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五月四日』(德先生与赛先生)

历史上的今天——『五月四日』(德先生与赛先生)

百年前,一声怒吼,万千志士救国奋起;言语间,"德""赛"先生,未来道路艰辛探索。

历史上的今天——『五月四日』(德先生与赛先生)

1919年五月四日,影响了整个近代中国发展走向的"五四运动"澎湃发生。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追求,将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发展了下去。


┃风起云涌的过程

1919年5月1日,部分北大学生获悉巴黎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当天,学生代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学生大会。

5月3日晚,学生大会举行,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最后定出四条办法:

  • (一)联合各界一致力争;
  • (二)通电巴黎专使,坚持不在和约上签字;
  • (三)通电各省于5月7日国耻纪念举行游行示威运动;
  • (四)定于5月4日于天安门举行学界之大示威。

5月4日,十三所高等院校三千余名学生汇集天安门,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合约签字"等口号。

历史上的今天——『五月四日』(德先生与赛先生)

【游行人群】

学生游行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给予关注和支持,抗议逮捕学生。以蔡元培、朱家骅为代表的众多有社会声望的名人为营救被逮捕学生,发动全国工商界罢工罢市,上至政府官员,下至务农人员。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上海日商的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

6月6日,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反对开课、开市,并且联合其他地区,告知上海罢工主张。通过上海的三罢运动,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北洋政府面对社会舆论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大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6月28日,中国代表顾维钧等人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目的达到。


┃不可磨灭之影响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学生救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思想文化亦对政治发展,社会潮流,教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 1.思想文化:

近现代中国语言文字变化的思想渊源大都来自于五四时期的西化理论,包括使用白话文、设立普通话作官方语言,以及汉字简化、使用汉语拼音等。

  • 2.对外关系:

因未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中国为当时的国际秩序所抛弃,进一步成为了列强利益争夺的场所,更加剧了内乱。

但也因此前的强硬姿态,在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十项原则"被接受,虽胶济铁路仍由日本控制,但青岛主权被交还中国政府。

  • 3.教育发展:

在五四推动下,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自动主义"、"自律辅导主义"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废除学监制,以北京大学、岭南大学为首的大量高等学校开始招收女生。小学六年,初中四年,高中两年,大学四至六年的现代学制确立。

  • 4.文学艺术:

五四以后,中国出现大小40多个文艺社团,如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以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郭沫若、郁达夫为代表的大批文学巨匠出现。

油画也在中国扎根,涌现出颜文梁、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方干民、吴大羽、卫天霖等名画家。

历史上的今天——『五月四日』(德先生与赛先生)

【徐悲鸿】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五月四日』(德先生与赛先生)

历史上的今天——『五月四日』(德先生与赛先生)

历史上的今天——『五月四日』(德先生与赛先生)

历史上的今天——『五月四日』(德先生与赛先生)

历史上的今天——『五月四日』(德先生与赛先生)

历史上的今天——『五月四日』(德先生与赛先生)

往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