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太平軍席捲半個中國時 天地會只能在兩廣小打小鬧

在周星馳、吳孟達主演的武俠喜劇電影《鹿鼎記》裡,濃墨重彩地描繪了清朝時期的民間組織天地會。

天地會的歷史早於太平天國。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之前,天地會已經活躍於廣東、廣西地區,並利用傳單宣傳“反清復明”的內容。

香港總督戴維斯曾經在回憶錄中提到:1828年10月,有一家公司的先生在澳門新教徒墓地上發現了一張傳單,其內容為:“大哉中華,盛兮天朝,千方來供,萬國來朝,妖胡竊篡,此恨難消,招兵買馬,義棋高舉,整軍輕武,誓滅滿妖。”

為何太平軍席捲半個中國時 天地會只能在兩廣小打小鬧

這說明,從那時候開始,天地會已經試圖喚醒漢族人的民族意識,吸引有志於推翻清朝腐朽統治的人加入天地會。

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發動金田起義後,天地會觀望了一段時間。1854年,清廷被迫調動廣東地區的府庫和軍力,前往長江流域進剿太平軍,對廣東地區的管控力度有所減弱。在太平軍的鼓動下,廣東、廣西等地的天地會紛紛發起武裝起義。

1854年6月10日,天地會首領何祿率先在惠陽至番禺的東江兩岸地區揭竿而起,響應太平軍。7月5日,天地會首領陳開率會眾在佛山起義。9月,天地會首領胡有祿、何賤苟與朱洪等人在廣西灌陽發動起義。

為何太平軍席捲半個中國時 天地會只能在兩廣小打小鬧

對此,咸豐皇帝不無憤恨地說:“江南逆匪,潛遣夥黨回粵,勾結醜類,同謀滋事。”

兩廣地區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天地會起義,當屬陳開。陳開率部攻佔佛山後,橫掃廣東、廣西兩省,並在廣西潯州府(今桂平)建立大成國,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國運動,沉重地打擊了清朝政權。

不過總的來說,天地會起義與太平軍相比,規模和影響力都遠遠不及。太平軍活躍於廣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河北、貴州、福建、山東、山西、廣東、四川等省,並在多個省份建立了較為穩固的政權。太平軍最遠打到天津附近,直接威脅到清朝的核心統治。天地會起義則主要侷限於廣東、廣西地區,最遠也不出湖南、貴州等地。

這是為什麼呢?

為何太平軍席捲半個中國時 天地會只能在兩廣小打小鬧

一是天地會起義面臨的敵人更加強大。

當時,兩廣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是兩廣總督葉名琛和廣東巡撫柏貴。

葉名琛就是著名的六不總督: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那是他與英軍對陣時的表現。事實上,葉名琛頗有軍事水平,在進剿天地會起義時乾脆利落、心黑手辣,下令“凡昔通匪者,吏民格殺勿論”。柏貴與葉名琛在進剿天地會起義時通力合作,成為“督撫和睦相處”的典範。

為何太平軍席捲半個中國時 天地會只能在兩廣小打小鬧

為了彌補清軍武器裝備的不足,葉名琛和柏貴還奏報朝廷,用廣州紅單商船充實水師,購買多尊外國火炮運往水師各營,極大地強化了清軍的武器裝備。

二是英軍參與進剿天地會起義。

兩廣地區緊挨著香港。英國擔憂兩廣地區的天地會起義,會波及到香港地區,不惜動用軍隊幫助清朝進剿天地會起義。1855年,當陳開率領的天地會起義軍圍攻廣州失敗,不得不退到海上時,英國出動軍艦,幾乎把所有北里灣和石浦港的天地會起義軍船隻擊沉,並夥同清軍成批地捕殺起義軍戰士。

在清軍和英軍的聯手進剿下,天地會起義軍始終無法獲得更大的發展。

為何太平軍席捲半個中國時 天地會只能在兩廣小打小鬧

三是天地會起義缺乏能征善戰的將領。

我們知道,太平軍中名將輩出,前期有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胡以晃、秦日綱、林鳳祥、李開芳等老將,後期有李秀成、陳玉成、譚紹光、黃文金、李世賢等新秀,表現得都很搶眼。就連石達開部下一名不起眼的部將李文彩,也能在清軍的圍追堵截之下,在貴州堅持抗戰達10餘年之久。

天地會與之相比,缺乏石達開、李秀成這種能征善戰、獨當一面的大將。不管是陳開、李文茂,還是何祿、胡有祿、何賤苟、朱洪等人,都不太擅長軍事指揮,也缺乏戰略、戰術眼光,面對清軍只知一味進攻,不知防禦和退守,更不懂得利用伏擊戰等戰術。

為何太平軍席捲半個中國時 天地會只能在兩廣小打小鬧

四是天地會起義各自為戰。

天地會起義在各地此起彼伏,場面很壯觀。然而,各地天地會起義軍沒有建立起一個領導核心,彼此之間又不會協同作戰,陷於各自為戰的地步。這與天地會的傳統有關。天地會屬於秘密幫會組織,向來具有山堂分立,互不統屬的弱點。發動武裝起義後,這個弱點沒有克服,反而更加嚴重。

比如,陳開指揮天地會起義軍圍攻廣州之際,其他地區的天地會起義軍竟然採取圍觀態度,沒有進行配合作戰。

為何太平軍席捲半個中國時 天地會只能在兩廣小打小鬧

再比如,陳開在廣西建立“大成國”後,冊封了五王,可這五王不聽從陳開的號令。

一盤散沙的天地會起義軍,自然很容易被清軍各個擊破。

【參考資料:《清史稿》《大成國的反清起義》《天地會》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