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爱吃米粉是学的北方?这个历史公案竟和关羽有关

南方人爱吃米粉是学的北方?这个历史公案竟和关羽有关

一九六二年,益阳从常德分专区过来时,当时,许多常德人就有进入异国他乡的感觉,盖因为地域的差别太大了,因当时专区分过来的这些人,多为工农干部,许多人汽车都没坐过,但这种跨越不到百公里的益阳,远比他们往西北走上几百公里地的差别大,像语言,基本上就听不懂,亲人之间的称谓也不同,而饮食小吃,也有很大的区别,如米粉:常德是圆的,益阳则是扁的。

其实,这都是1700多年前吴蜀在以汉寿军山铺划国界所形成的文化差异。但具体说到米面,则相反,不是吴俗,而是蜀国关羽驻兵益阳时所带发的习俗。

南方人爱吃米粉是学的北方?这个历史公案竟和关羽有关

公元215年,关羽虽然与吴国的鲁肃等同住资江两岸,但关羽却与鲁肃有些不同,一是关羽是益阳老百姓熟知的人物,因蜀国207年就已经接管了益阳,而对吴国的鲁肃等则不熟悉。二是鲁肃驻扎在益阳城内的县衙(铁铺岭),馆驿厅堂,住得舒适。

关羽则不同,驻扎在青龙州与北岸的乡下,要靠营盘军帐立身,并且,日常生活用品也只好麻烦周边的老百姓,因此,关羽驻益阳的日子是非常接地气的,再加上关羽此人的性格就是平民出身,与鲁肃、甘宁等的贵族地位不同,因此,关羽的部队也就不得不与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像日常生活中借个磨子、柴刀,石磙,甚至还讨个盐酱醋等。

而益阳老百姓呢,则自古好客,加上这些新来的北方人,也可了解一些外地的生活情形以及国内的时政等,可说关羽的部队驻扎在益阳是与资江北岸的老百姓生活在一起的。

南方人爱吃米粉是学的北方?这个历史公案竟和关羽有关

虽关羽的部队与益阳百姓打成一片,但到底是北方人,生活习惯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吃的主食,南方是大米,而北方则是麦子高粱和玉米,且都是磨成粉后再加工的食品,益阳的大米则是直接煮成米饭,每磨成粉,这对北方人来讲,未免有些不消化,于是,他们也试着把大米磨成粉像面粉一样做成北方的食物,但大米的品质却决定了没有麦子面粉的粘和力,于是,他们便试着用米粉、水分、温度制作各种适合北方人口感的食物。

目前形成习俗流传下来的主要有三个品种:米面、蒿子粑粑和干坨子,这是益阳人千年来抑恶扬善、去粗存精的人文化做出的保留,米面,已成为益阳人的主要早餐,蒿子粑粑则与踏青季节有关,而干坨子则直接嵌入到立夏的节气里,虽就两百多年来不需要“踩得石头鼓破”了,但强调下盘脚跟稳则始终都是需要的,因只有“站得稳”才能“行的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