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投喂不當,開春後魚病多發,如何解決?

恍惚面對世界


飼料投餵不當,開春後魚病多發,如何解決?

養魚過程中有時因投餵不當,可能會引發各種問題,特別是冬季溫度低時,有些養殖戶以為魚不怎麼吃,可以不用喂,其實不然。當水溫在10度以上時如果天氣晴好在中午可適當喂一些精料供魚吃,這樣不僅可增強其抗病力也能增加腸道的功能,如果長時間不進食,魚的消化功能會減弱,之後如果突然餵食時魚也會出現各種不適。另外還一個就是在開春後一定要慢慢地加量來喂讓魚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而不是一下將量喂夠,這種喂法魚也會出問題。那麼對於因各種投餵不當,開春後魚出現的一些問題如何解決呢?踏火的建議是:

  • 殺菌、殺蟲:這個是每一位養殖戶都少不了事情,開春後要想魚少生病,首先得選擇天氣晴朗時對魚用藥來殺菌、殺蟲處理(關於開春用藥殺菌、殺蟲的方法踏火之前的文章中有詳細講解,有需要的可去翻閱),這個是少不了得,只有將水體環境中這些潛在的危害處理好之後,魚才會少生病、健康成長。

  • 調水:魚塘的水體因經過一個冬季,水體中的機質會積累很多,溫度一高時很容易引起水體變壞,因此在開春後一定要及時用藥來對魚塘改底,以保水質正常,這也是減少魚病的方法之一。
  • 拌藥餌:這個可能很多養殖朋友會忽視,但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當水溫升高後,魚的採食量會增加這時可在日常喂的餌料中加入一些藥物來增加魚的抗病力(如多維之類的)和減少消化道內部的隱患(可加大蒜素粉、磺製劑等),這些對魚病的防治均有很好的作用。


以上僅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可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每年的這個時候,就有許多養斑點叉尾鮰、江團、黃顙魚等無鱗魚就開始發病,而這些魚之所以發病,就是和飼料的投餵相關。一方面是在不該停料時停料,二是不該大量投餵時大量投餵,沒有根據魚腸道內消化酶的特點進行投餵管理,最後導致了腸炎,免疫降低,最後引發疾病死魚,下面就個人這些年總結的經驗分享與你。

魚在大量吃食時,其腸道內的正常水溫應該在20度上下,此時腸道內酶的活性達到正常活性。昨天我們寫了乾酪乳桿菌,這個菌也就是在魚的腸道內幫助消化吸收的活菌,如果發現魚吃食不好,或者為了預防腸道發生炎症,引起腸套疊,就可以在飼料裡定期添加,按一袋添加50-200毫升。

而在冬天,有許多養殖戶看到魚不怎麼吃料,就乾脆停食,這種做法,其實並不可取,一旦一點料都沒投時,魚腸道內消化食物的菌群會受到抑制,魚體掉膘,免疫力會降低,魚在開春後相對疾病多發。由於一時間沒有投料,所以魚恢復到正常投料的時間間隔會拉長,這些不利因素都不利於魚的生長,正確的辦法,即使在冬天,也應該保持一定量的飼料投餵。保證魚不掉膘,還能保持魚的抗病力不受到影響。

而隨著溫度升高,魚的吃食會增加,按科學的測算,當水溫達到二十度以上,魚腸道內的水溫穩定到18攝氏度以上時,魚的採食量可達正常採食量的60-70%,此時按正常投餵量的一半投餵,即可滿足魚的攝食,也不會造成飼料的浪費。但是有許多人看到投餵飼料後,還有大量的魚在料臺附近等著餵食,於是就增加投餵量,對於像草鯉鯽這些魚種問題不大,但對於像江團、鱘魚、叉尾鮰就可能會出問題,這些魚的共同特點就腸道短,有胃,一旦採食過多,腸道內沒有足夠的消化酶去消化飼料,就容易引發腸炎。所以科學的辦法,就是控制投餵量,在飼料裡添加免疫多糖、乾酪乳桿菌和保肝的藥品,定期投餵,可安每十天,投餵四至五天,每天一次。


下一站的等待17


而在冬天,有許多養殖戶看到魚不怎麼吃料,就乾脆停食,這種做法,其實並不可取,一旦一點料都沒投時,魚腸道內消化食物的菌群會受到抑制,魚體掉膘,免疫力會降低,魚在開春後相對疾病多發。由於一時間沒有投料,所以魚恢復到正常投料的時間間隔會拉長,這些不利因素都不利於魚的生長,正確的辦法,即使在冬天,也應該保持一定量的飼料投餵。保證魚不掉膘,還能保持魚的抗病力不受到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