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性:苗族“跳月”是怎麼來的?

外界貴州苗族的神秘性,一直保持著比較濃烈的興趣,特別是經過小說的渲染,所謂“苗女纏郎,為情施蠱”成為武俠小說中比較精彩的部分。小說來源於生活,這種渲染之所以逐漸盛行併為世人所知,是與明清時期貴州地區一種叫“跳月”的男女結合儀式有關。這種聲色兼備的“跳月”儀式無疑是明清時期有關苗人婚姻締結最具特色的記錄。那麼,“跳月”何時出現?其涵蓋的人群幾多、地域涉及多廣、流變如何?何以明清讀書人要著重書寫這種婚姻儀式,其背後蘊含著的何種表達邏輯?我將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分3篇介紹,以饗各位有興趣的朋友。首先來看“跳月”是怎麼來的?

月亮與性:苗族“跳月”是怎麼來的?

《百苗圖》中的跳月場景描述

在中國古代,月亮很早就和“陰”聯繫在一起了。古人認為日為陽,月為陰,所謂“月也者,群陰之本也”。月亮與女性均為“陰”之觀念的出現,導致人們總是把它與愛情聯繫在一起。《詩經》已經詮釋了這種場景:“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竊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僚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至唐人李復言《定婚店》中則已有月下老人翻書斷姻緣的描述。而宋代以後逐漸形成的“月老”信仰,更是盡人皆知。

月亮與性:苗族“跳月”是怎麼來的?

月老

事實上,人類文明社會中的性,通常發生於晚上,藉助月色的朦朧,可使人的羞澀得以遮掩。在中國傳統社會里,月光特別容易撩撥人的情思,花前月下通常是男女談情說愛的背景敘述,男女私訂終身亦多發生於月下。

月亮與性:苗族“跳月”是怎麼來的?

最易撩撥情絲的月亮

明清時期貴州地區頻繁地出現“跳月”婚俗的描述,顯然與月亮有關,因為這一習俗,基本上被描繪在月光明媚的夜晚進行。清代竹枝詞對跳月習俗的吟唱即可證明,例如“月明跳舞叢人裡,拋擲花球打愛郎”;“唇下蘆笙月下跳,搖鈴一隊女妖燒”;“蘆笙吹徹響鈴催,花簇球場趁月開”;“仲家女兒皙且修,蹋歌月底饒春愁”。因此,跳月亦有“月光會”之稱。

月亮與性:苗族“跳月”是怎麼來的?

著盛裝的苗女

那麼,貴州的“跳月”現象是何時出現的呢?據說起源於母系社會,並相傳與蚩尤有關,所謂“蚩尤代炎帝為政,尚利好殺,不恥淫奔,民間化之,於是跳月之風起矣”。然而,稽考文獻,跳月二字相連,最早見於南宋李石《方舟集》的五言詩中,其詩云:“老蟇亦放光,跳月天南垂”,然此與婚俗無關。不過,明人楊慎在《升庵集》裡,曾有這樣的說法:“宋乾德中,牂牱入貢,召見詢問地裡風俗,令作本國歌舞,一人吹瓢笙,名曰水曲,即今蘆笙也”。楊慎曾“聞蘆笙”,“乃在盤江河,河邊跳月歌,令人玄鬢皤”。由此,他把在貴州盤江江邊的蘆笙及跳月歌與宋代的水曲聯繫起來,似說明宋代即已經有了跳月一類的舞蹈。事實上,楊慎在嘉靖年間過貴州新添衛時,亦曾留下了這樣的記載:“男女踏歌,宵夜相誘,謂之跳月。東苗種人皆吹蘆笙,旋繞而歌,男女相和,有當意者即偶之,曰跳月成雙”。董廣文稱之“為關於苗族跳月習俗的最早田野調查文字記載”。然而,這是否就是最早的記載?顯然不是,貴州現存下來最早的地方誌,為弘治年間所修《貴州圖經新志》,其中有多處提到了婚俗,例如:“婚娶男女相聚歌舞,名為跳月,情意相悅者為婚,初不較其財,遠至一年,方遣人責之”。“春月未婚男女俱盛飾衣服,吹笙唱歌,旋馬跳舞,類皆淫佚之詞,謂之跳月,彼此情悅者遂同歸男家”。

月亮與性:苗族“跳月”是怎麼來的?

貴州現存最早的地方誌

從這本地方誌的記載來看,明代貴州的跳月風俗,其地域涉及今天的貴陽和龍里,而人群則是東苗與西苗。其特徵是男女相聚歌唱舞蹈,情意相悅者為婚,表現出一種自由締結的婚姻模式。其餘婚俗雖未寫作跳月,但其特徵卻和跳月並無質的區別,多有相聚歌舞,合者為婚的特點。這即是目前所能見到有關貴州跳月的最早的記錄。當然,因弘治《貴州圖經新志》的編修,亦有“舊志曰”的表述,如“婚娶男女相聚歌舞,名為跳月”一句,即為“舊志”已有之記錄。因此,跳月習俗可能已長久地存在於貴州地區,若非如此,現存最早的方誌中亦難見到此類記錄。

此後有關跳月的記錄,多沿襲弘治《貴州圖經新志》的說法,但到了清代,有以下三大書寫新動向值得注意:

一是描寫跳月的文本不斷“層累”,從聊聊數語變為長篇大論,使跳月的細節逐漸呈現,並由男女交往的一種方式逐漸演變成了一種集體婚禮。這種轉變,在清代前期已完成,其標誌是陸次雲所撰寫的《跳月記》。為示說明,謄抄其文如下:

苗人之婚禮曰跳月。跳月者,及春月而跳舞求偶也。載陽展候,杏花柳梯,庶蟄蠕蠕,箐處穴居者,蒸然蠢動,其父母各率子女,擇佳地而為跳月之會。父母群處於平原之上,子與子左,女與女右,分列於廣隰之下。原之上,相讌樂,燒生獸而啖焉,操七不以箸也;漉咂酒而飲焉,吸管不以杯也。原之下,男則椎髻當前,纏以苗帨,襖不迨腰,褌不迨膝,褌襖之際,錦帶束焉。植雞羽於髻巔,飄飄然當風而顫。執蘆笙,笙生六管,長二尺,蓋有六律,無六同者焉。女亦植雞羽於髻如男,尺簪寸環,衫襟袖領,悉錦為緣。其錦藻繪遜中國,而古紋異致,無近態焉。聯珠以為纓,珠累累擾兩鬟;綴貝以為絡,貝搖搖翻兩肩。裙細褶如蝶版,男反褌不裙,女反裙不褌,裙衫之際,亦錦帶束焉。執繡籠,編竹為之,飾以繪,即綵球是焉。而妍與媸雜然於其中矣。女並執籠未歌也,原上者,語之歌而無不歌;男並執笙未吹也,原上者,語以吹而無不吹。其歌哀豔,每盡一韻三疊,曼音以繚繞之,而笙節參差,與為縹緲而相赴,吹且歌,手則翔矣,足則揚矣,睞轉肢回,首旋神蕩矣。初則欲接還離,少且酣飛暢舞,交馳迅逐矣。是時也,有男近女而女去之者,有女近男而男去之者,有數女爭近一男而男不知所擇者,有數男競近一女而女不知所避者,有相近復相舍、相舍仍相盼者。目許心成,籠來笙往,忽然挽結,於是妍者負妍者,媸者負媸者,媸與媸不為人負,不得已而後相負者,媸復見媸終無所負,涕演以歸,羞愧於得負者。彼負而去矣,渡澗越溪,選幽而合,解錦帶而互系焉。相攜以還於跳月之所,各隨父母以還,而後議聘。聘以牛,牛必雙,以羊,羊必偶。先野合而後儷,反循蜚民之風,嗚呼,苗矣!

月亮與性:苗族“跳月”是怎麼來的?

陸次雲《跳月記》史料出處

在這篇跳月記裡,作者認為跳月即是苗人的婚禮,從而對跳月的環境、父母到場的情況、男女衣飾以及男女在歌舞中你來我往、目許心成的場景進行了令人目眩的精彩描述。尤其值得注意是“渡澗越溪,選幽而合,解錦帶而互系焉。相攜以還於跳月之所,各隨父母以還,而後議聘”幾句,說明“苗人”是先“入洞房”而後再議聘禮的婚姻程序,這顯然與內地漢人的婚姻締結模式差異極大,成為不合乎“禮”的主要表現之一。

二是跳月涉及的地域範圍擴大、人群增多。明代文獻中有明確標識者,跳月僅在貴陽、龍里、新添等地的東苗、西苗人群中流行。至清代,其地域範圍逐漸擴大,基本上在貴州全境均能見到跳月的描寫,人群也逐漸增多,顯然也已經不是一兩個族群所獨有,而是多種人群的婚姻締結方式。當然,其主題仍是以今天所說的苗族為主,因“凡苗類皆有跳月之習”成為時人的普遍認知。

三是書寫跳月的文體空前增加。明代僅在兩類文獻中出現過,一類是方誌,如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嘉靖《貴州通志》、萬曆《貴州通志》、郭子章《黔記》等;一類是遊記,如楊慎《滇黔遊記》與田汝成《炎徼紀聞》等。但到了清代,舉凡正史、方誌、筆記、文集、遊記、小說以及《百苗圖》等等,都出現了對跳月的記載。尤其是大量的竹枝詞,不斷地詠唱著這一婚俗,這對跳月風俗的傳播,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至於“跳月”的內容與特徵,或者其究竟是如何“淫浪”的,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