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八里:利用婚戀網行騙,套路太深

4月30日,北京青年報《揭婚戀網行騙套路:根據聊天程度誘導下載詐騙APP》報道稱,網絡詐騙公司利用婚戀交友網站作為平臺,尋找“獵物”詐騙錢財。方法是先加微信“好友”再利用聊天的話術和技巧,待聊出感情、時機“成熟”,就引誘受害人進入一個“投資理財軟件”,進而根據受害人消費能力和貸款能力,實施詐騙。

楊八里:利用婚戀網行騙,套路太深

楊八里:利用婚戀網行騙,套路太深


楊八里:利用婚戀網行騙,套路太深


看到這則新聞,想起就在今年三月份,曾經有一則“錢江晚報”刊發的新聞,報道過杭州姑娘陳丹(化名)在珍愛網相親被騙的經歷,旨在提醒大家要注意防範。更有意思的是,因為目前國內婚戀網站普遍存在欺騙消費者行為,在這篇報道的最後,記者還附上了“知乎”上網友總結的“婚戀交友平臺六大套路”。因為看了那篇報道非常感慨,筆者還曾以《女子網站相親被騙,焦慮成了騙子的“財源”》為題,寫過一篇評論。

既然婚戀網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自己就非常不“自愛”,有詐騙公司想到要利用婚戀交友網站來進行詐騙,就不難理解了。

在今天這則新聞中,那個“悔過自新”的騙子向記者曝光:其“所在的詐騙公司,最主要的兩個尋找行騙目標渠道就是百合網和鑽石婚戀網,其他例如珍愛網、世紀佳緣網、花田網、探探等婚戀交友平臺上也有。”

而這個“悔過自新”的騙子所在的詐騙公司,遠在境外,是和我國接壤的老撾。騙子公司員工的收入是工資加提成的方式,據說有的人“兩個月就拿了上百萬提成”。在這個騙子公司,所有的“一線員工”, 都被收繳私人手機,以防洩露信息。騙子公司為了不讓自己的欺騙行徑被暴露出來,對所有應聘的員工,都要求入職後至少三個月才能離開,而且必須要完成一定的業績,也就是參與詐騙。

這一招真厲害呀,有業績就有提成,而有詐騙的經歷,就相當於交了“投名狀”,即使回國後肯定也不敢報警。員工拿了錢就有了汙點,這也是騙子公司能夠行騙成功的關鍵所在。

根據新聞中披露的相關內容,目前已經有數十名受害者在通過網絡互相聯繫,這些受害者絕大多數是女性,她們的損失“從十幾萬到上百萬不等”。這其中多數受害者已經報警求助並得到立案處理,但因個別人自己“參與的項目是賭博,不受法律保護,未予立案。”

目前我國的婚姻關係,已經問題百出,有的省份由於人口結構等等原因,其“離結率”(離婚結婚的比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超過了60%。毫不誇張地說,婚姻制度甚至於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年輕人不願意輕易結婚,家長們焦慮不堪,各種逼婚、催婚現象層出不窮。而很多年輕人,為了生活得不那麼貧窮,不得不“996”。他們除了工作,實在也抽不出什麼時間去現實生活中慢慢“尋找”愛情。就是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婚戀網站開始大行其道。騙子也正是瞅準了人們的心理特點,利用婚戀網站上的“現成”資料,欺騙那些在感情上“涉事不深”的“愛情小白”。

利用婚戀網站進行詐騙,騙子真是套路太深。而某些婚戀網站自己的不“自愛”,也間接為騙子行騙成功開了方便之門。負面新聞一直不斷,我們不禁要問,如果婚戀網站這麼“垃圾”,今後還有存在的空間嗎?

真正可憐的是被欺騙的當事人,他們的感情受傷嚴重,很難快速走出陰影。這不難理解,因為,當你好不容易開始相信一個人,相信一段美好的感情即將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轉天卻被騙得人財兩空,你以後還會有信心走進婚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