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回乡省亲,回来后,他带回“特殊”的礼物,让雍正连声说好

在清朝的时候,送礼是个技术活。一件礼物的好坏,并不能用价格来衡量,而在于送礼人的心意。雍正十一年,张廷玉曾回乡省亲,他回来时,给雍正带来一件“赝品”礼物,但为何雍正看到这件礼物后,却连声说好呢?今天,小编便给大家揭秘一下:

张廷玉回乡省亲,回来后,他带回“特殊”的礼物,让雍正连声说好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

张廷玉是清朝中期的重臣,康熙执政期间,他便在宫中担任官职。雍正继位后,张廷玉的才能逐渐受到赏识,正因如此,他摇身一变成为皇帝面前“大红人”。

雍正十一年,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中了进士。在清代,中进士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于是,张廷玉和雍正请假,准备带儿子回乡祭祖。雍正接到消息,特意下了一道旨意:张廷玉在回乡途中,沿途各省的官员,必须出来迎接,并派兵保护他的人身安全。从这个“超级”的待遇上看,我们便能推断出,张廷玉在雍正心中的地位,不是重要,而是很重要。

张廷玉回乡省亲,回来后,他带回“特殊”的礼物,让雍正连声说好

张廷玉在省亲的道路上,碰巧遇过一个遭受洪涝灾害的州县,看到受灾的百姓后,他并未选择忽视,而是拿出雍正赏赐的银两,并以雍正的名义进行捐款。

随后张廷玉给雍正写了一封信,将具体情况进行说明。除了谈公务外,张廷玉在信中表达出自己对雍正的思念之情,并用心询问雍正的身体近况和起居饮食情况。

张廷玉回乡省亲,回来后,他带回“特殊”的礼物,让雍正连声说好

雍正受到张廷玉的来信后,对信中提出的问题,仔细作答。比如:雍正说自己的身体还是老样子,不必担心,宫中的御厨研究新菜色,回来让你也尝尝。

雍正在信件的结尾处,也会叮嘱张廷玉注意身体,切勿舟车劳顿。从他们二人的书信中,我们除了能感受到融洽的君臣关系外,更多的是朋友之间的关心。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交通不方便,大臣们回乡省亲很不容易,所以,张廷玉过完春节才回京。但张廷玉抵达京城后,他并没有先回家,而是直接进宫见雍正,君臣寒暄过后,张廷玉献给雍正一件礼物——《大清之民乐居图》。

张廷玉回乡省亲,回来后,他带回“特殊”的礼物,让雍正连声说好

雍正打开画卷后,连连点头,该画用笔如流水,人物的形态跃然纸上。但仔细看了看后,雍正却开始摇头说:“这幅画不是王原祁的真迹,应该是幅仿品。”大臣敢送皇帝仿品,这是要搞事情的节奏吗?

《大清之民乐居图》是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所画,他是王原祁的关门弟子。这幅画的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在回京的途中,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之景。张廷玉看到这样的景象后,立即让儿子将其画下来,带给雍正看一看。因为,今日国家的繁荣昌盛,与雍正皇帝勤于执政密不可分。

张廷玉回乡省亲,回来后,他带回“特殊”的礼物,让雍正连声说好

张廷玉回乡省亲,回来后,他带回“特殊”的礼物,让雍正连声说好

雍正听到此画代表的意义后,当即龙颜大悦,重重地赏赐张廷玉父子。张廷玉回乡省亲,本想带“土特产”给雍正。但转念一想,天下都是皇帝的,普通的土特产,必定受不到重视,也无法体现他的一片心意。

张廷玉经过不断的思考,才让儿子作画,雍正皇帝不缺钱、不缺物,他内心最渴望是受到大臣的肯定,以及大清子民对他的认可。而张廷玉送的《大清之民乐居图》,正中皇帝所期盼的,这才是“送礼”的最高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