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太平军席卷半个中国时 天地会只能在两广小打小闹

在周星驰、吴孟达主演的武侠喜剧电影《鹿鼎记》里,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清朝时期的民间组织天地会。

天地会的历史早于太平天国。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天地会已经活跃于广东、广西地区,并利用传单宣传“反清复明”的内容。

香港总督戴维斯曾经在回忆录中提到:1828年10月,有一家公司的先生在澳门新教徒墓地上发现了一张传单,其内容为:“大哉中华,盛兮天朝,千方来供,万国来朝,妖胡窃篡,此恨难消,招兵买马,义棋高举,整军轻武,誓灭满妖。”

为何太平军席卷半个中国时 天地会只能在两广小打小闹

这说明,从那时候开始,天地会已经试图唤醒汉族人的民族意识,吸引有志于推翻清朝腐朽统治的人加入天地会。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后,天地会观望了一段时间。1854年,清廷被迫调动广东地区的府库和军力,前往长江流域进剿太平军,对广东地区的管控力度有所减弱。在太平军的鼓动下,广东、广西等地的天地会纷纷发起武装起义。

1854年6月10日,天地会首领何禄率先在惠阳至番禺的东江两岸地区揭竿而起,响应太平军。7月5日,天地会首领陈开率会众在佛山起义。9月,天地会首领胡有禄、何贱苟与朱洪等人在广西灌阳发动起义。

为何太平军席卷半个中国时 天地会只能在两广小打小闹

对此,咸丰皇帝不无愤恨地说:“江南逆匪,潜遣伙党回粤,勾结丑类,同谋滋事。”

两广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天地会起义,当属陈开。陈开率部攻占佛山后,横扫广东、广西两省,并在广西浔州府(今桂平)建立大成国,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政权。

不过总的来说,天地会起义与太平军相比,规模和影响力都远远不及。太平军活跃于广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河北、贵州、福建、山东、山西、广东、四川等省,并在多个省份建立了较为稳固的政权。太平军最远打到天津附近,直接威胁到清朝的核心统治。天地会起义则主要局限于广东、广西地区,最远也不出湖南、贵州等地。

这是为什么呢?

为何太平军席卷半个中国时 天地会只能在两广小打小闹

一是天地会起义面临的敌人更加强大。

当时,两广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是两广总督叶名琛和广东巡抚柏贵。

叶名琛就是著名的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那是他与英军对阵时的表现。事实上,叶名琛颇有军事水平,在进剿天地会起义时干脆利落、心黑手辣,下令“凡昔通匪者,吏民格杀勿论”。柏贵与叶名琛在进剿天地会起义时通力合作,成为“督抚和睦相处”的典范。

为何太平军席卷半个中国时 天地会只能在两广小打小闹

为了弥补清军武器装备的不足,叶名琛和柏贵还奏报朝廷,用广州红单商船充实水师,购买多尊外国火炮运往水师各营,极大地强化了清军的武器装备。

二是英军参与进剿天地会起义。

两广地区紧挨着香港。英国担忧两广地区的天地会起义,会波及到香港地区,不惜动用军队帮助清朝进剿天地会起义。1855年,当陈开率领的天地会起义军围攻广州失败,不得不退到海上时,英国出动军舰,几乎把所有北里湾和石浦港的天地会起义军船只击沉,并伙同清军成批地捕杀起义军战士。

在清军和英军的联手进剿下,天地会起义军始终无法获得更大的发展。

为何太平军席卷半个中国时 天地会只能在两广小打小闹

三是天地会起义缺乏能征善战的将领。

我们知道,太平军中名将辈出,前期有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秦日纲、林凤祥、李开芳等老将,后期有李秀成、陈玉成、谭绍光、黄文金、李世贤等新秀,表现得都很抢眼。就连石达开部下一名不起眼的部将李文彩,也能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之下,在贵州坚持抗战达10余年之久。

天地会与之相比,缺乏石达开、李秀成这种能征善战、独当一面的大将。不管是陈开、李文茂,还是何禄、胡有禄、何贱苟、朱洪等人,都不太擅长军事指挥,也缺乏战略、战术眼光,面对清军只知一味进攻,不知防御和退守,更不懂得利用伏击战等战术。

为何太平军席卷半个中国时 天地会只能在两广小打小闹

四是天地会起义各自为战。

天地会起义在各地此起彼伏,场面很壮观。然而,各地天地会起义军没有建立起一个领导核心,彼此之间又不会协同作战,陷于各自为战的地步。这与天地会的传统有关。天地会属于秘密帮会组织,向来具有山堂分立,互不统属的弱点。发动武装起义后,这个弱点没有克服,反而更加严重。

比如,陈开指挥天地会起义军围攻广州之际,其他地区的天地会起义军竟然采取围观态度,没有进行配合作战。

为何太平军席卷半个中国时 天地会只能在两广小打小闹

再比如,陈开在广西建立“大成国”后,册封了五王,可这五王不听从陈开的号令。

一盘散沙的天地会起义军,自然很容易被清军各个击破。

【参考资料:《清史稿》《大成国的反清起义》《天地会》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