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天天用的微信,外国却没什么人用?

biubiu叉会儿腰


要说在以前,我们最经常在手机上使用的通讯工具应该就是QQ了,不过到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于用微信了,它也很快都要替代QQ和短信了。在微信上,我们可以使用聊天的功能或者玩一些简单的小游戏,除了部分老年人之外,基本上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会玩微信。由此可见,微信对我们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为什么国外却没有这么多人使用微信呢?

其实,据小编了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外国人比较害怕中国。

比如说,美国一直拒绝着中兴或者华为的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因此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们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人的产品其实是很提防的,生怕这会对他们的国家安全产生什么影响。就算是这样的互联网产品,他们同样不敢去使用。他们对于微信也是这样的心理,害怕我们会使用微信去窃取他们的个人信息或者国家机密。

曾经有这么一位美国人,他来我们中国访谈业务,这时候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使用微信呢?这位外国人都回答很简明:因为微信是中国人的软件。在我们看来,像这样的回答,实在是非常可笑,也没办法让人相信。其实,这也是当年,腾讯在进攻国外市场的时候非常困难的理由是一样的。虽然当初腾讯请来了梅西做代言人,而且到处发广告,但还是没多少人用微信。

其实还有这么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国外的软件市场其实已经饱和完毕了,比如说脸书等等软件,这些已经在国外使用得非常普遍了。有了这些替代品的存在,我们中国的互联网产品才会很难进入国外的市场,我们中国人天天使用微信,而外国人却不适用它。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的原因,比如说他们的喜好不一样,就像我们习惯使用微信和QQ,但是他们却习惯用自己的软件。我们的习惯也不一样,我们喜欢软件多样的功能,但是外国人只喜欢单一的功能。


AI科技新社


记得之前网上曾流传一段视频,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八年的法国小伙子,在回到法国之后,感叹于本国支付领域的落后,便直接喊话马化腾,恳求其将微信带到法国。


随后,马化腾也做出了回应。


他先是开玩笑说,小伙子看起来年龄也不小了,为什么要叫他叔叔?


接着马化腾说到:“真正要做跨境支付的企业,包括在当地要申请类似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话,其实进度还很慢,难度也比较高。


我们出去探索了一轮才知道,原来中国的第三方支付这么先进,境外是没有这样的优势的。”


结合马化腾的这次回应,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人天天用的微信,外国却没什么人用?有书君认为,应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外国对于来自境外软件的限制。


大多数的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他们都会支持自己本国的软件,相应的还会采取一些保护措施。


对于其他国家的软件则是相当谨慎和提防,尤其是来自于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往往会受到更多的阻扰。


像最近中兴和华为在美国受到的种种打压,其实就是类似的例子。微信支付因为涉及到大量的信息,外国对其接纳的程度有限。



不同的国家限制不同,在迪拜微信无法使用视频,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微信不能发声。


另外,微信不能绑定国外的银行卡,很多商家也不支持微信支付,因此,除了在国外的华人,微信对当地人的吸引力也是有限的。


2、第三方支付的问题。


很多国家都已经习惯信用卡支付了,如果要在那里发展微信支付,就会牵涉到当地银行的利益,还需要进行一些沟通,进展不可能那么顺利。


另一个就是马化腾说到的基础设施的问题,有些银行无法提供接口,如果要与其实现互联互通,还必须推动各个银行间的技术改造,以及大量的基站等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因而进度慢、难度大。


3、市场竞争激烈。


国外有Facebook、Twitter等一些自己的社交软件,市场已经接近于饱和。


而且微信在2011年才发布,相比之下,Facebook和Twitter早在2004年和2007年就已经问世,并占领了国外相当大的市场。


还有了很多与之相配套的信用卡、小程序服务,在国外的影响力非常大。微信要想在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里分得一杯羹,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4、用户的需求不同。


现在在中国,几乎连农村的大爷大妈们,都能熟练地用微信跟远方的儿女视频聊天,年轻人更是每天离不开手机,离不开微信。


有书君一位八十多岁的亲戚,前段时间还吵着要买智能手机,原来是为了在微信群里跟别人对山歌呢。


微信在中国这么受欢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以往的电话费很高,长途和越洋电话更是不敢轻易去打,也不能视频聊天。


而微信视频通话的费用相对低很多,即使你跨洋过海,也能随时跟国内的亲人们联系,因此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而在国外,他们的电话费本来就比我们便宜很多,而且话费中还包含了短信和视频的费用,不需要像我们一样用微信来节约话费。


至于说微信的其它功能,他们自己的社交软件已经具备,比如使用Facebook也可以在网络购物、各种缴费,以及充当地铁卡等,已经可以满足他们生活的各种需要。


因此,微信对于他们来说就没有中国人那么急迫,甚至有没有都无所谓。



5、使用习惯不同。


中国人喜欢热闹,过年过节时相互发个红包,既能增加节日的气氛,又能增进亲人朋友间的感情。


就算微信群里不太熟悉的人,也能瞬间热乎起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通过微信,你还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可以跟同事、生意伙伴随时联络,工作效率能提高不少。


而在国外,他们没有发红包的习俗,又比较注重隐私,习惯将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


再加上他们用自己的社交软件多年,周围的人也都在用,已经形成为一种习惯。如果你让他一下子改变这种习惯,去接受完全陌生的微信,可能一时半会很难改过来。


综上所述,应该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天天用的微信,外国却没什么人用的原因。


不过,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书君倒是希望法国小伙子的愿望能够尽快实现,也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有书知道


我们要明白,外国人不用微信,不是因为他们不用手机聊天、发朋友圈、发红包。时代在进步,大家的社会心理都是相同的,生活方式也是相仿的。

外国人不用微信,是因为他们用别的app软件。国外有Facebook和推特,这些是欧美一些国家用的比较多。像日韩则用line、Skype更多一点。简单来说,这也就是每个国家每个人的习惯问题而已。就算Facebook和推特流入中国,我觉得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了微信,还是不太会轻易改变自己的通讯app。

目前很多聊天软件已经成为寡头的趋势,如果有新兴的聊天app想要挑战这些软件,基本上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同样是聊天软件,干的是同样的事,几乎是没有什么优势能做的更好的,除非是更有新意,或者凭借更有优势的宣传。

最近新兴了一个软件,叫做“多闪”,的确是非常创新的方式。通过短视频拍摄并且和“抖音”关联,的确相比于微信能带给人更多的亲和力和存在感,如果撇去大家的习惯问题,我觉得这个app将会做的很好的。

QQ和微信是比较经典的按例,qq虽然功能强大,但是现在反而是用的人更多了,正是因为微信比较简约,拥有了自己的特色。多闪能否抓住自己的特色和微信一决高下呢?时间会证明这一切。

此外还有一点是值得我们去怀疑的,那就是我们的隐私真的安全吗?犹能记得Facebook去年面对的隐私风波,就连司法监督如此严格的美国都能发生这种隐私外泄的事,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必要选择能保护我们隐私的聊天软件的。

用任何聊天软件是大家的自由。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微博也可以,贴吧也可以,抖音也可以,关键是看哪一款最适合于你。


且占丹枫系钓舟


为什么我们国人这么喜欢用微信呢?一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如微信群,我们可以建各种群,像家庭群、工作群、家长群、学习群等,交流方便、高效。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比如微信“扫一扫”、微信搜索功能、微信收藏功能,就非常的迎合国人的需求。

然而微信为什么在国内遍地开花,到了海外就吃不开了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手机系统兼容的局限

现在微信主要支持安卓、iOS两大手机系统版本。但在茫茫的海外各国,还有部分用户在用Symbian、黑莓等手机操作系统。这样微信在这部分用户的手机中就安装运行不了,从而隔绝了这部分的用户。

用户习惯不同

在海外,外国人对于社交工具需求单一,他们更希望聊天一个App,吃喝玩乐一个App,发动态又是另外一个App,这样就能保证聊天过程不被各种广告干扰。而微信恰恰是要啥有啥,如微信发红包、二维码支付、小程序等等丰富多样的功能,迎合了国人的需求,却不怎么对老外的胃口。

海外版功能遭“阉割”

一些海外版微信因为某些因素,缺失了一些功能。比如一些国家的微信版本不能使用视频,而有些国家又不能使用语音。要知道这些可是微信一大特色,所以阉割版的微信,趣味缺失,自然对外国友人失去了吸引力。

海外的竞争对手强劲

与国内不同,走出海外的微信要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竞争对手Facebook、WhatsApp、推特的粉丝广泛而且忠诚,具有强大的先发优势,特别是社交产品并非新兴事物,用户对老产品的情感粘性较高,微信很难在短时间内撼动国际老品牌、大品牌的地位,所以反响“不温不火”。

其实微信在华语地区,或者华人较多的国家反响还不错,GlobalWebIndex数据显示:以下地区的微信装机量较高:

马来西亚:38%;香港:30%;印度:22%;新加坡:20%;菲律宾:19%

意大利:6587%;南非:4084%;菲律宾:2820%;阿联酋:2716%;墨西哥:2502%;台湾:1927%;印度:1774%;马来西亚:1332%

然而放眼到全球,微信的表现确实没什么亮点。

2012年,微信刚迈向海外市场,彼时海外市场基本被 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 把控。

4年后,是这样的......

依然没什么变化,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依然平分全球市场。

其实作为一款社交产品,人们对于它身上的文化印记能否产生认同感是很重要的,微信无疑是一款具有强烈“中国风”的产品,文化差异也阻碍了它的落地。美国的微信产品经理 Dan Grover 曾经描述过“红包”的案例:

红包在中文语境很好理解,但翻译成英文却难以精确表达。Dan Grover说,他们曾翻译为“Lucky Money”,但听起来像赌博;翻译成“Red Envelope”,部分香港用户难以理解;译作“Red Packet”,马来西亚的用户又感到费解,因为他们虽然有类似红包的文化,但它是绿色的;同样也不适用于日本,因为日本的“红包”是白色信封包裹的。

尽管微信的落地,引领全球潮流的道路困难重重,但是微信的一些创新模式却吸引了同行的目光,并被积极借鉴。《经济学人》杂志近期发表了一份文章,称“微信引领社交未来趋势,国外巨头纷纷效仿”。比如Facebook Messenger的负责人大卫·马库斯就计划将网上购物的功能加入到Messenger中,直言“微信是一款具有启发意义的产品。”

所以该如何定义成功呢?即便微信没有风靡世界,但从输出创新这点上看,它是具有先进意义的。


简视智媒


我们都知道在华人世界的即时通信领域,微信的地位无可替代,我们习惯了每天用微信发消息聊天、语音、视频。

全球分布

而从全球各个国家使用分布图来看,微信只是在中国用的比较多,而WhatsApp Messenger和Facebook Messenger拥有更多的使用者。


国外软件的优势<strong>

WhatsApp以月活用户达15亿排列全球通讯软件第一,它借助推送通知服务,可以接受朋友的消息。发送接受的消息类型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WhatsApp是使用手机号码注册的,在注册的时候需要使用手机号接受并验证验证码。同时WhatsApp会根据用户的通讯录匹配是否有联系人注册了WhatsApp,如果注册了就自动成为WhatsApp联系人名单。

Facebook是全球领先的社交平台,而Facebook Messenger是和Facebook关联使用的。

Facebook Messenger持久访问的聊天方式可以增加Facebook用户的参与度,也能吸引他们的朋友花费更多的时间在Facebook上。通过持久访问的通知方式、信息方式以及好友请求,可以帮助更多的用户返回网站来查看通知。

成本

我们都知道,在所有的软件中,即时通讯软件是放弃的成本最大的。因为我们的朋友圈都在某个软件建立起来之后,再换到其他软件的时候,你的朋友不一定会使用其他软件。朋友圈再次建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已经受够了WhatsApp,这意味着这两款全球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出自同一家。Facebook Messenger利用社交,WhatsApp通过通讯录实现注册用户的快速裂变,这给微信进军海外市场设置了巨大的障碍。


MiLi视频


中国人现在已经离不开微信了,睡觉前一秒在看微信,一睁开眼第一件事也是拿起手机看微信。


聊天、打车、发位置、手机支付……连老爷爷、老奶奶都知道定期用微信和远在他乡的儿孙视频。



这么多中国人爱用,也确实是这么好用的微信,信心十足的进军海外市场,想一举拿下,却以失败告终。


虽然花了大价钱请梅西代言,外国却还是没什么人用。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

1、外国的话费便宜

因为话费便宜,他们习惯直接用手机发短信和视频。他们的话费中包含短信和视频费用,不需要再用微信来省话费。

而中国人的电话收费昂贵,即要收月租还要收长途漫游费,更没有视频通话的功能。以前孩子上大学,家长想给孩子打电话,长途电话费可以说是贵的要命。


很多家长都要事先想好要说什么才拨通电话,哪像现在用微信,即使孩子远渡重洋去留学,都可以免费视频。

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巨头,垄断了国内的通讯行业,不创新,又不降低收费,才让微信抓住时机,促进了微信在国内的发展。


直到2017年9月1日,国内的长途漫游费才不得不取消了,可这时大家早就习惯了不用打电话,改直接用微信联系了。

国外的话费相对便宜很多。我有个同学在意大利做生意,前几年还没有微信的时候,他说手机费包月15欧元,从国外往国内打电话都不限通话时间,你愿意的话一天24小时通话都行。

他手下的几个雇员,想给家里打电话都借他的这个手机用。想想就100元人民币左右,如果是我们国内往国外挂电话,只够打十几分钟。

2、使用习惯不同

微信进入国外的时机太迟了,他们已经习惯了使用facebook、Twitter等通讯软件,微信难以融入。


同时外国人喜欢软件的功能单纯,而且习惯公私分明,公事用邮件,私事才whatsapp、facebook、Twitter等聊天软件。


而中国人喜欢一个软件的功能越齐全越好,什么都包含在内。


因为深知中国人的使用习惯,所以中国人发明的微信,符合国人爱炫富、爱晒的性格,买了什么、吃点什么都发爱朋友圈晒晒。

微信无法绑定国外的银行卡,付款功能无法使用,同时国外的商家也不支持用微信支付,微信的便捷功能之一——手机付款,就没有作用了。

当然在国外的中国人还是都会用微信的,但是如果你让他们给你发欧元、美元红包,那就发不了了,因为微信还没有这个功能。


有些国家的人也不爱现金支付,可他们是习惯用支票付款。

4、国情不同

国内有的人用微信,是被逼的。因为周围人都用了,你不得不用。否则别人没法加你微信,你与人交流也不方便。

还有就是中国人闲人多,微信聊天的功能很好的帮助这部分人打发了时间。

其实微信的很多功能,国外的其他APP都有。微信最应该拿下的就是国外的付款功能,如果外国人也习惯了方便的手机支付,就会像中国人一样也天天用微信啦!


幸生


微信自发布以后,人气是一路飙升,而今微信月活跃用户已经高达十亿!是国内社交 APP 绝对的龙头,而且没人能撼动微信的位置。

很尴尬的是,在国内火爆异常的微信,出了国门却很少有人使用。

为什么在国内这么叫好叫座的微信,在国外却流行不起来呢?

2011 年发布的微信,其实在 2012 年就开始了国际化的征程,而且也是花了大价钱请来了梅西代言,虽然广告打了不少,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

虽然微信在发布第二年就已经开始出海,但是国外已经有了 Facebook 与 Twitter,并且 Facebook 成立于 2004 年,Twitter 成立于 2007 年,比微信早 5 到 8 年,这么久的时间,造就了国外用户早就有了自己的使用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用户,使用习惯不同,然而微信并没有很好地针对于不同国家做出很好的本地化体验。

就像欧美主要用的是 Facebook 、Twitter 以及近几年在青少年中流行的 Snapchat。

日本用的是本土的 Line,而且 Line 在泰国也蛮流行的。

韩国用的也是本土的 KakaoTalk。

其余的 APP 还有 WhatsApp、Telegram、Instagram等等……

综合来说,微信在国外远不如国内受欢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微信产品本身,也与国外市场、国外本土文化等相关。


stormzhang


外国人为什么要用微信,因为他们有推特,美国总统就是用推特治国的,外国在国外有电信移动没有,他们知道流量这玩意,他们也跟中国移动收费一样吗,我就搞不懂为啥中国偏偏网络社交科技发展的那么快,外国人跟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当面沟通,在以前,手机是用来打电话和发短信,到了如今手机已经失去了打电话和短信的功能了,因为微信已经取代了手机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功能了,微信与QQ的本质区别又是什么,玩微信的普遍喜欢用语音交流,而QQ更注重文字交流,其实QQ也可以语音交流只是很少有人用而已,微信上有的QQ全部有,QQ唯一不能的或许就是支付了吧,为什么外国不用微信,我好奇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中国人在偏远的地方而他的网友是一个偏远的美国人,微信可以做到他们正常的沟通吗,无论是发文字还是图片都是秒回秒收,语音视频聊天能做到听得清楚彼此都能看的很清楚的地步,我想应该不会做到吧,毕竟网络不是全球性的,外国西方世界,我看过他们的科幻小说电影,他们用的是全息投影,也就是能看到真人一模一样发展的虚拟人,而不是仅仅的只能看到人的脸部那么简单,虽然手机可以做到全身照,但那仅仅只是信号,人的模样仅仅用在手机的屏幕里而已,手机开流量WiFi与人远距离很远很远的距离手机耗电量更大,我想着为啥QQ或者微信为啥没做到全球性的网络社交软件,中国人用都喜欢用而且很方便,那为啥外国人就不用,这么好的东西,偏偏只有我们中国人普及得那么快。。。。


纞柒


首先,先我们要了解一个为什么?微信为何会有如此大的用户使用它,最大原因是微信的初始用户绝大部分都是从一个在微信面世之前就已经运行10余年之久的QQ用户里关联注册使用的,这样,不用说也就知道了这个用户量是非常的庞大的 其次 在微信刚推出之时相比于QQ复杂多样的功能界面来说,微信它的界面与功能就非常的简单,却又正好实用(不卡)再有就是微信当时主打的是语音短消息模式,这在当时可是个非常让人需要的一个特有功能,而微信当时开发出来的动态空间又将其起名为朋友圈,可以看出其定位是主打一个亲朋好友的关系圈,给人以亲切感!再之后又以通讯录电话为路,使用户可以使用微信时微信可以读取通讯录添加好友,免去了搜索添加的麻烦 关系网的推荐,习惯性的使用,都再慢慢的为微信做着推广,说到习惯性的使用,在微信推出了支付功能后(红包,转账,扫码支付等),这个就让微信的用户量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因为这些支付手段都已成了习惯
最后说说在国外为什么用的人少,首先每个国家都有保护自己本土产业的政策,对于境外的软件有着种种限制,第二个就是外国有自己的社交软件早在微信未推出时便已划分了自己的市场。第三,国外通讯费普遍便宜,视频通话与无限流量基本自带,支付系统,无法支付其它币种,然后也就不怎么需要微信了,这样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峰言灼灼


套句知乎的话:“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我身边的外国朋友不少都用微信,包括但不限于巴基斯坦,丹麦,马来西亚,德国,英国。

这应该跟个人的圈子有关吧,经常在中国活动的外国人几乎都会用微信,跟中国有业务来往也一样。

不过,放眼世界,外国人用微信确实不多,主要是中国有堵墙,中国给外国人的印象很不好,不少外国人至今觉得中国很落后,因此对中国公司以及中国产品都不够信任。

其次是外国市场早就被skype,Facebook等社交软件瓜分了。社交软件具有黏性,一旦自己的亲朋戚友公司同事都使用了,就很难再换社交软件了。时至今日,难道就没有比微信更友好,操作更个性的社交软件吗?有的,但是周围大部分人都不用,你自己用,或者很小的圈子用,又有多大意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