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有莎士比亞、狄更斯,法國有巴爾扎克、雨果,英法兩國哪國的文學作品更偉大?

蘇小妮


在回答此問題之前,先來了解一下英、法兩國出了哪些著名的作家和優秀作品。

先看英國:

威廉· 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戲劇家、詩人。

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尼斯商人》、《奧賽羅》、《哈姆雷特》、《李爾王》、《暴風雨》、《雅典的泰門》、《量罪記》、《第十二夜》、《麥克佩斯》等。

莎士比亞是多產的作家,從事劇本創作20多年,共寫出了37部戲劇,兩部長篇敘事詩和154首十二行詩。莎士比亞的戲劇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英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習俗習慣。他是英國人文主義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滿了對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深刻揭露與批判,表現了人文主義的生活理想。莎士比亞的戲劇創作是歐洲文藝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並對現代戲劇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在莎士比亞筆下,人物形象是典型的而有個性化的。他的戲劇情節緊張,語言豐富生動,使他成為英國戲劇之父,又是語言大師。

查理弗·狄更斯: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代表作:《雙城記》、《老古玩店》、《艱難時世》等

狄更斯父親在海軍做小職員,曾因負債被關在債務拘留所。小狄更斯也在獄中度過了一段生活,親身經歷過挨餓受凍的日子,這對他後期的創作有一定的影響。他十二歲開始獨立謀生,靠自學獲得了廣博知識,1836年出版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 他是英國最受群眾歡迎的偉大作家。

另外還有:笛福:《魯濱遜飄流記》,斯威夫特:《格列弗遊記》,菲爾丁:《湯姆· 瓊斯》,薩克雷:《名利場》《潘登尼斯》,

哈代:《苔絲》、《還鄉》,高爾斯華綏:《福賽蒂世家》、《現代喜劇》三部曲。

英國的女作家也非常有名,她們的作品在英國文學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主要有: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及其妹妹艾米莉的《呼嘯山莊》,伏尼契的《牛虻》等。

英國還有幾位著名的大詩人。比如:詩人、作家傑弗利· 喬叟,他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就是用詩歌和散文的形式寫了24個故事。十七世紀詩人約翰·彌爾頓的長詩《失樂園》,講明瞭人類不幸的根源,它的進步意義在於寫了撒旦對上帝的反抗。喬治·戈登·拜倫是英國19世紀浪漫主義詩人,他的長詩《查爾德·哈洛德遊記》、《唐·璜》,氣勢豪放,感情充沛,語言流暢,節奏鮮明,成為世界文學中的著名長詩。

值得一提的還有:英國二十世紀大戲劇家喬治·肖伯納的劇本《華倫夫人的職業》、《巴巴拉少校》。

再看法國。

巴爾扎克:法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家。

代表作:《人間喜劇》、《高老頭》、《歐也妮· 葛朗臺》、《高利貸者》、賽查· 皮羅多盛衰記》、《幻滅》、《貝姨》、《交際花盛衰記》、《邦斯舅舅》、《農民》等。

巴爾扎克出生於中等資產階級家庭,他從法律學校畢業後,不顧父母反對,開始的創作生活。1829年他完成了歷史小說《朱安黨人》,這是他第一部重要作品,成為巴爾扎克走向批判現實主義的重要標誌。30到40年代是巴爾扎克創作最豐盛的時期,在二十年的時間裡,他完成了90多部作品。巴爾扎克曾經說過“我將要把整整一個社會裝在自己的腦袋裡。”他用自己的作品實現了這個諾言。

巴爾扎克的作品以資產階級和貴族的矛盾為中心,以金錢統治原則為線索。描繪了19世紀前半期法國社會的廣闊歷史,反映了封建貴族的沒落,資產階級的發跡揭露了資本主義世界的膿瘡和金錢的罪惡,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他的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葛朗臺、高里奧、伏脫冷、呂西安等,都是那個黑暗社會產生的典型的人物。他的作品環境描寫逼真細緻,並與刻畫性格緊密聯繫起來,結構不拘一格,夾敘夾議,語言富有性格特徵。

雨果:法國積極浪漫主義的文學流派的最大代表,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代表作:《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雨果的一生進行了多方面的創作活動,寫出了數量驚人的詩歌,戲劇,小說文藝理論著作,這些著作發生過巨大的影響。他激烈的批判了束縛資產階級文學發展的偽古典主義,提出了浪漫主義的文學主張,並以豐富的戲劇詩歌和小說創作顯示了浪漫主義的實績。

莫泊桑: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代表作:《項鍊》、《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

莫泊桑的母親喜愛文學,他從小受到作家弗洛貝爾的指教。1880年成為職業作家,以後的十年他寫了大量的作品,有以《俊友》為代表的六部長篇小說,二百多部短篇,三部遊記,一部詩集,和許多政論雜文,成為法國短篇小說大師。

左拉:法國著名作家,自然主義理論家。

代表作:《盧貢馬卡家族史》、《金錢》、《小酒店》、《柯勞德的懺悔》、《萌芽》、《三名城》等。

左拉早期受浪漫主義的影響,後信奉實證,哲學,傾向自然主義,主張作家應該事實的記錄者。左拉作品中的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對法國和歐洲的作家發生了不小的影響。

另外還有:莫里哀的《吝嗇鬼》、《偽君子》;博馬舍的《費加羅的婚姻》、《塞維勒的理髮師》;司湯達的《紅與黑》;大仲馬的《基度山伯爵》,小仲馬的《茶花女》;歐仁·蘇的《巴黎的秘密》;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都德的《最後一課》;凡爾納的《格蘭特船長的女兒》;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等,

英、法兩個國家在二十世紀前都出了領先世界文學的大作家,也創作了可以流芳千古的不朽作品。

文無第一。世界文學有大師有名著,中國文學亦有四大名著、唐宋詞。由於世界文學在國別、民族、地域和文化風習背景上更多樣化及廣闊,多讀世界名著,它能使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深化了我們的文學素養,使我們“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並且幫我們帶入一個百花爭豔、萬紫千紅、充滿異國情調的大花園。

新世紀的到來,使地球變得越來越“小”,國際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世界文學對各國人民的影響越來越大,它在我們心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文學,確實能夠幫助人們更深刻更真實的認識生活,認識人生,它可以淨化人的靈魂,可以豐富人的想象,培養人的美好理想和感情,可以給人以及真、善、美的教育和美的享受。

多讀書吧!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受到優秀文學的薰陶。





文子心語






英國、法國的作家都比較喜歡,但相比較而言,我喜歡英國作家多一些。除莎士比亞、狄更斯,還喜歡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讀小說時,我往往把自己幻化成女教師——簡。簡的多舛命運,以及對命運的抗爭,在抗爭中表現出來的善良,她對愛情的追求,羅切斯特的憂鬱……都深深打動著我。

此外
英國作家的作品,我還喜歡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



法國作家的作品,我比較喜歡左拉的《萌芽》。資產階級原始資本的積累,都是很多人的犧牲攢下的。馬赫一家的悲慘遭遇是蒙蘇一萬礦工悲慘命運的縮影。在繁重的勞動和擁擠的住房條件下,人們過著沒有尊嚴的生活。十四、五歲的女孩卡特琳要在在一家人面前洗澡,卡特琳也在糊里糊塗中失身並嫁給不愛的人。而在礦井事故中,被困在井下十幾天後,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卡特琳才把愛交給了所愛的艾蒂安



艾蒂安領導的罷工雖然失敗了,很多人被鎮壓如包括馬赫,但是活著的人,比如馬赫妻子仍充滿希望,雖然生活更加的不幸。但“革命”的種子在人們心中萌芽,艾蒂安也即將踏上新的路程……


我就是竹韻


英法兩國的文學家當屬法國的多且更有名。法國除上述提到的之外還有莫伯桑、斯湯達、大仲馬、小仲馬等。儘管說莫伯桑的作品僅限於人間情事和生活,如《漂亮的朋去》、卻是極具諷刺意味。巴爾扎克的作品成就比莫伯桑要高得多,如《攪水女人》、《高老頭》、《歐亞妮葛郎臺》等便是揭露了平民下層的生活,比起那個時代專寫陽春白雪的上層社會,巴爾扎克的作品無疑是異軍突起。法國文壇上的斯湯達可是頂級捧的造反作家,一本《紅與黑》把神教與鐵十字軍的黑暗勾結揭露得淋漓盡至。




世界四大巨箸之一的《基都山伯爵》故事情節的引人入勝不啻是一部休閒的佳作。而小仲馬的《茶花女》卻是衝破了當時階級社會的等第觀念。讓貴族等第的子爵拜到在妓女瑪格麗特的石榴裙下,這在當時法國的政治體系下,《茶花女》的作品無疑是對法國上流社會的一種衝擊。因此當《茶花女》改變成了話劇競一度轟動了世界。當然,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其一定的歷史階段性,《茶花女》作品產生在19世紀中葉不得不說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英國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等,前二部小說是小編的早期閱讀的作品。


查爾斯.狄更斯是英國19世紀中葉的著名小說家。狄更斯雖說是英國的早期作家,但其的身世卻是日爾曼的德國人血統。少時閱過他的《霧都孤兒》《艱難時世》等的作品。

狄更斯其實也是一個具備全能性的作家。他早期重視過新聞記者、法庭文秘等工作,積累了許多小說創作的素材。

綜上,論到英法兩國早期的文學作品,法國那一大批的作家比起英國作家來說,無疑存在比英國作家有過人之處,影響力也遠遠超過了英國作家。如,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巴爾扎克的《歐亞妮葛朗臺》斯湯達的《紅與黑》小仲馬的《茶花女》等等。

這些世界名著的出現都是在歐洲14世紀文藝大復興的後期湧現出了無數的文藝天才,仍至給後代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說到那個更偉大?斯湯達與小仲馬的作品,為人類的思想意識的進步無疑是最偉大的!


星空89831416


英國文化的影響力更大,因為英國文化的根源更深厚,對內心的研究更細緻入微。最有影響力的是莎士比亞。

世界一個蔚為奇觀的現象就是英語系的國家經濟社會佔優,社會秩序普遍好於法語葡語系國家。文學詩歌成了央格魯斯子民的共同語言,緊密聯繫他們的紐帶。正是這種文學的力量鼓舞他們。文藝表達的內在準則,造就了英語系在行為上的規則,法律、規矩、章程在英語系地區成了普遍性的認同,而其他語系則混亂的多。俄國這麼一個廣袤的帝國,用無數的刺刀、哥薩克士兵和加農炮征服外族,擴張領土,可他們沒有莎士比亞這樣進入人心的文學詩歌,俄羅斯如同一個偉大的啞巴,世界聽不到他的聲音。俄羅斯帝國從來沒有真正有過向心力。在世界的影響力方面,俄羅斯就是一個偉大的啞巴,講不出道理。你可以仔細回味回味。

這就是文化軟實力。文學看似虛無縹緲,其實他深入人心,影響你我都人生。


舒伯特15


個人比較喜歡英國作家的作品。少年時讀過莎士比亞的全部作品,沒有不喜歡的。除了最著名的,家喻戶曉的幾部外,還喜歡那部悍婦馴夫。

還喜歡勃朗特姐妹的作品,還找到過《簡愛》原文,磕磕巴巴的讀過。

還讀過幾遍簡·奧斯汀 的《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

還喜歡阿瑟·柯南·道爾塑造的福爾摩斯,因福爾摩斯一度瘋狂的讀偵探小說。《福爾摩斯探案集》裡第一喜歡《血字的研究》。

法國作家作品讀得不多。比較喜歡莫泊桑的作品。

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三個火槍手》。小仲馬的《茶花女》不大喜歡。

上高中時,參照歷史課本,讀世界名著,《霧都孤兒》,《巴黎聖母院》讀得心驚肉跳,怕得要死。害怕這些厄運降臨。

嘮叨許多,也沒法比較英法兩國,哪國的文學作品更偉大。


潤楊閬苑


巴爾扎克作品如山,但並沒有一部響噹噹的能撐起他偉大作家門面的偉大作品。最好的方法是起碼把他的三分之二以上的作品堆在一塊兒,這才能凝聚並散發出屬於巴爾扎克式豪門的光輝。

雨果也是世所公認的大文豪。他漫長的一生和他同樣漫長的《悲慘世界》共同不朽。

這是一部大部頭名著,但也存在有冗雜鬆散和炫耀洞察一切的缺陷;其塑造人物經典非凡,但文學價值卻趨向平庸。

他的所有作品加起來不如巴爾扎克來得有力。

莎士比亞就甭提了,專注地去朗誦吧;僅僅是朗誦,也會讓你受益匪淺。

狄更斯的神經大概已經敏感到了能讓自己隨時瘋掉的地步。我想,他在描述那些苦難的時候絕對不會正常;即使寫完了也很難恢復。

——天才和瘋子,我們傻傻分不清。

總結:英國作家,這倆最厲害。

法國也有更厲害的作家和作品,比如普魯斯特和他的意識流作品《追憶似水年華》、福樓拜以純客觀角度書寫的《包法利夫人》、司湯達全視角創新的《紅與黑》等。不過,這些還比不過英國那二位罷了。


沙同文


都是世界文學的瑰寶!莎士比亞是十三世紀的戲劇家,他的作品主要是反映當時的封建社會的宮廷政變,貴族內鬥,及市俗社會的故事!以悲劇著稱!如《哈姆雷特》,《奧塞羅》《第十二夜》《雅典的泰門》《威尼斯商人》等作品!狄更斯是十七世紀的現實主義作家!主要是描寫資本主義初期的社會下層人民的悲慘命運!主要作品有《霧都孤兒》等!雨果和狄更斯是同一時代的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作品可以說是大手筆,以小人物的命運反映法國大革命的社會事件!如《悲慘世界》《九三年》等作品!巴爾扎克是法國的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描寫資本主義初期的社會中小市民的各種命運!如《人間喜劇》!


北京老馬3


文無第一,這幾位都是現實主義文學大師,作品具有發人深省的傳世價格,很難說哪個更偉大。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他們創作高峰期的年代吧。

莎翁是在16世紀到17世紀,而另外三位大師都在19世紀。

莎士比亞一生創作了40餘部劇作,打破了古希臘的悲劇三步曲,同時在語言上也發展了自己的特色,深刻地描寫了人性,寫出了理想和醜惡現實的矛盾。其著名的四大喜劇和四大悲劇更是為後世帶來巨大影響。

由於時間的原因,雨果、狄更斯、巴爾扎克,都不可避免的受到莎翁的影響,尤其是雨果,一直高舉莎士比亞的旗幟,被稱為法國的莎士比亞。他的《巴黎聖母院》有強烈的反封建主義色彩,後期的《悲慘世界》又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尖銳矛盾,《九三年》是反映法蘭西軍隊鎮壓反革命叛亂的歷史小說,而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則是在資產階級興起時,為封建貴族唱起輓歌,揭露了資本積累的罪惡和骯髒,金錢的罪惡。狄更斯也是這一時期的作家,他的《雙城記》,《遠大前程》,《匹克威克外傳》等對下層勞動人民寄於同情,揭露了統治者的貪婪醜惡面目。

都是人類偉大的思想文化遺產,很難評價哪一位寫的更好。

藉助牛頓的一句話回答吧,我能取得的成就,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可以看的更高。因此,我認為英國的文學作品對世界的影響更大一些。


旁觀者嵐


筆者認為英國的沙士比亞、狄更斯和法國的雨果、巴爾扎克都是世界文學巨匠,各有千秋。

一丶兩位代表英國的著名作家和他們的文學作品

沙土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作品為沙士山比亞成為世界悲劇大師奠定了基礎,如:《羅密歐與朱麗葉》以家簇世仇為切入點,刻畫出了當時社會中家簇之間的爭鬥尖銳性和普遍性,對社會發展的阻礙性之大,以深愛的兩位年輕人,因其家簇的世仇爭鬥的原因,被活生生的逼死告終,成了家簇世仇鬥爭的祭奠品,寫出了人間最悽婉的愛情悲劇。狄更斯的《霧都孤兒》是現實的視角真實還原了社會底層人物的悲慘命運,深刻的剖析了資本主義的本質,人吃人的社會。

二、兩位代表法國的著名作家和他們的文學作品。

雨果著作的《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

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用有著醜陋外貌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的樸實善良與道貌岸然,內心醜陋骯髒的神職人員他的父親的對比,撕掉了宗教的神迷面紗,裸露出其醜陋的面目。美麗姑娘如羔羊一樣被這骯髒的社會吞食,讓讀者深入的感受到美與醜的真偽。

巴扎克斯的《歐亞妮葛朗臺》寫出了一個單純的少女,如何演變成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守財奴,(歐亞妮葛朗臺比她守財奴的父親葛朗臺,還守財奴)。

筆者更喜歡雨果和狄更斯的文學作品,他們兩的作品更深入當時社會的本質,對了解當時這兩個國家的社會結構、社會實際狀態形式,資本社會在形成過程中,基層人民的命運,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路線更為清晰。


馥郁75716347


這個“偉大”沒有一個可以衡量的標準,如果真偉大那就是看了法國的文學作品在不想看英國的了,反過來也是如此。可是怎麼會有這樣的可能?偉大顯然是被亂用了,文學作品又是在國家之間的比較,實在是太荒誕了。誰能說出李白和杜甫那個更偉大?更何況外國的文學作品,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看的被翻譯的,再說文學作品只能是個人的不同感受,個人心中建立的偉大,也只能是個人的,可以交流的。但國家間的比較是沒人會去這麼想的,太無頭緒了3,而且同樣是十九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國家之間的背景不同,文化的風采也不同。一個是新教的國家,一個是天主教的國家。怎麼去比較出“偉大”。如果從社會發展的進步和落後,英國顯然是走在了前頭,但是這也不會影響彼此文學作品的精彩。偉大是不會在國家之間比較出來的,因為文學作品是生活的體現。誰的文明史都是偉大的,它只是經歷和存在,記錄和描述。就連哪個國家的文學作品對自己的影響更大,都是難以比較的。只能說對自己影響最深的是那部作品,由此在自己心裡建立起來的偉大。這50元恐怕是沒人可以獲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