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还会有哪些像中、美、俄这样的超级大国可能出现吗?

刚果蔡徐鲲


美国毫无疑问是超级大国,中国和俄罗斯尽管实力很强,但是距离超级大国还远着呢,未来也不会有新的超级大国的产生。



想要成为超级大国,必须要有广阔的领土面积,数量庞大的人口,从这一点来看,中国、俄罗斯、印度,甚至印度尼西亚都有潜力,但是能不能成为超级大国,关键还是看发展模式。

未来要想成为超级大国,必须依靠高科技产业,美国只有3.27亿人口,但是经济总量却达到20.5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1/4,人均GDP高达6万美元,这一切全都要归功于美国的高科技产业。


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学当中,美国占了八所,世界顶尖大学几乎全都位于美国,而且在诺贝尔奖等重要奖项方面,一些大学得到的奖牌甚至比许多国家还要多。

经济学奖、和平奖和文学奖含金量不高,但是物理学、化学和医学奖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科技水平高,所以美国能够孕育出微软、谷歌、苹果、通用电气和英特尔等高科技公司,苹果市值曾一度达到一万亿美元,如果不是依靠高科技,累死都达不到。


未来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吸收更多的人才,谁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目前看来,美国仍然具有优势,美国是最大的移民流入国,俄罗斯、印度、中国的人才正源源不断前往美国,只要美国还是移民净流入国,美国就不会衰退。


其他国家的人才全都跑到美国,还怎么超过美国?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内,围绕人才的争夺仍然是各国的重点,比如日本,由于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严重,所以不断提高人才福利,以此吸引人才。


视野新观


截止2018年,世界上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195个,地区38个。其中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人口、国土面积、GDP都极小,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基本上没有什么存在感。我们在各种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听到“世界主要国家”这个说法,那么所谓的“世界主要国家”是指哪些国家呢?又有哪些国家值得中国注意呢?

懒得看分析的可以直接看下面的结论:

1、全世界共有195个国家+38个地区,但是其中满打满算也只有53个国家(包括中国)和3个国家群体(北欧五国、中亚五国、欧盟)体量较大,拥有一定话语权,可以算作是“世界主要国家”。

2、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仅有7个国家——印度、越南、菲律宾、老挝、柬埔寨、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的GDP增速有可能超过中国(7%以上)。

其中1亿人口的埃塞俄比亚和6000万人口的坦桑尼亚是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的极度贫穷国家;人口1亿左右的越南、菲律宾以及人口13亿左右的印度,人均GDP在1500美元~3000美元之间;680万人口的老挝和1600万人口的柬埔寨人均GDP在1500美元~3000美元之间。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2007年以来,中国的GDP增速已经放缓了很多(由13%腰斩为6.5%),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速放到世界上而言依旧非常恐怖。只有7个国家的GDP增速有可能超过中国。

大家可以记住这7个国家——印度、越南、菲律宾、老挝、柬埔寨、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以后想要判断中国的GDP增速是否是“世界主要国家第一”的时候,只要查这7个国家的GDP增速就好了,其他国家的增速不可能超过中国。

3、结合稳步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我们可以发现,未来20年,快速发展的区域是东南亚、南亚、中东欧。东南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借了中国发展的东风,承接了中国的产业转移;中东欧快速发展的原因是沾了欧盟的光,承接了西欧的产业转移。印度不愧是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国家,虽然问题多多,但还是凭借自身努力创造了堪称奇迹的GDP增速。我想要强调的是,我们绝对不要小瞧印度。未来有可能对中国造成威胁的,只有美国、一体化之后的欧盟和印度这三个国家。

存在感第一梯队——联合国五常:

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

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强权,经济、科技、军事全方面超越中国,综合国力是中国的两倍,人均综合国力是中国的8倍,是我们的主要学习对象。美国GDP增速常年保持2%左右,加上通货膨胀,未来二十年,美国名义GDP增速大概会保持3%左右,是发达国家中最强势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GDP总量何时超过美国。(大概是2025年)

俄罗斯经济总实力已经被中国碾压,人均经济实力和中国不分伯仲。军事实力和中国不分伯仲,在战略力量和核力量上占优,常规力量上弱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均GDP何时超过俄罗斯。(大概是2018年)

英国法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科技实力都已经被中国碾压,但是人均GDP依旧是中国的3倍以上,是我们的学习对象。英国法国的名义美元GDP几乎不增长,所以综合国力会距离我们越来越远,人均GDP站着不动被我们追。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的GDP总量何时超过英国和法国。(大概是2023年)。

2020年之前,中国的GDP增速为6.8%,2020年~2030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速为6%;2030年~2040年,中国GDP年均增速为5%;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未来二十年,中国GDP美元名义增速为10%左右。

联合国五常在国际事务上拥有一票否决权,存在感极强。

存在感第二梯队——G20:

欧盟、日本、德国、印度、巴西、意大利、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南非。

G20的GDP总量占全世界90%,人口占全世界67%,国土面积占全世界60%,国际贸易占全世界80%。其中有19个国家和一个国际组织。(那个,大家没发现我这里列出来的G20只有15个么……换句话说,G20是包括五常的。所以不要在评论区说什么美国GDP占25%,所以G20不可能超过90%了……)

从综合国力来看,许多非G20国家远高于G20国家,尤其是一些欧洲国家。但是这些综合国力强的欧洲国家,大多依托欧盟发声,自身存在感不强。而G20中的巴西、阿根廷作为南美洲的代表,南非作为非洲的代表,土耳其、沙特作为中东的代表,虽然综合国力不强,但是作为区域强国,存在感很强。

欧盟人均GDP3万美元左右,人口4.5亿人,GDP总量16万亿美元。未来一段时间,名义美元GDP增速大概为3%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GDP总量何时超过欧盟。(大概是2021年左右)

日本1.2亿人,人均GDP四万美元左右。未来美元人均GDP将持续下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均GDP何时超过日本。(大概2035年左右)

德国8000万人,人均GDP4.5万美元左右。未来美元人均GDP增速大概为3.5%左右。是发达国家中第二强势的。

印度13亿人口并且还在迅速增长,人均GDP为中国的五分之一。增速7%~8%,比中国快,是比我们弱的国家中最需要警惕的。

印度尼西亚人口2.6亿,人均GDP3600美元,增速5%~6%左右。需要稍微注意一下。

韩国人口5100万,人均GDP2.8万美元,增速3%左右。韩国是发达国家中非常强势的。

澳大利亚人口2300万,人均GDP5.6万美元,增速3%左右。

加拿大人口3400万,人均GDP4.5万美元,增速2%左右。

这两个是卖资源的发达国家。但是也有少量高端工业和教育等高端服务业。地广人稀,综合国力不强,但是人均很强势。

巴西2.1亿人口,阿根廷人口4000万,墨西哥人口1.28亿,土耳其人口8000万。以上四个国家人均GDP略高于中国,且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不可自拔,GDP增速极慢,偶尔还负增长。巴西和阿根廷都是卖资源的国家,基本上没工业和高端服务业。土耳其和墨西哥有工业(汽车制造等),但是比较低端,且社会结构不健康,也没有什么潜力。中国2018年人均GDP就可以追上以上四个国家。

南非人口5600万,人均GDP为5500美元,也在中等收入陷阱里面,基本不增长。

意大利人口6100万,人均GDP3.2万美元,增速1%左右。欧猪五国之一,经济前景很不好。基本上原地踏步。

沙特阿拉伯3200万,人均GDP2.1万美元,增速2%左右。石油土豪,没有任何工业和竞争力,并且人均也不是特别高。基本上原地踏步。

存在感第三梯队A——体量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越南人口9300万,很快过亿,人均GDP2200美元(中国的四分之一),增速7%以上。常年和中国、印度、菲律宾竞争发展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位置,值得警惕。

菲律宾人口1.03亿,人均GDP3000美元(中国的三分之一),增速7%左右。常年和中国、印度、越南竞争发展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位置,值得警惕。

伊朗人口8000万,人均GDP5500美元。既有石油资源也有工业,算是中东地区相当争气的国家了。因为被制裁经济一直趴在地上,因为达成了伊核协议被解除制裁,未来看好增速5%以上,乐观点可以7%以上。

埃及人口9600万,人均GDP3500美元,增速5%左右。看起来还不错,但是带有伊斯兰国家的特色——政局不稳爱打仗。巴基斯坦人口2亿,人均GDP1500美元,增速6%。作为巴铁和印度的死对头被我们熟知。但是无论是人口规模、人均GDP、还是GDP增速都被印度压制,和印度之间实力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可预见的将来,对印度的牵制能力越来越弱。

尼日利亚人口1.9亿,人均GDP2200美元,增速为零。

埃塞俄比亚人口1亿,人均年GDP700美元,增速8%以上。

坦桑尼亚人口6000万,人均GDP880美元,增速7%以上。

肯尼亚人口4800万,人均GDP1455美元,GDP增速5%左右。

上面四个是黑非洲的人口大国。尼日利亚是典型的落后形象。人口众多,又穷又乱,且看不到希望。人口增长率高达2.6%(相当于每三十年人口翻倍),人均预期寿命53岁。

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都是学习的中国模式,虽然非常穷,但是前景很好,是黑非洲的希望。(尤其是埃塞俄比亚)

孟加拉国人口1.63亿,人均GDP1300美元,增速6%左右。人多地少天天发洪水死人,输出难民,相当惨的一个国家。

智利人口1800万,人均GDP1.4万美元,增速1%左右。(鉴于评论区总是提醒我智利,我就把智利补上吧。其实我没忘了智利,只是觉得它不值得一提。大家看看我的分类就能理解了。我列出来的要么是人口大国、要么是GDP大国、要么发展极快。智利1800万人口,算不上体量大,乘以1.4万美元这种不上不下的人均GDP,导致GDP总量也蛮低的。并且1%的增速也没法当做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现在还勉强算是体量可以,以后会越来越不值一提的)

存在感第三梯队B——富裕小国。

1、人口1000万左右,虽然GDP基本上不怎么增长(3%以下),但是超级富裕的小国(人均GDP4.3万美元~8.2万美元)——

A、荷兰、爱尔兰、比利时;(西欧)

B、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冰岛;(北欧五国)’

C、瑞士、奥地利(中欧)

2、中等富裕(人均GDP1.3万美元~2.0万美元),但是借着欧盟的光,发展比较迅速(3%~5%)的中东欧小国——捷克、波兰、匈牙利。

3、中等富裕(人均GDP2万美元左右),但是经济前景很不好,基本上不发展的国家(欧猪五国)——西班牙、希腊、葡萄牙。

4、亚洲和大洋洲富裕小国——阿联酋、以色列、新加坡、新西兰。(富裕程度和香港接近,人均GDP3.7万美元~5.4万美元)

5、梵蒂冈。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教皇国,对天主教信众有极大影响力。

存在第四梯队——负面存在感。

乌克兰人口4500万,人均GDP2200美元,GDP增速2%~3%。国家分裂,处于战火之中。没有希望的国家。

委内瑞拉人口3200万,人均GDP6800美元,经济崩溃。GDP负增长5%以上,通货膨胀2000%,没有希望的国家。

存在感第五梯队——中国周边其他值得注意的国家。

1、东盟十国——

泰国人口6900万,人均GDP5900美元,增速4%。

缅甸人口5300万,人均GDP1300美元,增速5%。

马来西亚人口3100万,人均GDP9500美元,增速6%。

老挝人口680万,人均GDP2400美元,增速7%。

柬埔寨人口1600万,人均GDP1300美元,7%。

整体增速较快,属于非常有希望的地区。

2、中亚五国——

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总人口6600万,人均GDP5100美元,增速4%左右。

3、朝鲜:人口2500万,人均GDP670美元。

朝鲜长期被封锁导致纸面上的人均GDP很低,但是朝鲜几乎不与国外进行贸易,所以数据的可靠性很低。实际上朝鲜的经济实力绝对不止这么点,朝鲜的潜力很大。一旦朝核问题成功解决,在同文同种的韩国的帮助下,我很看好朝鲜的经济起飞。

4、蒙古:人口300万,人均GDP3600美元,增速1%。蒙古国纯靠卖资源,GDP增速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上下波动,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

综上所述,世界主要国家(分大洲)列表为——

1、北美洲(2个)——美国、加拿大。

2、欧洲(17+2)——欧盟、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爱尔兰、比利时、北欧五国、瑞士、奥地利、捷克、波兰、匈牙利、西班牙、希腊、葡萄牙、梵蒂冈

3、拉丁美洲(4个)——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

4、东亚(5个)——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

5、中东(6个)——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伊朗、埃及、阿联酋、以色列、

6、大洋洲(2个)——澳大利亚、新西兰。

7、非洲(5个)——南非、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

8、南亚(3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9、东南亚(9个)——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

10、中亚五国

共53+3个。

我们将以上国家分为类——

1、站着不动等中国追的发达国家。这类国家基本上失去了持续创新能力,在高福利的压力下坐吃山空。他们美元名义GDP几乎不变,人均GDP站着不动等着中国追。综合国力被中国越甩越远。

A、其中人均GDP几乎不变的包括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共7个)

B、人均GDP缓慢增长的包括德国、欧盟、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北欧五国、荷兰、爱尔兰、比利时、瑞士、奥地利、阿联酋、以色列、新加坡、新西兰。(共13+2个)

2、站着不动,会被中国越落越远的发展中国家。这类国家长期来看GDP不变甚至略有衰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A、其中部分是资源出口国,汇率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大起大落,GDP增速也如过山车般在快速增长和负增长之间变化。

这部分国家主要包括俄罗斯、巴西、阿根廷、南非、沙特阿拉伯、智利(共6个)

B、另一部分国家不是资源出口国,但是工业体系存在很大问题,且有宗教、毒品、政局不稳等各种问题。

这类国家主要包括墨西哥、土耳其(共2个)

3、未来之星。这类国家人均GDP远远低于中国,增速和中国相近甚至超过中国。是除了中国之外的未来之星,值得警惕。

A、其中一部分人均GDP大概为中国的1/3~1/5之间,主要包括印度、越南、菲律宾、老挝、柬埔寨(共5个)

B、另一部分人均GDP极低(低于1000美元),主要包括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共2个)

以上这7个国家是世界主要国家中,仅有的几个GDP增速有可能超过中国的国家,也是仅有的几个可以在人均GDP这个指标上和中国缩小差距的国家。

4、稳步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这类国家GDP增速在3%~6%之间,发展比较顺利。

A、其中一部分人均GDP低于中国,主要包括伊朗、肯尼亚、埃及、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泰国、缅甸、中亚五国、印度尼西亚。(共8+1个)

B、另一部分人均GDP高于中国,是中国的追赶对象。主要包括捷克、波兰、匈牙利、马来西亚。(共4个)

5、毫无希望的国家。这类国家人均GDP极低,同时面临战乱等威胁,经济几乎不增长,处于绝望之中,短期内看不到走出来的可能。

这类国家主要包括乌克兰、委内瑞拉、尼日利亚、蒙古。(共4个)

6、朝鲜。如果朝鲜核问题能够解决,朝鲜改革开放的话,我看好朝鲜经济飞速发展。

7、美国。美国的人均GDP是中国的5倍,增速还有2%左右,是发达国家中最强势的了。

综上所述,全世界共有195个国家+38个地区,但是其中满打满算也只有53个国家(包括中国)和3个国家群体(北欧五国、中亚五国、欧盟)体量较大,拥有一定话语权,可以算作是“世界主要国家”。

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仅有7个国家——印度、越南、菲律宾、老挝、柬埔寨、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的GDP增速有可能超过中国(7%以上)。其中1亿人口的埃塞俄比亚和6000万人口的坦桑尼亚是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的极度贫穷国家;人口1亿左右的越南、菲律宾以及人口13亿左右的印度,人均GDP在1500美元~3000美元之间;680万人口的老挝和1600万人口的柬埔寨人均GDP在1500美元~3000美元之间。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2007年以来,中国的GDP增速已经放缓了很多(腰斩),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速放到世界上而言依旧非常恐怖。只有7个国家的GDP增速有可能超过中国。大家可以记住这7个国家——印度、越南、菲律宾、老挝、柬埔寨、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以后想要判断中国的GDP增速是否是“世界主要国家第一”的时候,只要查这7个国家的GDP增速就好了,其他国家的增速不可能超过中国。

另外结合稳步发展的发展中国国家所处的位置我们可以发现,未来20年,快速发展的区域是东南亚、南亚、中东欧。东南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借了中国发展的东风,承接了中国的产业转移;中东欧快速发展的原因是沾了欧盟的光,承接了西欧的产业转移。印度不愧是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国家,虽然问题多多,但还是凭借自身努力创造了堪称奇迹的GDP增速。我想要强调的是,我们绝对不要小瞧印度。未来有可能对中国造成威胁的,只有美国、一体化之后的欧盟和印度这三个国家。


阅微书法日讲


当前,美国是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其综合实力在世界无人能及,不过要是发展得好,中俄也有可能在超级大国拥有一席之地。

那么,假如中俄与美国一样都是超级大国,则未来会不会再出现这样的国家呢?

超级大国的特质,就是国土面积要广大,人口要有一定的规模,经济、军事、科技等各方面的实力都要遥遥领先,唯如此,才可以称得上超级大国。

这样说来,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是不是有望成为超级大国呢?

加拿大国土面积位居全球第二,经济、科技都比较发达,可惜人口不足,只有几千万,又是美国的小跟班,这就决定其难成超级大国。

巴西国土面积近85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五,人口约2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经济发展较快,是“金砖五国”之一。该国完全有可能在未来跻身超级大国行列,只是美国将拉美视为自家后花园,不可能让其超越美国,也就很难圆梦。

澳大利亚土地面积近770万平方公里,人口与加拿大相差无几,也是只有几千万人口的国家,但经济、科技、教育发达,不过作为“五眼联盟”之一,一直充当美国的马前卒,这样超级大国将与其无缘。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多,仅次于中国。目前,印度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GDP排名全球第7,发展潜力巨大,现阶段在莫迪的领导下正在向“印度世纪”迈进,如果真能实现英国人提出的未来30年GDP28万亿美元的宏伟目标,那么印度离超级大国不远了。

由上观之,未来有可能出现中俄美印旗鼓相当的局面,这对捍卫世界和平、维护世界秩序大有裨益。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江淮圣手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说不准的,比如你不知道哪天在路上就会捡到100块,或者遭遇帅哥或者美女表白;而有些事情是板上钉钉的,比如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世界上一定不会再有超级大国出现。

从古至今,在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超级大国,比如汉帝国、唐帝国、清帝国;在外国近代史上则有西班牙帝国、大英帝国;而在世界现代史上,则有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

1991年苏联解体后,超级大国只剩下美国一家。解体后的俄罗斯只能退化成二流强国,欧洲西部的国家二战后一直受美国钳制,日本则在二战后成为一个残废国家,我国虽然经历了近70年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距离超级大国还有一段距离。

那么,在未来的世界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除美国之外的超级大国吗?静夜史认为并不会,这是因为:

1、超级俱乐部一直很挤

超级大国的概念出现在1923年,指的是极端强大的国家,其特点是其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并能以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直接或间接对别国进行政治或者经济干预,甚至可以动用武力达到其利益最大化,谋求世界霸权。

也就是说超级大国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国力极端强大;

理论上有能力干涉任何国家;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超级大国必然是世界霸主,而且最少越少。

今天的超级大国是美国,而距离今天最近的超级大国是苏联。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格局是两极争霸,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超级大国。

因为超级大国必然是世界霸主,所以理论上像美国和苏联这样两个超级大国并存的情况并不存在。因为在同一个世界,不仅只需要同一个梦想就行,霸主也需要一个就好!

君不见,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晋楚两个大国倒是可以吃吃饭,打打仗,谈谈判、骂骂娘,但是周边的小国却随时会因为两国的争霸灭了国,实在是危险得很。毕竟,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家长,要是都想当老大,家庭战争肯定少不了。

不过美苏两极格局确实存在了而且还相持了很长时间。究其原因,是因为美苏两国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其中美国是资本主义,苏联是共产主义。

这就相当于分家,各过各的,互不烦扰,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世界霸主,而苏联则是共产主义世界霸主,这种奇特的社会制度差异使得美苏两个霸主可以并存。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近代史上,大不列颠和清王朝并存,英国是资本主义,清朝是封建主义,英国将殖民地推向全球,而清朝的影响力远及欧洲美洲。

除了两种社会制度不同超级大国可以并存外,剩下的社会制度相同的情况下,世界上就只能有一个超级大国,比如封建时期的汉朝、唐朝,资本主义时期的美国。

2、超级大国诞生并不容易

理论上,我国是可以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的,至少也是和美国并驾齐驱。不过超级大国的形成并不是只取决于综合国力和影响力,而是又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在先前文章中,静夜史就分析过地理决定论,地理环境不仅能够决定城市的发展,还能决定国家的兴衰,尤其对于超级大国而言。

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的超级大国在地理位置上都是得天独厚的,对外界而言或封闭,或隔绝,但是超级大国向外的辐射却是便捷和随意的。

今天的美国作为超级大国,首先在地理位置上就得天独厚,美国的东部是大西洋,西部是太平洋,南部是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北部是忠实小弟加拿大,东南是海上国家古巴,周边的小国无论如何也没有实力挑战美国,这使得美国本土非常安全,再加上大洋的隔绝,使得美国本土极不容易遭受到外国的大规模侵略。

阿拉斯加虽然距离俄罗斯更近,但俄罗斯的重心一直在西部的欧洲,且阿拉斯加的存在使得美国有了参与北极事务的优势。

而昔日的超级大国苏联,虽然邻国众多,但其中高纬度的国土使得所有苏联南部想要侵略苏联的国家都望而却步。从欧洲方向虽然可以进攻苏联,但是东西向巨大的纵深会拖垮任何一个侵略者,拿破仑和纳粹德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英国作为曾经的超级大国,本土首先是一个岛国,这使得它能够在欧洲的事物上独善其身,在面对战争威胁时,强大的海军等军事力量就可以保卫英伦三岛。

至于更早的汉唐帝国,由于东亚地形相对封闭,包括亚历山大、铁木尔等强国始终都无法跨越天堑对中原形成威胁,而周边的政权最后也都融入到了中原王朝。在海洋时代到来前,东亚是世界文明的孤岛,国土安全系数相当高。

想要成为世界霸主,随时打别人,首先需要让别人打不到你。

而从今天的世界局势来看,无论是俄罗斯还是我国周边的威胁和掣肘都很多,不可能达到美国这样的程度。<strong>

3、战争是超级大国催化剂

超级大国不是潜移默化自然形成的,而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也就是说,战争是超级大国产生的催化剂。没有战争,就没有超级大国。

从历史上超级大国的诞生轨迹来看,战争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国际地位、小弟,更多的是海量的财富。

以苏联为例,虽然1937年,苏联综合国力已经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但是由于列强的长期围堵,苏联整体的科技水平还不算太高,如果按照斯大林模式的发展,苏联综合国力会取得更大进步,但是封锁下的苏联科技进步依然比较困难。

但是二战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切,虽然苏联在二战中伤亡惨重,前期一度惨败,但苏联获得了美国的大量援助,这个昔日苏联的死对头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选择支持苏联抗战,通过《租借法案》,苏联得到大量美国的装备,提升了苏联的技术水平。

而这只是起步。打败德国后,苏联不仅抢走了大量的德国专家回国服务,更将苏占区内的德国工厂设备拆卸一空运回苏联国内,同样他们还对东北的日伪工厂设备进行了拆运。

二战前后的德国,贡献了大量的新技术,这些都被苏联拿来就用,大大提升了苏联的科技水平。

1949年,在美国成功爆炸原子弹仅仅四年后,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随后,苏联在航天技术上一度压美国一头,包括发射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行载人航天等。

但是,战争这一催化剂在拥有核武器之后便戛然而止了。因为美素英法和我国等都拥有了原子弹和氢弹等大杀器,使得大国之间对于战争的态度越发谨慎,虽然武器威力大了,各国的胆子却越来越小,核武器在无形中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平衡。

因为核武器的相互牵制,半岛战争成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区域战争,剩下的时间,都是一些区域的冲突。今天的战争,更多的是代理人战争,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没有战争,就没有国际影响力、科技水平以及盟友的急速膨胀,当然也就无法产生超级大国。

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除了美国,不会再有超级大国的出现!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先来点评一下。

1,有人说美国将来要亡?What a f…?

这人学历史学傻了?

就算将来美国灭亡了,那也是蒙古灭了南宋。

2,问题里有问题啊,俄罗斯要还是超级大国,美国现在嘚瑟个什么劲啊?

3,问题改成美国,和中俄这两个潜在的超级大国。就对了。

回答:

1,未来的趋势肯定是天下五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比如2050年。20年后。

四个实体综合国力排名应该是

美国>中国>欧盟>印度>俄罗斯

经济总量排名

中国>美国>欧盟>印度>俄罗斯

政治影响力

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印度

军事实力

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印度

文化影响力

美国>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

2,结论就是,潜在的超级大国除了中国俄罗斯,只有真正合体的欧盟和印度。

3,我收集了一下各国经济发展的数据(在我脑子里)。

印度超过日本的GDP应该在2030-2035年之间。

中国超过美国GDP应该也在2030-2035年之间。

所以2030年左右是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

4,说说印度。

好多人太看低印度了,跟89年日本看低中国一毛一样。所有现在有些中国人看印度的观点,可以一个字不变的套用到那时候的日本人身上。

包括,印度的脏,印度的乱,印度人受教育水平。

但是之后中国就超过日本了,这是为什么。

人口啊。

印度超过日本的原因一样。

印度的人口红利,可耕地面积,政治环境,其实都比中国好。

我认为印度是潜在的超级大国,但是不认为可以超过中国。

因为印度人并没有中国人勤奋。


小深刻的旧书


不大会出现了,眼下只有中国有可能。首先说俄罗斯,军事实力强,经济不行,已经掉到能源陷阱里了,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基本重在参与,长远来看,俄罗斯微不足道。欧盟就是一盘散沙,早晚得分。印度,人口基数大,但是组织纪律性极差,受教育水平低,语言文化宗教混乱...它的人口是累赘,不是正能量;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就是未来十几年的事情,印度还没实现工业化,制造业都不行那什么做超级大国?自己不出事就行了。至于巴西,南美国家就算了,要啥没啥。


Spineocean


从目前世界格局来看,地球上有机会成为中美俄这种重量级别的国家,以我的判断未来100年内只有印度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可能有人会说日本经济第三,科学技术也很强大,为什么不是日本?德国经济第四,制造能力起码全球前三,为什么不是德国?英国、法国、巴西也有机会啊。

首先,现在是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崛起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随着中国法制化、制度化的健全和稳固,政治上出现大的动荡的风险很小。从改革开放这些年中国的发展速度来看,发展后劲不可小觑。

中国未来的发展后劲就在于全门类的工业制造能力和国家级科技创新能力,还有中国的贸易能力也是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全球化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的虹吸效应。日本的经济体量、国家体量、幅员的局限限制了他成为超级大国的可能。

特别是他身边出现了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军事、政治巨人的时候,他能够保证自己的独立性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英国、法国走下坡路已经是注定的了,无论从发展趋势规律还是他们积累的掠夺财富因为高福利社会的过度消耗,都已经失去了发展后劲。风水轮流转,早应到别家了。

德国也是局限于幅员,还有德国跟日本一样,除非打赢二战这几个大国都垮了,否则他们会一直受到一种无形的约束,再次成为军事大国是几乎不可能的,而军事上无法排进前三的,无法称之为超级大国。

巴西机会就更少了,先不说他的发展质量,就只是说他的政治不确定性,他就很难成长为超级大国。而且到目前为止,他连工业自立都还没有做到,从目前来看,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也很难做到。另外他身边还有一个美国,美国虽然也在衰退,但是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美国的虹吸效应同样让巴西很难翻身。

那么印度为什么有机会呢?当然我只是说有机会,不是说一定能。那是因为印度的幅员、体量是能够自立的,也就是说能够抵抗住中国的虹吸效应。虽然他现在工业也没有自立,但是发展势头还是不错。中国的虹吸效应对印度没有负面影响,印度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还有可能在产业链上和中国形成互补关系。

而且印度一直跟西方的交流比较好,无论是技术人才、还是管理人才都不缺乏,这是发展后劲的一个硬性条件。印度目前要解决的就是国民的懒散、贫穷问题,宗教矛盾、种姓矛盾、土地关系和政府服务水平,如果印度能够把这些都解决好,还是有资格接替那些即将跌下神坛的霸权主义国家,成为世界的重要力量的。


明德山人6998


超级大国。这个词汇可不是随便说的。

俗话说得好。风水轮流转。我还说德国才是超级大国呢。日本也是超级大国。

书归正传。超级大国不能按照地盘大小计算。也不能按照人口计算。印度人口12亿能说是超级大国吗?

所以,超级大国看的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工业实力,和黄金储备实力等综合衡量的指标,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平,才叫超级大国。说中国和俄罗斯是超级大国,就是因为它们土地面积大,就叫超级大国吗?德国还不到苏联的一个乌克兰州的面积大呢。照样包打整个欧洲和北部非洲外加侵略整个苏联。日本领土面积还不到苏联一个哈萨克斯坦州的一半的面临呢,就侵略国苏联。二战期间日本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和东南亚个个国家。在乎你苏联俄罗斯是什么东西。还有中国。

美国才是真正的超级大国。俄罗斯的那点核武器和破烂军舰,战斗机和坦克导弹。除了这些还有什么?不吹牛。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它们都是超级大国的竞争对手。还有哪些是超级大国吗?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超级大国的候补委员。只不过,这些国家很低调而已。不就是制造一些航母和核武器导弹,核潜艇和军舰飞机吗?这谁都能做到。第三次世界大战不见得就是俄罗斯首先发射核武器。究竟是哪个国家首先使用核武器发动核武器闪电战。还很难说呢。别看俄罗斯叫唤的厉害。还真的不见得是俄罗斯首先使用核武器开火。











aircraftone


超级大国的定义是什么,经济军事装备武器科技。当前看来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各国之间差距其实不是很大。就拿最突出的核武问题来看。各国制衡的形式一目了然。就拿海军进行比较,虽然美国航母众多,但总体是牺牲了加拿大海军成就了美国海军。而亚洲中印度越南朝鲜日本韩国海军实力相差美国不弱。政治跟军事联盟有很大的区别,远交近攻。历史上任何战争被吞并的首先是邻国,作为缓冲区的国家都是墙头草两边倒。就拿二战期间的交战来看,就可以看出看是强大的英法前期因为地域问题被趁虚而入,所以国土的大小并不能说明国立力。首先必须内部团结。但几百年来就没有出现过一超独立大的局面,认为苏联和美国实力强过英法中的都只是认为核武库数量的关系。美国要是很强就不会在朝鲜和越南败北。苏联要是最强也不会在阿富汗失败。所以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示敌以弱是每个国家都会做的,很简单。就是要让别国心存忌惮。不然没有丝毫秘密的国家迟早完蛋。就目前国际情况来看,欧洲盟形式一片大好,或者有机会军事联盟成为世界上真正意义上地区性的军事经济联盟国。而美国由于地处北美洲很难真正意义上的影响亚洲欧洲军事经济合作。未来不可知。你认为美国第一,其实美国也只不过是三亿人口的国家,除了海军因为北约的需要成为一直规模宏大的军队其陆军很少。各国军力比重不一样地理优势不同。文化不同。战争时期不同带来了不同的政权发展。如果美国真的是超级大国,那不会有其他四国的存在,就是因为其他四国影响力不弱于美国,才会有制衡。个人看法。不要留言,懒得理你。


灬楚霸王灬風飘逸


诚邀,如题。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题面就已经把中俄与美国并列,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这点让小编不胜唏嘘,中俄历史上曾经都是超级大国,但是今天的中俄显然不具有与美国同等的国际地位。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堪称世界级超级大国的也是有不少,基本上每一个大一统王朝,诸如秦汉晋唐元明清(前期)都可以是当时世界数一数二的国家。然而鸦片一战,国威沦丧,近代以来,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虽然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但是实际上,中国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军事力量,还是与超级大国的名称有一定的差距的。



那么中国能否成为超级大国呢?

答案是肯定的,按照目前的速度,中国完全有能力在2050年前使得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时中国总经济一定会超越美国。近年来中国军事力量的建设也是非常迅速,航母下水,部队改革,中国军队有能力摒敌人于国门。中国最缺的就是时间,只要时间足够,中国完全有能力成为另一个超级大国。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