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校自主招生名额减少,这些高校在普招时名额是否会增加?

日九天长T


自主招生名额的减少主要是考虑到自主招生考试的公平性。

自主招生本来是为了探索多元化的录取机制,改变原来的仅依靠分数的单一录取模式,让更多有天赋、特长的学生能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到名校当中,但是实际的情况是自主招生考试成了很多家长和考生获取加分、减分资格的主要手段。

特别是去年河南省的“高考试卷掉包”乌龙事件,牵扯出的自主招生考试中存在着学术不端,甚至是舞弊的现象。当时有网友爆料河南高考调包案的当事人之一,在高中期间发表的两篇论文涉嫌抄袭,重复率达到了35%以上,而这两篇论文帮助其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初审。

随后又有人爆料,这名学生所在的郑州一中每年有接近20多人,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获取了降分录取资格。事件被曝光之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对自主招生考生产生严重的怀疑,觉得自主招生考试正在沦为“金钱的游戏”。所以,2019年的自主招生考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学校都提高了自主招生的申请门槛,绝大多数高校只认可五大学科竞赛和比较权威的科技比赛,并且大部分高校明确的规定,考生不能以论文、专利、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活动等作为报考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

另外,2019年有40多所高校取消了文科自主招生考试,引起了很多考生和家长的激烈讨论,甚至当时有网友表示,这种行为是对文科生的赤裸裸的“歧视”,难道文科生越来越没前途了吗?其实并不是说高校不重视文科,主要是考虑到自主招生的公平性。

之前大部分高校对于文科生的自主招生考试要求是,在人文领域(英语、作文、摄影等)等全国性的竞赛中二等奖及其以上奖励,虽然有很多人文社科竞赛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在权威性方面很难做到让所有的参赛者信服,就连曾经最知名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也因为方韩之争(据说当时韩某复赛时迟到,监考老师专门给他出了一道题目),而让新概念比赛流程是否客观、公正引起了公众的怀疑。

自主招生考试提高了报名条件,并且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入学标准,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对于普考的学生来说是重大利好的消息,普考的招生名额会不会增加呢?

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高考招生人数是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之前看过中国教育在线统计的一份数据显示,2013年是高考的平均录取率达到了76%左右,有的省份录取率达到了90%以上,高校的扩招肯定是大趋势,高考的整体录取人数肯定是在上升。

但是,有资格进行自主招生的院校,普遍是部属重点院校,这些重点高校招生总量增加,增加的招生名额并不是均匀的分配给所有的省份,如果有多余的名额肯定会优先考虑学校所在的省份,其次是支持“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农村专项腾飞计划”和“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并且教育部也明确的表示,部署重点高校在招生计划投放时,继续向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倾斜。

所以,普招的名额会不会有变化,目前还不好说。不过,现在有一种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就是在高考时单纯的依靠裸分,考生清北复交等一流名校的几率是越来越低了。之前,看过一份统计,在2018年清华北大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获得降分的总人数,达到了惊人的6100人,占其计划招生总数6700人的92%。600多个裸分名额,在30多个省份进行分配,也就是说如果是没有参加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试,而完全依靠裸分考清华北大,可能机会是微乎其微。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评论教育热点,指导升学规划。期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升学与考试


不一定。

高考的招生项目非常多,除了自招之外,综合评价、农村专项、国家专项、高水平运动员、三位一体这些依然可以接纳大量的考生。在统招阶段还有提前批、定向招生等特殊名额。也就是所谓的拆了东墙补西墙吧,真正分配到普通招生的数目还是个未知数。

其实很多人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高考志愿书上面写着招多少人我就招多少人。其实这些名额都是可以调整的,甚至是这个省没有的计划也可以从其他省份调过来,在平行志愿中只要保证实际人数在100%到105%之间即可。

在投档的时候会有一个模拟投档,也就是按照正式的流程先走一遍,然后把结果发给高校,由高校决定是否扩招。如果高校发现生源比较好他就有可能多招一点,看着一般就刚好和计划相符。

学校扩招和缩招跟自招多少没多大关系,他要是想缩招,没有自招名额也不会给普通招生多少名额,最终名额的确定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与其想着多给名额,不如在最后一个月里多看书,防止失手。


carbon14


以前的自主招生的名额本来就是少,一般都是控制在招生规模的5%以内,在分到各个省市,其招生计划数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