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贫 】镇巴县:强化移民搬迁保障,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实施移民搬迁,让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兴建产业基地,让群众稳定增收;建设社区工厂,让群众家门口就业;改善基础设施,让山村更加美丽……近年来,镇巴县小洋镇紧盯脱贫目标,紧扣产业帮扶、移民搬迁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任务,抢抓政策机遇,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推行“每个村建设一个产业化示范基地、培育一个现代化龙头企业、建成一个规模化移民安置点、打造一个标准化文化活动场所、建立一个规范化的公立卫生室、配备一支专业化村级班子、制定一个特色化乡村振兴规划”的村级“七个一”工程,统筹推进精准扶贫,镇村面貌和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发生可喜变化。

【聚焦深贫 】镇巴县:强化移民搬迁保障,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楼房里安家,吃住不愁

“我们老家在蛮高的山梁上,去年搬下来了,做梦也没想过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感谢党的好政策啊!”提起移民搬迁,小洋镇鲁家坝村70岁的隗建方特别激动。他们一家三口从前住在海拔1100多米高的山上,出行不便、产业不兴、增收无门。去年搬下山住进安置点的新家,室内床、凳、桌、取暖炉甚至锅碗瓢盆都一应俱全,拎包入住。如今他们家种了30窝天麻、4亩大黄,村里还给解决了一个负责环境卫生的公益性岗位,全家年收入两万多,已于2018年成功脱贫。

小洋镇辖7个村1个社区,其中贫困村6个,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65户2124人。镇党委、政府根据调整后的移民搬迁及危房改造政策及时完善贫困户搬迁规划,全镇534户易地搬迁和23户危房改造对象一次规划,分步推进,逐户清盘。将上级政策与群众意愿度充分结合,一个村建一个集中安置点,一个点由一名班子成员包抓,一个建房户由一名干部帮促。截至目前,8个村(社区)9个集中安置点已全面竣工入住,126户分散安置户房屋均已竣工验收。镇上和联扶单位共同筹资60多万元为各安置点统一购置了床、桌椅、取暖炉和厨具等生活用具,最大限度减轻了搬迁户负担。

【聚焦深贫 】镇巴县:强化移民搬迁保障,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家门口就业,收入不愁

张丹丹是小洋镇木桥社区人,二十来岁的她出门打工已好几年,上海、广州辗转跑,家里老人照顾不上,自己也像无根的浮萍,没有归属感、安全感。

去年,木桥社区建起了社区工厂。该厂总投资500万元、占地4000平方米,引进了陕西汉瑝印刷包装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由社区提供厂房、招聘工人,公司购买机器设备、组织生产和经营。今年1月,公司投资150万元购置生产线4条,开始投产试运行。张丹丹便和村里的大姐大婶们一起到社区工厂务工,主要从事纸制品印刷包装生产加工。

“活轻松,待遇也不错,试用期每月底薪工资1800元,试用期结束后采取保底+计件的方式发放工资,家门口就业吃住不花钱,手脚快点干吃净落1个月能挣个两三千。”张丹丹说。目前,木桥社区工厂共吸纳本地60余名群众进厂务工,其中贫困户15人、搬迁户45人,预计下半年实现满负荷生产,固定用工将达到100人以上。

小洋镇抓牢苏陕协作机会,积极争取资金,围绕两个移民点新建两个社区工厂,引进腊肉加工、印刷包装、医药储备、中药材加工企业5家,吸引直接投资4000多万元,可解决就业岗位250个。结合公益性岗位等,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741人。

同时,以“春风行动”为载体,利用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时间进村入户宣传政策,联合县人社局、县扶贫、县电商协会等多家部门开展系列技能培训,2019年春季培训贫困户劳动力420人,为28名外出务工人员发放交通补贴人均600元。

【聚焦深贫 】镇巴县:强化移民搬迁保障,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靠产业增收,脱贫致富不愁

天麻是镇巴7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一,也是镇巴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中药材产业的“重头戏”,种植面覆盖了全县20个镇办。在镇巴,只要提到天麻,无人不知小洋镇毛垭村的“刘天麻”。

“刘天麻”原名刘凤奎,现年45岁的他从事天麻种植已有17年,因种天麻、懂天麻、痴于研究天麻,得了外号“刘天麻”。在小洋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刘凤奎于2013年成立了兴民天麻合作社,从最初的种天麻、卖天麻,到如今的天麻种子、菌种供应,繁育、种植技术研发、培训、指导和天麻加工及销售服务,合作社已有成员350余户,投资360万元修建厂房600平方米,辐射带动小洋镇8个村及镇巴泾洋、渔渡、赤南等19个镇办1000余户发展天麻种植,其中贫困户550户2000余人,还免费给贫困户发放天麻种子1.2万余窝,带动贫困户户年均增收2500元。

小洋镇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业,一村一基地,一村一龙头”,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建设蚕桑种植基地5个1500亩。鲁家坝村以中药材产业为基础,以陕西卧龙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引领,与省科技厅和陕西理工大学合作建立秦巴山区中药材保护与开发试验示范站,大力实施土地流转,建成中药材育苗基地200亩,林麝养殖场5000平方米,生态农业园已初具雏形。毛垭村高山延迟蔬菜基地、三岔河村椴木栽培食用菌基地、小洋村黄花种植基地、木桥社区白山羊养殖基地分别建成投产,白河的核桃、蚕桑,木桥社区的油茶基地进一步壮大,农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

投入涉农整合资金1160万元,实施产业增收项目11个,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6个,兑现产业奖补115万元、贷款贴息54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36个,聘任生态护林员36名,为贫困户增收和脱贫退出提供了有力保障。2017年和2018年两年间实现贫困户398户1427人顺利脱贫,小洋、白河、毛垭等4个村整村脱贫退出,今年预计280户593人脱贫,鲁家坝、三岔河2个村整村退出。

【聚焦深贫 】镇巴县:强化移民搬迁保障,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往期精选

【聚焦深贫 】镇巴县:强化移民搬迁保障,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 致全市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慰问信

■ 【媒体聚焦】 汉中:绿色滋养出健康年

■ 汉中脱贫攻坚再传喜讯 又一项重要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聚焦深贫 】镇巴县:强化移民搬迁保障,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审核:翟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