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是如何一步步成為股神的?他的成功能複製麼?

巴菲特是一代股神,而與他的見面對話,在投資者心中更是有著獨特的意義。

自1965年接手以來,在巴菲特的領導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價,由每股19美元飆升至上週五收盤的32.1萬美元,讓數百名早期投資者受益成為了百萬甚至是億萬富翁。

巴菲特是如何一步步成為股神的?他的成功能複製麼?

美東時間5月4日週六,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年度股東大會在美國舉行,至少有3萬名公司股東參與此次大會。

在投資者眼中,巴菲特似乎有著點石成金的魔力,而這個年近90歲的老人,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長為世界公認的股神呢?

6歲創業

1930年,巴菲特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他的爺爺是開雜貨鋪的,父親之前在銀行工作,可惜1929年的那場經濟危機,使得銀行倒閉了。

巴菲特的爸爸失業後,和朋友開了個證券公司,開啟了創業之路。公司很快有了起色,巴菲特的生活也跟著寬綽了許多。

巴菲特是如何一步步成為股神的?他的成功能複製麼?

顯然,這個家族有著濃厚的經商創業傳統,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巴菲特早在6歲便開始挨家挨戶兜售口香糖。

巴菲特一直在思考如何多賺錢:他發現賣可樂更賺錢,於是轉為賣可樂;9歲的時候,他統計加油站裡的瓶蓋數量,藉以判斷哪種飲料賣的最多,不自覺地完成了市場調研;13歲時,他開始送報,研究出了送報的最佳路線……

他還不怕吃苦。為了送完約500份報紙,他每天清晨5點就起床,比大多數普通人都起得更早。

巴菲特毫不掩飾自己對錢的熱愛: “錢可以讓我獨立。然後,我就可以用我的一生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11歲炒股

巴菲特十歲那年,父親帶著他到紐約交易所遊玩。

這應該是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股市、交易、供需。

還是在十歲,巴菲特在當地的圖書館借了一本書,叫做《賺1000美元的1000招》。這本書對他最大的影響,在於他學到一個至關重要的概念:複利。

萬事俱備,巴菲特在11歲時,順理成章地開始交易股票,本金源於自己賣飲料和送報紙賺來的錢。

第一筆交易有小小的波折:他以每股38美元的價格,買進了3股城市設施優先股,不久後,這支股票就跌到了每股27美元。巴菲特被套住了。

好在這支股票的價格後來又回升到了美股40美元。解套後,巴菲特選擇了拋售。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他剛把股票清倉,這支股票的價格就飆升到了每股200美元。

或許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巴菲特樹立和堅定了自己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理念。

21歲授課

巴菲特在17歲時,進入沃頓商學院讀大學。畢業後,他先在他父親的證券公司工作了一年。

他當時擔任股票經紀人,但由於比較年輕,很少有人從他的手中購買股票。

於是,巴菲特自掏腰包,購買自己認為不錯的股票。比如,他把當時自己的所有積蓄9800美元全部購買了政府僱員保險公司的股票,結果購買後第一年就大漲了50%。

巴菲特是如何一步步成為股神的?他的成功能複製麼?

21歲時,他晚間去奧馬哈大學講授“投資學原理”,用的教材是他讀研究生期間的導師格雷厄姆寫的《聰明的投資者》,這門課受到了歡迎,教了好幾個學期。

1954年,他24歲那年,他如願進入了導師的公司工作,在格雷厄姆身邊學習價值投資。

26歲“退休”

到26歲那年,巴菲特已經準備退休了。

“我大約有174000美元,準備退休了。我在奧馬哈安德伍德大街5202號租了一間房子,每個月付175美元。我們每年的生活費是12000美元,而我的資產還在增長。”

他的資產確實在增長:從上大學那一年開始,每年他的資金增長率都超過61%。

但巴菲特實際上比普通的上班族還勤奮。

巴菲特每天滿腦子想的都是股票和債券,他無時無刻不在工作,珍惜每一分鐘,他說自己每天下床之前就在盤算怎麼樣賺錢了。

朋友借給他海邊別墅讓他休養,結果他宅在裡面研讀研讀上市公司的財報,一步都沒有走出過別墅,更別提欣賞海邊的景色了。

可見,巴菲特的成功,某種程度上是可以複製的,勤奮、鑽研、思考,進行價值投資,再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