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对伊朗石油出口进行了全面封锁,让伊朗一滴油也运不出去的目标实现了吗?

直击军武


美国封杀伊朗石油出口大限已经到来,为实现这一强制性计划,美国派出数艘航母奔赴波斯湾海域以及地中海和印度洋,其架势简直要将伊朗卡死。

那么,在此背景下,伊朗是不是坐以待毙,真的一滴油没有卖出呢?

如果美国的确将伊朗石油出口困住了,德黑兰绝不会等死,必然来个鱼死网破,挣脱美国的束缚,打破美国的枷锁,以全民族的力量与美国相抗衡,那么冲突乃至战争就可能爆发。

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两国大打出手的相关报道,这说明美国将伊朗石油出口一棍子打死的罪恶企图根本不可能实现。而来自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无疑是有力证明,报道称,目前航行在全球不同海域及地区的众多船只,依然载着伊朗的石油或天然气运往相关进口国。

这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得人心,也就不可能得逞。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美国却反其道而行之,极力遏制、打压他国经济发展,这必然触犯众怒。

在这些置美国的阻挠于不顾的国家中,定然有俄罗斯的身影,俄军能在叙利亚内战中与美军间接对抗并迫其撤军、派兵前往委内瑞拉吓阻美国入侵,必然无惧于美国所谓的“长臂管辖”,依然故我地与伊朗开展“石油换商品”交易。

不仅如此,俄罗斯还派出1164型巡洋舰、1155型大型反舰艇以及瓦良格号巡洋舰奔赴波斯湾,与伊朗海军举行盛大军演,有力地打击了美国一手遮天的野心。

除了俄罗斯,我国、印度、欧盟等各个大型经济体也不会不顾自己的发展,而屈从于美国的意志,这在之前对美国的抗议中都有所反映。

难怪卡塔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阿萨尼勒在5月2日亚洲合作对话第16次部长级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对伊朗石油的单边制裁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是的,美国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在全世界树立了极坏的典型,这种恶霸行为只会令人不齿,并不能奏效,试想古往今来与全人类作对的人有谁下场好看?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江淮圣手


现在已经是北京时间5月3日,据半岛电视台报道,目前全球不同的海域和地区还有很多的船只载有着来自伊朗的石油或天然气,并运向不同的进口国。

因此,在美国全面实施对伊朗石油制裁的今天,世界上还是不乏有正义之国,依然敢于冒着被美国制裁的风险,继续购买伊朗的石油。面对美国发布的全球禁令,为什么还是有国家敢于购买伊朗的石油呢?

首先,这个世界并不是美国说的算。美国这次对伊朗实行制裁的做法,是明显的霸权主义和“长臂管辖”,为的是一己之私利,违背的是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国家的利益。在去年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重启对伊朗制裁的时候,美国的这个决定不仅遭到了中、俄的反对,连美国的传统盟友欧盟、日本、韩国、印度都齐刷刷的站在了美国的反对面,可以说美国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现在之所以很多国家放弃了进口伊朗的石油,最大的原因在于对美国的惧怕,但这个世界上不惧怕美国的国家还是有的,其中俄罗斯算作一个,俄罗斯和伊朗已经签订了500亿美元的“石油换商品”计划。亚洲大国也算一个,亚洲大国已经明确表示将继续保持和伊朗的正常合作关系,而亚洲大国目前是伊朗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只要亚洲大国力挺伊朗,伊朗在很大程度上的利益就能够得到保障。

除了这两个国家之外,别忘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面对美国的制裁,伊朗已经打出了降价促销的招牌,面对明显低于国际市场价的伊朗石油,早晚会有人为了赚取超额利润而铤而走险,因此,在背后蠢蠢欲动的印度、韩国、欧盟部分国家未必不敢继续购买伊朗的石油。

其次,炼油设备还需升级改造。因为伊朗之前就是石油输出大国,很多国家的炼油设备就是针对伊朗的石油特性专门修建的,因此突然之间停止购买伊朗的石油,改为购买其他国家的石油,这些炼油设备就必须重新改造,而这不仅意味着之前的投入都打了水漂,而且还要为重新改造炼油设备花费巨额投入,这从经济上看极不划算。

再次,国际上无法弥补因制裁伊朗导致的石油缺口。虽然伊朗的石油出口量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其他国家如沙特、俄罗斯等石油出口大国,加大马力生产是能够满足国际需求的。但是伊朗主产的石油主要是重油,而沙特等国生产的石油大部分都是轻油,两者无法混用,而重油对亚洲两个大国来说,需求量很大,沙特等国短时间内是无法满足这两个国家的需求。

最后,签署石油购买合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今天实施制裁,明天就和其他国家达成了新的购油合同。这里面牵扯到的利益很多,时间的长短、价格的高低、费用的支付等等,都需要反复磋商,才能达成一致,而这都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很多国家之前和伊朗达成的合同不可能说中止就中止了,好多国家之前签的都是长期合同,如果单方面毁约,必须向对方支付大笔违约金,同是还会面临国际信用方面的压力。

因此,综合以上种种分析,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实施的全面封锁,让伊朗一滴油也运不出去的目标是绝对不可能达成的。


大国纵横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仍然在继续进口伊朗石油,而俄罗斯也同样在这么干,这就足以表明美国人想要让伊朗一滴油都运不出去的企图成了一句空话,当然了美国人在此次伊朗石油禁运的行动中的目标,也并不是真的要伊朗运不出一滴石油。

从世界各国特别是被“豁免”的八个国家的反应来看,美国的计划已经初步达到了自己的设想,即减少伊朗石油的出口,将原本属于伊朗的石油出口份额夺到自己手里来。

伊朗石油出口虽然出现下降,但是并没有彻底停止,在这一方面中国和俄罗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想到达到对伊朗实施完全石油禁运,基本上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原因没有别的,主要还是因为美国在当今国际上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相对于这些有志于取代美国的其他强国来说,只要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他们都会乐意去做。


比如俄罗斯在美国发出石油禁令之后,就摆出了一副毫不关心的态度,宣布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这不仅是因为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俄罗斯与伊朗在叙利亚战争中,已经结成了相对稳固的战略同盟,而且俄罗斯进口伊朗石油也有着经济上的巨大收益。

要知道由于美国长时期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使得伊朗政府不得不想方设法尽可能多的出口本国石油,以弥补国内财政上的需要,这就导致从伊朗购买的石油价格要远低于国际上的原油价格,而这些也是很多国家对伊朗石油趋之若鹜的主要原因。

因此当美国在今年下达伊朗最严石油禁运令之后,购买伊朗石油的国家将会变得更少,让伊朗石油出口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俄罗斯必然会以更低的石油购买价格购买伊朗石油,然后一个转手就是无比丰厚的利润,这就足以让俄罗斯横下一条心跟美国对着干了。

再加上美国也同样长期制裁自己,那么凡是能够让美国在国际上丢面子的事情,像这种既能出气又能赚钱的事,俄罗斯自然会会很乐意得去做的。

让伊朗运不出一滴石油,只是美国掩护真实目的的一种策略,求上得中,求中得下。

在此次伊朗石油禁运行动中,美国方面所采取的策略其实只是商业谈判中的惯用伎俩,即在谈判中提出一个对手难以接受的高要求,然后以此为基础向下浮动底线,并最终获取高于自身预期的谈判结果。

所以美国在此次行动中,扬言让伊朗运不出一滴石油,实际上就采用了这一种谈判策略,目的当然是为了让谈判参与国承受来自美国的更大压力,并在最后迫于压力而接受美国的原本预定好的结果,那就是放弃或者减少进口伊朗的石油,转而从美国进口石油。

到目前为止,美国人的策略已经基本获得成功的,在被“豁免”的八个国家里,除了中国还在表示将会继续进口伊朗石油以外,日本、韩国则已经明确的表示已经停止进口伊朗石油,而印度、土耳其、意大利的态度仍旧暧昧,估计是还想再坚持一下,看看能不能捞点好处。

当然了这些态度暧昧的国家在最后究竟会不会继续进口伊朗石油,这都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

美国最关注的事情是中国会不会重新进口美国石油,已经中国会不会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到目前为止中国虽然继续在进口伊朗的石油,但是也同样重启了对美国的石油进口,而后者才是美国努力的重点。


落下m


今天是美国时间的5月3日,也就是美国实施对伊朗石油全面封锁开启的第二天,翻遍所有的新闻除了说是美伊双方继续对抗外并没有更新的消息。伊朗石油能否运出去我们看看霍尔木兹海峡就知道,按照伊朗近日以来的多次表态,如果自己的原油出口受阻,伊朗将关闭霍尔木兹海峡这个承载着全球石油海运量1/3的通道。但是时至今日,并没有任何消息说伊朗关闭了霍尔木兹海峡,这就说明伊朗的石油还在继续外运。因为虽然大部分国家被美国取消豁免权这一卑鄙的手段所恐吓而不再进口伊朗石油,但是中国、土耳其、印度这三个传统大买家和最大的二道贩子俄罗斯还在,有这四个大客户在,伊朗石油就有出口的必要。

另外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美国人就算封锁伊朗石油出口也不至于傻到派军舰拦截油轮这种最缺乏技术含量、风险最高的办法,完全可以在操控货币结算、油价涨跌的方式上大做文章。30年前美国制裁苏联石油出口就是先通过抬高油价让苏联大赚,把国民经济的命脉全押到石油上,紧接着使出操纵油价下跌、大量印刷美元两个阴招双管齐下给苏联放血。短短半年时间,苏联为了止血只好暂停出口石油。这一止不要紧,但是国民经济却在瞬间大幅下滑。没办法,只好两害相权取其轻,赔钱赚吆喝的再次出口石油。但是苏联突然发现自己连开采石油的钱都很难拿出了……

无独有偶,2008年美国人再次用这一招黑了俄罗斯一把,把俄罗斯的3000亿外汇干掉了1000亿。

由此可见,美国人用经济玩死别国比用军事玩死别国的手段要厉害的多的多,军事手段基本上就是最后的总攻。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所谓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更多的还是运用经济、金融手段去搞,而不是派军舰像强盗打劫一样拦截人家的油轮引起巨大的国际争端。


大将军威武K


从美国高调宣布5月2日取消豁免,特朗普和蓬佩奥心里全清楚零封伊朗出口石油不现实。让人奇怪的事情就在这里——明明目标无法实现,为啥要满世界嚷嚷自己打脸呢?

(图:海上伊朗钻井平台仍然在坚持生产)

这个困惑过了一天我才豁然开朗——原来答案竟然是这样!

第一,5月2日并非世界末日,繁忙的波斯湾依然繁忙。

5月2日、5月3日两天过去了,海明威的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往日繁忙的波斯湾依旧繁忙。十几万、几十万吨级油轮往来穿梭,装载着那些血液般的波斯湾轻质原油奔向世界各地,其中有其它海湾国家的,也有伊朗的。

并未发生人们担心的事件,没有美国海军拦截查验,也没有海底下钻出一颗来历不明的鱼雷击沉过往船只。世界一如既往,丝毫不见末日的景象。


(图:伊朗首艘国产油轮)

(图:波斯湾新建船台正在赶工)

伊朗石油输出海运通道并未完全被掐死,陆路伊拉克与土耳其方向、黑海对岸俄罗斯那头就更不用问了——滚滚黑金运出,滔滔外汇流入。

第二,明知做不到美国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反常为妖啊!

先前我在答题中隐约猜到了美国的两个目的: 一是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利用买家恐慌心理趁机推高油价,拯救美国不堪重负的页岩油产业,尤其是总数高达万亿美元的页岩油金融泡沫。

二是用中国进口伊朗原油60万吨的缺口,给2025计划添堵,拖慢我们发展的脚步,至少稍稍打乱一下你的节奏。


(图:美国页岩油生产即景)

但总觉得意犹未尽,下意识感到这里面还有别的名堂。道理很简单——高油价是把双刃剑,促进美国页岩油出口东方的同时,也加大了美国制造业的成本,削弱了美国大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这跟特朗普复苏美国制造业的设想背道而驰。

直到我获悉那个惊人的消息,心中疑团才一下子自动解开了!

第三,近日发生的两件事必须合起来看,牧羊人也有春天。

要说这两天国际上发生的事情可真不少,但要把这些事按重要性排序,委内瑞拉或泰王加冕、英国防长走马换将压根不用提,前两位肯定是伊朗石油归零以及美国议会批准两万亿美元基建大单。

噢,原来又是赶羊回圈的老套剧情!牧羊人的春天来啦!


(图:宗教绘画里的牧羊人)

美国用惯了的套路是在财富聚集地(例如海湾地区)发动战争或制造紧张,然后各国资本和国际游资恐慌性逃离,寻找安全且利益回报相对丰厚的地方落脚。于是美国成为首选,美元回流,带着各国人民劳动价值,主动送上门让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剪羊毛。

然而随着我中华崛起、东亚经济欣欣向荣,美国这个旧的套路好像不灵了。因为资本属性是趋利的,东方有大把发财赚钱机会,从欧洲或者海湾地区逃离的资本并没流向美国,而是汇聚到中国香港及周边的新加坡。

(图:美国这手牌打得精明)

所以这回美国双管齐下:一方面封锁伊朗驱赶资本羔羊逃离,另一方面抛出两万亿美元喷香甜美的大蛋糕作为诱惑,软硬兼施让羊儿们回圈……因为华尔街那帮剪惯了羊毛的大鳄们,早就闲得手指发痒了!

综上,美国是否实现伊朗石油输出清零的目标不重要。美国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不在于石油,它是要引诱美元资本回流本土。

答题完毕,多谢阅读!


回马一腔



5月2日已过,但仍然有装载伊朗石油的船只出入霍尔木兹海峡和波斯湾,也未见美国拦截。因此,有人断言,美国的“清零计划”尚未开始,却已经结束。其实,有不少吃瓜群众误读了美国制定的迫使伊朗石油出口的“清零计划”。以为制裁就是不允许伊朗卖,不允许别人买一滴石油。以为美军会拦截所有出入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的伊朗石油。其实,美国只是规定不能在美元体系下交易伊朗石油。美军两艘航母陈兵波斯湾也不是为了拦截运输伊朗石油的船只的,而是在防止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首先,美国所谓的伊朗石油出口“清零计划”只是个概念。意指用美元交易的伊朗石油出口为零。直白的解读就是“其它国家在购买伊朗石油时,不得用美元结算”。言外之意就是你当然可以用其它结算形式购买伊朗石油。比如用买方的本币,比如用“石油换商品”。所以,美国不可能阻止“非美元交易”的伊朗石油出口,当然也就无权拦截运输伊朗石油的船只。


其次,美国是如何实现伊朗石油出口的“清零计划”呢?经常有人提到美国的“美元霸权体系”问题,其实,美国这次制裁伊朗就是准备通过美元体系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其它国家如果用美元和伊朗交易石油的话,美国就会在美元体系内对交易的企业(不是国家)进行“金融制裁”。另外一种方法就是“二选一”,这也可以说正是美国的霸道之处,解读就是:“如果你选择和伊朗进行石油交易,那就是在和我美国作对。那么,我美国就不和你做生意了!”这是典型的霸道行为。不过,在目前这个世界上,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关联性显然比伊朗紧密。所以,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担心“因小失大”而纷纷选择了停止对伊朗的石油进口。


再者,美国是在“单挑世界”。美国有很多盟友,在很多国际问题上也不乏追随者!但是,在针对伊朗石油出口的问题上,美国却遭遇了瓶颈,或者说是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比如,英国,法国,德国等美国盟友,它们曾一度试图建立一个独立结算体系专门用于伊朗石油的出口结算,从而避开美元体系的制裁。只是由于迫于美国的压力而未能付诸实施。不管怎么说,土耳其是北约成员,也算是美国的盟友。但土耳其一直因为伊朗的石油出口和美国讨价还价。日本和韩国那就不用说了,虽然都宣布不再进口伊朗石油,但显然心有不甘。印度一直拖到5月2日来临之前才向美国表态,承诺不再进口伊朗石油。这些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说明伊朗石油出口确实牵扯到了多国利益。二是说明美国于世界经济的关联性使这些国家很无奈。


伊朗的抵制方法是否有效将决定美国“清零计划”的走向。美国和伊朗已经交恶了四十年,美国也就制裁了伊朗四十年。但是,从手段来说,实事求是的讲,特朗普现在的手段最直接,也最狠辣。不管是奥巴马,还是小布什,亦或是克林顿,甚至追溯到人质事件时的卡特,美国历届政府对伊朗的制裁都是形式大于实效。而特朗普的手段显然更注重实质。而且有着一环套一环的递进层级。先是退出了《伊朗核协议》,恢复了对伊朗的制裁,接着又制定两阶段实施的新制裁。在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后,又取消了8国豁免权,逼近了特朗普的计划“核心”,即重创伊朗的国民经济。目的自然是逼迫伊朗生变。伊朗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伊朗政府很清楚,如果美国的“清零计划”顺利实施的话,将会直接影响伊朗政权的根基。这显然是伊朗政府所无法忍受的。所以,伊朗也做出了相应的举措。比如,对等的将美国军队列为了恐怖组织,确保了在气势上不输于美国;接着破获了290人组成的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网络,震慑了伊朗国内的蠢蠢欲动者;伊朗总统鲁哈尼公开宣称可能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表达了孤注一掷的决心;就在5月2日,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表态说:如果欧佩克威胁到了伊朗的利益,德黑兰不会保持沉默,欧佩克组织也可能会因为某一成员的“单边行动”面临崩溃。言外之意就是在暗示伊朗会退出欧佩克。显然,伊朗是在用诸多因素的“捆绑”来解套美国的制裁。效果如何,将视国际社会在美国和伊朗之间的“选择和斡旋”的程度。

直白的说,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的“清零计划”,已经不是单纯的美国制裁伊朗,而是成为了一场世界性的“或明或暗”的博弈。甚至有人将其定义为“一场世纪绞杀”。由此可见,这场博弈的重要性。可以肯定的说,因为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这两大因素,美国的“清零计划”不可能顺利实施,同时,伊朗经济也不可避免的会遭到重创。但是,这场博弈的胜负将直接影响十年内的国际局势走向。


卞竞婉


5月2日,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封锁令已经正式生效,但是特朗普的计划失败了,伊朗的石油该怎么卖还是怎么卖,各国该怎么买还是怎么买,伊朗的石油出口并没有因为美国对伊朗的封锁而“停止”!

其实,谁都知道,美国的计划不可能取得成功,但大家并不相信这就是事实。第一、是对非美国实力的不信任,觉得非美国家没有这个实力,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俄罗斯和美国针锋相对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国的崛起全世界有目共睹。第二、大家太过于相信美国的实力,实际上美国并没有那么可怕,更何况美国正在走下坡路,得罪盟友,已经慢慢失去优势!

据半岛电视台消息报道,目前全球不同的海域和地区还有很多的船只载有着来自伊朗的石油或天然气,并运向不同的进口国。这个消息确实很短,但信息量确实很大,表明伊朗的石油出口并没有受到限制,一切照旧!

首先、俄罗斯肯定是最有实力购买伊朗石油的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和美国公开叫板的,俄罗斯算是老大。俄罗斯虽然是石油出口大国,但俄罗斯伊朗是伊朗石油的买家,而且是老买家,而且俄罗斯一直追求用本币进行贸易结算,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伊朗就算是拿石油换俄罗斯的商品和武器,俄罗斯都非常愿意,因为俄罗斯的石油不愁找不到买家,就连美国的跟班日本等国和北约盟友,都和俄罗斯在能源上有密切的贸易往来,日本还加大在俄罗斯投资,德国不顾反对和俄罗斯建立“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现在美国盟友都想巴结俄罗斯,避免受到俄罗斯的威胁,由俄罗斯卖油,世界各国欣然接受!

其次、伊朗不会屈服于美国,俄罗斯也不希望伊朗屈服于美国,这样不但伊朗的命运很悲惨,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也会命运保障,最后让俄罗斯也跟着悲惨,所以俄罗斯就会像帮助叙利亚一样帮助伊朗,支持伊朗和美国斗!在这样的情况下,伊朗就会寻找买家,并采用本币结算的方式绕开美元,实现去美元化!

其三、是中国的态度,中国反对美国对伊朗的“长臂管辖和单边制裁”。另外,和伊朗进行贸易往来,选择进口哪一个国家的石油,是中国的自由,是从中国的国家利益出发,美国政府无权干涉,也干涉不了!

这么简单的事,脚趾头都能想得到,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出口进行全面封锁,让伊朗的石油一滴也卖不出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美国的“长臂管辖和单边制裁”永远不会取得成功!


老鳄鱼观天下


肯定实现不了!再说特朗普也没打算去实现他自己说的大话。因为特朗普在宣布制裁之后,因为如果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严密监视伊朗的周边!这需要部署强大的武力在伊朗周边!

但最近几天针对伊朗的军事压力都减少了,新闻媒体特意播出原本在红海的斯坦尼斯号航母穿越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和林肯号,法国的戴高乐号汇合搞军演!言下之意,伊朗那边我不盯着了,大家自己看着办吧;

特朗普估计自己都觉得实现不了伊朗没有一滴油出口的目标!所以提前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让伊朗不卖一滴油,在石油炼化技术上也很难做到,

因为各地石油的成分不同,相应就有对应的设备,比如从伊朗进口石油的炼化设备,换成沙特的石油就很难适应!因为伊朗的时候属于重油品质,沙特属于轻油品质,每个石化厂都是对应某个地区的石油而建设的,不是随便可以换的!如果要换石油,那设备需要做相应改变,需要大量时间,换设备的金钱!

老金认为,制裁的威胁在于制裁之前,而不是制裁之后;

在临近5月2日,特朗普要求的效果基本达到了,

该禁的禁了,比如日韩,欧盟;

该减的减了,比如东方大国,印度,给美国面子,减少了从伊朗进口石油;

该买的还是要买!比如俄罗斯,2014年开始就和伊朗有商品换石油的协议,以普京的个性,特朗普就别指望普京听你指挥!

见好就收,如果进一步紧逼,就是要冒着战争风险去霍尔姆斯海峡一个一个的检查出去的油轮,是从伊朗运出来的,一律查扣,美国敢吗?

不敢,这不仅要冒着同伊朗发生战争的风险,更加大了和东方大国,印度这样有核力量国家战争的风险!

特朗普本来就想小成本办大事,不会朝这条把自己逼到战争边缘的道路上走!


所以,对于东方大国,印度这样继续进口,只是减少数量的做法,特朗普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算了!毕竟他们也买了美国的石油,算是对美国的一种补偿。


一滴油不让伊朗卖,本来特朗普就没打算实现!


你对此有何看法?期待你的留言:

老金看世界,揭秘国际风云背后的故事!期待你的关注,点赞!


老金看世界


这目标绝对是没有实现,不然以美国的处事态度,早就在国际上大肆宣扬和庆祝。现在美国媒体齐齐失声,不报道也不回复,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美国全面封锁伊朗石油出口,成没成功的关键是要看伊朗现在在干什么。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伊朗石油油轮目前仍然活跃在各个国际海域,而伊朗对此也没有表示反对,说明在这场美国针对伊朗石油的较量中,伊郎取得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阶段性胜利。


美国封锁伊朗石油本就是人心背离之举。石油是每个国家发展工业和经济的重要能源资源,在这个全球谋求共同进步和发展的时代,美国为了一己私立不顾全世界的反对,不仅制裁打压委内瑞拉,更是对伊朗做出了石油零出口的限制,让本就缺少石油的国际能源市场雪上加霜。还很蛮横的禁止欧盟,印度,日韩,以及我国等国家购买伊朗石油,完全无视这些国家的发展需求。美国这样的做法只能起到反作用,虽然欧盟,日韩迫于美国的淫威已经慢慢减少甚至停止购买伊朗石油,但为了我国的发展,我国依然会保持同伊朗的合作,长期持续的买进伊朗石油。正如同我国外交发言人所说,美国管的太宽了,我们不需要让美国来告诉我们从哪里购买石油!

现在5月2号已过,面对全世界的压力且不想和伊朗轻启战端的情况下,美国没有在继续对伊朗石油进行封锁,反而延长了其他国家的石油购买豁免期。看来,美国也不敢冒全天下大不韪。美国的长臂管辖和美国优先的霸权主义行为被全世界抵制。在这个一级多强的世界环境下,多强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球也不再是美国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美国不可能做到让伊朗一滴石油也卖不出去,现在做不到以后更做不到,因为我们不允许!


李氏纵横说


这个问题很难答复,因为前些天关于美国禁运伊朗石油的新闻满天飞。自从5月2日美国定的最后期限之后,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好像没有了,所以以下是我个人猜想。

应该来说美国的禁油令大部分实现。上图为伊朗石油出口方向,几个出口国中,除了中国都已明确表态不买伊朗石油了。

在波斯湾,美国加法国有着四个航母战斗群的海上力量,应该来说已经足够能对伊朗进行海上封锁。不过随着俄罗斯海军派出1164型巡洋舰、1155型大型反舰艇与瓦良格巡洋舰进入波斯湾,与伊朗海军一起搞了个声势浩大的联合军演,这一海域情况变得有点复杂。



而我国暂时没有派出军舰到该海域护航,也未见任何有关中国进口伊朗石油的报道,说明我国对伊朗石油在逐步减少,但还未停止。我国应该是和美国达成某种默契,石油还是照样进,但是不能到处宣扬。这样既不会损害我国经济利益,也不会打美国的脸。军事上我们不是美国的对手,所以现在不是和美国撕破脸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