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击败罗马和迦太基,皮洛士的胜利为何毫无意义?

公元前281年,极盛一时的亚历山大帝国已经土崩瓦解,在其曾经征服的领土上留下了一群希腊化的国家。在希腊半岛西北的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却开启了征伐亚平宁半岛的战争。

先后击败罗马和迦太基,皮洛士的胜利为何毫无意义?

皮洛士少年时崇拜亚历山大大帝,并在幼年继承王位之后被贵族放逐。此后四处周折,并最终在托勒密王国的支持下回到伊庇鲁斯复位。回国之后皮洛士旋即醉心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宏伟霸业,东征西讨。最终利用希腊在南亚平宁半岛的殖民城邦塔林敦求援之机,正式跨海出兵作战,意图与崛起中的罗马一较高下。

当时的罗马已经整合了亚平宁半岛中部和北部地区,并从高卢的入侵中恢复过来,成为整个意大利地区最强大的国家,正伺机吞并属于“大希腊”范畴一部分的南部希腊诸城邦国。塔林敦同罗马的冲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当时的希腊本土再度陷入古典时代四分五裂的局面,因而塔林敦选择了当时全希腊最能征善战的皮洛士作为求援目标。

先后击败罗马和迦太基,皮洛士的胜利为何毫无意义?

皮洛士是按照神谕的结果决定派兵支援塔林敦的,然而他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目的。为了追寻亚历山大大帝的脚步,皮洛士将此战作为伊庇鲁斯王国向外扩张的第一步,准备借此在意大利建立一块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为了确保此次出兵行动的顺利进行,皮洛士首先同马其顿媾和并缔结盟约,安定后方。随即挥师西进,跨海千万意大利南部。当公元前280年,皮洛士军队到达意大利时,这支劲旅立刻对局势发挥了影响。塔林敦将自身的5万多步兵和2万骑兵一同交由皮洛士指挥,至此他手握十万大军,与罗马的4个军团对垒。

先后击败罗马和迦太基,皮洛士的胜利为何毫无意义?

皮洛士威名远扬,罗马军队并不敢贸然攻击,只能谨慎的收缩战线,寻求战机。罗马的强势军威让皮洛士同样小心谨慎。双方最终在赫纳克里亚展开会战。此战之中,罗马军队的素质碾压希腊盟军一方,然而皮洛士的沉重应对和战象的存在,最终导致罗马军阵率先崩溃,罗马骑兵在战象面前不堪一击。

赫纳克里亚会战,罗马损失近万战力,而皮洛士一方同样损失惨重。更为重要的是罗马的战败并未影响罗马城和周边城邦的关系,许多城邦仍然站在罗马一方,因此即便皮洛士已经扎营于罗马城附近,却依旧试图通过议和方式解决争端,毕竟皮洛士在意大利站稳脚跟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先后击败罗马和迦太基,皮洛士的胜利为何毫无意义?

皮洛士站稳脚跟,而后不断蚕食领土的计划并未骗过罗马人。正当罗马元老院围绕是否与皮洛士和谈时,一位叫做阿彼阿斯·克劳狄乌斯的罗马人在元老院慷慨演讲,明确表示只要皮洛士还在亚平宁半岛上,就绝不与之谈判。所以,双方在交换战俘之后,依旧处于交战状态。

公元前279年4月,当双方经过了冬季漫长的休整之后,再度拉开了阵势。罗马初战失利,一方面源于皮洛士的沉着冷静,罗马人始终难以攻破其阵脚。另一方面在在于战象的运用,严重挫败了罗马军队的士气。因此围绕战象,罗马人精心准备了一种特别的战车,在车上装载炽热的炭火炉以求达到恐吓大象的目的,另外在战车的车身上镶上长矛等锐利武器,以求战场的破坏性达到最大化。

先后击败罗马和迦太基,皮洛士的胜利为何毫无意义?

双方随后连续交战,然而在皮洛士的统领下,罗马一方依旧战败了。只不过,希腊盟军同样损失惨重,尤其是伊庇鲁斯精华部队。正因如此皮洛士在胜利之后却倍感通信,而后人亦根据此种惨胜情形,称之为“皮洛士的胜利”作为得不偿失胜利的俚语。

战场上的僵局还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皮洛士的傲慢,曾经的同盟者早已不再支援他了。但罗马依托拉丁同盟却可以获得兵源和补给源源不断的运送。这种政治上进退两难的窘境促使皮洛士不得不放弃了称霸亚平宁的计划。而就在此时巴尔干方面,马其顿遭到凯尔特人入侵,邀请皮洛士继承王位并救援马其顿。同时叙拉古等城邦派遣使者前来邀请他率军赶赴西西里岛,帮助他们攻打迦太基人。这些都给了皮洛士以新的方向,权衡再三后,皮洛士最终决定挥军南下,于公元前278 年进入西西里岛。

先后击败罗马和迦太基,皮洛士的胜利为何毫无意义?

然而西西里岛发生的戏码几乎是重演了一遍皮洛士在意大利南部的故事。迦太基人很快就被皮洛士打的落花流水,可傲慢的皮洛士却趁机狠狠勒索对方并强迫迦太基人必须全部离开西西里岛,最终导致谈判破裂。不仅如此,皮洛士还粗暴干涉叙拉古等城邦的内政,并且残忍杀害了邀请自己前来的叙拉古城邦首领,最终失去了盟友城邦的支援。

正所谓失道寡助,当西西里城邦转而支持迦太基时,皮洛士再次陷入了窘境。然而独自面临罗马军队攻势的塔林敦不得不再次邀请皮洛士派兵救援,皮洛士于是再度转变战略目标,北上和罗马人再次交战。然而当皮洛士乘坐船只离开西西里时,海上力量雄厚的迦太基人袭击了他的船队,令其舰船沉没和损伤近九成。元气大伤的皮洛士军队由此再难同罗马人争锋,双方在贝尼温敦会战之后,皮洛士不得不带着不足万人的残兵返回本土。

先后击败罗马和迦太基,皮洛士的胜利为何毫无意义?

虽然损兵折将,但皮洛士却获得了塔林敦、叙拉古等城邦的丰厚佣金。不过财富显然不是皮洛士追求的目标,他回国之后很快率军击败马其顿,取得了马其顿的王位。公元前272年时,一位斯巴达王族成员请求皮洛士帮助其争夺斯巴达的王位。一直具有扩张野心的皮洛士立刻答应了他,但却遭到斯巴达的强烈抵抗。此后斯巴达虽被其偷袭得手,但却在一场莫名其妙的巷战中,被一位老妇人从屋顶扔下的砖石砸死(还有一种说法是被侍从毒死)。可见皮洛士虽然军功赫赫,名声却并不怎么样。

先后击败罗马和迦太基,皮洛士的胜利为何毫无意义?

纵观皮洛士的一生,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战略层面始终飘忽不定,没有一个稳固的战略目标,最终导致即便取得众多胜利,但却未能得到实质性成果。另外皮洛士对待部署十分仁慈,但对待盟友却十分骄横跋扈,并没有一个合理的政治大局面,屡屡将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

皮洛士在欧洲影响颇大,据说迦太基著名军事家汉尼拔和古罗马著名政治家西塞罗均对其赞赏有加。然而性格上的善变和骄横使得皮洛士并不能称为一位睿智的君王,也因此没能创下一番伟业,最终以悲剧草草收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