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在文學方面有哪些成就?

總叨叨


宋代文化可以繼往開來,與盛唐媲美,歐陽修功不可沒。可以說,歷代大文學家不在少數,可能夠提攜一大群文學家的唯“醉翁”一人而已。蘇軾、蘇轍、曾鞏,都是歐陽修賞識提拔的,韓琦、包拯、司馬光、張載等一個個治世名臣,他都向朝廷舉薦過。而歐陽修本人,作為韓愈“文以載道”思想的繼承人,更是擊碎了流行於五代的華麗辭藻,奠定了宋代樸素文風。在他的影響下,宋文學有了靈魂,後繼大儒層出不窮,“千古伯樂”舍修其誰?


三歲喪父,天資聰穎

“功名多向窮中立,禍患常從巧處生”,歐陽修的童年是佈滿陰雲的,三歲那年,59歲的父親病逝。母親鄭氏成為了家裡的頂樑柱,失去了經濟來源的她們,只能投奔歐陽修的叔叔,艱苦度日。歐陽修展現的聰穎好學,成為了母親最大的期望。


艱苦的條件下,鄭氏用樹枝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識文斷字,沙地勾畫間,歐陽修一蹲就是一整天。童年的歐陽修,沙地是他最好的夥伴,母親是他最好的老師。年長一些,歐陽修東一家、西一家地借書,用手抄寫,用心研讀。歐陽修為學之艱難,與求知之慾望,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教育。

十歲那年,一卷《昌黎先生文集》震撼了他,在那裡歐陽修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一個叫“文以載道”的文學世界。叔叔對於勤奮好學的歐陽修,大為讚賞,誇讚說:“嫂嫂不用擔心修的成人了,將來光耀門楣的,非歐陽修莫屬”!

雙十進士,古文運動

兩次落榜後,22歲的歐陽修成為了北宋進士,與狀元王拱辰結下了不解之緣。歐陽修的首任長官叫做錢惟演,此人為官之道、品性都很一般,但在文壇中很有成就。


面對以歐陽修為首的新科進士,錢惟演十分禮遇,並不安排他們處理政務,反而要他們吟詩作賦。歐陽修在此期間有了空閒精研文學典籍,對於華麗的辭藻,他不滿久矣。那本《昌黎先生文集》他從未忘記,“文以載道”,此時的歐陽修有了更深體會。但初入官場的他,只能精研先秦兩漢經典,而無力推行古文運動。這一時期的經歷,為歐陽修日後推行古文運動,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知識儲備。

憂心國政,一生三貶

當時主政的宋仁宗,不滿北宋內部腐朽,外部積弱的局面。啟用了范仲淹、歐陽修等有識之士,以富國強兵為目的進行革新,史稱“慶曆新政”。慶曆新政其本質上是一場救亡圖存的變革,強調精簡朝廷內部機構,減輕百姓壓力,整軍經武,以求國富民強之中興。

但這一變革,自推行之初,就遭到了各級官員的強大阻力。其次,慶曆新政推行過急,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影響,一部分清廉奉公的士大夫也加入了抵制行列。比如和歐陽修同年科舉,高中狀元的王拱辰,就加以反對。歐陽修、王拱辰同為宰相薛奎女婿,可私交甚好的兩人,在政見上格格不入,互相攻擊。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固然是出於富國強兵的目的,推行的慶曆新政,但具體實施上是有一定問題的。慶曆新政的失敗不能簡單評價,傳統勢力過強,其實,一部分開明士大夫也很排斥部分舉措。其變革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比如,范仲淹對西夏問題,主張廣建城塞,採取防守態勢;另一慶曆名臣韓琦則主張,主動征伐,以攻代守。


所以說慶曆新政是北宋王朝不成熟的變革嘗試,但它為神宗年間的“王安石變法”提供了借鑑經驗。由於慶曆新政以失敗告終,歐陽修遭到了三次貶黜,第二次貶黜時,在滁州寫下了傳世名篇《醉翁亭記》。“環滁皆山也”,簡單、直白的開篇,使宋文學煥發了新的光彩。對於山水風光,不加任何描述,一筆帶過,直抒胸臆,就是“醉翁”追求的“文以載道”境界。

文壇領袖,心憂廟堂

滁州之後,時隔六年歐陽修再次由江湖之遠,重臨廟堂之高。可歐陽修的政治才能確實不夠突出,再次面臨貶黜的困境。宋仁宗看著華髮叢生,連連貶黜的歐陽修,心生愧意,選擇更改旨意,留他修史,發揮文學才能。可以說宋仁宗拋開皇家尊嚴,不拘一格地留用,為歐陽修日後的文學成就掀起了新的篇章。


《新唐書》就是歐陽修主持修訂、編撰的,整卷史冊,語言精練、簡明扼要、內容充實,有極高的史學價值。《新唐書》是五代修訂的《舊唐書》的有益補充,而且文體更加充實易懂,兩書都是研究唐王朝歷史的極佳選擇,並列“二十四史”。

晚年的歐陽修雖然憂心廟堂,可大半輩子的折騰,也看清了自己文學才能優於政治才幹的事實。不再參與朝廷重大舉措,以修史、主持科舉為主業。就是這一時期,歐陽修為宋王朝選拔舉薦了眾多青年才俊,他們不乏蘇軾、蘇轍、曾鞏此類大文豪,也有張載、司馬光等經學大家。北宋開明的政治風氣,留下了理應貶黜的歐陽修,而晚年的歐陽修,則為北宋選拔舉薦了更多的文學大家,將宋朝推向了歷代文學的高峰。相傳,在歐陽修主持的科舉上,見到了一篇“很合口味”的文章。筆鋒銳利、內容質樸、簡明扼要、直擊要害,越讀越覺得驚奇,甚至歐陽修本人都有了退避三舍、讓位於賢的感覺。他認定這是出自門生曾鞏的佳作,為了避嫌,評為第二。事後揭榜,此文竟是出自蘇軾之手,同期進士還有蘇轍、曾鞏,三人之後更是並列“唐宋八大家”,傳為佳話。


公元1072年,歐陽修與世長辭,享年65歲,諡號“文忠”。“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他,一生心憂廟堂,卻最終在文學界留下了千古美名。歐陽修作為北宋古文復興運動的先驅,將“文以載道”的觀念植入到了宋文學的血脈之中,甚至元、明、清時期都有影響。之後,漢文學的發展趨勢也證實了這一觀點的前瞻性、科學性,華麗的辭藻於敘事本身並無益處,反而影響文學傳播。

《歐陽修年譜》、《宋史.卷三百一十九》、《醉翁亭記》


漢史鉤沉


提到歐陽修,不能不說他寫的《醉翁亭記》。我最早接觸歐陽修,也就是從這篇文章開始的。後來又陸續讀了他的《秋聲賦》《六一詩話》等,並欣賞到他流傳下來的墨寶,對他有了更多的瞭解。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也是當時文壇的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並稱為“唐宋八大家”。

宋朝初年,文壇浮躁,西昆體詩賦盛行,形成積弊。文人士大夫以追求華麗辭藻、內容空乏的駢體文為能事。歐陽修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深病文壇積習,推崇質樸、有物之文風,力主革新。由於特殊的身份地位,加上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與人們心中呼喊改革的心聲相契,遂使他的改革登高一呼,應者雲集,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場有名的詩文改新運動,影響達數百年之久。



歐陽修一生著述甚富,修訂有《新唐書》和《五代史記》。在應用文的撰寫和發展上,也頗有建樹。並寫有最早的詩話《六一詩話》和《洛陽牡丹記》一書,以詩話的形式品評詩歌,詳細記載牡丹的栽培、品種和當時賞花習俗。

公元1071年,歐陽修以太子少師身份辭官,居潁州(今安徽阜陽)。 1072年9月,一代文豪歐陽修在家中溘然長逝,享年66歲,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天趣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吉水(現在江西吉水)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四歲喪父,母鄭氏教他識字讀書。仁宗天聖八年(1030)中進士,仕將士郎,試秘書省校書郎等職。其後任監察御史。館閣校勘官等職。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因為同情范仲淹遭貶斥,寫信切責諫官高若訥被貶夷陵(現在湖北宜昌)令。幾年後回朝,任太子中允,龍圖閣直學士等職。以後又被貶官為知滁州,轉知揚州等。回朝後任翰林學士,史館修撰等職。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

歐陽修博學多才,在詩文創作和學術著作上成就卓著,為天下所仰慕。

在談到歐陽修文學方面的成就之前,首先要談他的政治成就,因為如果他沒有如此高的政治成就,他就很難完成它如此高的文學成就。歐陽修支持范仲淹的慶曆新政改革,雖然失敗,遭到貶官。但卻鍛鍊了他,堅定了他的政治方向。伴隨著改革潮流向前的進展,文學文風改革的湧動,歐陽修站在了潮流的前沿。仁宗朝的結束,神宗朝的新生,歐陽修被任命為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相當於中央要員,權力和地位使歐陽修更有利施展才華,如虎添翼,成就斐然。

歐陽修在文學方面的成就,表現在:

一,他是北宋中葉詩文革新運動的倡導人,大力倡導古文,批評宋初以來追求靡麗的文風,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併成為領袖人物。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向前發展,成為我國文學史上開一代風氣的重要作家。

二,繼承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並開創了一代新潮流。他的文論和創作實績,對當時及以後都有很大的影響。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八大家”。

三,歐陽修最突出的文學成就是散文。他的散文尤以論道,論政,記事,抒情類成就最高,最富於獨創性,前瞻性和針對性。如《朋黨論》,《與高司諫書》等,有的直論時事,有的寓勸誡於詩論中,或犀利斬截,或抑揚轉折,或紆徐舒緩,或說理透徹,筆端又充滿感情。它的記事,抒情散文最善於用極簡練的筆墨,渲染出濃厚抒情氣氛,搖曳生姿,一唱三嘆,具有強烈感人力量。如《醉翁亭記》,《秋聲賦》等,表現自己“外窮達,臨禍福,無愧於古君子”的達觀胸襟。在文體上,以記,書,序,論成就最高。歐陽修的論道文章不尚空談而重實際,他結合自己的政治生活,寫下很多專論朝政與社會現象的文章,極有特色。既有韓愈式的充沛氣勢和邏輯力量,又有一種曲折動人,富於文采,婉約多致的韻味。

四,他的文論詩論和創作實績,對當時及以後有很大影響。其《六一詩話》開創了詩話這一文學批評的新體裁。以詩話的語言形式品味,賞析,批點,評論詩歌,對詩歌推陳出新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當然他本人也寫有詩詞,且水平較高。

五,我認為歐陽修最高的文學成就,還在於他旗幟高樹,門下聚集大批人才,並提攜,獎掖後生後進後來者。著名的古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門下。這為中國文學史增添了許多光輝篇章,為中國文學大軍的壯大發展增添了有生力量。

六,既然文史一家,歐陽修不單是傑出的文學家也是傑出的史學家。他主持編撰了225卷的《新唐書》,對《舊唐書》加工增刪而成。他還在《舊五代史》的基礎上,增刪撰寫了《新五代史》。對史學文學做出了很大貢獻……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朋友們喜歡。





初心初山


歷史上任何一次文學革新的興起,總是與政治上的革新相呼應的。宋仁宗時國內"積貧”、“積弱” ,范仲淹的“慶曆新政” 便是一次改革的嘗試。這次改革雖然失敗,但伴隨改革潮流而掀起的文風改革,卻在歐陽修的領導下形成巨瀾。

一、歐陽修(1007-1072),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因支持范仲淹的新政,兩次遭貶。他多次指責朝廷因循苟且,主張吏治和軍事改革,反對與西夏議和。

二、歐陽修上繼唐人韓愈、柳宗元,近承宋初柳開、王禹偁、穆修、石介等古文提倡者,適應北宋政治改革需要,成為領導詩文革新的宗師。他與韓愈一樣,認為道對文起決定作用,道以文傳。他更重視實際,“道” 實為政論,要求文章“中於時病而不為空言”,提倡"簡而意深”、“簡而有法”,主張平易自然,反對尚奇趨險。在他主持禮部考試時,曾同梅堯臣藉助行政手段改變當時的文風,可見改革決心之大。

歐陽修吸取了韓愈“文從字順”的主張,拋棄了“唯陳言之務去”的偏頗,避免了"怪奇” 的形式主義傾向,使文風朝著純正方向發展。歐陽修的“道” 也與韓愈“文以載道”的“道”有許多不同,歐陽修是解決政治實際問題,而韓愈是恢復儒家正統思想。

這些都是歐陽修的突出貢獻,也是北宋詩文革新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三、歐陽修的創作實踐了他的詩文革新主張,成就卓著。

歐陽修的論說文體現了他的政治觀點、為人之道和文學主張。《與高司諫書》指斥諫官高若訥詆譭范仲淹,理直氣盛,曲折條暢。《朋黨論》針對宋仁宗“戒朋黨”的詔書和保守勢力對范仲淹等人的攻擊而發,希望人君“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引古證今,是非分明,說服力強。《五代史•伶官傳序》通過後唐李存勖盛衰事例,說明防微杜漸、力戒腐化的道理,是對宋王朝因循苟安的警告。他的記敘文樸質醇厚,裁節有法,富有感情色彩(如《瀧岡阡表》)。他的抒情散文自然流暢,舒展圓潤,剛柔相濟,優美動人,如《醉翁亭記》可稱散文詩; 《秋聲賦》憑直覺即興,以各種形象比擬秋夜之聲,打破了以前駢賦、律賦的格式,使古賦變為清新活潑的文賦,是代表古文家賦作水平的成熟作品。

歐陽修的詩也開創了北宋的詩風。其特點是“以文為詩”,以詩議論,形式更加自由,如《食糟民》。他的一些抒懷寫景詩,有的沉鬱頓挫、自由流暢,有的平淡清新,真切有味,如《晚泊岳陽》、《別滁》。

歐陽修的詞多寫離別相思,但更多心理刻畫,著重發揮了詞的抒情功能。如《蝶戀花》(庭院深深幾許)、《踏莎行》(候館梅殘)。有的詞直抒胸臆,如《朝中措》(平山欄檻倚睛空),風格沉鬱而不失放達。其寫景詞亦多平淡疏俊之作,歐陽修詞的內容和風格都促進了後來詞風的轉化。

歐陽修詞沿著馮延巳以詞抒情的道路繼續向前,將詞風由浮豔引向清麗,對宋詞的發展開了一個好頭。

四、歐陽修在學術方面也開一代風氣。他開啟了以"新義"解經的學風。他與宋祁合編的《新唐書》、自編的《新五代史》,目的在引歷史經驗為當代借鑑。他的《六一詩話》是我國第一部詩話,開創了詩歌評論的一種新形式。

五、歐陽修與其他詩文革新家協同作戰,並取得了取得一定成績。除蘇舜欽、梅堯臣外,還有范仲淹、尹洙、石介等人。范仲淹認為作文應“不專辭藻,為明道理”,其名篇《岳陽樓記》和《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是最好的實踐。

北宋詩文革新是唐代古文運動的繼續,“唐宋八大家” 這一讚譽包含這種傳承關係。歐陽修取得的主要成績是詩歌和散文,同時使詞的創作向清疏峻潔方面發展,為蘇軾等豪放詞派開了先路,給北宋中期文學帶來了繁榮。


詩情書韻


歐陽修是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四歲喪父,家境困窘。母親用荻杆畫地教他識字。窮困的家庭使他發奮讀書,立志久遠。貧寒出身使他對民間疾苦、社會弊端有一定認識。他曾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後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辭官退隱。

遠離仕途,投入文壇,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他知識淵博,勤於寫作,“馬上、枕上、廁上”寫出眾多作品,取得許多成就~~

一、散文詩詞創作和史傳編輯碩果累累,詩文評論推陳出新,尤其是散文,進入“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大力提拔和獎掖後進,王安石、曾鞏、蘇軾、蘇轍等一大批著名的古文家就出自他的門下。

三 、在北宋中期大力開展詩文革新運動中成為主將,推行詩文革新主張,推動詩文革新運動發展。

四、親自主持禮部考試,嚴格執行考場紀律和錄取標準,那些“為奇澀險怪之文”的考生一律不取,逐漸扭轉了不正的文風。

五、總算歐陽修的作品,計有

《歐陽文忠集》153卷,附錄5卷。

他在史冊上著有《新五代史》,被列入我國二十五史之一。





user5796615290216


歐陽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從“四大家”和“八大家”也就是說歐陽修在文學上的成就是很突出的!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

後來歐陽修被因被貶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在滁州,歐陽修寫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記》,古文藝術達到成熟。據說,《醉翁亭記》的開頭原本花了好多筆墨,描繪滁州四周的山。最後這些描寫被歐陽修改成了“環滁皆山也”5個字,簡練中見雋永,成為散文史上的名句。另外,歐陽修在晚年,他的《秋聲賦》也是歐陽修的傳世之作。雖此時的他,仕途已入順境,但長期的政治鬥爭也使他看到了世事的複雜,逐漸淡於名利。秋在古代也是肅殺的象徵,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終止。

歐陽修觸景生情,聽到瑟瑟的秋風,心情也因為屢次遭貶而鬱悶,但他也借秋聲告誡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應自我反省。這一立意,抒發了他難有所為的鬱悶心情,以及自我超脫的願望。


安慶雜談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人,,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等要職,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歐陽修是宋代文學最傑出的代作,最早開創了一代文風。在那時的文壇,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和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引領宋朝文學走響高峰,對整個宋朝文化的繁榮,有很大的功勞。

他的散文是宋代散文中成就最高的。

在<>裡,選用了他的九首詞。我最喜歡的是下面這首<>

把就話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年攜手處,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胡五妹1964


抱歉


雲鶴166082174


歐陽修,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作為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人物,他的文論和創作實績,對當時以及後代都有很大影響。歐陽修在文學上的成就以散文最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歐陽修一生寫了500餘篇散文,有政論文、史論文、記事文、抒情文和筆記文等,各體兼備。他的散文大都內容充實,氣勢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暢婉轉的藝術風格。敘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簡括有法;議論紆徐有致,卻富有內在的邏輯力量。章法結構既能曲折變化而又十分嚴密。《朋黨論》、《新五代史·伶官傳序》、《與高司諫書》、《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瀧岡阡表》等,都是歷代傳誦的佳作。歐陽修還開了宋代筆記文創作的先聲,其《歸田錄》、《筆說》、《試筆》等都很有名。歐陽修的賦也很有特色,著名的《秋聲賦》運用各種比喻,把無形的秋聲描摹得非常生動形象,使人彷彿可聞。這篇賦變唐代以來的“律體”為“散體”,對於賦的發展具有開拓意義。歐陽修的詩歌創作成就不及散文,但也很有特色,其中不少詩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會的黑暗;他還在詩中議論時事,抨擊了腐敗政治。但他寫得更多、也更成功的是那些抒寫個人情懷和山水景物的詩。他的詩在藝術上主要受韓愈影響。總的來看,風格是多樣的。歐陽修還善於論詩,在《梅聖俞詩集序》中提出詩“窮者而後工”的論點,發展了杜甫、白居易的詩歌理論,對當時和後世的詩歌創作產生過很大影響。他的《六一詩話》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話,以隨便親切的漫談方式評敘詩歌,成為一種論詩的新形式。歐陽修也擅長寫詞,主要內容仍是戀情相思、酣飲醉歌、惜春、賞花之類,尤善以清新疏淡的筆觸寫景抒情。還有一些豔詞,雖寫男女約會,也樸實生動。歐陽修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導詩文革新運動,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義文風和詩風,取得了顯著成績。由於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創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於唐代的韓愈。他薦拔和指導了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散文家,對他們的散文創作發生過很大影響。他的平易文風,還一直影響到元、明、清各代。

蘇軾評其文時說:“論大道似韓愈,論本似陸贄,紀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但歐陽修雖素慕韓文的深厚雄博,汪洋恣肆,但並不亦步亦趨。

除了文學成就斐然之外,我說一點,歐陽修書法亦著稱於世,其書法受顏真卿影響較深。朱熹說:“歐陽公作字如其為人,外若優遊,中實剛勁”。




中醫與書法


歐陽修,唐宋八大家之一,當時的文壇領袖。

他的文學至今仍遠負盛名,對於文學上的貢獻是難以比擬的。

  歐陽修是北宋大文學家和政治家,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在北宋的文壇上和政治上都極負盛名。

歐陽修自幼勤奮好學,天聖七年二甲進士十七名,從此步入仕途,後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他是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北宋初期的文壇,流行駢文,文風奢靡,辭藻華麗,一片靡靡之音。文人進行科舉考試,寫散文重點基本上已經不在其內容,反而更重視文采。歐陽修能在當時的環境下中進士,自然對於此種文風的散文也是擅長的,不過他內心裡並不倡導這種文風。歐陽修崇拜韓愈,為官之後所作的散文,基本上師承韓愈,仿古革新。

  歐陽修一生寫了500餘篇散文,各體兼備,有政論文、史論文、記事文、抒情文和筆記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內容充實,氣勢旺盛,深入淺出,精煉流暢,敘事說理,娓娓動聽,抒情寫景,引人入勝,寓奇於平,一新文壇面目。

  他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

最為重要的是,嘉祐二年,歐陽修做禮部貢舉的主考官時,提倡平實文風,錄取蘇軾、蘇轍、曾鞏等人,而這幾人基本上都是古文風的倡導者,對北宋文風轉變有很大影響,特別是蘇軾,更是繼歐陽修之後,北宋文壇的領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