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病前都有傳遞出哪些身體信號,寶媽們知道嗎?

點聚人生


孩子在生病前,身體一定會表現出各種徵兆,媽媽們要細心觀察,仔細呵護,找出原因,對症施治。

現歸納出以下六點:

(1)山根變青


《幼幼集成》曰:“山根,足陽明胃經所起,大凡小兒脾胃無傷,則山根之脈不現,倘飲食過度,胃氣抑鬱,則青黑之紋,橫截于山根之位,必有病史延綿,故曰災異”。

此話意思是,孩子脾胃受傷,鼻樑青筋就會顯現,如果青筋橫躺,就會更嚴重。說明孩子多長期脾虛,底子弱,老生病。

如今孩子們普遍山根青,顏色時深時淺。家長要和孩子身體健康時的顏色做對比,如果近幾天明顯加深,就提示孩子的脾胃功能正處於較弱階段。餵養時,要乳食有節,防止因積食而引起生病。

(2下眼瞼發紅


中醫認為,下眼瞼屬胃。這個位置變紅,是典型的胃熱積食。孩子同時還有睡臥不安,晨起有口氣,大便前幹後稀的症狀。

這種情況出現後,家長要在孩子平時的飲食中,減少肉類,油膩,睡前喝奶時間要提前。

小兒推拿治療積食最簡單有效的穴位是:逆運八卦、揉板門、補脾、清胃、清大腸、摩腹、捏脊。

(3)單眼皮變雙層,雙眼皮變多層

這種情況表明孩子要感冒。

雖然肝開竅於目。但下眼瞼對應的是胃,上眼瞼對應的是脾,眼皮有變化,一定和脾的功能失調有關。


脾主肌肉,運化水溼。眼皮出現褶皺,說明脾虛溼盛了。脾功能不足,消化吸收不好,營養跟不上,抵抗力就弱,一遇到氣溫變化,很容易受涼感冒。

還有的孩子睡覺時半睜眼,中醫叫露睛,也是脾虛的表現。閉眼相當於關門,需要眼瞼肌肉牽拉,現在閉眼不實,說明脾虛、氣虛了。

這類孩子多是先天就脾虛,面黃、腹脹、吸收不好、食慾差、免疫力低下。如果家裡有這樣的寶寶,家長在餵養時一定要注意,避免對孩子脾胃有二次傷害的行為。

推拿重點補脾、揉板門、清肝、摩腹。

食材多選:南瓜、小米、山藥、蓮子(去芯)、大棗。

一定杜絕追著餵飯的行為,少食多餐,少肉,避免積食。

(4)手指尖溫度變涼

說明孩子可能要發燒了。

四肢末端是人體氣血循環最弱的地方。人體有個自我保護機制,就是主動保護最核心的,如心、肝、脾、肺、腎;捨棄最外面的,如肌膚、皮毛。

指尖發涼,說明身體的氣血都鬱在體內,衛外功能降低,抵抗力弱了,這時最容易傳染病毒細菌,導致發熱。

此時要立即給孩子搓熱手指,或用加了紫蘇、艾葉的溫熱水泡手、泡腳,讓孩子發汗,讓全身都熱起來。

如果這個孩子平時一直都指尖發涼,代表陽氣不足,多和體質和遺傳有關。如果小女孩是這種陰寒體質,家長要儘早調理,不吃冷飲,避免寒涼食物,適當艾灸肚臍。否則長大後會出現痛經和不孕之症。

孩子高熱時也容易指尖發涼,這很危險,要儘快讓孩子的身體熱起來,避免高熱驚厥。

(5)手心熱

孩子手心熱,是內熱表現,多代表積食。

(a)手心乾熱

陰虛。同時伴有便幹、盜汗、皮膚粗糙、易口渴、消瘦、性急躁。

要多吃滋陰的食物,如冬瓜麥冬排骨湯,蓮子銀耳百合粥。

推拿穴位:補腎陰、二馬、總筋

(b)手心溼熱

溼熱內蘊中焦。說明孩子近時期吃的肥甘油膩太多了,脾胃運化不了。推拿穴位可參照上面的積食方。

(6)腹脹

小兒肚子脹,家長一般很難察覺。等到發熱來就診時,一敲肚子嘭嘭響,像敲鼓一樣,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腹脹的孩子火大,心肺熱盛,好咳嗽、發熱、咽喉腫痛、口腔潰瘍。

腹脹的孩子身體沒力氣、少言寡語、睡覺不好、蹬被子、煩躁。


許多孩子常見病,如流感高熱、細菌性感染、皰疹性咽峽炎、腸繫膜淋巴結炎,都和腹脹有關。腹脹不消,高熱不退。

腹脹主要和肝脾兩髒有關。腹脹不是天生的,和後天飲食有很大的關係。家長一定要平時多摸孩子的肚子。

推拿穴位:順摩腹最簡單易行,再加補脾、板門、小橫紋。並且避免高蛋白和豆類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