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德國企業已經被中國企業收購?

德國以外的很多投資者意識到,德國企業的成功模式不是那麼輕易就能複製的,於是便想方設法收購德國企業。可以說,德國企業是眾多海外資本青睞的收購對象。不過,由於德國企業大部分都是家族所有或者控股的,而如果沒有什麼特殊原因,掌控企業的家族還是傾向於繼續持有家族產業的,所以,實際上可以被收購的德國企業數量可以說是供不應求。比如,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保時捷公司出現了經營困難。當時,保時捷公司監事會主席、保時捷公司創始人的兒子費裡·保時捷說:“我不會就此放棄自己的姓氏,讓企業被出價最高的人收購,從而換得大筆資金。這種哲學可能在美國行得通,可在我們這裡不行。”面對內部的困境和外部的謠言,他多次對潛在的買主澄清,保時捷公司決不會易主。

2016年,有883家德國企業被外資收購;2017年,這個數量稍微有所減少,但是也達到了將近870家,其中,美國的收購數量最多,為158家,其次分別是瑞士(80家)、英國(72家)和法國(55家)。中國排在第五,為47家。

最近幾年,德國與中國經濟往來越來越密切,有相當多的德國企業併購了中國企業:在2016年年底之前德企總計併購了中國164個企業。而隨著中國企業走向世界進行海外投資,很多德國企業成為很好的投資和收購對象。中國企業和投資者也收購了越來越多的德國企業。截至2017年年底,總計200多家德國企業已被中國企業併購。在法新社的一篇文章中,許多受訪專家表示,找不到繼承人的家族企業、尤其是其中的隱形冠軍企業是中國投資者最理想的收購對象。

被中國企業收購的德國企業中,比較知名的有: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庫卡、工程機械製造商普茨邁斯特、照明設備巨頭歐司朗的子公司朗德萬斯、兒童汽車安全座椅製造商賽百斯、注塑機生產商克勞斯-瑪菲、EEK垃圾能源公司、德國老牌機床企業Lauffer公司、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凱翼德、普瑞和格拉默(控股)。對於這麼多代表“德國製造”的企業被中國企業收購,德國人的感情是很複雜的。尤其是在2018年,德國國內掀起了熱烈的討論,試圖通過立法來加以限制,尤其是針對比較敏感的核心領域。務實的德國人更多的是把這種被併購看成是德國企業的機會,認為利大於弊。就連德國工商工會的主席史偉哲都說:“(藉助併購)中國由此也為德國的繁榮作出了貢獻。”

有哪些德國企業已經被中國企業收購?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摩拳擦掌操作Kuka機器人(圖片來源及版權:Getty Images)

以上文字內容摘編自本人拙著《創新與管理4.0:德國企業經營及實體經濟成功之路》(人民郵電出版社2019年3月新鮮出爐),著作權歸作者本人所有。這本書在“新智囊”經管圖書價值榜上是為數不多的本土原創作品之一。京東和噹噹均有銷售。

有哪些德國企業已經被中國企業收購?

拙著封面:簡潔乾淨

有哪些德國企業已經被中國企業收購?

封底:有院士推薦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