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现在的一些农村年轻人都不喜欢务农了?

乡村产业2018


如今社会进步太快,大都以物质化为标准的价值观,且农村这种观点更为突出。 现在追求幸福生活指数大都以拥有房,车为标准。

加上结婚彩礼这一大现实问题,少则七八万,多则几十万。农民也认识到这一点,作为农民,靠耕田种地一年的收入也抵不过到外面打工两三个月的工资。

如果惠农政策偏暖,能够在农民耕地收入这心结上得到平衡,想必农民耕地的意愿会更加积极参与。



守望农村侗家郎


如何看现在的一些农村年轻人不喜欢务农了?其实这个原因有很多的。像我就是农村长大的,也亲身体验的干活的辛苦,所以才拼命工作,在市里扎根(但在城市工作也累)。我就说说我想到的几个点吧。



第一个,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了。像我爸妈没得读书,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所以就像着我们好好读书,走出农村,因为种田太累了。没什么能力,他们也只能种田了。不过我爸虽说在农村,但还会去做各种活,虽然得钱,但也累。而他们是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像他们一样,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在办公楼里工作,不用晒太阳,哪怕工资低点也比他们强。



第二,如果单单靠种田,没有一定的头脑、技术,一直按照传统方法,那也只能养活自己了。出去打工,一个月几千块钱,省点用还是会有存款。在外面工作,只要你肯拼搏,说不定还能创造出自己的事业。粮食价格不高,也卖不出什么价钱。同时现在很多人已经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了。

第三,城市里灯红酒绿,吸引了很多人。想去哪里玩,坐车就可以走。而在农村,除非自己有小车,不然出门不方便。农村东西不多,吃的、用的,和大城市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在外打工可以看到花花世界。虽然有很多人一年到头了,回家还是两手空空,但也不妨碍他们外出的热情。



第四,现在在村里种地,已经不好讨老婆了,去外面工作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女孩子,运气好的话就可以娶到老婆了。

第五个,生活压力大,养小孩、老人都需要花钱。现在已经不像已经只是追求有吃有穿就可以了,很多人心里有了攀比心,吃好的、住好的、用好的,出去有面子。

不过在我身边也有一些年轻人回农村了,但是他们并不是种田,他们种果,像沃柑、火龙果、桉树。刚开始不多,后面做得还挺多的,除此之外,他们也做其他的,如养鸡、猪。不过不是他们一人之力,而是和爸妈一起做,主要是市场销售他们做得也好,不然也难做,总之做得不错,市里房子都好几套了。


壮乡小美


我就是农村出来的。

我那些老家的同学和我父母那一辈从事的东西是一样的。

我没有看到他们在福利上或者社会保障有一点点进步。

我只听到了他们的父母,得了大病或者是意外导致的残疾,或者是家庭经济的破产。

没有人或者是组织对他们进行过任何的负责。

请问他们为什么要务农了?

粮食不值钱,菜不值钱。都扔地里成了肥料了

,现在农村,如果有父母生病,孩子能为父母花两三万块钱去治一治的,都很少。

但是他们的孩子,都面临着上学的机会,和未来的就业的时候,是一样的困难。

所以宁愿在城市里蜗居,也不愿回农村种地。


温度保险咨询王志胜


作为一个90后,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不愿意务农的,原因如下:

1、我们家在距离甘肃省武威市20多公里的一个小村庄,家里面有6口人,种的地自家和承包的加起来总共有30亩左右,爸妈爷爷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我总以为家里地多,种地就可以挣好多钱,直到前几年偶然和父母聊起这个话题,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由于我们家那边都是有公司过来签协议,培育种子苞米,定好价格,然后种植,种植过程一切都得按公司具体要求来,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而且最后除去成本一年下来自家只能挣一两万块钱。

2、除此之外,第二产业还有生畜养殖及蔬菜种植,大规模的种植蔬菜并没有让农民富起来。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的蔬菜大棚阻挡了年轻人外出打工的路,众所周知,蔬菜的种植更是离不开人力,培育及日常照料,再加上繁重的采摘工作,更是耗用了大量的人力,长期闷热湿润的环境更是让大部分人早早患上了病。蔬菜的销售情况更是难上加难,市场菜品短缺,便会有人上门采购;一旦市场饱和,便是无人问津,更别说挣钱了,最后只能喂了生禽。

3、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务农?因为综上所述,务农人群大部分都是无文化群体,思想落后,不懂创新,且追求稳中求胜,没有长远的人生规划,没有勇于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打算,而且农村生活设施,医疗、教育设施都是不完善的;就年轻人而言,工作环境,薪资待遇都是考虑是否能努力工作的前提,几乎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一旦进入正规公司,借助公司的平台会有更大的发展,如果脚踏实地干下去,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





睿力无边


现在可不是要靠种地,才有饭吃的,种地饭是有吃了,可也不能空吃饭呀,还得赚钱呀,孩子要读书,车子要加油,生活上的开支要用很多钱的。新时代可不像老一辈,小孩生的很多,家里没有足够的粮食吃,谁家小孩多劳动力就多,就可以多挣口粮了,那时候的人不讲钱,只说你家今年收成有多少,今年的粮食够不够吃到明年,要不你走到哪儿跟人打一招呼,第一句话就是,吃饭了没有。现在不一样了随着30几年的计划生育,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很少,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也不希望自己孩子在家种地了,在说了现在赚钱的门路很多,不管出去做什么都比种地强。他们都说,60,70,后就一种地的命 ,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谈种地,00后不知道什么叫种地。




冰岛143


国家大力提倡乡村振兴发展,但是目前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年轻人都不喜欢务农(种地),有一句话是说的很形象: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道出了从事农业种地的一种尴尬情况。为什么农村的年轻人他们不喜欢务农了?下面新农兄弟来分析一下:


1、现代孩子觉得从事农业比较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特别是我们国家农业现代化才刚刚开始发展,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模式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对务农的真实感受。而且老一辈的观念导入就是务农又苦又没有出息。农村人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走出农村,走出大山,往城市里面发展,希望能够摆脱苦逼的农业。而且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娇生惯养的,包括农村的孩子。环境造就了孩子对农业的直接感:苦!


2、务农这种小农作的方式不赚钱

中国目前大部分的贫困县基本都是农业县,目前在大部分的农业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山区,种地根本赚不了什么钱。解决温饱还好,但是仅仅是解决温饱。笔者虽然生活在广东省,都说广东是富有的,但是笔者所在的连南瑶族自治县是粤北的山区,省级贫困县。这里的人尽管都有耕田,但是留在这里务农的年轻人微乎其微,因为穷,山区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又卖不了几个钱。都是小农户种植,水稻居多,种植其它的农产品当地消耗不了那么多,水稻可以存下来自己吃。所以靠种地务农根本赚不了钱。

3、年轻人更向往热闹繁荣的城市生活

这个主要是受生活周边的信息影响,为什么那么多的农村人南下到广东打工,听身边朋友、网络信息的影响,说这里遍地黄金,赚钱多,生活多姿多彩,然后就下来。笔者在广东接触外省的人也不少,真的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好,很多都过得非常不好。而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在城市生活久的人都想会农村去,其实这是一种个人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就好像围城说的,城里的想出去看看,城外的人想进城感受生活一样。

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与引导,新时代,务农种田也有了新的发展,中国乡村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农村农民不再是以前被人排斥和看不到的一个身份,农村环境变化很大,农民生活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务农也不再是小农户的2、3亩劳作了。规模的田地整合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现在的务农不再是简单的个人事情,而也是团队公司的发展。当从事农业能够为你的前提提供好的环境,好的收入的时候,我相信“务农”将会是很多人都想做的一个职业!


我是新农兄弟,欢迎关注,一起探讨农业的发展!


新农兄弟


感觉不是年轻人不喜欢务农了,而是现在谁会发展决定了农业受限。

现在国家虽然在扶植农业,但是力度远远不够。

首先,以目前粮食的价值来说,务农的产出远远支撑不了一个家庭的开支。可以想象,如果年轻人放弃打工去务农,一家人的开支将会面临很大的困境。

其次,现在国家严查环保。众多所谓的专家力荐封锁农村小规模养殖。农村畜牧养殖已经基本被等死。这种能创收的项目被卡死,务农的收入就更低了。

还有,随着国民文化的提高,大多数年轻人都有大学文凭,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上班赚工资戳戳有余。即便没有大学文凭的人也会有一技之长,上班也能养活一家人。

既然都能养活家人,为何还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靠天吃饭?

综合各种因素,务农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最后,中国农业早晚会走入现代化,机械化的作业生产。畜牧养殖也已经走向正规化。

这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提升。

将来国家农业,畜牧业只会需要更专业,更规模化的生产种植,年轻人要么去上班,要么走向城市。

以上回答是个人简介,不喜勿喷。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生活职场话题,关注成都东哥,一起探讨生活。



成都东哥生活


务农,就是种田种地,现在中老年人都不想在种地。因为种庄稼它不化算,现在人不单是去解决温饱了,在吃饱肚子的同时,还有更多的追求。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大家都会算帐,出一天工,要有好大的价值,辛辛苦干一年,日出而做,日落而栖,收获的粮食卖不了多少钱。就按一个人种十亩地来算,夏季收七千斤小麦,一块钱一斤,折合七千元。秋季收玉米八千斤,九毛一斤,合七千二百元,总收入一万四千多,(种子,化肥,农药)扣去成本,最后落一万来元。

在农村,咱不光说种庄稼,搞副业也不行,没有地方可以挣钱呀,住山靠山,可山上能卖钱的东西也不多。就是有少量的药材,大家都抢着采,几天时间都抢光了。

在农村,一个正常劳力,一年忙到头,靠种地,加上搞副业,有二万元的收入,那就很不错了。那要负出多少辛苦和劳累,流下多少汗水。

出去打工,就是上建筑工地干活,虽然也累,但一天能挣一百伍拾元,一个月四千多,一年四万多。这比在家强多了,顶在家二年多的收入。

现在,如果不打工,兴靠务农,根本无法生话下去,上有老,下有小,各方面开支,人情门户,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气。

所人年轻人,不是不愿务农,而是无法务农,不出门打工,那就贫困僚倒。说不起媳妇,买不起房,供不起孩子,养不了爹娘。

这就是农村的现壮,如果务农能有好的收入,谁还愿背井离乡,看别人的脸色,去打工呢?


天空95116


随着时代变迁,不比以前了。以前在农村,没有电视、手机、游戏,小孩放学回来,就帮做点家务、农活,不需要父母安排就能学做。

现在呢?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到两个孩子,小孩放学回来就忙做作业,做完作业就知道玩,看电视,玩游戏。根本就不会做农活,当大人的也没耐心和时间去管,去教做农活。只要孩子不吵事就行。

再有就是:种田种地不光是又累又苦的活计,还要懂技能、和耐心。种的东西能卖得出去,有保障的价格,和信息渠道。若要发挥青年人对农业种田种地的积极性、和性趣。还要靠国家政府,号召年轻人,积极响应!种田种地的优越性。要象玩游戏,看手机的吸引力。把当代的年青人引导正规的轨道上来。




鱼水情29


感谢提问!我是小王!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从农村来到城市!虽然很难,但都在坚持!因为在城市不管是就业发展还是教育医疗都比农村好上太多!现实中也是好的资源都在城市!

其实回农村生活是被人想往和憧憬的!但这和回农村做农活是不一样的!大多人都想拥有一定物质条件以后能回农村过着那种简单慢节凑生活,

受地理条件和土地分配方式影响,农村的土地都被分割成一块块一片片!按当时全体力劳动可能影响不大但机器取代人工的今天操作起来极为不便!如果除去界线田埂阻力又太大再加上农业是一个投入大投入久回报低回报慢的行业!很多工作机器又替代不了或机器太贵!

如果能把农村土地全整顿出来,租赁期限以及租赁价格订好,农耕机器国家适当补贴,有专项扶持资金那回农村创业的会越来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