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的慢轮制陶已经延续了四千多年,土锅保鲜程度堪比冰箱


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盛水、装酒,置米、存茶和屋脊装饰品……,因着对陶的喜爱,傣族人也将之用于身边的各种大器小物之中,而其制陶史也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以前。

慢轮是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在学会用手捏制陶坯后,发明的最重要的一个制陶工具。它使陶器的器壁厚薄均匀,形状更加美观。但很快,慢轮就被更加先进的快轮技术所取代,因为快轮更容易拉坯成型,满足了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快轮成了最普遍的制陶工具。时至今日,人们几乎看不到慢轮的身影。

最原始的制陶技艺,目前只能见诸于书本且残缺不全。然而,在中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一项拥有四千多年历史的原始传统手工制陶术,现今仍被保留着,它就是“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由于西双版纳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相对封闭,原始的慢轮制陶技艺就这样和傣家人的生活一起延续了下来。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土陶又作为佛教礼器被广泛使用,象征吉祥富贵的孔雀、大象等土陶器皿,在现今傣族地区的寺庙都能常见。

傣族陶器在用料上极为讲究,特殊的粘土经过舂、筛选后加砂石料混合而成,这样可以改善陶品成型性能。工序繁琐且耗时不短,从取土、舂土、筛土到发酵成“熟泥”,通常都需要经数天时间。

而其中最核心也最难的,便是如何慢轮拉坯。傣族原始先民在发明陶器后,最初是用泥条盘筑的方法捏制陶坯。但盘筑法做出的陶器,器形极不规整,器壁上还常常留有指纹。慢慢地,才发明出慢轮的方法来修整陶坯。

把搓好的泥条按成一个圆饼做陶罐的底部,再用泥条按照陶罐的大小形状往上叠压,一手按一手慢慢转陶轮,然后配以竹刀、木板、圆石等辅助工具让陶泥表面光滑圆润,最后用印花或竹签等方式刻上花纹,一只陶罐泥胚就做好了。

慢轮制陶凝聚了先人几千年的智慧,一块固定在木板上可以转动的圆形泥板就是最重要的工具。然后就是给泥坯拍打花纹。竖纹、斜纹、花式纹理,你可以随意选取一种花纹的木拍,轻轻绕泥罐这么走上一圈,古朴、简单的泥罐瞬间便增色不少。


制陶是个心情活,心情好时,一天能出好几个陶罐泥胚,若心情不好,一个陶罐改来改去还是成不了型。拉制好的陶罐泥胚一般要晒两到三天,再以800到1000摄氏度的温度在砖窑中烧制一天即可。这种纯手工制作的陶罐,每一个都独一无二,充满了灵性。

烧制时先在地上堆上木柴,然后把陶坯一件一件码在上面,空隙的地方就塞满稻草;再用泥巴和上稻草把土陶整个严严实实地密封起来,在不同方向留几个汤圆大小的洞,目的是为了让空气流通利于燃烧;等到木柴烧烬,里面的陶坯也烧红了。就是利用陶坯充分自我燃烧,来达到烧制的目的。

时至今日,在西双版纳的景洪曼斗寨、勐罕曼峦站寨、勐海曼扎寨及勐龙寨等地都完整地保留着这种传统的制陶技艺。傣家人自制的土陶透气性极好,在炎热的西双版纳,它成了食物的保鲜盒,其独特的淳朴和稚拙是其他工业化生产的陶器所不能取代的。


在西双版纳,包括云南很多地方的茶庄、茶室以及私人家里,用于藏茶的大都首选这种土陶,除了 “透气性好,能有效调节空气中的湿度,非常适合普洱茶的储藏和自然发酵”的特点外,它们也被作为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高雅艺术品,实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地完美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