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曹雪芹怎样写人物?

yufengguanyun


关注飞鱼,关注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鸿篇巨制?仅人物塑造上来讲,就非同寻常!《红楼梦》中一共400多号人物,大都有名有姓,可以呼唤出来的。这400多号人,就是站在一堆,也不一定那么整整齐齐,但是,曹雪芹却能把这多么人物写得有条不紊,生动形象,其文学功夫可见一斑!

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其出场方式,塑造手段大都不尽相同。有详写,有略写,有直接描写,有间接描写,有一笔带过,有再三塑造,有首尾呼应,有前后照应,如此等等。比如甄士隐、贾雨村这两个人物,都是属于“引子”式的人物,在小说中起着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而贾母,虽然是贾府上下地位最高的人物,但是并非主角,所以曹雪芹描写贾母时一笔带过。



下面,我们来说说几个主角人物的不同写法:

一、王熙凤

1.“先声夺人”的出场方式。人还为出场,声音已先到。一句“我来迟了!”让王熙凤出尽风头,在贾府上下,还没有人敢以如此放诞的行为出现在贾母面前,当然,这也说明了王熙凤深受贾母喜爱,在贾府的地位不同一般。

2.超豪华的服饰描写。书中写道:“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从整体描写,到局部刻画,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对王熙凤的豪华服饰着装进行了详细描写,写如此了一个珠光宝气的王熙凤。

3.独特的外貌神态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几句,写出了王熙凤的丰腴漂亮,同时也暗示了其“内藏心机”的人物性格。

4.精彩绝伦的语言描写。“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这一段语言描写,把在场的贾母,林黛玉,三春姐妹及其母亲,说得一个个心里都美滋滋的,充分展现了王熙凤精彩绝伦的口才能力。



二、林黛玉

1.众人眼中的林黛玉。林黛玉的第一次出场,一共经历了三次描写。第一次是众人眼中的林黛玉,是一个文质彬彬,体弱多病,姿态漂亮的女孩子。书中写道:“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2.王熙凤眼中的林黛玉。王熙凤眼中的林黛玉美丽可人,标致无双。她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虽有夸张的成分,但是林黛玉的美通过这样的侧面描写更能彰显三分。

3.贾宝玉中的林黛玉。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是最为独特的,众人眼中和王熙凤眼中的林黛玉描写,都是一笔带过,而贾宝玉,因为带了独特的眼光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所以曹雪芹采用了详写的方式,把林黛玉的外貌及神态甚至性格都刻画了出来。曹雪芹在这里采用详写方式,也符合恋人式的见面场景。书中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三、贾宝玉

1.王夫人口中的贾宝玉。贾宝玉的出场形象也是通过了三次塑造。贾宝玉还未回来,林黛玉已经从王夫人那里得知贾宝玉的个性了。王夫人说他是“祸根孽胎”“混世魔王”,这是间接描写。

2.林黛玉心中的贾宝玉。由于王夫人的介绍及影响,贾宝玉在林黛玉心中的初步印象便是一个“顽劣异常”“憨玩重情”的富贵公子。

3.林黛玉眼中的贾宝玉。曹雪芹在刻画贾宝玉形象的时候,是通过林黛玉之眼来完成的。同时,还经历了林黛玉的两次观察。两次都有服饰描写,第一次侧重性格描写,书中写道“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第二次侧重神态描写,书中写道“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这样的描写及人物设计,真让人拍案称绝!

4.通过《西江月》反写贾宝玉。作者用两首《西江月》再次来描写贾宝玉,正话反说,称赞了贾宝玉敢于反抗的叛逆精神。书中写道: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飞鱼高中教育


七言《红楼点滴》

风月宝鉴照人鬼,

现代天眼无可比?

假语村言荒唐说,

指东实西令人迷。

十万亡魂句中哭,

五千人情凝成诗。

寒塘鹤影菊泪落,

热血柔情疯又痴?





三月二十


《红楼梦》的伟大之处:让没有历史常识,文学常识的名人窝头翻个现大眼

四大名著之《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的伟大之处是让没有历史常识,文学常识的名人窝头翻个现大眼。这样说有人会不太同意,没关系,要用历史常识,文学常识,人性常识等证据来说明一下。

先看看《红楼梦》书里自己带的100条历史常识:

门前蹲着两个大石狮子,宁国府是皇帝下旨建造的,宁国府正面是五个东西走向的大门,这说的是中国大地上独一无二说的北京天安门。“主子和奴才”是清朝满人专用词语,明朝时期,太监称为“厂臣”、“内臣”,大臣统统自称为“臣”,并无奴才称谓。到了清朝,皇宫内的太监、侍女便自称奴才。贾宝玉的贾家大院天天张口主子,闭口奴才,这在大清朝的中国大地上只有一家,爱新觉罗家族的皇宫。

贾宝玉家大院有穿龙绣装的人物出现,封建社会规定绣龙服是皇家专用服饰,是皇帝和皇子才可以穿的。贾宝玉家过年祭祖里的描写:抱厦前上面悬着只有皇帝家才能挂的九龙金匾。贾宝玉家大院满院子跑太医,太医是干啥工作的?学过历史和会查字典的同学都知道。满院子跑太医的地方除了皇宫就是太医院。贾宝玉家大院到处都是进贡的用品,就连过年放的烟火也是各处进贡的。进贡:指封建时代藩属对宗主国或臣民对君主呈献礼品。给皇帝送东西称为进贡,皇帝给别人东西叫赏赐。

这些历史常识只要知道就可以了,不需要猜测和推理思考,历史常识都不知道的红学家应该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再看看汉语文学常识:

历史记载曹寅号“雪樵”, 胡周先生说曹寅有个孙子号“雪芹”,当然曹寅家族的家谱里找不到曹雪芹这个人。按胡周先生说法就是一个号:雪樵,一个号:雪芹,爷俩成哥俩。《红楼梦》书里说的明白,借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告诉广大读者,中华民族是百善孝为先的民族,中国封建社会历来有为尊者名讳的传统,在封建社会如果遇到与长辈尊者名字相同或相似读音的字,要回避或加以变通,所谓耳可闻,口不能道也。结果是曹雪芹老先生刚说完,红学家就让曹曹雪芹老先生自己打脸,曹雪芹对其爷爷曹寅的名讳从来不避开,《红楼梦》书里多次出现“寅”字。红学家这就是说曹雪芹老先生大逆不道,毫无孝顺可言。还装模作样在书里告诉林黛玉要知道为尊者名讳的传统。

说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说曹雪芹是曹寅孙子的红学家竟然没了人性常识:

红学家说《红楼梦》是以曹雪芹家为背景原型写成的小说,曹雪芹就是贾宝玉。结果悲催了。老仆焦大的嘴骂起人来可以说是很黑的,因为他用汉语言中凶狠,恶毒的话在骂人: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是当着贾宝玉和王熙凤及很多族人的面骂的。红学家让曹雪芹自己写书自己去捡骂,不要脸的极端表现,红学家看来是不要脸习惯了!

《红楼梦》书里最狠毒的是柳湘莲的跌足骂:“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历史有这样丧心病狂的给自己家族脸上贴骂的的吗?不学有术红学家得多么恨曹雪芹啊!竟然让曹雪芹老先生毫无人性的找人用最恶毒和无耻的话骂曹氏家族,最后还让曹雪芹老先生自己写出来,告诉广大读者骂的有道理。中华文人的精神分裂到这样的程度了吗?善良的中国人没人会相信的。这是不学有术红学家没有人性的阴谋诡计。不学有术红学家是在侮辱所有喜欢看《红楼梦》的善良读者的智慧。

一些所谓文化名人研究号称百科全书的《红楼梦》,这些没有中国历史常识,汉语言文学常识,人性常识的文化名人表演了窝头翻个现大眼!《红楼梦》的读者都是上过学,念过书的,对历史常识,文学常识,人性常识都是知道的,这些没常识的红学家骗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红楼梦真神


严栝按照生活中的真人一样如实描写,不誉美,不隐恶,喜欢的人,说他几分缺点不足,不喜欢的人,说他几处优点长处,力求客观公正,让人觉得真实可信!红楼梦问世以来到现在三百年左右,中国所有作家没有一个人完全学会曹雪芹写人物的方法,鲁迅先生掌握了七八分,因而有孔乙己,阿Q,润土,祥林嫂,阿长,藤野先生,台湾的白先勇先生似乎掌握得更好一些,因而有永远的尹雪艳,玉卿嫂,茅盾,巴全,钱钟书,沈从文,老舍,丁玲等相去甚远,林语堂,柳青,孙犁三人学得比较好!


谦卑感恩男人


在《红楼梦》中,被曹雪芹刻划过的人物,真可謂百鲫过海,栩栩如生。无疑,纵观《红楼梦》,曹雪芹老先生,在刻划人物中,画龙点睛,惟妙惟肖,不愧为高手中的高手,如“粉面含春威不露,赤唇未启笑先闻”,“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静坐如柔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就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等,通过用诗的语言高度地概化并以昭示,其人物便跃然如纸上,且令人读之口齿生香,回味无穷!


用户4739013604884


恕我直言,针对您的问题可以写一篇甚至几篇中文系的硕士或者博士毕业论文了。

何不去期刊网上搜搜论文?


江上神思者


(红楼梦)中曹雪芹描写人物维妙维俏,展现经典人物,再现红尘挂牵。每个人的故事写得入情入心。由其是众多红颜诗词歌赋挥笔就来,更增添看点,看来读到更是意味深长。


时光深处那年花开


用的是阴阳天干地支变化原理,各种人格成分交叉损益组合。


道味红楼这本书


主要是通过里边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


eva179120573


深入内心,文笔细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