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都活在别人阴影里的悲惨皇后,去世的时候康熙才追悔莫及

康熙一生立的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是他最爱的,但可惜的是有一个女人却永远活在她的阴影之下,虽然为康熙奉献了一切,在世的时候却没有得到宠爱,去世的时候,康熙才追悔莫及,她就是孝昭皇后钮祜禄氏,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她活在别人阴影下的生活。

一生都活在别人阴影里的悲惨皇后,去世的时候康熙才追悔莫及

康熙帝生前所立的三位皇后,先后被立,又先后去世。

这三位女子,孝诚,孝昭,孝懿,年龄相仿,入宫的时间也几乎是同时。也就是说,她们是康熙帝最早的一批后妃,出身地位相当,也是康熙的同龄人。

孝诚皇后赫舍里氏,与康熙同岁而年长几个月;孝昭皇后钮祜禄氏,比孝诚大一岁;孝懿仁皇后,没有记载具体的生年和入宫年,但是应该与前两位年龄相近,入宫时间也差不多。

由此可以看出第二位皇后孝昭的悲催,因为她只比孝诚多活了四年,虽然在第三年被封为皇后,但是在第四年就去世了。可以说,她在宫中的那些年,一直活在孝诚的阴影里。

一生都活在别人阴影里的悲惨皇后,去世的时候康熙才追悔莫及

这样的故事很多。许多年前的琼瑶剧《情深深 雨濛濛》,陆老爷一辈子娶了九房姨太太,因为他每见一个长得和初恋情人有几分相似的女子,就想方设法地娶到手;每生一个女儿,都要以初恋情人“萍”的名字来命名,所以,才有如萍,依萍,梦萍,心萍这些名字……

再想想《甄嬛传》,宜修是那样恨自己的姐姐纯元,但是又不得不一生做姐姐的影子,用和姐姐相关的各种元素,身份,衣服,首饰,长得像姐姐的低级宫嫔……来争取皇上的一点关注。

还有《天龙八部》中的阿紫,用尽了办法,却无法让乔峰关注自己——因为他的爱都给了姐姐阿朱,而阿朱已经死了,她无法与一个死人去争。

一生都活在别人阴影里的悲惨皇后,去世的时候康熙才追悔莫及

应该说,康熙帝的所有嫔妃,都无法和孝诚皇后去争。不过孝昭更悲催一些,因为她和孝诚年龄相仿,同时入宫,孝诚死了,她也就被定格在“孝诚的时代”了,尽管孝昭也是很优秀的。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出身与孝诚相似,她是顺治帝临终为康熙帝指定的顾命四大臣之一遏必隆的女儿,也是另一位顾命大臣鳌拜的义女。

康熙帝选后时,鳌拜的女儿、遏必隆的女儿都是候选者,而且鳌拜等人屡屡对孝庄太皇太后看中的索尼的孙女孝诚仁皇后提出异议。

当时,四大臣中鳌拜已经显现出独揽大权的迹象,遏必隆倾向于鳌拜,孝庄要用索尼限制鳌拜,所以执意选择了孝诚,另选了遏必隆之女为妃,而把鳌拜的女儿指婚给了另一个满洲贵族为嫡福晋。

不得不说,孝庄是平衡势力的高手,既达到了拉拢索尼的目的,又让遏必隆、鳌拜无话可说。

一生都活在别人阴影里的悲惨皇后,去世的时候康熙才追悔莫及

如此安排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古代权臣之女嫁入宫廷,固然可以说是家族的荣耀、锦上添花,但是也有变相人质的性质。

遏必隆之女进宫为妃,也是对他父亲遏必隆的一种牵制——让他要顾及女儿的安危,不要那么一心一意地跟从鳌拜。后来,在康熙帝率领众侍卫“擒鳌拜”之后,遏必隆并没有受到太多的牵连,应该是源于他在后期并没有给鳌拜多少实质的支持。

那么,作为“人质”或者说作为“棋子”的孝昭,在宫廷里到底过得怎样呢?资料太少,我们只能进行猜测了。

虽然都是政治婚姻,不过作为遏必隆的女儿(父亲是“墙头草”,比起索尼一家始终对皇室忠心耿耿,就是有差别的)、鳌拜的义女(遏必隆曾经倾向于鳌拜的证据),康熙对待孝昭,总还是有一些戒心的,不如与孝诚皇后相处那么放松。

一生都活在别人阴影里的悲惨皇后,去世的时候康熙才追悔莫及

孩子也能说明一些的问题。孝诚皇后生育了两次,同一时期还有几位庶妃,比如纳喇氏(大阿哥胤提氏的生母,后来封为惠妃),马佳氏(三阿哥胤祉的生母,在三阿哥之前还生了五个孩子,后来封为荣妃)等等,都为康熙生了不少的孩子。

而孝昭,一直没有孩子。这可以从一个侧面表明,她得到的恩宠不会太多。

孝诚皇后死后,康熙帝为之守丧三年,之后就册立孝昭为皇后(这三年孝昭应该就是主持后宫事务的人),说明康熙帝,包括孝庄太皇太后,对孝昭的身份、能力等等还是认可的,我们也可以看出,曾经居于孝诚之后的孝昭,证明了自己有多么努力。

一生都活在别人阴影里的悲惨皇后,去世的时候康熙才追悔莫及

孝昭与康熙帝其他后妃不同的地方,是她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所以,她不但能够完成皇后“母仪天下”、孝敬尊长、和睦宫闱、倡导节俭等等角色,还对康熙帝处理政务方面有所助益。

在她的“悼词”中,康熙帝提到她“夜寐夙兴、克佐旰宵之治。……览史披图、既媲徽于彤管。”所谓“红袖添香”,在一般的古代男性来说也算是美事佳话,何况孝昭以她的才华陪伴和助力于处在“三藩之乱“紧张形势中的康熙帝。

至于“含章蕴美、洵叶吉于黄裳”,“含章”即包含美质,“洵”有诚实之意“吉于黄裳”则是《易经》的一个卦象,指穿中和的不显眼的黄色下装,不表现自己,是被孔子赞誉过得谦逊美德。

一生都活在别人阴影里的悲惨皇后,去世的时候康熙才追悔莫及

孝昭无疑是这一时期康熙的贤内助,可是就在册立孝昭的那一年除夕,康熙仍然去巩华城陪伴孝诚的亡灵,这件事该怎样去推测呢?

其一,康熙帝仍然忘不了孝诚皇后。

其二,或许,也有想将这段怀念加以封存的意思——毕竟,孝昭陪伴他渡过了悼亡伤心的这几年,同时也是“三藩之乱”最初的也是最艰难的几年。身为皇帝,没有一直“悼亡”的自由;在道义上,也必须对孝昭有所交代;在情感上,或许他是真的想和冥冥中的孝诚知会一声,要和孝昭“好好过下去”。康熙帝、孝昭,也许都在想,今后,还有很多个除夕可以一起度过。

可惜,命运又和康熙开了个玩笑。

除夕过后不到两个月,活在孝诚阴影中的孝昭,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时年26岁。

一生都活在别人阴影里的悲惨皇后,去世的时候康熙才追悔莫及


皇帝的女人,讲究“死后哀荣”,康熙帝给孝昭的丧仪谥号等等,应该说与孝诚的相差不多。康熙帝称之为“良配”,这种评价是其他妃嫔没有得到的,这评价中有几多遗憾,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

接下来《边看》会讲到康熙的第三位皇后,实际上她只当了一天的皇后,不过她的幸福感,或许比前两位皇后都要强。剧透一下,她就是雍正帝念念不忘的养母——孝懿仁皇后。

“边读边看话历史”隶属红橙学院MCN矩阵签约自媒体,垂直历史领域,每日为您带来不一样的历史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