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以结果为导向的家长,孩子都怎样了?

中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


严格来说我就这样的人,在工作上我会以结果为导向去安排、规划、要求;在孩子的学习上我同样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家长。

其实如果不是题主提出来这个问题我都没去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结果导向”这种事儿往往会被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包括市场业务、开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等),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这个概念可能并不是很清楚。

所以我个人怀疑题主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提出“结果导向”是不是指传统的“唯分数论”,也就是说家长只关注孩子成绩的这个“结果”,而不在意、在乎孩子的“学习过程”?

<strong>如果是指“唯分数论”

那么我可能回答不了你这个问题,因为我不是做教育调查的,所以我手头里并没有这方面的调查数据。


我只能凭个人经验来说:如果家长并不注重孩子的学习过程而只是在学习结果上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那么无外乎两个结果——一种结果就是家长“命好”,生了一个自律、自觉的孩子,他们虽然在日常的学习没有接收到过多的关心、照顾,但是他们自己却很好的处理好了这些事情,并且交出来不错的成绩,这种孩子个人感觉往往是那些“寒门贵子”;另外一种情况可能就比较普遍了,因为平常没有父母的关注、督促,孩子的学习过程并不好,所以成绩也不是很好,而偏偏又遇到了一个非常关注“结果”的家长,

那么孩子小的时候可能还好说点,但是等到了孩子大点了之后恐怕就会鸡飞狗跳,而且保不齐孩子会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情来。

“唯分数论”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个别成功的例子不足以证明这种方式的教育是合理的,关于这点我相信应该没有什么意义的吧?

如果题主说的是积极的“结果导向”

<strong>如果题主指的不是“唯分数论”而是指企事业常提的“结果导向”,那么这个事儿我可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心得(实话实说,我也是在看到你的这个问题之后才意识到我的一些具体做法实际上也是符合“结果导向”思想的,在这之前我一直想过我的做法和这东西有啥关系)。

首先我要说明一下,在关于“结果导向”、“目标导向”、“客户导向”等等相关的文章、著作里往往会出现为了抬高自己、增强自己的说服力,会刻意的、片面的诋毁其他模式。

比如谈到“结果导向”的时候,往往人们就会提到“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这点。

他们可能会说“过程是结果的一部分”“过程相对于结果来说微不足道”……

我认为这种观点都是属于“贩卖文字”一类的,因为真的当你身在其中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除非是军队、军校等等(比如著名的西点军校),比如曾经流行的一本书《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等等,在这一些特殊的行业、事件中这种“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实践中会有吗?<strong>

哪家企业会不给员工进行培训、指导上来就要求他们完成既定业绩?

哪家工厂不给工人进行技术、安全培训就要求他们必须完成多少订单?

哪家公司会不给业务员一定的培训就要求他们完成多少销售订单、开拓多少业务?

实际上如果是一家可持续发展的公司、企业都会非常注重“过程培养”甚至会制定非常严格的构成考核(比如生产上的流程安排、销售业务上的“过单”、人员定期的技术和业务培训)的不是吗?

我们再回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看中孩子的成绩或者做什么事情之后的结果(比如考试成绩、比如兴趣特长班的收获、比如各种竞赛获得的奖项、比如读完一本书之后的收获、比如游玩之后的收获等等),并不意味着对“过程”的忽略!

恰恰相反的是,很多时候当你对“结果”的足够重视才能够引起你对过程的规划:

我是一个比较“鸡血”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无论是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的都不算少。


我所做的这一切实际上也是为了好多的“结果”——升学、考大学、工作、人格、品行、三观……所有的这些“结果”促成了我决定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为什么要做、怎么去做和将要做什么。

你看到了,我的“结果”不是唯一的,而是有很多的,或者说我的“目标”有很多。

那么为了达到这样的结果,我们做家长的还有孩子自己就需要去做很多的事情,也就是要去规划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一定是要对实现这些“结果”有积极作用的才行。

比如我希望孩子未来能够成为品行端庄的人,那么我们就要注意日常给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以及我们自身的以身作则。

比如我希望孩子未来能够考入985大学,那么我们现在就应该去分析如何才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比如说我们首先要保证有能力考入一所重点高中并且成绩优秀,而能够考入重点高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要赢取中考,而中考成绩要好那么我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都要提高,而要提高这些东西我们(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做很多的事情。哪些事情是我们提提建议就可以的,哪些事情是需要我们严格要求的,哪些是需要我们陪伴孩子一起去完成的,哪些是需要给孩子考阔视野去了解的……所有这些工作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过程”体系!

比如我想要增强孩子体质,那么我就逼着他、诱惑着他去进行体育锻炼。

……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结果导向”你认为还是不对的吗?

当然,有人会说你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果导向”了,但是对我来说我就是因为特别看重结果,所以才去做这些的啊!

关于“孩子怎样了?”这个问题,我只能说说我自己孩子怎样了——非常好,不敢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孩子的综合表现让我对我们所期待的那些“结果”们更有信心了。

因为不是很清楚题主关于“结果导向”的具体所指,所以导致我的回答会缺少针对性。不过我想我已经表述的比较清楚了——以什么为导向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过程”的规划是如何去做的。“散养”未必不好,“圈养”也未必多么的有效,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给予他们更合适的指导、规划才是。

<strong>

小结:“结果”是“过程”的导向,“过程”是“结果”的实现方法。片面强调只重视结果而不在乎过程又或者过于看中过程而不重视结果,都是不对的!我们都需要一个、几个甚至很多个好的结果作为“努力过程”的风向标。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人才是行为主体不是吗?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