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星球布满撞击坑, 地球上却很难看到,是这样吗?为什么?

东北小阿呆


是这样的,地球上很难看到撞击的陨石坑。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球没有遭到过撞击,而是地球一颗充满活力的地球,小行星撞击产生的陨石坑都在岁月的流逝中模糊不清了。

图示: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陨石坑

太阳系的天体在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有时就像拥挤的道路,难免会发生碰撞。天体之间的撞击在宇宙中是非常见的。地球就是在不断的撞击中产生的。特别是在月球和水星上留下了大量太阳系早期天体大碰撞产生的陨石坑。月球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坑,直径超过1公里以上的就有33000多个。水星上的卡路里盆地就是一个巨大的撞击坑,直径达到1360公里,面积145万平方公里。这相当于9个山东省的面积。

图示:布满了撞击坑的水星

在举一个例子,你知道太阳系中最高的山峰在哪里嘛?太阳系中的最高山峰不是地球上珠穆朗玛峰,而是位于小行星灶神星的瑞亚西尔维娅山。这座山峰的高度是22公里。不可思议的是这座山峰居然是被撞击出来的。它是灶神星南半球一个巨大陨石坑的中央峰。

太阳系中就没有被撞击过的天体的。而在太阳系的一些星球上,表面却很难发现撞击坑。这是因为这些星球有着风化作用或者是地壳运动的力量,比如地球。地球这么大的天体具有十分强大的引力,也会吸引轨道附近的小天体撞向地球,然而地球上能够辨别出来的陨石坑只有150个。这可不是因为地球的运气好,没有被撞过。而是地球上的风雨、流水、冰川作用以及生长的植物等这些自然的力量把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给掩盖或者磨灭掉了。

图示:表面光滑的木卫二

除了地球具有这种抹平陨石坑的力量之外,太阳系中还有一些星球也是有这种力量的。比如木星的卫星木卫二也是这样的。木卫二表面的撞击坑非常的少。这是因为木卫二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壳,冰壳下面是深度可达100公里的海洋。“浮”在海洋上面的冰是可以运动的,这样木卫二被撞击产生的陨石坑很快就会在运动的冰面上消失掉的。

除了木卫二之外,土星和木星的这些冰卫星基本上都是有这种力量的,它们上面的撞击坑都很少。


我就是兔斯基


其它星球上陨石坑很多但是地球上很少看到,这里的其它星球指的是哪些星球呢?事实又是怎么样的呢?


这里的其它星球我觉得着重应该提到的就是月球吧。月球我们都知道,地球的天然卫星,奇怪的是月球竟然还只能一面对着地球,也就是说月球的背面我们是看不到的,但是自从上个世纪前苏联首次拍到了月球背面的图片之后,人类才对于月球的背面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怎么着呢?原来月球的背面看起来千疮百孔,表面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坑,这会让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了非常不舒服。也的确是这样的,月球的背面这么多的陨石坑,那么有人就会问了:怎么地球上的陨石坑就没那么多呢?

说实话,地球上的陨石坑要是跟月球一个样式的,那么人类还能活到今天吗?地球上的生物再顽强也抵不过陨石的轰击啊,6500万年前,恐龙不就是因为一个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而灭绝了嘛,这个陨石坑今天还存在呢,直径几百千米,只不过在地球上你是感觉不到这是一个陨石坑的,因为的确太大了,但是如果用卫星看的话,这个坑尤其显眼。

虽然地球上也不乏陨石撞击,但是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的,看看月球就知道了,那么原因在哪里呢?首先,我们需要感谢月球,为什么这么说呢?月球这个卫星的确很有卫星的样子,可以说很多原本要撞向地球的陨石被月球挡住了,保卫了地球,月球却是遭殃了,从这方面来说,我们还是应该多多感谢月球为地球遮挡陨石撞击。



第二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地球有大气层。广义的大气层高度有几千千米,当然稠密的大气还是在地面以上几千千米的,但是千万别小瞧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在陨石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时候,大气与陨石充分摩擦,小一点的陨石直接被烧没了,大一点的烧得更小了,要么直接爆炸成了小一点的陨石,总而言之,地球大气层的存在使得撞向地球的陨石给地球带来的伤害降低了很多。

第三点,地球的表面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决定了很多陨石撞击的痕迹都被隐藏了。其一,地球表面超过70%的地方都被海水覆盖,而撞到海洋的陨石是不能留下痕迹的,从概率学的角度来说,落入海洋的陨石应该是占多数的。其二,地球上有生物,植物的生长覆盖,人类以及其它动物活动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也会使陨石坑不那么明显。



综上所述。这一些以及其它一些缘故导致了地球上的陨石坑相对比较少,我们应该感谢我们伟大的母星地球,感谢她养育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也感谢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感谢它为我们提供了安全保障。


镜像宇宙


天文爱好者都会发现,太阳系中的小行星上几乎都布满撞击坑。月球,水星,土星,火星,木卫二,木卫三,土卫二,土卫三…各大岩石星球上都有很多的陨石坑。月球上直径大于一公里的撞击坑有33000个,而在它附近的地球也一定难逃厄运。



目前地球上已经确认的有176个撞击坑,大部分分布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这些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小行星撞击得越多。


中国东北辽宁省的岫岩县也有一个撞击坑被专家确认,被称为“岫岩撞击坑”。为什么中国其它地方没有呢?因为在中国研究陨石撞击坑的人不多,都认为研究这样的撞击坑离现实太遥远,没有实际意义,研究这些又不能当饭吃。真是这样吗?


据记载,全世界有十大撞击坑,大多数分布在戈壁,荒漠等荒无人烟的地方。其中一个淹没在海底之下,它位于墨西哥湾的尤卡坦半岛,它发生于6500万年前,它就是著名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这次撞击导致了漫天尘埃冲进地球大气层,然后通过对流层进入平流层。南北两极冰盖扩大,地球迅速降温到零下几十度。导致了大规模动植物的灭绝,据统计,大概有90%以上的物种在这次撞击事件中灭绝,曾独霸地球的恐龙现在一只不剩。

6500万年可能有人认为太遥远了,用不着整天忧心忡忡的担心小行星撞击地球。那现在大家看看100年前的。

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数千平方公里的森林发生的大火灾。树木都朝一个方向倾倒。当时的沙俄政府和清朝政府都派出调查队,以为是外星人的袭击。但调查后发现也是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

更近的是1994年,地球人通过望远镜观测到一个震天撼地的彗星撞击木星。“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被木星强大的引力撕成21块碎片。它们的撞击给气态行星木星留下了一个个暗斑,每个暗斑都能装下整个地球。



所以人类在地球上面临许多重大的天文灾难。除了小行星撞击,还有超级火山爆发,超级地震,海啸,地球磁场倒转及超级太阳爆发。人类在这些自然灾难面前是毫无抵抗力的。除了这些,更可怕的还有外星人的攻击。


弄潮科学


答案很直接,以上两个说法均不完全正确。

但相对来说,地球上肉眼明显可见的撞击坑,确实要比其他星球上的少。

这个对比的前提是,其他的岩质或固态行星及天然卫星。

撞击坑,又称陨石坑,或环形山,为行星、卫星、小行星或其它类地天体表面,受到其他更小星体撞击而形成的环形凹坑。

地球

我们看到很多新闻报道、科普文章、影视作品等有关其他星球的画面,确实都布满了撞击坑。

其实,地球上的撞击坑也不少。我们先来了解几个地球上较为知名的撞击坑。


巴林杰陨石坑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是2-5万年前重约7万吨的陨石撞入地球形成。坑宽1,264米,深174米,坑的内壁笔直陡峭。因为与月球表面上的环形山非常相像,现成美宇航员训练场地之一。


沃尔夫溪陨石坑

位于澳大利亚内陆地区,大约有30万年的历史,但坑貌保存还非常完好。坑宽约一千米,深五十米。要想看到沃尔夫溪陨石坑,旅客必须先爬过25米高的边缘。


匹硅鲁伊特陨石坑

位于加拿大昂加瓦半岛,该坑成型要追溯到140万年前,于1940年代中期被发现。坑直径约3.44千米,因雨雪积水形成湖,湖水异常纯净,被当地居民称为“努纳维克的水晶之眼”。


据不完全统计,地球上现存无争议的撞击坑约有190个,事实肯定远远不止这个数。

地球上撞击坑之所以相对较为少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大气层的保护,未形成直接的撞击

地球有着厚厚的大气层,一般微/小型陨石在进入大气层后,经与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将其燃烧殆尽无法到达地面,或在高空解体成细小碎片不构成规模性的撞击。

(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 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天体坠落事件,它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发生爆炸,产生大量碎片,形成了所谓“陨石雨”。)


2、板块运动和地质重塑

地球上的很多撞击坑,在经历漫长的板块运动及其伴随的地震、火山等影响,使得撞击坑失去了原有的构造,直接肉眼或平面图像很难识别出撞击坑地貌。

(板块运动的拉伸或挤压作用形成造山运动,其伴随的地震、火山、海啸等也是地形重塑的直接推手)


3、大气循环及地质风化


由于气温的交替变化,及大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和裹挟的风沙等长期风化侵蚀,使撞击坑被削平、填充,从而失去其原有的地貌特征。

(大气、雨水、风沙等共同作用下的沙漠石观)


4、冰川、降雨剥离及积水填充

冰川移动的磨损、填埋,融冰及雨水的填充,将撞击坑被直接磨平、掩盖,或形成湖泊,都使得撞击坑不可见或难以直接观测。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直径约1.8公里的岫岩陨石坑800米高空俯视图)


5、陨石没有直接落入陆地上

地球表面超70%是海洋面积,那些直接落入大洋中的陨石,由于海水的缓冲及覆盖,没有形成较大的撞击,或无法直接观测到撞击坑貌。

(地球虽然很“大”,但陆地面积只占全球表面积的30%(29.2 %)不到,即使陨石残留能达到地球表面,落入陆地的概率也不到1/3。)

当然,对于已形成的撞击坑来说,以上的作用也非单一存在,这是地球上撞击坑不那么常见的原因所在。而且有些是否为撞击坑,并没有统一说法。

其中,太平洋是否为撞击坑一说,到现在仍然存在争议。

其他星球

存在撞击坑的星体

我们常见的一些布满撞击坑的星球,相对于地球而言,它们就不那么“幸运”了。

1、由于只有极为稀薄(甚至没有)的大气层,对星体的保护作用极其微弱,陨石撞向星体的过程中难以被燃烧和解体,造成直接撞击。

2、其次,由于较少有剧烈的板块运动,大气的侵蚀和风化,雨水的冲刷和填充,撞击后的陨坑在漫长岁月中可以一直较好的保持原貌,且不断累积增加。

其中相对知名的撞击坑如:(△上图,中右侧最大的撞击坑,是月球上知名的“阿方萨斯陨坑”。)
(△上图,火星上的目前拍摄到的最大撞击坑“维多利亚陨坑”。)未经证实数据:月球表面撞击坑保守估计也在10万个以上。由于距离因素无法准确观测,火星、金星、木/土卫星系列等较远星体陨石坑数量暂无统计数据。

3、再次,这些星体表面除撞击坑外大多无其他特别突出的地质地貌类型。很多新闻及科普文章的星球表面照片,均来自航天器的远景遥感拍摄,除撞击坑的环形山带来的突出感光外,其他区域的感光照片对于大众读者来说没有特别大的浏览价值,因而也难以被广泛记住和相互间的传播。

另外,影视作品的星球画面绝大多数都是电脑合成图片,为了给影视作品带来更好的观赏体验,在并不违背物理常识(星球表面存在撞击坑)的基础上,绝大多数都刻意渲染了撞击坑的视觉效果。

没有 或难以保留撞击坑的星体

如开篇强调的“岩质或固态行星及天然卫星”,并非其他所有星体都存在撞击坑,至少是撞击坑无法可见或无法长时间得以保留。

如高温高压,正发生着核聚变的太阳等系列恒星;

再如木星、土星等系列气态行星;

还有如白矮星(超固态)、中子星(中子态)、黑洞等超常态的星体等等。


综合以上,其实我们所看到布满撞击坑的星体,常见的无非就月球、火星、金星等,其他类地星体表面的撞击坑图片,多是电脑合成的假想图。


一周刊


陨石坑是太阳系中比较普遍的地貌,太阳系中的小行星上几乎都布满撞击坑,月球,水星,土星,火星,木卫二,木卫三……各大岩石星球上都有很多的陨石坑。让人疑惑的是,月球上直径大于一公里的撞击坑有33000个,而在它附近的地球上撞击坑却只有190个,这是为什么呢,能否用科学解释这一现象?

各行星、卫星上的陨石坑是怎样形成的?

陨石坑(较大的陨石坑又被称为环形山)是行星、卫星、小行星等天体表面被陨石撞击后形成的环形的坑穴。陨石坑的中心往往会有一座小山,在地球上陨石坑内常常会充水,形成撞击湖,湖心有一座小岛。

地球上的陨石坑为什么远远少于和他临近的月球呢?

1.地球有大气层。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 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发现有稀薄大气,有人认为,大气层的上界可能延伸到离地面6400公里左右。

在陨石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时候,大气与陨石充分摩擦,小的陨石直接被烧没了,大的陨石则被烧成小陨石,或者直接爆炸成了很小的陨石。

案例: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 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天体坠落事件,它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爆炸成大量碎片,形成“陨石雨”。

2、板块运动和地质重塑

地球上的很多撞击坑,在经历漫长的板块运动及其伴随的地震、火山等影响,使得撞击坑失去了原有的构造,直接肉眼或平面图像很难识别出原有地貌。

3、地球广阔的海洋面积。

坠入深海的陨石坑是我们没法直接看到的。而地球有71%的海洋面积,也就是有2/3以上的陨石坑我们看不到。地球上还有大量生物、植物的生长覆盖面,人类以及其它动物活动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也会使陨石坑不那么明显。

和地球相比,月球不具备地破坏掩盖陨石坑的自然作用和生物作用,所以看起来就是满身疮痍。


科普书阁


从高空俯视地球,很容易知道地球上也有很多撞击坑,历史上地球遭受的撞击非常多,只是地球大气、水体、地质运动,使得很多撞击坑都消失不见了。

行星形成的过程其实就是小行星、陨石不断撞击的过程,随着质量越来越大,引力也越来越强,行星在引力的作用下,变得近似球体。距离太阳近的行星,由于太阳风的作用,无法保留大量大气,所以太阳系内侧都是岩石行星,而火星以外就都是气态行星了,气态行星没有固体表面,虽然能看到曾经撞击的痕迹,但是却是没有陨石坑的,岩石行星只要撞击就会有撞击坑,关键是撞击坑能不能长期保持。

水星、月球是太阳系两个撞击坑密布的星球,由于自身质量小,没有大气层,没有水体,地质活动比较弱,地面得以长期保持撞击后的模样。地球形成过程也必然是大量撞击的结果,只是地球地质活动较为频繁,降水不断冲刷着地表,使得一些较小的撞击坑逐渐消失了,一些面积较大的撞击坑,形成的环形山都比较高,也会被降水等过程逐渐削短,但需要的时间总是要长一些,不过仍有一些由于小行星比较大,撞击后会在地球上留下“质量瘤”,虽然肉眼不大好分辨,却可以利用引力测量卫星扫描分析地表的引力异常区域。

地球上曾经遭受的撞击应该比目前月球上的撞击坑多得多,毕竟地球的体积、引力更大,撞击的几率也就比月球大一些,行星的形成过程决定了它这一辈子就是被撞击的命,地球过去遭受过很多次剧烈撞击,未来也可能再次发生。


来看世界呀


这个问题让部分人觉得非常可疑,一些信仰上帝的人,甚至认为,地球受到了上帝的保护,才让地球免受陨石的撞击。

而反观于我们附近的星球,月球和火星都经常被陨石撞击,它们的表面布满陨石坑,而我们地球则很难找到陨石坑。

有人认为,进入地球的陨石太少了,其实不然,每天大约有5-300吨的尘埃和流星撞击地球,这实际上是相当多的。而撞击通古斯卡的这种大小的物体大约每100年出现一次。

而像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那次,可以预计每5000万年到1亿年发生一次,所以不用担心人类遭受小行星撞击的灭绝。

但是从逻辑上考虑,太阳系非常非常大,而地球非常非常小。地球的直径是12,742千米,太阳系的直径是287,000,000,000千米(大概),有这堵“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经常被击中的原因。

而所有邻近的行星,如月球和火星,都经常被陨石撞击,表面布满陨石坑。

此外,我们地球海洋面积是占地球的71%,所以在地球上,2/3的陨石坑将会撞击海洋,并且不会留下陨石坑。

但是火星和月球没有海洋,所以陨石坑将会非常常见的。然后,它会在那里停留数亿年,甚至数十亿年,直到另一块岩石碰巧击中了同一个地方,就会越来越大。

反观于地球上有雨,有风,有土的运动,有植物,还有冻融作用,这些都意味着陨石坑会很快被侵蚀,在20-50年内,大多数地方的陨石坑会越来越小。


万物未解之谜


并不是,实际的宇宙,情况很复杂,原因也多种多样。

宇宙中有很多星球,它们和地球的环境可能大相径庭,但也没有布满撞击坑,也有的星球和地球神似,但也不见得撞击坑很难看到。

我们的地球在46亿年的演化历程中,毫无疑问,它确实产生出很多的撞击坑,这看地球的唯一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就知道了。

但为什么,地球的撞击坑我们却很难见到?

第一大原因,莫过于地球广阔的海洋面积。

这很容易理解,坠入深海的陨石坑是我们没法直接看到的,而地球有71%的海洋面积,也就是有2/3以上的陨石坑我们看不到。

第二大原因,莫过于地球的造山运动。


造山运动是指地壳局部受力、岩石急剧变形而大规模隆起形成山脉的运动。

此外还有板块运动,风蚀水蚀沙蚀,以及生物的各种生存活动,它们的共同作用,无时无刻地都在改变地球的地表面貌。

很多陨石坑,就是在它们的作用下,要不下沉到地下几千米,要不修饰的看不出是陨石坑。

比如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它位于尤塔卡半岛附近的海域几公里下的岩石下。


所以它的发现并非一帆风顺。

至于月球,它都不具备地球这样破坏掩盖陨石坑的自然作用和生物作用,所以看起来就是满身疮痍。

而宇宙中其他星球,比如气态行星,它本身虽然没有地球这样的地质运动和广阔的海洋,但它却没有地球有的固体表面,撞击坑何从谈起?

如果也把恒星纳入题主问的星球行列,没有撞击坑是显而易见的,而它的产物,比如引力极强的中子星白矮星,更加不可能有陨石坑。

总之,宇宙的情况很复杂,原因各有各的不同。


挡不住的熵增


太阳系中的陨石坑。

陨石坑是太阳系中最普遍的地貌。陨石坑遍布所有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包括其它小行星的表面,以及那些裸露的或者被冰覆盖的卫星上也都是陨石坑。

图示:太阳系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是类地行星,即由岩石构成。外层主要是气态巨行星。


而这些行星或者卫星上之所以遍布陨石坑,是因为太阳系中类地行星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由小行星撞击形成的,这样的撞击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停止,而且在行星基本成型的后期,还有一次被天文学家们称为晚期重型轰炸(Late Heavy Bombardment)的时期,这个时期在许多行星上形成了既古老又巨大的陨石坑。

水星和月亮上拥有太阳系中已经研究过的最古老的陨石坑,因为这两个天体缺乏大气层的保护,它们更容易被撞击形成的陨石坑,同时它们也没有液态水,这让已经形成的陨石坑难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风水侵蚀。同时,它们也缺乏足够长时间的火山活动,这些因素,导致水星和月球上拥有太阳系中最古老的陨石坑。


而在金星、地球、火星上,陨石在撞击到地表前,就可能会先被大气瓦解。而且这三大行星上都曾经或持续存在着液态水,并且还有长时间的火山爆发历史。所有这些因素,要么减少了行星地表被撞击的概率,要么能侵蚀掉陨石坑,时间越长撞击力度越小的陨石坑,就越容易被侵蚀,最终消失不见。现在,金星和地球上依然存在火山活动,但火星则已经基本冷却,并且慢慢地失去了它的大气层,这就让火星表面的陨石坑远远多于地球和金星。


而地球成为陨石坑最少的行星,除开地球表面大部分区域都被水覆盖的因素,地球还存在着板块运动现象,这让地球上的岩石都相对年轻,地球上大多数岩石的年龄在20亿年左右。这差不多意味着凡是年龄大于20亿年的陨石坑都无法保留。的确,如今在地球上鉴定出来的,历史最古老的陨石坑恰好就在这个时间范围内。

图示:地球上岩石的循环过程,中间的黑线代表地表,黑线下是地层和岩浆,黑线上则是露头的岩石。


地表岩石(outcrop) 在风吹雨打日晒因素的摧残下变成沙土(sedimnet)。沙土被掩埋、压缩、黏结后变成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它们可能再次露头变成地表岩石,也可能继续被深埋,这取决于板块运动,成为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这时候它们也可能再次露出地表,又或者被融化(melting)成为岩浆(magma),岩浆在地层中渗出冷却形成侵入火成岩(intrusive igneous rock),如果喷出地表则会形成喷出火成岩(extrusive igneous rock)。


这个过程,将最终摧毁地球上的陨石坑。当然,越大的陨石坑能够对抗的时间越长,能够留下痕迹让人类发现。因此,在地球上寻找远远超过20亿年寿命的古老岩石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最后,让我们看看各个行星和卫星表面的陨石坑吧。


  • 水星:6040个直径≥20km的陨石坑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岩石行星。水星上拥有许多超大陨石坑,直径超过500km那种。超大陨石坑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受到太阳的影响,陨石越是靠近太阳速度就越快,撞击力也就越大。

图示:水手10号传回的水星表面情况。

图示:计算机数出的陨石坑数量。

2011年,科学家依据水手10号与信使号太空飞船的数据,用计算机数出水星上,直径大于20公里的陨石坑至少有6040个。他们还发现直径在128-512 km范围内的陨石坑的密度在水星和月球上是相似的,但是水星上直径在20~128公里的陨石坑密度远小于月球,这让水星显得比月球要平坦得多。


  • 金星:大约900个陨石撞击坑,而且都很年轻

金星是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与水星不同,金星拥有一个浓密的大气层,其大小与地球很相似,常常被称为地球的姊妹星球。但与地球不同之处在于,它处于某种失控的温室效应中,其表面温度高达462摄氏度,金星的表面主要由沙漠状物质组成,时不时还有火山爆发。天文学家在金星地表发现了大约900个撞击坑,最大的一个直径只有280公里。对于金星表面没有古老陨石坑的解释是,金星表面重塑的速度比较快,它地表太热,而且火山活动剧烈。

图示:金星表面照片,雷达波探测加上温度探测。

图示:金星表面最大陨石坑米德,它的直径只有280公里,由多个同心圆环组成。

  • 地球:190个已经证实的陨石撞击坑。

地球上最出名的陨石坑之一,是墨西哥尤卡半岛上那个陨石坑,它叫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直径150公里。因为它就是终结恐龙王朝的陨石坑,当年的惊天一撞,在经历6500万年时间的洗礼后,它已经快要消失了,其实已经很难被看到了。

图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只有在高空往下看,才能见识到这个陨石坑的一些痕迹。真要到了现场,你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因为这个坑基本上已经被抹平填满了。


地球上保存最完好的大型陨石坑,则是一个大约在五万年前撞击形式的陨石坑,它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流星陨石坑,直径大约1200米,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是这里气候干燥,没有受到太多风吹雨打的侵蚀作用。


而地球上鉴定出来的最古老的陨石坑,则是位于南非的弗里德堡陨石坑(vredefort),它是在大约20亿年前撞出来的,直径超过300公里,2005年,这个陨石坑被列入世界遗产。

  • 月球:直径大于20公里的陨石坑大约5185个

月球上遍布陨石坑,其中最古老的则远远超过20亿年的时间。无论是背面还是正面,月球都算得上遍布陨石坑。据估算月球上直径大于1公里的陨石坑多达百万个,而直径10米以上的陨石坑可能有5亿之多。这可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月球上之所以有如此众多的陨石坑,尤其是小型陨石坑,就是因为它没有大气保护,也就没有了风和水对陨石坑的侵蚀,而火山活动在月亮形成的很早期就消失了,这导致很小的陨石坑都能在月亮上天长地久,让陨石坑消失的唯一方式,就是被另一颗陨石击中!

  • 火星:直径大于一公里的陨石坑,有635,000个

火星,作为人类潜在的殖民基地,对它的探索非常详细。火星上虽然曾经有过浓密的大气,甚至还有过液态水,也有过火山爆发,但这些东西在大约38亿年前就已经消失,如今的火星上只有很少一点大气笼罩。所以,相对于地球和金星而言,火星上的陨石坑要多得多。直径大于一公里的陨石坑有63万个,但还是比月亮的陨石坑少得多。


写这篇问答,让我查了好一番数据,感觉也挺有意思的。


三思逍遥


一个天体上撞击坑的多少受太多因素的影响,如果地球也是一个光秃秃的天体,没有海洋全部是陆地。没有大气层,所有已经形成的撞击坑不易被侵蚀掩盖。那么地球上能看到的也就是撞击坑了。
图:水星南半球

从上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撞击坑,看上去和月球背面是十分相似的。之所以形成这样的麻子脸就是因为这两颗天体几乎没有大气层,当陨石或者彗星等撞击过来并不会被空气摩擦消耗,这意味着无论大小的陨石都将在这里形成撞击坑。并且撞击坑形成后数十亿年都不会被侵蚀改变。以下是月球的麻子脸:

接下来可以看一下我们的地球与它们有何不同,首先就是拥有浓密的大气层。这是地外天体来到地球后的第一道难关,小的陨石几乎落不到地面,直接在大气层中被消耗殆尽。

大一点的陨石经过浓密的大气层也会像被扒了一层皮一样变成小陨石撞击地面后形成小的撞击坑。同时地面上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即使撞击到海底形成了撞击坑,但是被海水覆盖也难以看到。除此之外就因为有大气层的存在、地质活动等小的撞击坑经过漫长时间会被侵蚀。
同时如果撞击在茂密的原始丛林中,经过数十年的时间几乎就会被植被覆盖,难以观测。

所以说地球上的撞击坑很难观测到,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