撇过头看这对夫妻,结果把轿子抬歪了。


每天读宋词


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里一个特有的里程碑式的王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国家军事实力来讲,宅是所有封建王朝里最弱;以经济实力和文化发展方面来讲,确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顶峰。

在以汉族为主的封建王朝里有秦悍、汉猛、强唐、弱宋、硬明来概括各朝特点,宋朝确实是最弱的。由于古代中国国家的强弱主要以军事实力来衡量,因此宋朝在对外关系上就不能够强硬,就必须对外开放才能免遭欺辱、侵犯,所以在对北面的辽国、西北面的西夏采取的都是边境集市贸易,用中原的物资、特产、锦丝、字画古玩等大量进行贸易,赚取这两国的钱财,就这样进行的贸易开放政策长达百年,最终结果是宋朝的经济富得流油,文化事业开明发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就是这一时期的社会状态;而另一面的辽和西夏由于把大量钱财用于购买中原物品,变得越来越穷,连最起码的军事装备都无钱补充了,没用多久,这两国就很快被兴起的金国俗灭了。

所以,宋朝是最为开放的一个封建朝代。





佛前听法音


有宋一代(北南兩段),從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是中國歷史由唐代開放至明清保守思想之轉折點。

從思想舆文化的角度看,唐代無疑爲開放之頂峰。唐太宗引入佛敎,豐富了傳統文化與思想資源,武后當政實行了面向關東地主的優惠政策,終使“南朝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唐玄宗更可說是私生活與藝術等方面開放之頂峰。顏字李詩便是經典,臃容大度,文彩照人。唐代佛像更是華貴寬博。

但是,偉大的唐朝留給宋代的不全是美好的記憶。那么強大的唐朝還在開元之治的巔峯,便頃刻卷入安史之亂的旋涡,從此漸入藩鎮割據之亂離局面,難道宋人會不作思考,難道文人會不再總結前代敎訓?

宋趙靖平,在政治方面帝王汲取唐代教訓,削減武官勢力,提高文官地位。所以宋代文化不遑多讓。但降低武將地位的結果是戰力大弱,致使北方敵人常犯邊塞,宋軍敗多勝少。有幸戰勝的,也是楊家將嶽家軍這類家族武装。

在思想與文化領域,留給宋代文人的包袱更爲沉重。怎樣解決思想資源之匱乏,宋代文人從儒道佛諸家中都未找到出路。最終從北宋直到南宋,文人們才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一條路,那就是一一理學。

宋明理學之根在儒家文化,但催生其萌芽的還是韓愈。他堅持反對佛學,主張道統的觀點,應是儒學第二次振興。但韓畢竟勢單,不能全方位提出理學思想。故待宋朱周二程才響亮喊出口號: 滅人欲,存人倫。這口號無疑是針對人欲横流的唐人喊出的。

後卋多對宋明理學評價不高,但夲人對宋代文人的思考還是很欣賞的。雖則理學壓抑了人性,但在那個時代怕是别無另選的。雖然今人還在批評宋人轉向保守,但私以爲在傳統的農耕社會,還真難找到更適合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心靈的思想資源。


暨阳人也


包拯喷仁宗一脸唾沫,取缔宵禁夜生活很嗨,农民穿丝绸,宋太宗要修宫殿碰见钉子户只能作罢,李清照把丈夫休了,宋徽宗与李师师宫廷爱情,足球强国大宋蹴鞠。天冷了朝廷给老百姓发柴火钱。大宋只有你想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