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狮董事长认祖李世民?历史告诉你族谱不是想改就能改

谁不想攀上一个好祖宗、名祖宗,让自己也沾点儿祖光宗耀?

天狮董事长认祖李世民?历史告诉你族谱不是想改就能改

李金元

被誉为国内“直销教父”的天狮董事长李金元亦然。他花费近十亿在天津武清开发区修建了百亩私人大型宫殿式建筑“华堂”,特意修一祠堂供奉祖宗牌位,认李世民为始祖,供奉李世民的坐身蜡像和李世民画像。李金元攀上李世民这个世界知名的唐太宗祖宗了,整个华堂建筑风格据说也是仿唐代建筑的,可谓是“孝心可鉴”。

天狮董事长认祖李世民?历史告诉你族谱不是想改就能改

姓李就肯定是李唐皇室血统?

众所周知,李姓氏中国四大姓之一,是大中华地区人口最多的姓氏,也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最初与官职称谓有关,出自皋陶后裔理征。尧时期,皋陶曾担任大理刑狱官,其子伯益就被赐为赢姓,后子孙历三代都世袭此官,后代便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自己为理氏。商纣王时期,在朝为官的理征因太耿直而得罪厂商纣王,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理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方才活命。理利贞也不敢称“理”了,便改姓李氏。因而,李氏族人大多尊奉李利贞为得姓始祖。

此外,历史上还有不少其他民族被汉化、被赐姓或改姓为李的情况。如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哀劳夷后,就曾赐当地各少数民族以赵、张、杨、李等姓。北魏鲜卑族中有复姓叱李氏,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全面汉化政策,便把叱李氏改为汉字单姓李氏。北宋时期,不少犹太人来往中土经商,不少在北宋首都开封定居下来,因而就有了不少犹太人随汉俗给自己拟汉姓,其中便有李姓。

天狮董事长认祖李世民?历史告诉你族谱不是想改就能改

李姓的地位抬高确也在唐代。魏晋南北朝,李姓向来不是名门贵姓,当时最为高贵的是卢、崔、郑、王等士族高门。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打压这些名门世族并拔高李姓地位,特意组织人编撰《氏族志》,定李姓为国姓。国姓谁不想攀附?不得不说,姓李的人确实从唐代开始大量增长。

唐代“安史之乱”之后,中原战乱不断,不少人逃到南方,唐代李氏也一样。中原北方地区正如民族融合的大染缸,不断被北下民族所改写面貌。一般很难理清其中的宗族关系。河北沧州人氏李金元先生又怎么理得清呢?

天狮董事长认祖李世民?历史告诉你族谱不是想改就能改

唐代壁画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攀高枝式”的修谱,乾隆也打压过

明清尤其重视家谱祖牒,清代大兴文字狱,意在加强对全国的思想文化控制,乾隆时期尤甚。乾隆时期的彭家屏家谱案便是典型。彭家屏,进士出身,曾做过从二品的江苏布政使,因私藏禁书被查。又有人故意向乾隆举报其家谱有大不敬的内容,乾隆立即下令派人查取彭家族谱,发现他家族谱将彭氏先祖追溯到黄帝、昌意、颛顼,自居帝王苗裔,且没有避乾隆的名讳。乾隆大怒:“乃身为臣庶,而牵引上古得姓之初,自居帝王苗裔,其意何居?”乾隆直接赐令命彭家屏自尽,对彭家族谱也一并劈毁。

天狮董事长认祖李世民?历史告诉你族谱不是想改就能改

攀援华胄、牵引古时君王将相为始祖,这些在清代地方宗族修建祠堂、纂修家谱里常有发生。毕竟,谁不想提升自己的身份地位,获得历史认同感和优越感?对此,乾隆大为不满,他传谕各地巡抚加强稽查整顿。各地宗族都得重修族谱,即使是孔氏家族也不能例外。

现存的古老家谱大多是明清时期的。不过即使是明清家谱,其关于先祖的内容也大多是虚构的,也经历了各种修改。战乱毁断和攀附名人让家谱成为不可尽信的东西。

今天,我们强行攀高枝认名人祖宗,也不会像清代那样可能带来杀身之祸。不过没有依据又大张旗鼓地乱认先祖,有点可笑了。

天狮董事长认祖李世民?历史告诉你族谱不是想改就能改

上杭县某李氏宗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